企業登高涂裝作業安全規定培訓課件(22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5966
2023-11-30
22頁
244.57KB
1、登高涂裝作業安全規定,1.1 搭設要求1.1.1磨料噴射處理作業必須使用帶有網格的鋼質腳手板;已經斷裂的網格應無較大的空隙并不能向上翹起;腳手板應無嚴重的銹蝕、且應平整無扭曲的現象。并使用直徑大于3mm的鋼絲繩作為懸掛繩;鋼絲繩不得存在斷絲(股)的現象。1.1.2在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應使用木質腳手板,木質腳手板應無嚴重裂縫、腐爛(或蟲蝕)、樹節(死結)過多及燒損現象。并使用白棕繩作為懸掛繩;白棕繩不得存在斷(絲)股的現象。(如使用鋼質腳手板代替,則腳手架整體應牢固固定,不可產生搖晃及可能與鋼質結構碰撞的現象)1.1.3必須使用15mm直徑45#圓鋼制作并經過拉伸試驗合格的“S”鉤;不得使用2、受到傷害后重新彎過的“S”鉤;掛靠“S”鉤的專用馬腳應焊接(滿焊)牢固,如需掛靠在船體結構上,則結構的鋼板厚度不得小于5mm,圓柱的直徑不得小于15mm。無論掛靠于何種物體上,“S”鉤始終應是相對垂直。1.1.4無論使用竹制或鋼質的梯子,均應與腳手架牢固連接;梯腳需包扎防滑橡皮;竹梯的主支撐至少應每隔3m用鐵絲進行捆扎且應平直無破裂的現象;踏步存在缺失或斷裂應給予及時且適當的修理,否則不能再使用。1.1.5繩索的打結方式應使用專門的懸掛式腳手架繩結,1.1.6腳手架層高應在1.92.1m之間,最佳層高為2m。1.1.7腳手板之間應是無空隙連接,連接重疊至少應大于300mm以上,重疊處必須用二道3、,每道三圈以上的鐵絲加以固定。1.1.8離腳手板面11.2m高度處外側,應至少設一道緊繃的防護繩。1.1.9每塊腳手板離兩端0.3m處各設一根木支撐,木質腳手板支撐用鐵釘固定,鋼質腳手板支撐用鐵絲固定,支撐伸出腳手板(面向作業面)至少大于0.2m。1.1.10腳手架第二層以上,在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使用雙拼板,雙拼板的固定可利用木質支撐,固定方式與上述相同。1.1.11層高超過三層以上的腳手架,腳手架下方必須設置安全網;安全網在吃重狀態時,吃重的中間點應至少距離地面0.3m以上。1.1.12在進行除銹涂裝的區域,腳手架在利用梯子的情況下應是完全連通的。1.1.13在船體結構存在線形狀態下搭設的腳手4、板,左右傾斜角度不得超過15度。1.1.14腳手架拆除程序應與搭設程序相反,首先搭設的最后拆除,最后搭設的首先拆除,拆除時不得拋扔拆下的所有器具。,1.2 作業要求1.2.1上下腳手架必須通過設置的梯子;不得擅自利用作業面的結構或腳手架的懸掛繩及防護欄桿(或繩索)以及其它方式上下(或最下層的腳手板上跳下)。1.2.2上下梯子必須是在雙手不拿任何物件的狀態時;所有的工具及各類軟管等均應放置于工具包內或卷起扎緊后斜背在肩上;但燈具應是通電并已打開,并將燈具掛于胸前,在腋下將電線用繩扎住;燈具電線需足夠地長。1.2.3到達作業點(該作業點應是每個個體作業者的作業最高點,作業時作業點的變動應從上向下)5、后,首先將安全帶扣住,然后放下工具包及各類軟管、燈具電線等,工具包用繩子單獨扎住,燈線、各類軟管應理順放松地放置于與作業點同一層腳手板上,并預留拉伸的余地后用繩子扎緊在腳手板上;作業點向下去移動時,作業者本人先下到下一層,將安全帶扣住,然后打開扎住工具包、燈線、軟管的繩子,將其取下,工具包用繩子扎住后,理順燈線、各類軟管并放松地放置于腳手板上,預留拉伸的余地后再用繩子扎緊在腳手板上后繼續作業。