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裝作業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術培訓課件(26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8974
2023-12-05
26頁
1.48MB
1、涂裝作業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術,火災事故(電氣、靜電)爆炸事故 職業健康危害(苯中毒、苯致使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急性中毒、鉛中毒、四氯乙烯皮炎、汽油中毒、男性生殖功能損傷等)生產環境污染(廢氣排放)觸電事故,涂裝作業危害因素概述,溶劑的燃燒、爆炸特性 揮發部分-溶劑、溶劑助和稀釋劑為有機溶劑,閃點低,密度大于空氣,易積聚。,涂料的燃燒、爆炸特性 成膜部分-主要是二甲苯、酯類、酮類、醚類等低沸點的有機溶劑,屬三類易燃液體。,工藝物料中的腐蝕性危害 涂裝前處理原料以磷酸、鹽酸、硫酸、硝酸鹽、磷酸鋅、磷酸鈣等化學原料或處理液為主,工作涂裝作業場所在高濕環境下,腐蝕性大。,涂料毒性危害 涂裝輔助成膜2、物質中含有毒有害物質,如苯及其同系物、含鉛催干劑、胺類固化劑、酸酰類固化溶等。,涂裝物料主要危險特性,火災、爆炸危險 1、涂裝車間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使用大量電氣設備(照明、排風機、開關及線路等),若選用不當或損壞后未及時維修,或在結構上防爆等級考慮不充分,沒有解決電氣系統的整體防爆問題等。2、在靜電涂裝作業時不遵守操作規程容易產生放電火花,可能造成涂料火災事故和溶劑蒸氣與空氣混合氣體的爆炸。3、廢漆、漆霧、涂料和溶劑污染的廢抹布等保管不善,堆積在一起易產生自然和點燃。4、作業人員缺乏火患意識,不遵守防火規則,在火災危險場所違章使用明火而引發火災。5、在噴漆作業環節,如果噴漆室通風不夠,安全風量不3、足,則漆霧和溶劑蒸氣濃度容易達到燃燒、爆炸極限;在烘干室換氣不良,溶劑蒸氣濃度過度積聚,達到爆炸極限而遇明火(火星、火花)引起燃燒、爆炸。6、油氣庫及管網、調漆室、噴漆具、輸漆管道、配漆系統等設施、設備存在爆炸和火災危險。7、涂裝車間內金屬設備的接地不良或阻植過大,造成靜電積聚。乃至靜電放電達到點火能量等級。8、雷雨季節產生雷擊災害,引起涂裝車間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發生火災、爆炸。,涂裝作業過程危險有害因素,電氣類危害 1、觸電事故 2、雷電危害 3、靜電危害 4、電磁場危害(電泳涂裝)機械類危害 1、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 3、機械傷害 4、起重傷害,涂裝作業過程危險有害因素,化學污染與毒性危4、害 1、噴涂作業二甲苯污染 2、苯中毒危害 3、鉛中毒的危害高溫、高濕環境涂裝作業的噪聲危害人的不安全行為影響 1、違章作業 2、安全管理不善,涂裝作業過程危險有害因素,涂裝前處理工藝危險 前處理作業包括除油、除舊漆、除銹、拋光、打磨、酸洗、磷化、鈍化、清洗等。1、除油、除舊漆工藝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容易揮發且閃電低。2、用化學方法除銹時使用4種強酸,存在化學灼傷和腐蝕危險;產生的酸霧,既有腐蝕和職業危害,還存在嚴重的環境影響。3、除油用到表面活性劑,其廢水造成環境污染。4、機械除銹、拋光、打磨工藝產生粉塵和噪聲危害。5、排風系統產生噪聲危害。,涂裝作業的工藝危險性,涂漆工藝危險 涂5、漆工藝場所屬于燃燒、爆炸危險性場所,職業危害嚴重。粉末涂裝工藝危險 粉末噴涂引起的燃燒和爆炸(主要集中在抽吸風量不匹配 而引起的問題)粉塵職業病 電氣事故 機械性事故,涂裝作業的工藝危險性,涂裝干燥工藝危險 自然干燥工藝:加熱固化工藝:電加熱、燃油加熱、燃氣加熱 輻射固化工藝:紫外線固化、電子束固化,涂裝作業的工藝危險性,總圖與平面布置 涂裝前處理作業場所應安排在廠區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并與生產過程相銜接的工段進行封隔。涂漆區應盡量設置在單跨單層建筑物內;多層應設置在頂樓偏邊為宜。烘干室應盡量設置在單跨單層建筑物內;多層應設置在頂樓偏邊為宜;應與涂漆區進行封隔。作業場所 應符合GBZ-16、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采光和照明 涂裝作業場所應當采用混合照明時,最低照度為150Lux,采用一般照明 時,最低照度為50Lux。塵埃的允許度 視裝飾性涂裝要求而定。,涂裝作業安全技術-作業場所,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 最高允許濃度應遵循GB6514-1995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的規定。有害物質的允許排放量 目前尚無有機物質排放標準。涂裝作業場所通風原則 作業場所必須設置通風裝置,并且有足夠大的通風量;涂裝作業設備應設局部排風裝置(包括吸氣罩、風管、風機、凈化裝置等),以底部或后部吸風為宜。