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市建設項目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要求培訓課件(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27691
2023-12-01
27頁
585.55KB
1、 2022.9.22上海市建設項目環評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要求(試行)上海市建設項目環評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要求(試行)建設項目建設項目碳評和產業園區碳碳評和產業園區碳評總體評總體要求要求總總 體體 要要 求求SMEEB一、生態環境部對開展碳排放評價的工作要求一、生態環境部對開展碳排放評價的工作要求p 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202120214 4號)號)通過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推動區域、行業和企業落實煤炭消費削減替代、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推動將氣候2、變化影響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p 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環環評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環環評202120214545號)號)以“兩高”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規劃環評應增加碳排放情況與減排潛力分析,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兩高”項目環評開展碳評價試點工作,提出協同控制最優方案。p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領域協同推進碳減排工作方案(環辦環評函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領域協同推進碳減排工作方案(環辦環評函20212021277277號)號)到2022年,搭建與碳達峰目標相適應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體系,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與碳排放3、協同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試點,充分利用規劃環評、項目環評和排污許可數據,對地方碳達峰工作開展評估,推動碳排放控制目標落實。p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產業園區(產業園區(HJ 131-2021HJ 131-2021)將碳排放評價納入環評技術體系,從園區規劃層面推進綠色低碳的發展需求。總總 體體 要要 求求SMEEB二、上海市開展碳排放評價的政策和技術支撐二、上海市開展碳排放評價的政策和技術支撐p 中共上海市委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上海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意4、見(20222022年年7 7月月6 6日)日)明確2025年、2030年和2060年本市“雙碳”政策主要目標和工作要求。p 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滬府發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滬府發2022720227號)號)明確“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本市碳達峰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p 能源領域、產業領域、循環經濟、低碳創建與示范、綠色金融、協同管理等方面出臺三十余項政能源領域、產業領域、循環經濟、低碳創建與示范、綠色金融、協同管理等方面出臺三十余項政策或規劃策或規劃。p 已發布已發布相關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方法(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電力和熱力生產、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紡織和5、造紙、非金屬礦物制品、航空運輸、旅游飯店、商場、房地產業及金融業辦公建筑、運輸站點、水運等。p 即將發布即將發布上海上海市區級溫室氣體清單市區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編制技術要求技術要求 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處理??偪?體體 要要 求求SMEEB三、本市碳排放評價總體要求三、本市碳排放評價總體要求p 目的目的 圍繞我市碳達峰目標開展。p 法律效力法律效力 僅作為項目環評審批和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的參考內容。p 實施范圍實施范圍 項目環評:項目環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編制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產業園區。p 溫室6、氣體類別溫室氣體類別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三氟化氮。總總 體體 要要 求求SMEEBp 實施時間實施時間 建設項目:建設項目:自2022年10月1日起受理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書和表)。產業園區:產業園區:自2022年12月1日起受理的產業園區規劃環評文件。p 評價形式評價形式 建設項目(書):建設項目(書):單獨編制碳排放評價章節。建設項目建設項目(表(表):):增加碳排放評價內容(碳排放分析、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書(書):):單獨編制碳排放評價章節。p 建設項目碳評中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建設項目碳評中的溫室氣7、體核算方法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上海市已發布的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12個)。其他溫室氣體:其他溫室氣體:國家已發布的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13個)。p 產業園區碳評中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產業園區碳評中的溫室氣體核算方法 上海市區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技術指引。