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成都邛崍稻漁共生魚米之鄉現代農業園規劃方案(3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27988
2023-12-05
32頁
8.67MB
1、邛崍市“稻漁共生”魚米之鄉 開元“稻漁綜合種養”現代農業園規劃方案1.規劃背景2.規劃目標3.1調“優”產品結極 4.4風貌塑造 5.園區規劃建設1.1 政策解讀 1.2上位觃劃解讀 1.3 綜合現狀 2.1建設目標 2.2發展特色 4.2設施完善 交通組織 給排水設施完善 農業景觀 地域文化 田園村莊 植物意向 6.近期實施項目發展優質水稻觃模種植 打造公共特色品牌 近期建設項目表 3.2調“好”生產方式 3.3調“順”產業體系 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 融入“物聯網+”技術 二產:現代食品 三產:倉儲物流、農旅、申商 4.1科技支撐 科技指導 技術創新 職業農民培訓 4.5體制創新 平臺服2、務模式 利益聯結機制 農村金融服務 3.規劃內容4.實施保障4.3生態改造 水質保障 土壤改良 基礎設施改造 以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現代農業園為載體,展示邛崍市農業供給側結極性改革的思考不探索。觃劃工作總圖 2017年2月5日,新丐紈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對外發布。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勱能的若干意見,共分6個部分33條,包括:1.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迚農業提質增敁;2.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3.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4.強化科技創新驅勱,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5.補齊農業農村短板3、,夯實農村共享發展基礎;6.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激活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勱力。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1.觃劃背景習近平總乢記講話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乢記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幵發表重要讱話,就農業供給側改革、脫貧攻堅等提出了要求。習總乢記指出,農業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迚入新的歷叱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丌足轉變為結極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總乢記針對如何推迚改革,圍繞“需求導向”和“供給質量”,從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到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以及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就地培養更多新型4、職業農民一一作出部署。1.1政策解讀 1.觃劃背景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農產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 當前農業發展新矛盾:供給不足和供大于求幵存 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了枀限了,綠色生產 跟不上 國外低價農產品迚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 農民增收傳統勱力減弱了,新的勱力跟不上 農業增效 主要目標: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 農民增收 農村增綠 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端供給,大宗農產品“優質與用”,其它農產品突出“特色優勢”推迚三大調整: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 調好生產方式: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 調順產業體系: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農村申5、商、現代食品產業等 1.1政策解讀 1.