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房及高層貨量區總承包工程項目施工電梯基礎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27543
2023-12-01
17頁
334.05KB
1、目 錄編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設備概述1四、基礎技術要求及設計2(一)基礎設置2(二)基礎回頂施工方法3五、7#樓基礎承臺設計驗算3六、8#樓基礎承臺設計驗算4七、7#樓鋼管支撐架計算書6八、8#樓鋼管支撐架計算書11九、基礎驗收要求14十、安全措施16(一)地下室回頂支撐安全技術措施16(二)安全防護16十一、危險源辨識及應急措施17附圖17一、編制依據1. 京龍機械SC型升降機使用手冊;2.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JGJ215-2010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 33200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 5999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2、10-2002);6.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及環境7. 國家有關規定及標準8. 本工程的施工圖紙9. PKPM計算軟件二、工程概況梅江xx一期高層住宅7、8#樓項目。本工程1幢28層住宅樓、建筑高度為84.5m,1幢30層住宅樓、建筑高度90.5m,地下室為1層,建筑面積0.000以上為51679.3。建筑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首層層高為4.5m,標準層層高為3.0m。三、設備概述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7#樓及8#樓各安裝一臺施工電梯,擬采用廣東京龍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所生產的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SC200/200TD3、型施工升降機是一種齒輪齒條傳動的電梯,主要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人、貨運輸。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有非常可靠的電氣和機械安全系統,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垂直運輸設備,并且該電梯可以非常方便的自行安裝和拆卸,并可隨著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7#樓施工電梯安裝位置:安裝在7#樓地下室頂板上(7-A30-33軸位置),詳見施工電梯平面布置圖。施工電梯導軌架共配置60節,最高搭設高度為 90 m。本工程采用型附墻架,附墻架位置分別為3F(6.50m)、6F(15.50m)、9F(24.50m)、12F(33.50m)、15F(42.50m)、18F(51.50m)、21F(60.50m)、234、F(66.50m) 、26F(75.50m)、28F(81.50m)。8#樓施工電梯安裝位置:安裝在8#樓地下室頂板上(8-A30-33軸位置),詳見施工電梯平面布置圖。施工電梯導軌架共配置64節,最高搭設高度為 96 m。本工程采用型附墻架,附墻架位置分別為3F(6.50m)、6F(15.50m)、9F(24.50m)、12F(33.50m)、15F(42.50m)、18F(51.50m)、21F(60.50m)、23F(66.50m) 、26F(75.50m)、29F(84.50m)。主要技術參數:1. 型號:SC200/200TD2. 額定載重量(千克):220003. 起升速度(米/分5、):334. 最大提升高度(米):2505. 電機功率(千瓦):10.56. 電機數量(臺):237. 吊籠尺寸(長寬高)(米):3.21.52.7 安全控制系統由電路里設置的各種安全開關裝置及其他控制器件組成。在施工電梯運行發生異常情況時,將自動切斷施工電梯電源,使吊籠停止運行,以保證施工電梯的安全。SC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配備有防墜落安全裝置、活板門安全開關、斷繩保護開關、保險扣、上下限位開關、極限開關、限速保護開關、超載保護裝置、總停開關等安全裝置。四、基礎技術要求及設計(一)基礎設置據升降機說明要求,地基承載力為0.15Mpa,首層樓面設計活荷載4KN/m2,根據本工程設計圖6、紙和有關規范要求及施工電梯基礎面積,分別在7#樓地下室頂板上(7-A30-33軸位置);8#樓地下室頂板上(8-A30-33軸位置)設置人貨梯基礎。基礎尺寸為44003800mm,綁扎基礎鋼筋12200雙向雙層,預埋人貨梯底座,澆筑厚300mm的C30砼基礎(完工后可拆除)。基礎砼澆筑后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方可進行設備的安裝,基礎表面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0mm(基礎做法詳見附圖)。1)基礎周邊做排水溝,防止雨水浸泡基礎。 2)施工電梯基礎按長邊與墻體平行方式布置,離首層墻體1.82.5m。 3)埋設避雷接地裝置。 3)混凝土澆搗后對地腳螺栓進行校正。 4)混凝土強度達到75%后,進行人貨梯安7、裝。 (二)基礎回頂施工方法在施工電梯基礎長短邊各延長3m范圍內采用483.0鋼管架滿堂架進行加固。回頂支撐體系鋼管縱橫間距皆為0.5m,橫桿步距為1.2m,鋼管上方采用可調支座回頂,頂托上方為兩個合并50X100木方,離地面0.3m高處設置掃地桿,上頂的木方位置必須滿墊模板。以滿足人貨梯基礎承載要求,搭設方法及材料見附圖。五、7#樓施工電梯基礎承臺設計與驗算11)施工電梯總自重計算施工電梯搭設高度L=90m左右,共60節,每節自重150kg,吊籠規格為3.2m1.5m,混凝土基礎長4.4m,寬3.8m,厚0.3m,砼強度等級為C30,配筋為雙層雙向12200,詳見基礎配筋示意圖。施工電梯主要8、技術參數:吊籠重(雙籠)22000kg,外籠重1480kg,導軌架總重(共需60節,標準節每節重150kg,其他配件忽略)60150kg,載重量(雙籠)22000kg。