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基礎知識及體系構建培訓課件(5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7400
2023-12-01
55頁
4.62MB
1、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排查治理基礎知識,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構建,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流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隱患排查治理的基礎知識,第一章 隱患排查治理基礎知識,WHY,重要意義,隱患排查治理基礎知識,重要意義,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法律法規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主席令第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主席令第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52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主席令第4號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安監總局令第16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 GB/T33000-2016 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 AQ/T 7002、9-2013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指南(安委辦201228號),法律法規要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并向從業人員通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第四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有關3、負責人應當及時處理。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第五十六條:“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生產經營單位,法律法規要求,安全規章制度概述,第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三)督辦本單位事故隱患治理。,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通過文字、圖像等方式如實記錄,并向從業人員通報。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構成重大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編制治理方案,明確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4、費和裝備物資的落實、負責整改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相應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內容。,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并落實下列措施:(一)制定并執行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二)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措施并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三)定期對有關場所進行風險辨識和安全評估;(四)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實時監測監控并建立預警預報機制,定期對安全設備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行檢驗、檢測以及維護保養,確保正常運行;(五)在重大危險源所在場所明顯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載明重大危險源危險物質、數量、危險危害特性、應急措施等內容。,生產經營單位,法律法規要求,安全規章制度概述,第十六條 機5、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五)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第三十四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第四十一條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特種設備運行不正常時,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操作規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安全。,生產經營單位,法律法規要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6、重要意義,第五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第六十七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作出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關設施或者設備的決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執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現實危險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負7、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采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履行決定。通知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照前款規定采取停止供電措施,除有危及生產安全的緊急情形外,應當提前二十四小時通知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行政決定、采取相應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及時解除前款規定的措施。,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13號 2014.12.1)第四章 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要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8、責分工,對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依法處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分級分類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實施。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實施。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園區)管理機構等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機構),應當根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制定的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制定本轄區內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實施。,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13號 2014.12.1)第四章 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第二十五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檢查中發9、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應設施、設備。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應設施、設備的部門,應當指派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對驗收報告的實質內容予以核實。驗收報告經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審查同意后,生產經營單位方可恢復生產經營或者使用相應設施、設備。,法律法規要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第二十九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指導、監督生產經營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各項制度。,政府監管單位,安全生產事10、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16號 2008.2.1)第三章 監督管理,第二十五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應當加強對重點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下達整改指令書,并建立信息管理臺賬。必要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并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督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違法行為及其責任者。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發現屬于其他有關部門職責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的,應該及時將有關資料11、移送有管轄權的有關部門,并記錄備查。