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公司特種作業人員焊工安全培訓課件(45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29036
2023-12-05
45頁
865.54KB
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焊 工,第一節 安全生產方針,1,第二節 焊接與切割安全管理,2,第一章、焊接安全技術,“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安全生產方針。推行“三全”即全面、全員、全過程的安全管理機制,具體要做到:1.思想認識上警鐘長鳴;2.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3.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4.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5.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第一節 安全生產方針,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規定,金屬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壓力焊作業、釬焊作業為特種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第二節 焊接與切割安全管理,第一節 焊接與切割概述,1,2、第二節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2,3,第三節 金屬材料的一般知識,第二章 焊接切割安全技術,4,第四節 焊接作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1、鐵素體(F)鐵素體:碳溶解在-Fe 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由于-Fe為體心立方晶格,碳在-Fe 中的溶解度較小,727 時為0.0218%,室溫時為0.0008%。由于F的含碳量很低,故鐵素體的性能與純鐵相似,它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低的強度和硬度,2、奧氏體(A)奧氏體碳溶解在-Fe 中所形成的間隙固溶體。-Fe為面心立方晶格,晶格間隙較大,故奧氏體(A)的溶碳能力較強,1148時,含碳量2.11%,727 時,含碳量0.77%奧氏體的強度和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3、,當鋼處于奧氏體狀態時,能較順利的進行加工。,3、滲碳體(Fe3C)滲碳體是鐵和碳的化合物,其含碳量為6.69%滲碳體硬度很高,約為800HBs(W),脆性很大,而塑性和韌性幾乎等于零。4、珠光體(P)F+Fe3C 珠光體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它是奧氏體在冷卻到727的恒溫下發生共析轉變得到的產物,因此,它只存在于727 以下,其平均含碳量為0.77%,二、鐵碳合金狀態圖 鐵碳合金狀態圖是表示在極緩慢冷卻(或極緩慢加熱)的情況下,不同成份的鐵碳合金的狀態或組織隨溫度變化的一種圖形。,鋼的熱處理是通過將鋼在固態下加熱、保溫和冷卻來改變鋼的內部組織,從而獲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種工藝方法。根據4、工藝不同,鋼的熱處理方法可分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處理等。,三、鋼的熱處理,焊工在焊接與氣割工作時需要與電、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壓力容器等接觸,一旦失控,就容易發生事故,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電焊煙塵、有毒氣體、弧光、噪聲、高頻電磁場、射線等有害物質。有時在高處、水下及容器內部焊接等,會引起火災、爆炸、觸電、燙傷、急性中毒和高處墜落等事故;嚴重地危害著焊接作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還會造成國家財產的重大損失。,第三節 焊接作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焊接作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焊接質量不好,留下隱患,在焊接中存在缺陷會引發事故或二次事故,有時往往是重大事故。,焊接場地的安全檢查,1焊5、接場地檢查的必要性 由于焊接場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災、爆炸、觸電等事故時有發生,破壞性和危害性很大。要防患于未然,必須對焊接場地進行檢查。,2焊接場地檢查的內容(1)檢查焊接與切割作業場地的設備、工具、材料是否配列整齊。(2)檢查焊接場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3)檢查焊工作業面積是否足夠,工作場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4)檢查氣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場地。(5)檢查所有氣焊膠管、焊接電纜線是否互相纏繞。(6)檢查焊割場地周圍10m 范圍內,各類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凈。