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機械設計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培訓課件(3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6072
2023-11-30
36頁
578.54KB
1、.,安全生產技術知識,.,2,機械設計的本質安全,消除危險部件用機器代替人進入危險范圍減少人在危險范圍的操作封閉危險(運動)范圍本質安全型設計原則:消除危險部件、減少人員需要、自動反饋,本質安全(固有安全):指不是通過外部附加的安全裝置和設備,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設計,進行本質方面的改善,即使發生故障和誤操作,設備和系統仍能保證安全。當在設計中難以使系統達到本質安全時,則采用安全技術措施使危險最小化。,.,3,安全分析模型,第一節 機械設備通用安全技術,危險因素,安全技術,危險部位,傷害類型,管理措施,技術措施,運動,爆、燃,電氣,設備、設施,機械傷害,非機械傷害,資料,制度,人員,安全附件,保2、護裝置,用電安全,設計、設備合格,.,4,機械: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規律裝配組合而成。,常用機械結構,原動機,傳動機構,執行機構,控制機構,支承機構,.,5,常用機械,直接措施(設計環節),指導性措施(規定、標志),危險部位,外露傳動部分,刀具、工具靜態危險,間接措施(防護裝置),安全技術措施,機械運動危害,作業環境危害,外露旋轉部分,.,6,通用機械金屬切削機床 鍛壓機械、沖床、剪床 起重機械 木工機械,第二節 通用機械安全生產技術,.,7,一、金屬切削機床,機床的危害因素是指機床部件在相對運動對人體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卷入等傷害形式的災害性因素。觸電接地、安全電壓照明絞纏楔子3、銷子不能實出清掃鐵屑,刺、崩傷專用工具長料甩擊尾部安裝防彎、料架零件飛出零部件卡裝牢固絞、碾傷維修防護裝置砂輪碎片傷人選合格砂輪,卡裝合理戴手套絞手杜絕違章,.,8,二、沖壓機械安全,沖壓作業危險來源:設備結構具有的危險;動作失控;開關失靈;模具的危險沖壓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改進沖壓作業方式;改革沖模結構;實現機械自動化;設置模具和設備的保護裝置,.,9,三、起重機械安全,起重機械的分類和特點起重機的主要部件 1、起重撓性構件及其卷繞裝置 鋼絲繩 鋼絲直徑多大于0.5mm 滑輪 卷筒 2、制動裝置 3、檢測內容及要求,.,10,四、木工機械安全,危險特點和安全裝置、安全連鎖機構等安全技術要求4、 帶鋸機防護罩封閉圓鋸機分離刀、活動防護罩手工平刨必須用圓柱形刀軸 噪聲、粉塵防治,.,11,五、鑄造作業安全,鑄造的分類砂型鑄造安全技術 1、工藝過程與職業性危害 2、防護措施 3、中毒的防護措施 4、火災的防護措施,.,12,六、自由鍛造安全技術,自由鍛造的安全技術 危害包括:擊傷、燙傷、震動、高溫中暑、熱輻射性眼病、有害氣體、噪聲等措施:安全技術;安全管理模型鍛造安全技術 危害主要為擊傷和噪音措施:安全技術;安全管理,.,13,七、金屬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安全,氣焊、氣割(氧氣、乙炔)主要危險是爆炸和火災;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高溫、金屬熔渣飛濺、煙氣弧光也會危及操作人員的健康。電焊主要危險是觸電5、高溫與明火、強光輻射、有害氣體和煙塵、機械性外傷、火災、爆炸等,.,14,一、職業危害主要類型及防護,粉塵濕式作業;密閉、通風、除塵系統生產性毒物密閉、通風排毒;個體防護噪聲方向位置;封閉;消聲材料;減振;屏蔽;吸聲;人員隔離;個體防護振動減振措施;個體防護輻射少用;知情;個體防護;安全裝置,第三節 機械生產場所安全技術,.,15,二、生產場所安全技術要求,采光自然光;亮度;覆蓋區域通道寬度要求設備布局間距要求物料堆放分區;定位;限量;垛高地面狀態道路寬度;防護欄,避免滑跌,平坦,.,16,第四節 電氣安全基礎知識,電氣事故包括人身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爆炸事故等。按照電路狀況,可分為短6、路事故、斷線事故、接地事故、漏電事故等。,.,17,電氣事故:,一、觸電事故1、電擊和電傷的概念2、電流對人體的作用3、IT、TT和TN系統的構成I:配電網不接地、T:外殼接地 N線:中性線、PE線:保護線 TN-S、TN-C、TN-C-S,.,18,1、電流對人體的傷害,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兩種:電擊、電傷。(電磁場傷害)。電擊 是指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傷 是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用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19,2、電流對人體的作用,一般認為:電流通過人體的心臟、肺部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危險性比較大,特別是電流通過心臟時7、,危險性最大。所以從手到腳的電流途徑最為危險。觸電還容易因劇烈痙攣而摔倒,導致電流通過全身并造成摔傷、墜落等二次事故。,.,20,1、防止直接接觸電擊絕緣 用絕緣物把帶電體封閉起來。電氣設備的絕緣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塵、纖維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紋或放電痕跡,表面光澤不得減退,不得有脆裂、破損,彈性不得消失,運行時不得有異味。屏護 用遮攔、護照、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電器開關的可動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絕緣,而需要屏護。高壓設備不論是否有絕緣,均應采取屏護。,第五節 電氣防護安全技術,.,21,間距 可防止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還起到防止火災、防止混線、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壓工作中,最小檢8、修距離不應小于0.1米。,高壓作業的最小距離,.,22,2、防止間接接觸電擊,保護接地 為了防止電氣設備外露的不帶電導體意外帶電造成危險,將該電氣設備經保護接地線與深埋在地下的接地體緊密連接起來的做法叫保護接地。保護接零 就是把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的零線緊密地連接起來。