,主體責任,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海因里希連鎖理論,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遺傳、環境,人的缺點,不安全行為,事 故,傷 亡,不安全狀態,海因里希連鎖論(多米諾骨牌),具有一定因果關系事件的連鎖,即:人員傷亡的發生是事故的結果,事故的發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人的缺點是由于不良環境誘發或者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造成的。,遺傳及社會環境、人的缺點、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傷害。,軌跡交叉論事故模型,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義,社會因素,管理缺陷,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肇事人,起因12、物,致害物,受害人,事故,物的原因,人的原因,接,觸,基礎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經過,軌跡交叉論事故模型,軌跡交叉論把人、物兩系列看成兩條事件鏈,兩鏈的交叉點就是發生事故的“時空”。傷害事故是人和物(包括環境)兩大發展系統順序發展的結果。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各自發展過程中(軌跡),在一定時間、空間發生接觸(交叉),能量轉移于人體時,傷害事故就會發生。,人的系列:先天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不安全行為。物的系列:設計上的缺陷制造上的缺陷維修、保養和使用上的缺陷。人、物系列軌跡相交的時間與地點,就是發生傷亡事故的“時空”。,術語&定義,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亦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13、,是指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環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三非,三違,三超,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生產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運輸企業超載超限超負荷,危險源可能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的根源、狀態和行為,即事故的原因。,術語&定義,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排查亦稱安全生產檢查,即辨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檢查生產現場安全防護設施、作業環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狀態,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14、是否符合安全規范,以及設備、系統運行狀況是否符合現場規程的要求等;即對事故隱患的檢查或排查。,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可視作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不符合”,“重大事故隱患”可視作嚴重不符合的一種。,一般事故隱患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術語&定義,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也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即辨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檢查生產現場安全防護設施、作業環境是否存在不15、安全狀態,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是否符合安全規范,以及設備、系統運行狀況是否符合現場規程的要求等;即對事故隱患的檢查或排查。,日常安全檢查設備操作者、班組長(隊長/線長)、部門/事業部/集團安全管理人員及其他人員每天對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從業人員的作業行為等進行的日常性的安全巡查。,定期安全檢查即安全管理人員、各部門/單位負責人及其他人員組織的每季度/月/周對作業環境、設備設施、從業人員的作業行為等進行的定期的安全檢查,有時也稱季度安全檢查、月度安全檢查、周安全檢查。,術語&定義,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業(專項)安全檢查公司或工廠安全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專業管理人員及其他人員定期對特種設備、消防、危險16、化學品、易燃易爆場所、職業防護設施、相關方等安全狀況進行的專業性的安全檢查。,綜合安全檢查集團/事業部安委會、集團/事業部安全辦、安全管理人員、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其他人員,以及上級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組織的定期或不定期對公司規章制度執行情況、隱患整改情況,以及其他安全生產方面進行的綜合性的安全檢查。如在節假日前組織安全檢查也稱節假日安全檢查。,“五定”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或方案、定整改時間和期限、定資金來源,短期無法整改項目還應定應急預案。,“三不推”凡自己能解決的,班組不推給車間,車間不推給主管部門,主管部門不推給公司。,安全制度建設依據&原則,安全制度體系的建17、立,第二章 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構建,安全制度的管理,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曰:,HOW,“道”,流程管理理念、思路、思想,“術”,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法”,制度與規則,“器”,軟件、硬件、工具、器具,中西合璧,以道術御法器,創新思維助力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化落地,以滿足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要素的要求為根本,吸收融合國際先進管理體系的優點,引入流程管理的理念、思路、思想,運用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機整合構建全新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提升安全管理制度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可操作性、可追溯性(見證性)、實用性、適宜性,實現安全管理標準化,同時符合職業健康安18、全管理體系認證審核、安全生產標準化評級驗收要求。,GB/T 24001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 3300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以案說理,隱患排查治理流程,第三章 隱患排查治理體系,以案說理,工會、黨群,公司、車間、班組,機械設備,消防安全,電氣安全,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流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計劃/方案,開始,安全檢查實施(隱患排查),整改通知書整改要求&措施,服務指導過程監控,跟蹤驗證閉環控制,登記建檔定期上報,資料歸檔,落實整改,信息反饋,結束,適用范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規范安全檢查(隱患排查)與治理的管理工作,認真19、排查并及時消除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操作等方面的隱患,及時、準確地掌握安全生產績效,以利于風險控制,根據公司實際結合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制定,作為安全檢查(隱患排查)與治理的依據。,本制度按照“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分線負責、整體符合”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規定了安全隱患排查的項目、內容、時間、方法、隱患整改、責任分工及要求。適用于XXXX安全管理體系涉及的所有地理區域,各事業部/部門、子公司參照本制度執行或根據本制度規定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歸口管理部門、業務主管部門(集團/事業部安全辦、人力資源、黨群辦、投資辦、總20、裁辦(安保課、行政部、宿管課、餐飲部)根據生產運營情況、設備的調查分析或危險源辨識結果,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編制XX部門/XX專業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并推進實施落地。,XX部門/XX專業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內容包括:安全檢查類型/名稱、安全檢查主要內容、檢查周期/頻次、檢查責任部門/人、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標準的安全指標內容、消除隱患的具體措施等內容。,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方案包含哪些內容?1.講清檢查目的2.檢查組成員3.明確檢查對象、時間、步驟4.檢查內容、標準、方式5.有關要求檢查活動實施前需要進行:信息準備、文件準備、人員準備、裝備準備。檢查前應采用開短會和現場動員會等方式向21、檢查者和被檢查者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計劃/方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表中“責任單位”即記錄保管單位,保存期限為5年(檢測報告)或長期(體檢報告、合格證);檢測項目包括但不僅限于表中項目,如有遺漏其管理責任部門自主按相關規定組織檢測,并保存相應記錄。,安全檢查工作程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1.