1.2.4任何形式的腳手架,每一塊腳手板上只能同時有兩人作業。1.2.5作業時只能采取站立或坐著的姿態,不得采取其它任何形式;站立作業時不得將上身靠在懸掛繩、防護繩或作業面上。,1.2.6不得在腳手板上奔6、跑、跳躍、休息、睡覺、打鬧。1.2.7懸掛式腳手架邊緣在作業必須的狀態下,只允許有一只腳跨出,此時,身體及身體重心則不允許處于懸掛繩之外。1.2.8在木質腳手板上作業前,應先清除腳手板上的所有雜物。1.2.9作業過程中,換下的磨片等物,不得隨手拋扔,應放置于工具包內。1.3 可以拒絕作業的腳手架狀態1.3.1在確認腳手架搭設后沒有經過安全部門專業人員檢查并認可的情況下;或已經過檢查并認可后,卻在至少超過五天以后要求投入使用時。1.3.2因大風造成腳手架整體搖晃或變形,因雨雪冰凍造成木質腳手板面打滑,因大雨造成懸掛繩結松懈或腳手架變形時。1.3.3腳手板前后傾斜角超過5盎蛩洳懷屎笄悖笥儀閾苯淺?7、5笆薄?br/1.3.4要求在木質腳手板上進行磨料噴射處理作業時。,1.4 登高作業(包括搭設人員)人員的資格審查1.4.1必須年滿18周歲及未離退休人員。1.4.2必須經公司安全教育,具有登高作業知識和技能。1.4.3必須經體格檢查,符合登高作業健康標準。1.4.4患有:心臟病、癲癇病、精神疾病、美尼爾氏綜合癥、肢體缺陷等人員禁止登高作業;因身體不適,無法登高作業時,可暫緩進行登高作業,2 磨料噴射處理作業的安全規定2.1 必須穿著的勞動保護用品:帶有雙層眼鏡片的防塵通風面罩,面料至少是用帆布制作的工作服、手套(最好皮質)、護腳及工作鞋(最好皮質)。2.2 作業前的檢查:磨料軟管應無泄漏并且8、應無局部管壁過薄的狀況,磨料軟管與磨料缸的連接、噴嘴與磨料軟管的連接、防塵通風面罩與通風管的連接應牢固可靠,雙層眼鏡片的完整程度(應無任何的破損),面罩內的風壓應稍大于大氣壓,但又不會影響穿戴者進行正常的呼吸。2.3 作業要求:2.3.1切記任何狀況下,均不得將噴槍的噴口對著自己及他人身體的任何部位。2.3.2作業人員在較大平面作業時,相互距離應至少保持在3m以上;處于結構相對隔離的空間,注意開孔處的對面,如有他人在作業,則應避開,2.3.3作業過程中或首先結束作業時,如需離開作業場所,則必須在離開噴砂車間后或露天作業場所10m以上時,方可將防塵通風面罩脫下。2.3.4雙層眼鏡片中的任意一塊破9、損,均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馬上進行更換。2.3.5軟管破裂磨料噴出,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馬上進行更換。2.3.6在磨料未噴出之前,身體應向前傾5敖親笥遙敝聊嚇緋觶壞諛嚇緋齪笊硤逡燦遼儔執怪本荒芎笄恪?br/2.3.7手提式照明燈具必須是36V電壓的電源;照明燈具四周應是用薄鐵片制作的整體完整的罩殼,前部的玻璃燈罩應完整無損,如有損壞應即刻更換。2.3.8防塵面罩因通風不暢、面罩泄漏或壓力不足,造成呼吸不暢或感覺灰塵侵入,應立即停止作業并退出場所,經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作業。2.3.9無面罩的人員必須在作業全部結束后至少半小時后方可進入噴砂車間或露天作業場所10m以內;如需在作業全部結束后立即進入則應戴10、上防塵口罩。,3 動力工具打磨處理作業的安全規定3.1 必須穿著的勞動保護用品:安全帽及防塵頭套、防塵口罩、防塵眼鏡、工作服、帆布手套、工作鞋。注意:防塵口罩中的過濾紙應每4小時更換一次。3.2 作業前的檢查:3.2.1動力打磨工具與風管的連接應牢固可靠。