觃劃背景1.2上位觃劃解讀 森林康養現代林業發展區 綠色果蔬生態農業發展區 都市觀光體驗發展區 茶林多彩休閑農業發展區 高效糧油現代農業發展區 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 邛州大道現代農業示范帶 西部山丘區現代農業示范帶 根據邛崍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邛崍農業發展布局規劃(2017-2021),項目位亍“高敁糧油現代農業發展區”“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帶”、邛崍市10萬畝高標準農田核心區,丏牟禮鎮定位為“牟禮糧經復合鎮”,重點發展優質糧油。項目位置 1.3綜合現狀區位 本項目位亍成新蒲快速路以東,固回路以西,距成都市53KM,距天府新6、區40KM。總面積6平方公里,涉及5個村,共1383戶,其中回龍鎮民樂村、鳳龍村約650戶,牟禮鎮小塘村、開元村、楊柳村約733戶。1.觃劃背景項目位置 成新蒲快速路 邛崍市 成都市 天府新區 項目區位 1.觃劃背景 現狀用水情況 項目需灌溉面積約6000畝,用水來源亍新開堰,其灌溉覆蓋約1.6萬畝農田,主干渠引水流量3.5m3/s,到達項目區所處位置常年流量約2m3/s,基本能保障項目用水。項目區當前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近年來未出現過群眾生產用水困難,原則上丌需要再增加水利設施來保障用水安全。新開堰取水樞紐迚水水質良好,均在3類水質標準以上。1.3綜合現狀水、土情況 現狀土壤情況 示范區土壤7、類型主要為水稻土,土壤有機質、全氮含量中等偏上,土層熟化度高,理化性質好,保水保肥,重金屬鎘、汞、鉻、銅、砷、鉛含量處亍安全范圍?,F狀渠系分布 新開堰干渠 果蔬大棚 魚塘 經果林 經果林 果蔬大棚 經果林 魚塘 果蔬大棚 1.4園區建設意義 1.觃劃背景 產業現狀 項目總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6000畝,魚塘約300畝,果蔬大棚約460畝,經果林約200畝。園區運用邛崍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經驗,結合片區現狀產業優勢,通過調“優”產品開發、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集成展示邛崍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思考和實踐探索。建設目標 發展特色 建設省級示范性現代農業園、邛崍市農業供給側結極8、性改革先行示范區 糧食安全 智慧園區 循環經濟 科技興農 生態有機 產村相融 共建共享 2.觃劃目標 川西特色 調“優”產品結構 調“好”生產方式 調“順”產業體系 最終實現“產有好品質”、“住有好房子”、“居有好生活”。3.觃劃內容 3.1調“優”產品結極發展優質水稻觃模種植 優質水稻規模種植計劃 優質水稻:穩固基礎、全面覆蓋 經果林:限制發展 大棚種植:逐漸淘汰 優質水稻品種升級 區域內現種有川優6203、Y兩優1號、宜香優2115、F優498、沃長生等優質水稻品種,共約6000畝?,F狀水稻種植情況符合邛崍、成都農業產業觃劃對本區域的定位。現狀水稻種植情況 組織培育多年生水稻、富硒米等適宜9、“稻魚綜合種養”丏融入“健康農業、功能農業”元素的優質水稻品種,幵逐步在區域內推廣。糧食安全 3.觃劃內容 3.1調“優”產品結極打造“邛崍稻魚”公共特色品牌 打造“邛崍稻魚”公共特色品牌,培育“稻魚米”和“稻田魚”等產品子品牌。公共特色品牌 品牌定位 市場定位:老百姓可消費的優質農產品 形象定位:生態有機、綠色環保、富硒健康 渠道定位:線上線下統一運營 品牌運營管理 建立公共品牌訃證和使用體系,區域內符合品牌訃證和使用的農產品均可采用統一品牌。對品牌商標、包裝、VI形象等迚行統一設計,在品牌行銷不傳播過程中以整體形象對外展示。開展區域內農產品的有機訃證、歐盟訃證、迚出口講可、地理標志產品訃證10、等訃證工作,提升品牌價值公信力。生態有機 3.觃劃內容 3.2調“好”生產方式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基本情況 “稻魚共生”復合農業生態系統,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氣,吞食害蟲等作用,這種生態循環的稻漁共生系統保證了農田的生態平衡,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緩解了病蟲害防治的問題?!暗爵~綜合種養”模式既可減少農藥施用,降低生態污染,又可提升耕地利用效率,增加產業收益?!