,涂裝作業安全技術-作業場所,禁止女工和未成年工從事涂裝作業限制和替代含苯涂料限制和替7、代紅丹防銹漆和重金屬顏料制定安全涂裝方法噴漆必須在噴漆室進行隔離操作和儀表控制自動化采取個人防護措施(防毒口罩),涂裝作業安全技術-防毒,電氣安全 1、整體防爆要求:電機、電器、照明、線路等都必須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不能有一項例外。2、安全接地:各種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可靠接地。3、電氣設備選擇:按一、二級危險場所選擇電氣設備防爆等級;噴漆機組內部不設置電氣設備。火災、爆炸監測和滅火設施 1、可燃氣體監測報警器。2、一般宜使用報警、滅火聯動自動報警滅火系統。3、配置足夠的移動式滅火器材。,涂裝作業安全技術-防火防爆,人體防靜電:一是穿導電纖維制作的防靜電工作和導電橡膠制作的防靜電鞋。二是嚴禁穿8、化纖類衣服。工藝過程防靜電:限制涂料在管道中的流速;正確接地;靜電涂裝落實防靜電設計。,涂裝作業安全技術-防靜電,一般原則:一是消除或減少粉塵源;二是防止粉塵散發到操作區,使操作者不受粉塵危害。消除和減少粉塵源 采用帶有良好防銹油脂的鋼材。盡可能采用化學除銹工藝。采用機械除繡時,應采用濕式作業。干噴砂機械除銹時,盡可能用真空噴砂代替。,涂裝作業安全技術-防塵,一般原則:一是消除或降低噪聲源產生的噪聲;二是在噪聲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三是采取個人防護噪聲措施。消除或降低噪聲源產生的噪聲:采用消聲器、減振器、隔聲器降低噪聲。改變噪聲傳播途徑控制噪聲:高噪聲的機器、車間獨立設置分區,遠離人員作業區域,9、并采取隔聲罩、隔聲措施和吸聲措施等加以控制噪聲。采用個人防護用具控制噪聲:耳塞、耳罩、帽盔。,涂裝作業安全技術-防噪聲,一、限制、淘汰危害嚴重的涂料和涂裝工藝1、積極推廣有利于人類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裝工藝;2、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釋劑和溶劑;3、禁止使用,甚至嚴禁使用含鉛白的涂料;4、限制使用含紅丹的涂料;5、禁止使用含苯、汞、砷、鉛、鎘、銻和鉻酸鹽的車間底漆;6、嚴禁在前處理工藝中使用苯;7、禁止使用火焰法除舊漆;8、禁止在大面積除油和除舊漆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9、嚴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干噴砂除銹;10、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11、限制使用含鉻酸鹽的清洗液。,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10、,二、工程設計的安全、衛生、消防、環保要求1、設計選用涂料與涂裝工藝,要求有利于職業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2、按使用涂料的閃點進行火災危險分類,并符合相關的耐火等級和廠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進行工程設計;3、涂裝作業場所(包括涂裝流水生產線)宜布置在多層車間頂層或工廠、車間邊跨;4、建筑結構、構件及材料選用,應達到防火、防爆等要求;5、車間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環境和其它生產作業;6、正確分區布置工藝路線,從有利安全、衛生、消防、節能、環保等設計要素出發,采取必要的隔斷、隔離設施,并注意防火間距和防火分割;7、除非符合特定條件,噴漆室不能交替用于噴漆、烘干;8、流平區、滴漆區必須考慮局部排風和收集滴漆11、的裝置設計;9、根據不同工藝及排放性質、數量、特點,合理選用有機溶劑和工業廢水(包括廢水中的重金屬)的凈化設施,并嚴格控制凈化設施的安全性能。10、廠界噪聲應符合環境保護標準。,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三、合理劃分火災、爆炸危險區域1、火災危險區域分類按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閃點分為甲、乙、丙類;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分為1區、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相對應的爆炸性粉塵環境區域分為11區、2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2、存在危險量的易燃和可燃蒸氣、漆霧、粉塵和積聚可燃殘存物的涂漆區或前處理區,應劃為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一般不布置電氣設備,如確需布置,應嚴格控制,強化電氣防爆措施。可能出現(包括12、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蒸氣、漆霧、粉塵等混合物的防爆區域,應嚴格控制電氣火花,宜劃為高度危險區域進行驗收、管理。3、容易產生燃燒、爆炸的2區、22區。亦為火災、爆炸危險區域,應劃為中等危險區域,嚴格控制易燃物存放量和可能產生明火的危險源。4、輕度危險區域。