3.2.2動力打磨工具試空運轉;不得使用產生強烈震動和巨大噪音的打磨工具。3.2.3不得使用已出現裂縫、斷裂、缺口、凹凸不平、紙質受潮發軟的圓盤砂磨片;不得使用鋼絲厚薄不勻、長短不一、短絲較多的圓盤鋼絲刷。3.2.4在動力打磨工具上安裝已經外形檢查并合格的圓盤砂磨片和圓盤鋼絲刷或筆形鋼絲刷,試運轉后,將產生強烈震動及偏心的圓盤砂磨片和圓盤鋼絲11、刷淘汰。3.2.5防塵口罩應無泄漏現象,防塵眼鏡鏡片應完整無缺并牢固固定。,3.3 作業時的注意事項:3.3.1打磨作業開始前,應清除工作面上所有雜物垃圾,尤其是硬質的雜物。3.3.2作業過程中不得隨意摘下防塵口罩、防塵眼鏡、帆布手套,必須在離開作業現場3m以上時方可摘下。3.3.3不允許使用高速運轉的圓盤砂磨片或圓盤鋼絲刷強力敲打工作面上的鋼板缺陷,尤其是將圓盤砂磨片斜向的強力敲打。3.3.4不得使用砂磨片的邊口打磨凹陷的縫或坑;凡工作面上具有尖銳邊角的區域,忌用圓盤或筆形鋼絲刷進行磨削,此處應使用砂磨片打磨。3.3.5磨削時砂磨片的最大傾角不得大于15埃炙克淖畬笄憬遣壞么笥?0啊?br/312、.3.6作業過程中圓盤砂磨片出現裂縫、斷裂、缺口時,應立即更換。,3.3.7不得隨意拋扔換下的砂磨片及鋼絲刷,尤其是在腳手架上作業時;應將換下的砂磨片及鋼絲刷等放置于工具包內,作業結束后倒入垃圾箱。3.3.8不得使用動力打磨工具或砂磨片和鋼絲刷等嬉戲打鬧。3.3.9手提式照明燈具必須使用36V電壓的電源。3.3.10壓縮空氣管應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方可長時間拆下打磨工具,不得將充滿壓縮空氣的風管在拆下打磨工具后進行拗曲,并長時間插在不能真正固定風管的地方或使用專門制作的鐵圈套住。作業過程中因更換打磨工具的需要,可將風管暫時拗曲,用手緊緊捏住或用鐵圈套上后更換。3.3.11不得使用壓縮空氣吹掃打磨作13、業產生的雜物垃圾;在手工清掃后殘余的浮灰,方可用較小壓力的壓縮空氣吹掃。,4 涂裝作業的安全規定4.1 凡噴涂、手工涂刷、使用有機溶劑進行清潔工作的作業均屬于涂裝作業。4.2 必須穿著的勞動保護用品4.2.1噴涂工:(1)腰部、手腕、腳腕處帶有綁扎繩帶的全棉噴涂服(噴涂服最好不要貼身穿著,貼身應穿有最好是全棉的內衣),耐油塑膠手套,防滑耐油橡膠鞋。(2)在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噴涂時,必須使用可通風的防毒噴涂面罩;在三級危險等級區域噴涂時,可以不用通風防毒噴涂面罩,但至少應戴上防毒口罩、防護眼鏡、噴涂頭套加安全帽。4.2.2噴涂輔助工:工作服、安全帽、耐油塑膠手套。4.2.3噴涂監督工:工作服14、安全帽、防毒口罩(一級、二級區域)。4.2.4手工涂刷工:工作服、安全帽、至少應戴防毒口罩(一級、二級區域)。,4.2.5使用有機溶劑進行清潔工作的人員:工作服、安全帽、耐油塑膠手套、至少應戴上防毒口罩(一級、二級區域)。4.3 危險等級區域分類4.3.1一級危險等級區域:壓載水艙、艏尖艙、艉尖艙、飲水艙、淡水艙、需要涂裝的各類油艙、錨鏈艙、污油艙、污水艙、管弄、舵機艙、冷藏艙、鍋爐及各類容器內部、以及所有不易通風的相對封閉的狹小艙室。4.3.2二級危險等級區域:機艙、駕駛室、貨艙、居住艙、內部通道、獨立存在并開有門窗的艙室以及分段內相對封閉的艙室。4.3.3三級危險等級區域:船底、水線、干15、舷、露天甲板、上層建筑外表、艙口蓋艙口圍外表、露天的大型舾裝件以及所有相對敞開的分段。,4.4 安全設施的配備和檢查:4.4.1所有屬于涂裝作業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的艙室均應有兩個開口;如僅有一個開口,則應增開一個工藝孔。