升施工電梯總自重G=吊籠重外籠重導軌架總重載重重=22000kg1480kg60150kg22000kg=18480kg=184.8KN22)基礎承載P計算考考慮動載、自重誤差及風載對基礎的影響,取系數n=2。P=G2(kg) 1kg=9.8N=0.0098KNP=G20.0098KN = G0.02KN礎承載P=G0.02 KN =18480kg0.02 KN =369.6KN按能承受最大壓力Pmax=369.6KN而制作的基9、礎,符合升降機的使用要求。33)基礎驗算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軸心抗壓強度fc=11.9N/mm2,軸心抗拉強度ft=1.27 N/mm2,底面積A=4.43.8=16.72m2。基礎自重F=4.43.80.325=125.4KN。發地下室頂板承受總荷載: F=369.6+125.4=495KN均分布荷載為:q=495/(4.43.8)=29.6KN/A其中施工電梯傳下的分布荷載為: 369.6/(4.43.8)=22.1KN/混根據結構說明,地下室頂板設計使用荷載標準值為4KN/,小于29.6KN/,需要對地下室頂板進行加固回頂。六、8#樓施工電梯基礎承臺設計與驗算11)施工電梯總自重計算10、施工電梯搭設高度L=96m左右,共64節,每節自重150kg,吊籠規格為3.2m1.5m,混凝土基礎長4.4m,寬3.8m,厚0.3m,砼強度等級為C30,配筋為雙層雙向12200,詳見基礎配筋示意圖。施工電梯主要技術參數:吊籠重(雙籠)22000kg,外籠重1480kg,導軌架總重(共需60節,標準節每節重150kg,其他配件忽略)64150kg,載重量(雙籠)22000kg。升施工電梯總自重G=吊籠重外籠重導軌架總重載重重=22000kg1480kg64150kg22000kg=19080kg=190.8KN22)基礎承載P計算考考慮動載、自重誤差及風載對基礎的影響,取系數n=2。P=G211、(kg) 1kg=9.8N=0.0098KNP=G20.0098KN = G0.02KN礎承載P=G0.02 KN =19080kg0.02 KN =381.6KN按能承受最大壓力Pmax=381.6KN而制作的基礎,符合升降機的使用要求。33)基礎驗算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軸心抗壓強度fc=11.9N/mm2,軸心抗拉強度ft=1.27 N/mm2,底面積A=4.43.8=16.72m2。基礎自重F=4.43.80.325=125.4KN。地下室頂板承受總荷載: F=381.6+125.4=507KN均分布荷載為:q=507/(4.43.8)=30.32KN/A其中施工電梯傳下的分布荷載為12、: 381.6/(4.43.8)=22.78KN/混根據結構說明,地下室頂板設計使用荷載標準值為4KN/,小于30.32KN/,需要對地下室頂板進行加固回頂。七、7#樓鋼管支撐架計算書計算說明: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在7#樓地下室頂板安裝施工電梯,按上計算施工電梯總重量為 184.8KN,為減少人貨梯荷載重量對地下室頂板產生的荷重破壞,擬將全部重量利用鋼管滿堂紅架下傳至地下室底板承臺。為方便驗算,取: 支架寬度為7.46.8m; 搭設高度為3.7m(凈空) 將施工電梯折算成混凝土厚度184.8/(7.46.82400)=1.5m,外加基礎0.3m,合為1.8m; 施工電梯對樓板荷重產生變形忽略13、不計; 近似滿堂紅頂架驗算架體承載力(穩定性) 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依據2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杜榮軍)。 計算參數: 支架搭設高度為3.7m, 立桿的縱距 b=0.50m,立桿的橫距 l=0.50m,立桿的步距 h=1.20m。 混凝土鋼筋自重24.00KN/m3,施工活荷載0.2KN/。 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 圖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 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算單元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 一、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 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14、W = 4.4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4.0001.8000.500=21.6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0000.500=0.000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200+2.000)0.500=1.100kN/m 靜荷載 q1 = 1.2021.600+1.200.000=25.920kN/m 活荷載 q2 = 1.401.100=1.540kN/m 2.抗彎強度計算 15、最大彎矩 M = 0.1ql2=0.127.460.500.50=0.687kN.m 最大剪力 Q=0.60.50027.460=8.238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27.460=15.103kN 抗彎計算強度 f=0.687106/4491.0=152.86N/mm2 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21.600+0.9900.000)500.04/(1002.06105107780.0)=0.412mm 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橫向支撐鋼管計16、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15.10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000kN.m 最大變形 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 Qmax=15.103kN 抗彎計算強度 