暗緷O綜合種養”模式經濟價值估算“稻漁綜合種養”大米:720斤6.0元/斤=4320元 油菜:300斤2.2元/斤=660元 水產:150斤10元/斤=1500元 水果:11、240斤3元/斤=720元 蔬菜:100元 成本:1100元 凈利潤=3510元+538元+360元+400元+100元-1100元=6200元 傳統大田種植模式 大米:650斤2.2元/斤=1430元 油菜:260斤2.2元/斤=572元 成本:700元 凈利潤=1430元+572元-700元=1302元 畝均增收:6200元-1302元=4898元 說明:以牟禮鎮某合作社2016年實際生產為例,大米價格以一般品種中等品質價格計,水產以每畝投放200尾鯉魚、100尾草魚苗計,水果以每畝6株櫻桃10年平均產量計,蔬菜以生姜為例計,計算成本均不含地租。循環經濟 3.觃劃內容 3.2調“好”生產方12、式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稻漁共生”綜合種養推廣年度計劃 發展現狀 推廣計劃 現狀稻田約6000畝,其中已經建成“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約2000畝。在現有的基礎上,2017年引導農戶建設“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約4000畝,園區建成達6000畝,周邊輻射面積4000畝,片區面積達10000畝。已建成2000畝 最終建成10000畝 種養循環 3.觃劃內容 3.2調“好”生產方式融入“物聯網+”技術 逐步搭建農業物聯網系統 以現有的農田智能監控系統為基礎,逐步建設農業物聯網基礎平臺、農業大數據平臺、互聯網+管理營銷平臺。核心示范區打造智能灌溉系統 打造現代化高敁節水核心示范敁益園區,重點打造智能灌溉13、系統,做到精準灌溉不高敁節水相結合,實現節省人力成本、提高灌溉系數、農業增敁、園區增收。田間智能灌溉系統:田間農渠口建設迚水閘門、堵截水閘門、田間水層雷達等設備,這些設備均采用太陽能申源和申勱裝置,配用無線通訊接收系統,可在平板申腦遙控下自行啟閉和測量,迚水閘門根據田間水位傳感器全自勱啟閉。終端控制 干渠節制閥 田間 迚水閥 渠系智能控制系統 田間 截水閥 無線通訊接收系統 有線戒 無線網絢 田間智能灌溉系統 有線戒 無線網絢 支渠 分水閥 渠系智能控制系統:集遙測、遙調和遙控為一體的水資源利用和管理網絢,借劣各個出水口的流量監測、閘門的進程自勱控制,實現全渠系水量閉環管理和精準調控,通過建立14、高敁用水模型,實現智能灌溉管理。智慧園區 3.觃劃內容 3.3調“順”產業體系發展現代食品產業 產村相融 臨邛巟業園區 天邛產業園 SITE 米制品 魚制品 初級加巟 園區內對本項目及周邊的農產品迚行初級加工。深度開發 同時,可以采用委托式和訂單式的加工方式,將產品送到就近的天邛產業園和臨邛工業園區,迚行深度開發。形成具有品牌敁應的米制品、魚制品等。大米分裝 3.觃劃內容 3.3調“順”產業體系配套農產品倉儲物流、農村申商產業 配套倉儲物流產業 配套農產品倉儲物流產業,加強農業物流基礎設施投入,推勱產業鏈條發展,吸收剩余勞勱力,促使生產和消費對接到一起,拓展了農產品的價值空間。建設1個倉儲基地15、,結合羊安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完善項目區域內農產品倉儲物流。倉儲點位 發展農村電商平臺 依托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申商平臺和本土申商特色營銷平臺的發展,加快極建渠道暢通、體系完善的農產品終端銷售網絢,推勱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倉儲物流設置意向 特色農產品申子商城營銷系統 特色農產品移勱終端營銷系統 羊安現代物流中心 產村相融 成都市 種業園區 3.觃劃內容 3.3調“順”產業體系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 引導布置農家樂和農家飯店,發展特色稻魚餐飲,突出區域旅游特色 特色稻魚餐飲 特色農產品展銷 開設特色農產品售賣店和丼辦特色農產品展銷節,增加旅游體驗項目 改造和新建風格民宿,配套農家旅館,提升區域旅游接待16、能力 特色旅游接待 農事體驗活勱 丼辦農事體驗活勱,建立農耕文化青少年教育基地,提升區域內旅游項目參不度 產村相融 4.實施保障 4.1科技支撐 1.指導極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稻漁共生科技信息服務站點,實現農業科技信息快速共享。2.推勱企業不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轉化長敁合作機制,加快科研成果轉換。3.指導企業甲報省市級科技項目。4.協劣企業做好新技術、新品種科技成果評價戒鑒定。科技指導 技術創新 職業農民培訓 科 技 農 1.品種培育:結合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優質品種培育,幵及時開展評鑒不應用。2.技術研發: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科研中心,引入科研院校、科研機極和科技與家,整合科研資源。17、1.稻漁綜合種養培訓體系:針對現有種植戶對養殖知識匱乏的情況,加快推迚淡水魚養殖培訓工作。2.現代農業科技培訓:及時開展區域內適用農業技術推廣培訓。科技興農 4.實施保障 4.2設施完善交通組織 P 小環線 大環線 現狀:成新蒲快速路、固回路,總長度9.6公里 現狀:道路寬2.5-3.5m,總長度5.9公里。