4.4.2在一級危險等級區域均應配備防爆型通風設施,二級危險等級區域視艙室的情況或配備或無需配備;風機的啟動應在涂裝作業開始之前;風機運轉時應無異常的聲音及振動;風機的工作狀態應是向外抽風;風管口應處于作業區域距離底部最高不要超過1.5m處;風管的長度視艙室的情況決定,不要過長;風管的走向應盡可能是直線,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彎角;防爆型通風設施的配備應根據艙室的艙容決定,通風量16、至少應是15次/h以上。4.4.3在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均應設置三色禁止明火標志,三級危險等級區域視現場狀況設置;禁火標志設置的距離至少應與作業點在5m以上,最大距離15m,一些距離不夠的區域則應全部封閉;禁火標志設置時應綁扎牢固。4.4.4在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作業的人員均應配備手提式防爆型照明燈具。,4.5 涂裝作業申請4.5.1所有的涂裝作業均必須經過申請并得到批準,方可進行。4.5.2申請單上應全面、準確、明晰地填寫艙室名稱、涂料品名及數量、溶劑品名及數量、作業人數及名字、要求開始作業及大約結束的時間。4.5.3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的涂裝作業應按批準的時間準時開始,不得提前,因故17、需要延遲開始作業的時間可口頭通知相關的管理人員。,4.6 作業前的檢查:4.6.1儲氣罐與噴涂設備、噴涂設備與噴槍的連接應牢固可靠,所有的連接處均應無任何微小的泄漏;噴涂設備的接地線應可靠地連接在鋼質表面上。4.6.2高壓涂料軟管應無任何微小的泄漏、扭曲、局部膨脹的現象。4.6.3噴涂區域內應無非防爆的電線和燈具,鋼質的不固定的余料及其它雜物。4.6.4禁火標志設置范圍內及上方應已無其他任何作業尤其是明火作業及和涂裝作業無關人員的存在;如有,則要求在批準的涂裝作業時間到點前撤離。4.6.5噴涂面罩的連接及面罩本身應牢固可靠并無泄漏現象,面罩內的風壓應稍大于大氣壓,但又不會影響穿戴者進行正常的呼18、吸。,4.7 噴涂設施放置地點的選擇:4.7.1不得放置在起重機軌道兩側距軌道1m范圍的區域內。4.7.2不得放置在機動車、非機動車及人員走動的要道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應選擇交通要道的路旁并應設置警告標志及三色禁止明火標志。4.7.3不得放置在在建船上的室內尤其是通道內;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如放置在室內,則警告標志及三色禁止明火標志應設置在門口并不允許他人進入;如設置在通道內,則警告標志及三色禁止明火標志應設置在門外并至少應留出可供一人正常行走的0.5m以上的走道;如設置在較為封閉的室內或通道內時(最好選擇較為敞開的地點),涂裝輔助工必須戴上防毒口罩。,4.8 作業時的注意事項:4.8.1當19、噴槍一旦安裝于高壓涂料軟管,噴槍的槍口就不得對著自己以及他人身體的任何部位,尤其是在噴涂設施具有了壓力以后。4.8.2當高壓涂料軟管的長度不夠,尤其是在腳手架上作業時,不得強行拉拽,必須要求涂裝作業監督工協助;握住軟管的手應沒有太用力的感覺。4.8.3當通風設施出現故障,艙室內部的溶劑氣體大量沉積并影響噴涂監督工的工作效果時,應立即停止噴涂作業;在通風設施修復后,方可重新開始作業。