f=0.000106/4491.0=0.00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150與10mm17、,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5.10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 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1283.700=0.472kN 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2)模18、板的自重(kN): NG2 = 0.0000.5000.500=0.000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4.0001.8000.5000.500=10.800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11.272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200+2.000)0.5000.500=0.550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0NG + 1.40NQ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9、 = 14.30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20、70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l0=1.1851.7001.20=2.417m =2417/16.0=151.561 =0.305 =14297/(0.305424)=110.74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公式(2)的計算結果:l0=1.200+20.300=1.800m =1800/16.0=112.853 =0.503 =14297/(0.503424)=67.03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21、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0; 公式(3)的計算結果:l0=1.1851.000(1.200+20.300)=2.133m =2133/16.0=133.730 =0.382 =14297/(0.382424)=88.36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八、8#樓鋼管支撐架計算書計算說明: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在8#樓地下室頂板安裝施工電梯,按上計算施工電梯總重量為 190.8KN,為減少人貨梯荷載重量對地下室頂板產生的荷重破壞,擬將全部重量利用鋼管滿堂紅架下傳至地下室底板承臺。為方便驗算,取: 支架寬度為7.46.8m; 搭設高度為3.7m(凈空) 將施22、工電梯折算成混凝土厚度190.8/(7.46.82400)=1.6m,外加基礎0.3m,合為1.9m; 施工電梯對樓板荷重產生變形忽略不計; 近似滿堂紅頂架驗算架體承載力(穩定性) 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依據2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 計算參數: 支架搭設高度為3.7m, 立桿的縱距 b=0.50m,立桿的橫距 l=0.50m,立桿的步距 h=1.20m。 混凝土鋼筋自重24.00KN/m3,施工活荷載0.2KN/。 扣件計算折減系數取1.00。 圖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圖 樓板支撐架立桿穩定性荷載計23、算單元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 一、縱向支撐鋼管的計算 縱向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截面力學參數為 截面抵抗矩 W = 4.49cm3; 截面慣性矩 I = 10.78cm4;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4.0001.9000.500=22.8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0000.500=0.000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0.200+2.000)0.500=1.100kN/m 靜荷載 q1 = 1.2022.824、00+1.200.000=27.360kN/m 活荷載 q2 = 1.401.100=1.540kN/m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 M = 0.1ql2=0.128.900.500.50=0.723kN.m 最大剪力 Q=0.60.50028.900=8.670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28.900=15.895kN 抗彎計算強度 f=0.723106/4491.0=160.88N/mm2 縱向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0.67722.800+0.9900.000)500.04/(1002.0625、105107780.0)=0.435mm 縱向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橫向支撐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15.90kN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000kN.m 最大變形 vmax=0.000mm 最大支座力 Qmax=15.895kN 抗彎計算強度 f=0.000106/4491.0=0.026、0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5.90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 四、立桿的穩定性計算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腳手架鋼管的自重(kN): NG1 = 027、.1283.700=0.472kN 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 雙排架自重標準值,設計人員可根據情況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0000.5000.500=0.000kN (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4.0001.9000.5000.500=11.400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11.872kN。 