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產業總部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扣件式移動操作平臺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6891
2023-11-30
25頁
433.73KB
1、xxxx(中國)海洋科技谷項目扣件式移動操作平臺目錄一、編制依據31.1 編制依據31.2 工程概況42.2 設計概況4二、材料要求及危險源控制52.1 施工準備52.2.使用過程中的要求6三、腳手架承載力驗算73.1 構造參數73.2 荷載設計73.3 材料參數103.4 腳手板驗算103.5 次梁驗算123.6 主梁驗算153.7 扣件抗滑移驗算173.8 工作狀態立桿驗算173.9 非工作狀態立桿驗算19四、六輪移動式操作平臺搭、拆一般規定22一、編制依據1.1 編制依據序號類別名稱編號1國家行政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國務院令第393號2國家行業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處安全作業技術規范JGJ80-2016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管腳手架扣件驗收規范GB15831-200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13施工現場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機械設備安全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163合同xxxx(中國)海洋科技谷項目總包合同2019年6月4設計文件xxxx(中國)海洋科技谷項目建筑結構設計圖紙2019年6月圖紙會審、設計變更/5企3、業管理文件中建八局標準化管理手冊2019版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施工組織設計第一版1.2 工程概況2.1工程建設概況表2.1-1工程建設概況一覽表工程名稱xxxx(中國)海洋科技谷項目工程性質工業建筑建設規模綜合車間一/綜合倉庫一地上4層,中試車間/共軛亞油酸車間/綜合車間二/綜合車間三/綜合倉庫二/綜合倉庫三地上3層工程地址xx市即墨區靈山鎮寶靈路西側,靈杰路東側,坤靈路北側。建設單位項目承包范圍土建、安裝及裝修、裝飾等工程設計單位主要分包工程鋼結構、精裝修、泛光照明等勘察單位合同要求質量合格監理單位工期427天總承包單位安全xx市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xx海洋產業總部基地和研4、發中心/產業園區2.2 設計概況2.2.1 結構設計概況表2.1-1工程設計概況一覽表序號項目內容1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獨立基礎主體結構形式框架-結構2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26425總建筑面積:80574.72平方米3建筑高度綜合倉庫一/四及綜合車間一/四/六23.80米,其余車間及倉庫為21.3米層數綜合倉庫一4層,綜合車間一4層,綜合車間二/三級綜合車間二/三3層,中試車間4層。4主要結構構件尺寸梁(橫向截面)mm250400、250500、250550、200600、300500、300600、350600、350650、350700、350750、350800、350900、350955、0、400600、400800、4001000板(厚度)mm120柱(尺寸)mm350350、500500、600600、600700、700700、二、材料要求及危險源控制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搭設移動鋼管腳手架。梁粘鋼加固在施工中隨時拆裝鋼管腳手架操作平臺,雖然操作繁瑣,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時間進度是比搭設滿堂腳手架功效高,因此選擇可拆鋼管移動腳手架操作平臺方案進行施工。移動式操作平臺采用鋼管為:48,壁厚3.6mm。扣件材質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 的規定,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用扭力扳手測試)。鋪設板材符合相關質量要求。2.1 施工準備1.移6、動平臺的地面必須平整。1)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移動式操作平臺的要求,向搭、拆和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按規范及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板材、輪子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3)經檢查合格的材料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的放在耐磨地坪上,并于地坪面要有成品保護措施。 2.搭設要求移動式操作平臺的輪子與平臺的結合部位要綁扎可靠。中間立柱的底端應離地面有一點距離,這樣使操作平臺推移方便,但立柱的底端與地面的距離不能超過80mm ,以便使用時可將立柱底下墊實固定。地面混凝土基層澆筑好后,移動架輪子直接在混凝土面層上移動,移動好位置下面墊實固定。立桿接長7、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輪子移動式操作平臺四個立面必須設置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3.注意事項架體投入使用時,應當設置鎖止裝置,限制平面上移動的至少3個自由度。 架體移動時,上部應沒有作業人員。 如果上部全封閉后影響施工,必須有一部分8、位置敞開時,作業人員在敞開部位作業時,應當系掛安全帶,按照高掛低用的原則系掛安全帶。 2.2.使用過程中的要求高處作業,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拖動操作平臺時,并應派專人現場指揮。嚴禁在操作平臺上有人時動。移動式操作平臺上人作業前,應用兩根鋼管頂到板底或者梁底防止傾倒,再用一根斜鋼管頂到板底防止滑動,確保滾輪剎車剎好。三、移動式操作平臺搭、拆一般規定1)搭設前應檢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搭、拆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由經安全教育持上崗證的架子工承擔,凡有高血壓、心臟病者不得操作。3)搭、拆作業人員不得喝9、酒,在搭、拆過程中不得開玩笑。4)搭、拆作業穿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帶釘的鞋。5)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搭、拆施工。6)搭、拆使用過程中,鋼管不準觸及有電線路。