上海市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上海市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要求(試行)編制技術要求(試行)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8、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 國家、本市、所在區和行業碳達峰政策“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 相關法律、法規、政策 相關規劃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其他Q Q:分析項目碳排放與“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相符性與目前環評文件“規劃相容性分析”要求重復,建議不再重復分析。A A:碳排放不作為環評審批的依據材料,相關內容單獨設置,此章節重點分析與“三線一單”中“雙碳”相關內容(若有)的符合性。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9、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 識別識別溫室氣體類別溫室氣體類別:7種溫室氣體。核算核算排放量排放量:直接排放(化石燃料燃燒、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等)、間接排放(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排放)。納入上海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納入上海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直接引用碳排放核查報告數據(同一邊界)。改擴建及異地搬遷項目改擴建及異地搬遷項目10、:調查分析現有項目的碳排放情況。原則上擬建項目碳排放強度應不高于現有項目??稍偕茉纯稍偕茉矗簡为毥y計能源消費量,不納入碳排放量核算。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 建設項目碳排放核算建設項目碳排放核算表表:排放量及強度。1)僅作匯總參考,具體11、計算過程可自行繪制相應表格2)排放強度由考核目標或標準確定Q Q:建議使用“行業-領域-工藝-單元”的層級進行統計。A A:長流程復雜項目,應分析不同工藝單元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編制核算表分表,表1僅作匯總。Q Q:建設期碳排放應明確是否納入碳核算范圍A A: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12、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1.優先以國家、上海市、所在區、產業園區、行業等公開發布的碳排放強度標準或考核目標為評價依據;2.其次以有出處的碳排放先進值為評價依據;3.評價標準數據無法獲取時,暫不評價。Q Q:碳排放先進值,建議發布推薦值作為評價依據A A:相關標準仍在研究中,目前暫無統一的評價標準,可參考其他地區的行業或產品的碳排放先進值Q Q:當國家、本市、工業區、行業等都有相關要求時,評價對照的依據是否有優先順序A A:根據標準適用性選取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13、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根據上海市、所在區、相關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目標,測算建設項目碳排放量對碳達峰的貢獻。數據無法獲取時,暫不評價。1.根據上海市、所在區、相關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目標,測算對碳達峰的貢獻。2.數據無法獲取時,暫不評價。Q Q:明確當碳達峰目標貢獻度達到何種標準時,視為對所在地區/行業碳達峰有重要影響A A:目前碳排放只作為環評審批的參考數據,14、不做影響程度重要性的分析。后續若國家有相關規定,從其規定Q Q:在操作可行性上進一步細化A A:目前暫無碳排放峰值數據,暫不評價,若有公布的數據,可做簡單貢獻比例計算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明確碳減排措施,論證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明確碳減15、排措施,論證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1.從生產工藝、裝置規模、原輔料及能源消耗情況、碳匯建設等不同方面提出碳減排措施;2.優化能源結構和生產工藝,使用低碳原料,提高能效標準,采取節能技術和減污降碳協同技術;3.有條件的項目可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碳中和技術:4.能效在標桿水平以下的企業,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5.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16、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Q Q:明確技術與經濟評價指標要求A A:可參考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限值Q Q:對于已采用清潔能源、低VOC含量原輔料的改擴建企業或是間接排放企業是否必須提出碳減排措施A A:根據項目情況,從碳排放涉及的主要生產工藝、裝置規模、原輔料及能源消耗情況等不同方面提出碳減排措施,已采取措施可進行說明Q Q:碳減排措施中建議增加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綠電使用內容、能效管控平臺應用、碳匯建設A A:已有“優化能源結構”要求;且碳減排措施不限于文件中梳理的內容Q17、 Q:相關碳減排措施是否將納入環評驗收范圍A A:涉及工程內容特別是減污降碳協同措施的,無法切分的,應一并驗收。其他獨立的碳排放量和碳管理要求,可不納入驗收內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根據上海市、所在區、相關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目標,測18、算建設項目碳排放量對碳達峰的貢獻。數據無法獲取時,暫不評價。提出提出末端治理末端治理措施減污降碳協同措施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最優控制最優方案方案1.保證大氣和水污染物達標且環境影響可接受;2.治理前污染物和碳的綜合環境影響治理過程環境影響+治理后污染物和碳的綜合環境影響;3.同時考慮技術適用性和經濟成本;4.有條件的,考慮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污染物及碳排放。