應當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線制的電力系統中,通常是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同時接地、接零,這就是所謂的重復接地保護措施,但還應該注意,零線回路中不允許裝設熔斷器和開關。,.,23,IT系統:,電源系統的帶電部分不接地或通過阻抗接地,電氣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接地的系統。注:字母I表示電源系統所有帶電部分不接地或一點通過9、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設備外露導電部分的接地與電源系統的接地電氣上無關。,.,24,TT系統,電源系統有一點直接接地,設備外露導電部分的接地與電源系統的接地電氣上無關的系統。注:字母T表示電源系統的一點直接接地;字母T表示設備外露導電部分的接地與電源系統的接地電氣上無關。,.,25,TN系統有以下三種型式,a.TN-S系統:在整個系統中有分開的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b.TN-C-S系統:系統中一部分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的功能合在一根導體上。c.TN-C系統:在整個系統中,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的功能合在一根導體上。注:字母T表示電源系統的一點直接接地;字母N表示設備的外露導電部分與電源系統接地點直接電氣10、連接;字母S表示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是分開的;字母C表示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的功能合在一根導體上。,.,26,4、保護接零、接地的工作原理,保護接零:過電流保護裝置保護接地:將漏電設備的對地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內 保護接地適用于不接地電網(IT),.,27,第六節 防雷防靜電安全技術,雷電事故 雷擊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負電荷形式的能量釋放造成的事故。1、雷電的種類及危害1)雷電種類(1)直擊雷。帶電積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時,與地面目標之間的強烈放電。(2)感應雷。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靜電感應雷是由于帶電積云在架空線路導線或其他導電凸出物頂部感應出大量電荷,在帶電積云與其他物體放電后,感應電荷11、失去束縛,以大電流、高電壓沖擊波的形式,沿線路導線或導電凸出物的傳播。電磁感應雷是由于雷電放電時,巨大的沖擊電流在周圍空間產生迅速變化的強磁場在鄰近的導體上產生的很高的感應電動勢。(3)球雷。是雷電放電時形成的發紅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顏色光的火球。,.,28,2)雷電危害 雷電具有雷電流幅值大(可達數十千安至數百千安)、雷電流陡度大(可達50kAs)、沖擊性強、沖擊過電壓高(可達數百千伏至數千千伏)的特點。雷電有電性質、熱性質、機械性質等多方面的破壞作用,均可能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1)火災和爆炸;(2)觸電;(3)設備和設施毀壞;(4)大規模停電(電力設備或電力線路破壞后即可能導致大規模停電12、)。,.,29,防雷保護措施,(1)架空電力線路的防雷保護(2)變電所(站)的防雷保護(3)各類建筑物的防雷保護,.,30,(三)靜電危害 靜電事故是工藝過程中或人們活動中產生的,相對靜止的正電荷和負電荷形式的能量釋放造成的事故。1、靜電的特性及危害1)靜電的產生(1)固體物質大面積的摩擦;(2)固體物質的粉碎、研磨過程;粉體物料的篩分、過濾、輸送、干燥過程;懸浮粉塵的高速運動(3)在混合器中攪拌各種高電阻率物質;(4)高電阻率液體在管道中高速流動、液體噴出管口、液體注入容器;,.,31,2)靜電的危害 生產工藝過程中的靜電可以造成多種危害。在擠壓、切割、攪拌、噴濺、液體流動、感應、摩擦等作業13、時都會產生危險的靜電,由于靜電電壓很高,又易發生靜電放電火花,所以特別容易在易燃易爆場所中引起火災和爆炸。3)靜電防護主要采用靜電接地,還可增加空氣的濕度,在物料內加入抗靜電劑,使用靜電中和器和工藝上采用導電性能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氣體保護等方法來消除或減少靜電產生。,.,32,第七節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火災: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火災三要素(火三角)燃料與氧氣間的比例,起著重要的作用,比例過大或者過小都形不成起火。,火災發生的條件,助燃劑氧氣,可燃物燃料,點火源熱源,.,33,爆炸:物質由一種狀態迅速地轉變為另一種狀態,并瞬間以 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14、。爆炸現象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爆炸過程進行得很快(2)爆炸點附近瞬間壓力急劇上升(3)發出聲響(4)周圍介質發生震動或鄰近物質遭到破壞。,.,34,爆炸的分類,按爆炸能量的來源分類,爆炸可分為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物理爆炸:這種爆炸物質因狀態或壓力發生突變等物理變化而形成的,例如:容器內液體過熱、汽化而引起的爆炸,鍋爐爆炸等。爆炸前后,物質的化學成分及性質均無變化。化學爆炸:由于物質發生極其激烈的化學反應,產生高溫、高壓并釋放大量的熱量而引起的爆炸。爆炸前后,物質的性質和成分均發生根本的變化。我們通常所說的爆炸,一般是指化學爆炸,.,35,爆炸極限:燃燒的上限和下限統稱為爆炸極限。爆炸極限是評定氣體火災爆炸危險的主要指標。閃點:液體能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閃點是評定可燃液體火災爆炸危險的主要指標。燃點:固體物質形成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燃點是評定固體物質火災危險主要指標。,.,36,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廠址及廠區平面布局生產場所防火、防爆對策措施消除、控制火災、化學性爆炸的引燃火源和熱源防止產生爆炸性混合物粉塵防爆電氣滅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