7)施工中發現存在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8)搭設移動式操作平臺時,嚴格控制施工荷載。9)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10)移動操作平臺上的操作工人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保險帶(連接平臺防護欄),穿防滑鞋。11)應設專人對腳手架進行時常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糾正,避免大的事故的發10、生。12)在搭設腳手架的同時,必須設置登扶梯,嚴禁在腳手架上攀登。13)搭拆現場以及使用階段必須作設專人看管,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作業區域內。14)嚴禁將拆卸下來的材料和桿部件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并堆碼整齊,保持現場文明。四、腳手架承載力驗算 4.1 構造參數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縱向跨距為3跨,每跨一米,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要求如下:當采用對接時,對接扣件應該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兩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當采11、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2.立桿與縱向水平桿交點處設置橫向水平桿,兩端固定在立桿上,以形成空間結構整體受力。3.腳手板、腳手片的鋪設要求: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腳手板,內外立桿間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將腳手板兩端與水平桿可靠固定,嚴防傾翻。4.操作平臺四個立面必須設置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采用搭接,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5.操作面四周設置擋腳板。具體參數:平臺搭設高度H(m)5.5平臺縱向跨距la12、(mm) 跨數n:10003平臺橫向跨距lb(mm) 跨數m:10003立桿步距h(mm)1500腳手板鋪設方式平行于平臺縱向主梁與立桿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0.85平臺支撐次梁間距l(mm)500平臺支撐主梁鋼管類型雙鋼管是否設置支撐腳是支撐腳與平臺縱向夾角()135支撐腳寬度B(mm)1200防護欄桿高度h1(mm)1200 4.2 荷載設計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kN/m)0.167腳手板自重標準值 G1k(kN/m2)0.35次梁自重標準值G2k(kN/m)0.038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kN/m2)2.5主梁自重標準值G3k(kN/m)0.038平臺堆放荷13、載標準值Fk(kN)1非工作狀態下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2k(kN/m)0.15工作狀態下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Q3k(kN/m)0.2是否考慮風荷載否 附圖如下:立面圖(平臺縱向)立面圖(平臺橫向)平面圖 4.3 材料參數立桿鋼管規格(mmmm)483.6主梁鋼管類型鋼管主梁鋼管規格(mmmm)483.6次梁材料類型鋼管次梁截面類型(mmmm)483.6腳手板類型木腳手板可剎腳輪承載力設計值N(kN)20 4.4 腳手板驗算腳手板承載能力確定方式精算法單塊腳手板長度l(mm)x寬度b(mm)1200250單塊腳手板截面抵抗矩W(cm3)104.167單塊腳手板截面慣性矩I(cm4)260.4114、7腳手板彈性模量E(N/mm2)9000腳手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4腳手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腳手板撓度允許值(mm)5 因腳手板兩端擱置在橫桿上,按簡支梁計算,集中荷載按最不利位置(抗彎按跨中,抗剪按支座附近)考慮,計算簡圖如下圖: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0b(GG1k+QQ1k)=10.25(1.20.35+1.42)=0.805kN/m p=0QFk/K=11.41/2=0.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b(GG1k+QQ1k)=0.25(10.35+12)=0.588kN/m p=QFk/K=11/2=0.5kN 計算簡圖(抗彎不利) 計算簡圖(抗剪不利) 115、抗彎驗算 Mmax=ql2/8+pl/4=0.805(500/1000)2/8+0.7500/1000/4=0.113kNm Mmax/W0.113106/1041671.081N/mm2f1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ql/2+p=0.805500/1000/2+0.7=0.901kN 3Vmax/(2bt)30.901103/(225050)0.108N/mm21.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max5ql4/(384EI)+pl3/(48EI)=50.5885004/(3849000260.417104)+0.51035003/(489000260.4116、7104)=0.076mm=5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ql+p=0.8050.5+0.7=1.103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ql+p=0.5880.5+0.5=0.794kN 4.5 次梁驗算次梁承載能力確定方式精算法次梁截面面積A(cm2)4.89次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次梁截面慣性矩I(cm4)12.19次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次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次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次梁驗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腳手板傳遞給次梁的支座反力換算成線荷載為: q1=R1/b=1.103/017、.25=4.41kN/m 次梁自重設計值:q2=0GG2k=11.20.038=0.046kN/m q=q1+q2=4.456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腳手板傳遞給次梁的支座反力換算成線荷載為: q1=R1/b=0.794/0.25=3.175kN/m 次梁自重標準值:q2=GG2k=10.038=0.038kN/m q=q1+q2=3.213kN/m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彎矩圖(kNm) Mmax=0.446kNm Mmax/W0.446106/508087.71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剪力圖(kN) max=2Vmax/A=22.67410018、0/48910.935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變形圖(mm) 跨中max=0.881mm=min1000/150,10=6.667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4.902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3.534kN 4.6 主梁驗算主梁承載能力確定方式精算法主梁截面面積A(cm2)4.8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2.19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驗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因主梁設置為雙鋼管,次梁傳遞給單根主梁的支座反19、力應減半,為: p=Rmax/2=2.451kN 主梁自重設計值:q=0GG3k=11.20.038=0.046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因主梁設置為雙鋼管,次梁傳遞給單根主梁的支座反力應減半,為: p=Rmax/2=1.767kN 主梁自重標準值:q=GG3k=10.038=0.038kN/m 按三等跨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彎矩圖(kNm) Mmax=0.432kNm Mmax/W0.432106/508085.11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剪力圖(kN) 2Vmax/A21.621103/4896.629N/mm2125N/mm2 滿足要20、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跨中max=0.824mm=min1000/150,10=6.667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5.32kN 4.7 扣件抗滑移驗算主梁和立桿連接方式雙扣件雙扣件抗滑承載力Rc(kN)12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kc0.85 由上面主梁的計算可知,主梁通過扣件傳遞給立桿的支座力為: R=Rmax=5.32kNkcRc=0.8512=10.2kN 滿足要求! 4.8 工作狀態立桿驗算立桿截面類型(mm)483.5立桿允許長細比250立桿回轉半徑i(cm)1.58立桿截面面積A(cm2)4.89立桿抗壓、彎強度設計值f(N/mm221、)205立桿計算長度系數2架體穩定允許高寬比2 1、長細比驗算 l0=kh=121500=3000mm =l0/i=3000/15.8=189.873=250 滿足要求! 2、立桿軸力計算 將活荷載乘以活荷載組合系數c=0.9,重新帶入第四-六步計算,即得主梁傳遞至立桿的支座反力Rmax=4.824kN N=2Rmax+0GgkH =24.824+11.20.1675.5=10.749kN 3、可剎腳輪驗算 N=10.749kNN=20kN 滿足要求! 4、立桿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計算長度: l0=kh=1.15521500=3465mm =l0/i=3465/15.8=219.304 查表得:22、=0.152 Mw=0Qckmaxla,lbh2/10=11.40.90.068max1,11.52/10=0.019kN.m =N/(A)+Mw/W=10.749103/(0.1524.89102)+0.019106/104.167103=144.80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5、架體高寬比 實際高寬比=H/minnla,mlb=5.5103/min31000,31000=1.833=2 6、施工過程抗傾覆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在操作平臺上施工過程中,需進行傾覆驗算, 傾覆力矩MT由風荷載W和考慮施工過程中未預見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F產生: W=kmlbH=0.06831523、.5=1.122kN F=Q3kmlb=0.231=0.6kN MT=Qc(WH/2+FH)=1.40.9(1.1225.5/2+0.65.5)= 8.046kNm 抗傾覆力矩MR由操作平臺自重G承擔: G=gknmH+G1knlamlb=0.167335.5+0.353131=11.417kN MR=0GG(nla/2-Bcos) =10.911.417(31/2-1.2cos135)=24.131kNm MT=8.046kNmMR=24.131kNm 滿足要求! 4.9 非工作狀態立桿驗算 1、立桿軸力計算 未知因素等帶來的附加軸力(nla=31000=3000 mlb=31000=30024、0,取平臺橫向驗算) F=0cQQ2klb=10.91.40.151=0.189kN 最大附加軸力N1=3FH/(I+1)nla=30.1895.5/(1+1)31=0.52kN N=N1+0G(gkH+lalbG1k)=0.52+11.2(0.1675.5+110.35)=2.042kN 2、腳輪驗算 N=2.042kNN=20kN 滿足要求! 3、立桿穩定性計算 l0=kh=1.15521500=3465mm =l0/i=3465/15.8=219.304 查表得:=0.152 =N/(A)=2.042103/(0.1524.89102)=27.472N/mm2f=205N/mm2 滿足要25、求! 4、行進狀態抗傾覆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在操作平臺上移動過程中,需進行傾覆驗算, 傾覆力矩MT由風荷載W和考慮地面平整度、腳手架移動速度等不合要求的未預見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F產生: W=kmlbH=0.068315.5=1.122kN F=Q2kmlb=0.1531=0.45kN MT=Qc(WH/2+FH)=1.40.9(1.1225.5/2+0.455.5)= 7.006kNm 抗傾覆力矩MR由操作平臺自重G承擔: G=gknmH+G1knlamlb=0.167335.5+0.353131=11.417kN MR=0GG(nla/2) =10.911.417(31/2)=15.412kNm MT=7.006kNmMR=15.412kNm 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