有產生燃燒可能的、為涂裝作業專門設置的廠房或劃定的空間,應劃為輕度危險區域,但是必須禁止一切明火,阻止外來火種進入。,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四、控制涂裝設備的安全性能1、設備及其連接應采用適當的材質,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并且應該結構合理,便于操作、維護和清理。2、設備還應具備必要的安全裝置和警示、保護技術措施:限制過電壓、過電流,以及負荷功率13、過載等安全裝置;危險區域內的設備表面溫度控制和超溫、火焰報警裝置;點火能量、火花放電安全距離控制,靜電高壓保護、強電、磁場屏蔽;承壓裝置的耐壓、氣閉性能監測;應急響應的緊急安全技術措施等。3、設備還應具有符合規定的產品銘牌。4、涂裝流水線輸送系統安全性能:工件輸送系統應線路合理,承重匹配,運行平穩;工件間距適當,防止啟動、急停狀態引起工件碰撞;吊具設計合理,防止工件可能脫落;輸送系統應有必要的防靜電積聚的接地措施;5、吊具設計要考慮防過噴涂料堆積、防外界腐蝕等措施。,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五、重點控制電氣安全1、準確評價電氣防爆的級別,合理劃分相應控制區域范圍。2、電氣系統的設計及相關器材的選型14、安裝,必須符合劃定的級別范圍的規范,并經嚴格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3、電氣系統嚴格驗收,必須包括設備、線路及其連接、緊固、支架、燈架等相關的一切設施,防止疏漏,以保證電氣整體安全。4、根據不同要求,正確實施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靜電接地設計,并嚴格實施。5、注意高大廠房防直擊雷,以及精密電氣設備、控制系統感應雷的設計,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六、涂料、溶劑、輔料實施危險化學品管理1、按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對涂裝作業使用的化學品實施管理。2、涂料及有關化學品生產單位應注冊登記,并評價確定化學品危害性,執行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3、向生產廠家或供應商15、索取符合規定的標簽、包裝和安全技術說明書。4、進口的涂料及有關化學品必須提供中文安全技術說明書,加貼中文標簽。,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七、采取通風防護技術措施1、要以局部通風為主,輔以全面通風。2、對于人員操作區域,必須選用合理的風速、氣流組織、排風方法,使通風系統達到保護人員健康的目的。3、對于通風的封閉空間,必須選用合理的方式,確保通風系統達到保證安全的目的。4、合理選用與布置風機、管路及其連接、固定,采取必需的濃度檢測、溫度控制、電氣接地等措施,使通風系統處于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狀態。,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八、配置故障連鎖和防災報警裝置1、控制誤操作的連鎖裝置和聲光信號裝置:誤入危險區的斷16、電連鎖、聲光信號裝置;間歇作業與手動操作的自鎖裝置;涂裝設備操作與通風系統的連鎖、切斷裝置。2、控制設備故障的連鎖裝置:動力、供漆與通風裝置的連鎖、切斷裝置;通風與工件輸送系統的連鎖裝置。3、控制火情的報警、連鎖裝置:溫度、濃度控制報警裝置;火情報警與動力、工件輸送、滅火系統的連鎖裝置;涂料加壓輸送系統超壓、泄漏報警裝置,與滅火系統的連鎖裝置;防止系統內部爆炸傳遞的逆止連鎖裝置。,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九、涂料儲存和輸送的限制1、達到一定生產量的涂裝場所要求設置專門的配漆間。2、限制現場涂料的化學品存量。3、涂料輸送管道的材質與連接、管路布置必須考慮防靜電性能,其涂料補充、流速等必須置于安全控制17、指標范圍之內。4、除非符合特定條件,必須嚴格限制使用加壓輸送涂料工藝。,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十、作業人員培訓、管理和保護1、對涂裝設計、工藝、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2、建立安全操作、設備維護、現場管理等嚴格規章制度。3、進行涂裝作業關鍵崗位監控,定期檢測、維護和設備整定。4、為操作者設立安全裝置、防護裝置、安全標志和提供合理的防護用品。5、有限空間作業應嚴格執行通風、監護、測爆、動火等相關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術條件。6、對婦女實行禁忌勞動范圍制度。7、禁止未成年人從事有毒、粉塵作業。8、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和有害因素定期檢測。9、監測、評價職業衛生特征級別,配套必需的衛生輔助用房,配置應急衛生設施。10、操作區域的有害因素控制指標(溫度、濕度、噪聲、照度、有害物質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