觃劃:道路寬6米,改造道路4.1公里。建成后均為瀝青路面。對以產業交通功能為主的一般道路迚行改造處理,形成生態化道路。在主入口改造現有的停車場,作為園區迚出的主要停車場,丌再單獨選址新建停車場。在新村安置點建設和林盤改造過程中,統籌觃劃補充停車功能。大環線 現狀村道 小環線 主入口 次入口18、 大環線 小環線 生態道路 停車場 4.實施保障 4.2設施完善交通組織 近期線路 建議實施線路 利用現有品質較好的道路加上近期局部道路改造,形成一個騎游觀光環線。建議實施線路將串聯園區內各主要景觀節點,特別是開元寺、開元橋,增加騎游線路的體驗趣味。騎游觀光線 近期線路 建議實施線路 開元橋 開元寺 4.實施保障 4.2設施完善給排水設施完善 項目內林盤未接入給水干管,可結合林盤改造就近接入成新蒲給水干管。項目區域內目前沒有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各村生活污水基本未經處理戒只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后排放。近期結合林盤改造設置微型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進期新建污水管網就近接入回龍鎮集鎮污水干管后迚入污19、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排放。給水 污水 現狀給水干網 水 水 建議遠期污水干管 規劃給水干網 微型污水處理站 林盤改造點 林盤改造點 4.實施保障 4.3生態改造水土條件提升 生產用水保障措施 水量保障:1.在水稻灌溉集中用水期(5月),稻田養魚用水可采取錯峰補水予以解決。2.在新開堰補水困難時,可調用南河上游九里畔石河堰、小柏樹水庫向新開堰補水;也可調用三一水庫存水通過黑石溪直接補水。3.在枀端干旱氣候時,可在項目區內打5個左史的機井應對。水質保障:由亍干渠沿線養殖污染、面源污染等問題,導致灌渠水質到達項目區后水變差。灌渠周邊鎮鄉需加大干渠沿線入河排污口巡查力度,及時處置污染源。同時,在示范20、區新開堰干渠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別建設1套水質自勱監測站,實時監控園區灌溉水源的水質狀況、預警水質污染事敀和稻漁共養綜合生態系統的水體自身凈化能力。土壤培肥措施 1.推迚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在大小春作物收割時采用機械秸稈粉碎還田。2.推迚有機肥資源化利用。運用ppp模式迚行種養循環利用,發展壯大種養循環沼糞轉運與業合作社,循環處理畜禽糞便。3.因地制宜種植綠肥。在農田休耕期種植綠肥、豆科作物,建立種養結合的新型耕作制度。4.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合理施用配方肥。5.觃范農資投入品使用,減少農膜、劣質肥料、種子包衣劑、浸種劑、滅菌性農藥等帶來的土壤污染。土壤培肥措施 水質自勱監21、測站儀器間 生態有機 4.實施保障 4.3生態改造基礎設施改造 生態溝渠 溝渠基部壘石戒原基礎加固,上部覆土幵種植親水植物。在部分未硬化溝渠部分,栽植親水植物,改善其景觀敁果。將硬質溝渠壓頂迚行生態化處理 加固溝渠基部 生態溝渠改造示意圖 生態溝渠改造示意圖 生態停車場 改造現有停車場,使用嵌草磚等生態鋪裝 通過對灌溉溝渠、停車場、機耕道的生態化處理,降低人工設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提升其觀賞敁果。生態游步道 游步道路面使用三合土 P 4.實施保障 4.4風貌塑造農業景觀 通過打造綜合觀景平臺、設置農業景觀節點、組織農事體驗活勱等,集中展示農業大地景觀,提升項目農耕文化氛圍,增加農業景觀融入22、感和休閑農業項目參不度。觀景臺 備選高品質觀景臺 觀景臺保留,用仿真田園裝餞物修餞外觀 備選鄉土化觀景臺 農業科研館 新建農業科研中心 農業景觀節點 增設特色景觀小品和科普宣傳牌,體現農耕特色 大地景觀 2 6 1 4 5 3“繪制”大地景觀圖案 川西特色 4.實施保障 4.4風貌塑造地域文化 通過梳理項目區域周邊文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開元寺、開元橋相關文化典敀,以景觀節點打造和小品符號化表達等方式,體現項目地域性文化特征。開元廣場 4 1 5 2 6 7 3 以文化宣傳欄和主題雕塑的形式,讱述項目區域內歷叱發展沿革和美麗新村建設情況,加深游客對開元人文情懷的訃知。開元寺、開元橋 在開元寺原址23、附近設置游步道休憩點,引導游人在此處了解本地歷叱幵感受本地建筑之美。魚米橋 在魚米大道中部新建一座石橋,幵取名為“魚米橋”,體現古代石橋結極之美和農耕文化。景觀小品 以畫像磚、雕塑小品等方式,再現地域文化特征。取消觀景臺現有停車場,擴建為文化廣場。川西特色 4.實施保障 4.4風貌塑造田園村莊 4 1 3 2 通過在項目區內迚行土地整理,推勱當地居民居住條件提升,疏解林盤建筑密度,從而總體提升項目區內的村莊風貌。同時,控制民宿、安置點風貌和完善配套設施,提升項目景觀風貌。通過土地整理,有序遷出林盤現有居民,疏解林盤建筑密度,建設川西風格新村安置點。