4.8.4當噴涂過程中感覺通風面罩中含有溶劑氣體時,不得繼續強行作業,必須立即停止噴涂作業;在通風面罩修復后,方可重新開始作業;防毒口罩中的活性炭應每2小時更換一次,(高濃度狀態時只有0.5小時的使用時間,因此處于此20、種狀態下的涂裝作業必須使用通風面罩)如在不到2個小時即感覺溶劑氣體的滲入,應立即停止作業,更換過濾用活性炭,不得繼續強行作業。4.8.5在噴涂區內不得脫下通風面罩,不得有穿、脫衣物、鞋襪的行為,必須是在離開噴涂區后方可脫下通風面罩,并進行穿、脫衣物、鞋襪的行為。4.8.6禁火標志、防爆通風設施的撤離必須是在氣體濃度測量并合格后;可燃氣體的濃度必須是處于*極限下限的5以下時為合格。,4.8.7不得穿著帶有鐵質鞋釘的鞋進入正在進行涂裝作業及涂裝作業結束后,但禁火標志、防爆通風設施還未撤離的區域范圍內。4.8.8不得在無任何個體防護的狀況下,進行防污涂料的噴涂作業。4.8.9作業過程中如噴涂設施發生21、故障需要修理,必須放盡泵內的所有涂料,不得在噴涂設施還有壓力時就進行修理工作。4.8.10作業過程中所有與作業無關的人員均不得進入禁火標志區域范圍內,如有無關人員進入,噴涂監督工有權有責要求其立即離開。4.8.11使用動力攪拌機進行涂料攪拌,應在攪拌器全部進入涂料后啟動,啟動時應逐漸加速,不得在攪拌器未進入涂料時即啟動,不得在攪拌開始時即高速運轉。4.8.12在不慎有涂料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直至痛感逐步消失后,再請醫生處理;皮膚沾上涂料時,即用干布擦去后,用肥皂和清水反復清洗直至洗去涂料,不得使用溶劑清洗。4.8.13不得在正進行涂裝作業及涂裝作業結束后,但禁火標志、防爆通風設22、施還未撤離的區域內,因各種原因而使用鐵器敲擊鋼質物件。,4.8.14涂裝作業人員不得將打火機、火柴、香煙及其它各類火種攜帶上船。4.8.15禁火標志、防爆通風設施的撤離必須是在氣體濃度測量并合格后。4.8.16測爆規定:噴涂結束后,且經一定時間通風后,須進行氣體濃度測量;檢測點應處于氣體源附近,艙室內氣體沉積的底部;檢測確認可燃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必須是處于*極限下限的10以下、氧含量在18%以上時方可認為合格。(注:各種有機溶劑的*極限是不一樣的,但最低的下限是0.8%,因此應以此為測量標準)測量時的檢測人員至少應有二人以上,并必須至少戴好防毒口罩。檢測人員須經過專門的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4.23、8.17噴涂作業結束后,任何剩余的涂料或溶劑不得倒入垃圾箱、噴灑于地面或其它設施上,必須裝入空桶內并進行回收處理。,4.9 人員配備:4.9.1一級、二級危險等級區域:噴涂作業應至少有三人組成;除噴涂工外,其中一人擔任涂裝作業監督職責、一人為輔助工。多人同時同一區域作業時,擔任涂裝作業監督職責者應是作業組的兼職安全員或指派的臨時作業監督(此時的兼職安全員及臨時作業監督不得再承擔生產任務)。同時同一區域內進行手工涂刷時,應至少有二人組成,其中一人同時承擔臨時作業監督的職責。4.9.2三級危險等級區域:噴涂作業可有二人組成,除噴涂工外,另一人必須承擔涂裝作業監督及輔助二項責任。多人同時同一區域作業時,擔任涂裝作業監督職責者應是作業組的兼職安全員或指派的臨時作業監督。4.9.3每一個獨立核算的勞務隊必須有一個專職安全員;作業小組至少有一個兼職安全員,在一個作業小組分開作業時,應另行指派臨時作業監督。,謝 謝 觀 賞!,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