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0.200+2.000)0.5000.500=0.550kN 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28、公式 N = 1.20NG + 1.40NQ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 = 15.02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29、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30m;公式(1)的計算結果:l0=1.1851.7001.20=2.417m =2417/16.0=151.561 =0.305 =15017/(0.305424)=116.317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l0=1.200+20.300=1.800m =1800/16.0=112.853 =0.503 =15017/(0.503424)=70.412N/mm230、,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0; 公式(3)的計算結果:l0=1.1851.000(1.200+20.300)=2.133m =2133/16.0=133.730 =0.382 =15017/(0.382424)=92.817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九、基礎的驗收要求1、升降機基礎按使用說明書中的標準要求制作安裝,預埋框必須用水平儀調平并與基礎鋼筋連接。2、防雷接地裝置的埋設與主體結構的接地裝置連通。3、預埋框四個基準點平整度(水31、平高差)L1/1000(L為兩點間的距離,單位為米)。4、基礎驗收資料必須經技術負責人、監理公司簽字認可。5、只有當基礎達到設計強度并滿足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禁止使用不合格產品。十、安全措施在第一次使用施工電梯時,必須由質安員、施工員對架體檢查,隨時觀測架體變形,地下室頂板是否有開裂等影響結構的不安全因素,發現隱患,及時停止使用,采取措施保證安全后再使用。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連接扣件是否松動;支撐體系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地下室頂板或相連構件是否有開裂等現象。地下室頂板的堆載或活載不得超過設計要求的4.0KN/m2。(32、一)地下室回頂支撐安全技術措施1、回頂支撐架搭設前,應按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J43-2000)和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要求向搭設,并向使用人員做好安全、技術交底。2、對鋼管架、配件、加固件應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架、配件。3、搭設在腳手架立桿底座下應鋪設墊板。4、不配套的鋼管架與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豎直腳手架支撐系統。5、水平加固桿、剪刀撐安裝應符合構造要求。6、可調底座、頂托處應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漿、水泥漿等污物填塞螺紋。7、模板支撐和腳手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9、支撐架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檢查驗證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33、除。(二)安全防護1、電梯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應在首層一定高度的地方搭設防護棚,拱設應按高處作業規范要求進行。2、電梯底籠周圍2.5米范圍內,必須設置穩固的防護欄桿。各停靠層過道口運輸通道應平整牢固。3、通道口處,應安裝牢固可靠的欄桿和安全門,并應隨時關好。采用定型防護門,門關設置在門外側,為避免樓層內的人伸頭觀望或伸手開門,要求在鋼筋網架門上覆一層網眼小于50mm的菱形網片。其它周邊各處,應用欄桿和立網等材料封閉。十一、危險源辨識及應急措施本工程施工電梯基礎可能存在基礎傾覆(附墻未按使用說明的要求設置)、基礎斷裂或懸空(不同基底的沉降差)、地下室頂板開裂(地下室頂板未回頂或回頂不充分)等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針對上述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需采取以下措施:加強驗收中間環節的控制,施工電梯安裝時,應嚴格按施工電梯的使用說明書(或手冊)進行附墻設置,若未按使用說明書設置附墻時,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基礎驗收時必須同時驗收回頂情況,是否符合方案要求,若不符合,必須立即停止使用,按方案要求回頂后方可進行基礎驗收。 若發生基礎傾覆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流程,進入應急狀況。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