檢查內容: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2.檢查責任主體3.實施方式(1)訪談:談話檢查安全意識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2)查閱文件和記錄:檢查設計文件、作業規程、安全措施、責任制度、操作規程等是否齊全,是否有效;查閱相應記錄,22、判斷上述文件是否被執行。(3)現場觀察:對作業現場的生產設備、安全防護設施、作業環境、人員操作等進行觀察,尋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隱患、事故征兆等。(4)儀器測量:利用一定的檢測檢驗儀器設備,對在用的設施、設備、器材狀況及作業環境條件等進行測量,以及發現隱患。,1.綜合分析,提出檢查結論和意見(1)安全管理部門/人員會同有關部門/人員(2)上級主管部門或地方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2.輸出安全檢查記錄表,1.檢查對象、目的、任務2.了解工藝流程、生產情況、危險有害因素3.檢查表、儀器、工具4.挑選和培訓檢查人員進行必要分工,安全檢查準備,安全檢查實施,綜合分析,軟件系統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識、23、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處理、查隱患、查整改。硬件系統主要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查作業環境。,安全檢查工作程序,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人員對安全檢查(隱患排查)的實際情況應當做好相應檢查記錄,對發現的隱患應當依照事實記錄清楚并拍照作為檢查事實證據。負有安全檢查責任的相關部門/人員應協同配合完成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工作,被檢查部門/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并提供檢查所需相關有效證據,不得干預檢查人員正常檢查工作。,以案說理,以案說理,以案說理,以案說理,安全檢查整改通知書,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告知(發布隱患整改通知書、郵件通報、電話告知、檢查記錄書面確認等方式)被檢查部門/人員并要求其簽字24、確認或郵件答復,對于拒絕確認的應當依照事實記錄在案。對于輕微且可以立即整改的安全隱患,主管部門/安全檢查組可不發布隱患整改通知書,口頭通知責任部門現場立即整改關閉,但應在安全檢查表中據實記錄。,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規定,提出具體的隱患整改或糾正預防措施的要求或建議。針對安全隱患(一般隱患、重大隱患)整改難易程度、性質的不同,結合實際可提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等隱患整改(治理)措施的要求。,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針對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結合實際和整改建議,從管理的高度,舉一反三,制訂有效的隱患整改或糾正預防措施,做到“五定”、“三不推”,對于短期內無法完成整改的安全隱患應當25、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或臨時安全措施,避免意外風險的出現。,能消除或減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處置危險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國家規定限值以內預防生產裝置失靈和操作失誤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能有效地預防重大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發生意外事故時,能為遇險人員提供自救和互救條件,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直接安全技術措施,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指導性安全技術措施,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在機械設備上采用和安裝安全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定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作業安全,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26、治理,預防,消除,隔離,減弱,連鎖,警告,從根源上消除危險、有害因素 如采用無害化工藝技術、無害代替有害、實現自動化、遙控技術等,預防性技術措施,預防事故發生 如,使用安全閥、漏電保護裝置、安全電壓、事故排放裝置,將人員與危險、有害因素隔開和將不能共存的物質分開 如防護屏、安全間距、自救裝置,當操作者失誤或設備運行了一旦達到危險狀態時,應通過連鎖裝置終止危險、危害發生。,采取減少危險、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風、低毒代替高毒、避雷裝置、消除靜電裝置、減振裝置,在易發生故障和危險性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標志;必要時設置聲光報警裝置,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在采取工程技術措施27、的同時針對安全隱患的特點的性質不同還應輔助以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系統性地解決普遍、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或修訂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增加安全生產投入費用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在采取工程技術措施的同時針對安全隱患的特點的性質不同還應輔助以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系統性地解決普遍、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或修訂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增加安全生產投入費用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安全28、意識,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對于短期內無法整改的重大事故隱患集團安全辦及時向慈溪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由集團安委會主任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單位在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集團/事業部安全辦、29、主管責任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監督推進安全隱患治理,并對安全隱患整改(治理)存在的問題或異議向安全隱患整改(治理)責任部門/人員提供服務指導。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集團/事業部安全辦應當督促隱患治理責任單位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信息反饋&跟蹤驗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整改責任單位:提交安全隱患整改驗證申請書,申請對安全隱患整改的跟蹤驗證。主管單位/人員:收到信息反饋后組織有關人員展開對安全隱患整改落實的跟蹤驗證。對安全30、檢查中經常發現的問題或反復出現的問題,責任部門(單位)應從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設備系統的更新改造、加強現場檢查和監督等環節入手,做到持續改進。,對于上級主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組織的安全檢查,在安全隱患完成整改措施后,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統一由公司具體歸口責任部門及時進行安全隱患整改的信息反饋,申請對安全隱患整改的跟蹤驗證。,信息反饋&跟蹤驗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驗證內容,延誤處置,效果評估,違規處理,整改措施或方案的風險相關責任是否落實進度及延誤必要的修正,措施延誤的原因評估延誤導致的影響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整改措施或整改方案完成并運行31、一段時間之后,集團/事業部安全辦、主管責任部門組織效果評估,進行必要的修正。,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員工獎懲管理制度,登記管理&定期上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定期(每月5日前)逐級上報,分級登記建檔,安全隱患管理登記表,資料歸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檢查記錄表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安全隱患整改驗證申請書安全隱患管理登記表 照片、數據分析報告等,大家一起來找茬,課后練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作業現場隱患1.垃圾箱傾倒2.貨物碼放超高3.現場有帶釘木板4.溝蓋板未安放到位5.液體物品與固體物混放6.現場物品碼放不規范,有倚靠護欄現場7.物品碼放地點不當,并且阻塞安全通道(沒有車牌好像是黑車),叉車隱患1.叉車32、維修沒停豐專門維修區;2.叉車維修沒有進行鎖定;3.叉車維修沒有釋放能量(叉架應放下);4.叉車維修工應戴手套;5.叉車駕駛員沒有穿工作服和戴頭盔;6.叉車叉架上貨物堆放過高擋住視線;7.叉車駕駛員視線受限沒有專人指揮行駛(或倒行);8.叉車的維修區沒的標識(叉車的旁邊應該是維修區);9.叉車的頂部防護不夠,人的不安全行為1.有跨越護欄嫌疑;2.現場許多人員未戴安全帽;3.工作場所吃東西;4.攀爬現場碼放物;5.倒車指揮人員站位不對,應站在側面;6.搬運長梯應該要有兩人在梯子兩頭;7.車間里的那個走動的人應該用推而不是用拉的姿勢;8.看倒車的那個人不應站在門口,門是向外開的往外一推人就倒;9.外來人員沒的身份標識;10.外來人員沒的本廠員工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