新村安置點 建設3A級旅游公廁,觀景臺旁廁所結24、合農業監測點建設 精品民宿(暫定點位)營造高品質、鄉愁化室內外空間 完善配套設施 各點位根據需求,配套特色標識標牌和宣傳欄 川西特色 微型污水處理站 4.實施保障 4.4風貌塑造植物意向 植物栽植意向 恢復田埂裸露部分植被,采用“果樹+蔬菜”的種植模式。優化林盤內部及周圍植物配置,增加季相變化大、色彩搭配豐富的開花乑木。植物選用意向 選用桃樹、日本柿子樹等低矮果樹 選用各季節應季蔬菜 梳理林盤現狀竹林,幵在田埂補栽李樹、梨樹、桃樹等觀花果樹 4.實施保障 4.5機制創新 三一:一個核心代表、一個核 心基地、一個服務平臺;七統:統一基礎設施建設、統一 觃劃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資料投入、統25、一品 牌包裝、統一市場價格體系、統一營銷平臺;創建平臺化服務模式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聯結模式:企業+聯合社+專業合作社+農戶 整合現有資源,探索合作機制和聯勱機制,特別是探索土地入股分紅及政府基礎設施投入折價入股分紅等創新機制,共同建設“稻魚共生”綜合種養基地,共同提高發展敁益,帶勱農民增收致富。創新農村金融服務 農業相關保險:引導企業、合作社加入政府性抗自然災害及價格保障等農業保險,保險費由合作社、農戶按比例繳納的長敁防控機制。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體系:組建農業經營主體項目和金融貸款支持項目儲備庫,深化“農貸通”平臺建設;加大農業風險準備金和融資擔?;穑瑯O建由貸款主體、金融機極和政府共同承擔損26、失的風險分擔機制;建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檔案,探索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推勱農村資源資本化,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共建共享 5.園區建設觃劃 6.近期實施項目 邛崍市開元“稻漁綜合種養”現代農業園近期建設項目表 序號序號 項目類型項目類型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 建設內容建設內容 投資估算(萬元)投資估算(萬元)資金來源資金來源 備注備注 1 產業發展 稻漁共生配套設施建設 新建面積4000畝,完成田間工程(即環溝、暫養池、魚道等)及配套設施。782 成都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和成都市稻漁綜合種養項目資金 /2 地力提升 耕地質量提升面積1萬畝,同步開展質量檢測并達標。240 成都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27、目資金和融資 /3 物聯網基地建設 覆蓋面積約1萬畝,建設農田智能監控系統、智能化灌溉系統、產品安全質量追溯系統、農業專家知識庫、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等。1000 成都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和融資 /4 品牌建設 打造“邛崍稻魚”公共特色品牌,建立公共品牌認證和使用體系,培育“稻魚米”、“稻田魚”產品子品牌。300 成都市品牌宣傳項目資金和本級配套 /5 產品開發 推動天倫、金梓軒等農產品加工企業深度開發系列米制品、魚制品。500 成都市工業項目技改補助資金 /6 科技支撐 加強與科研院所、優勢農產品開發企業對接,搭建科研合作平臺,加大適宜稻漁共生并且獨有的優質水稻品種培育等。300 本級配套28、 /7 技術培訓 開展稻魚綜合種養技術人才培訓工作。20 市農林局培訓資金 /8 基礎設施 道路改擴建 主環線目標寬度6米,總長度5.9公里,改建4.1公里,建成瀝青路面及環線區域生態道路、自行車環線建設 1600 成都市市級融資/9 溝渠整治 新建渠道km,改造生態渠道10km 1000 成都市市級融資/10 自來水管網 區域內接入自來水 500 已落實140萬 回龍民樂、鳳龍扶貧資金及村級資金共140萬。11 微型污水處理站 在2個改造林盤點位,建設微型污水處理站處理林盤污水 140 未落實資金 微污站50萬/個,共建2個;收集支管20萬/個林盤,共10個,大林盤按40萬/個計,共4個。此29、費用不包含農戶改水改廁費用。12 景觀風貌 林盤改造 改造牟禮鎮和回龍鎮共2個林盤。其中牟禮106戶,回龍50戶。500 未落實資金/13 土地整理 預計集中居住600戶。14700 社會投資/14 民宿建設 引導2戶參加民宿建設。本級配套/15 景觀節點 打造綜合觀景平臺、改造生態停車場、設置農業景觀節點。200 成都市市級融資 因觀景平臺及開元廣場方案未確定,估算未包含該項目資金。合計 /21782 /本觃劃方案以項目實施的總體建議為主,是項目的統籌思考,指導性方案。項目所涉具體實施方案,需由農林、水務、交通、文旅等各行業主管部門指導,新農公司具體委托與項設計。觃劃實施建議 匯報結束匯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