Q Q:細化對污染治理措施的選取原則,以便判斷綜合環境影響A A:建議環評單位根據項目情況做有針對性的分析,不作為行政許可的決定性因素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建設項目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碳排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一、碳排19、放政策相符性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二、碳排放分析(一)碳排放核算(二)碳排放水平評價(三)碳達峰影響評價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三、碳減排措施的可行性論證(一)擬采取的碳減排措施(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方案比選四、碳排放管理四、碳排放管理五、碳排放評價五、碳排放評價結論結論 碳排放清單 碳排放過程管理要求 有條件的,明確與碳強度考核、碳達峰方案等工作銜接要求 明確配備能源計量/檢測設備要求 碳排放管理機構及人員 碳排放數據質量控制和管理臺賬Q Q:明確清單包含的內容或格式A A:環評單位根據項目情況、參考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上海市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上海市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要求20、(試行)編制技術要求(試行)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五五、碳排放預測與評價、碳排放預測與評價(一)預測內容(二)評價內容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一)入園產業項目碳排放管理(二)碳減排技術及設施(三)21、碳匯及碳管理能力七、碳排放評價結論七、碳排放評價結論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 國家、本市、所在區和行業碳達峰政策 明確在減污降碳方面的不協調或潛在沖突Q Q:對存在“在減污降碳方面的不協調或潛在沖突”的規劃,提出規劃必須或應22、該調整的細化要求或指南A A:減污降碳方面的不協調或潛在沖突,作為規劃編制的參考,不作為必須調整的依據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p 調查產業園區內碳排放現狀總體情況調查產業園區內碳排放現狀總體情況 3個方面:能源活動、工業生產23、過程、廢棄物處理 5類企業:規上企業、碳排放配額管理企業、“兩高”企業、城市基礎設施、大數據/云計算企業 涉居住用地:居民生活排放p 單獨調查主要碳排放企業的碳排放現狀情況單獨調查主要碳排放企業的碳排放現狀情況 碳排放配額管理的企業“兩高”企業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24、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p 園區控制措施差距分析園區控制措施差距分析 能源接入情況 公共建筑、公共照明、其他用能(及排放)設施、交通接駁等能源消耗情況 以低碳能源為核心的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 以“兩高”行業為主導的園區,調查碳排放控制水平與行業碳達峰要求的差距和降碳潛力p 主要企業主要企業碳減排措施碳減排措施情況情況 已實施或已開展的碳減排措施和減污降碳協同處置設施及運行情況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25、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p 園區管理機構園區管理機構+主要碳排放企業主要碳排放企業 制度、管理文件、人員配置、臺賬記錄情況 低碳/零碳示范、低碳/零碳創建、低碳理念宣傳等活動園區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單位用地面積碳排放量、萬元增加值碳排放量等)。分析產業園區現有碳管理能力。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一、規劃協調性分析二、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26、現狀調查(一)碳排放現狀調查(二)碳排放控制措施差距分析(三)碳管理能力調查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三、碳排放現狀分析(一)碳排放雙控分析(二)園區碳管理能力分析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四、碳排放識別與目標指標確定(一)碳排放識別(二)目標指標確定碳排放量控制目標、碳排放強度目標、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從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廢棄物處理三個方面識別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主要產生環節和溫室氣體類別。Q Q:在沒有上級管理目標指標情況下,產業園區是自行確定,還是需要所在區人民政府批準A A:自行確定Q Q:各區分解目標未明確,預期碳排放目標與指標較難確定A A:按園區發展情景設置指標,若有國家和本市對27、于指標相關要求時,設置的指標不應低于國家和本市要求的水平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五五、碳排放預測與評價、碳排放預測與評價(一)預測內容(二)評價內容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一)入園產業項目碳排放管理(二)碳減排技術及設施(三)碳匯及碳管理能力七、碳排放評價結論七、碳排放評價結論評價規劃實施后碳排放目標和指標的可達性。p 已開發用地已開發用地 結合現狀情況、規劃特點、碳排放特征變化情況等預測不同規劃時段碳排放強度 結合規劃碳排放管控要求、碳減排措施預測碳排放量p 未開發用地未開發用地 參考園區內或上海市同28、類產業地塊的碳排放強度,根據用地規?;蚪洕幠nA測碳排放量 可設置不同情景方案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五五、碳排放預測與評價、碳排放預測與評價(一)預測內容(二)評價內容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一)入園產業項目碳排放管理(二)碳減排技術及設施(三)碳匯及碳管理能力七、碳排放評價結論七、碳排放評價結論從能耗雙控、碳排放雙控、碳管理能力方面提出入園產業項目碳排放控制建議。1.優化能源結構。提出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電力等優化能源結構的建議。2.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及生產設施。加大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加快傳統工業升29、級;優先選擇化石能源清潔化利用、原料及工藝優化、產業結構升級。3.積極發展循環經濟。能源梯級利用、材料重復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4.探索開展碳中和示范項目。提出試點二氧化碳儲存、封存和利用技術,開展前沿技術攻關。5.有條件的,實施固定碳源的碳排放監測進行核算驗證。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環評碳排放評價環評碳排放評價SMEEBp 章節內容設置章節內容設置五五、碳排放預測與評價、碳排放預測與評價(一)預測內容(二)評價內容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六、碳排放管控對策和措施(一)入園產業項目碳排放管理(二)碳減排技術及設施(三)碳匯及碳管理能力七、碳排放評價結論七、碳排放評價結論1.碳匯建設。有條件的,可提出提升園區內生態碳匯建設的建議方案。2.低碳基礎設施建設??山Y合園區情況,提出基礎設施共建、運輸結構優化等建議。3.碳排放管理能力建設。制定園區碳排放管理計劃,結合數字化手段,開展園區碳排放管理。識別并重點管理園區高碳排放的重點企業和公共設施,定期開展人員培訓及考核,要求其開展節能評估和碳排放評估。4.低碳宣傳。提出園區加強低碳宣傳等建議。Q Q:是否要加入綠色建筑作為減排技術內容A A:可根據園區實際情況提出,措施等建議不限于文件列舉內容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