(7)對焊接切割場地檢查要做到:仔細觀察環境,針對各類情況,認真加強防護。,第一節 電流類型與安全電壓,1,第二節 6、電流對人體傷害的危險程度,2,3,第三節 觸電的形式及原因,4,第四節 防止觸電的措施,第三章、焊接與切割安全用電,4,5,第五節 現場急救,1.電流的類型,工頻交流電的危害性大于直流電,因為交流電主要是麻痹破壞神經系統,往往難以自主擺脫。一般認為4060 Hz的交流電對人最危險。隨著頻率的增加,危險性將降低。當電源頻率大于2000 Hz時,所產生的損害明顯減小,但高壓高頻電流對人體仍然是十分危險的。,第一節 電流類型與安全電壓,2.安全電壓,安全電壓是指人體不戴任何防護時,觸及帶電體不受電擊或電傷。人體觸電的本質是電流通過人體產生了有害效應,然而觸電的形式通常都是人體兩部分同時觸及了帶電體,7、而且這兩個帶電體之間存在著電位差。因此在電擊防護措施中,要將流過人體的電流、電壓限制在安全的范圍內,國標制定了安全電壓系列,稱為安全電壓等級或額定值,額定值是交流有效值,分別為:42V、36V、24V、12V、6V等幾種。,電流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電擊、電傷和電磁場生理傷害。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破壞人體心臟、肺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指電弧燒傷、熔化金屬濺出燙傷等。電磁場傷害是指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人會出現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等神經系統的癥狀。,第二節 電流對人體傷害的危險程度,電流熱效應的危險性 1危險溫度 電器設備過8、熱造成的因素 有:短路;超負荷;接觸電阻過大;其他原因 要求:橡皮絕緣線 65 塑料絕緣線 70 2電火花(包括工作火花;事故火花),3影響電流對人體傷害程度的因素 1)流經人體的電流強度 外部電壓,人體電阻 人體電阻 1700 安全電壓 一般環境 36V電壓 潮濕環境 12V 水下 2.5V 2)電流作用時間 電流流過人體的時間越長,電擊傷害程度越嚴重。3)電流流經人體的途徑 4)電流頻率 工頻交流電最危險 5)人體健康狀況,人體對電流大小的反映,人體安全電流為7mA 以下:810mA 手擺脫電極已感到困難,有劇痛感(手指關節)。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動擺脫電極,呼吸困難。50809、mA 呼吸困難,心房開始震顫。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鐘后心臟開始麻痹、停止跳動。工頻 50 60HZ 對人體危害最大。人體電阻大約 10 100K。觸電后電阻呈下降趨勢。,影響觸電危險程度的因素,1.電流大小對人體的影響 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人體的生理反應就越明顯,感應就越強烈,引起心室顫動所需的時間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和人體所呈現的不同狀態,工頻交流電大致分為下列三種:感知電流:指引起人體感覺但無危害生理反應的最小電流(1-5mA)。擺脫電流:指人體觸電后能自主擺脫電源而無病理性危害的最大電流(30mA)。致命電流: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引起心室顫動而危及生命的10、最小電流(50mA)。,2電流的作用和時間,人體觸電,當通過電流的時間越長,愈易造成心室顫動,生命危險性就愈大。據統計,觸電15min內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鐘內60%救生率,超過15分鐘希望甚微。觸電保護器的一個主要指標就是額定斷開時間與電流乘積小于30mA.s。實際產品一般額定動作電流30 mA,動作時間0.1s,故小于30 mA.s可有效防止觸電事故。,3 電流路徑,電流通過頭部可使人昏迷;通過脊髓可能導致癱瘓;通過心臟會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環中斷;通過呼吸系統會造成窒息。因此,從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險的電流路徑;從手到手、從手到腳也是很危險的電流路徑;從腳到腳是危險性較小的電流路11、徑。,4 人體電阻,人體電阻是不確定的電阻,皮膚干燥時一般為1700左右,而一旦潮濕可降到10。性別及體質不同,對電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一般地說,兒童較成年人敏感,女性較男性敏感?;加行呐K病者,觸電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一人體觸電的形式 低壓單相觸電 低壓兩相觸電 觸電分類 跨步電壓觸電 高壓觸電,第三節 觸電的形式及原因,二焊機的保護性接地與接零三相三線制:焊機必須裝保護性接地裝置。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的供電系統中:焊機必須安裝保護性接零裝置。接地裝置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1m,接地電阻應小于4。在380V低壓系統中,焊機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電焊機的二次線圈與焊件相接的一端必須接地或接零(焊12、鉗不應接地或接零)。凡在有接地或接零裝置的焊件上進行電焊時,應將焊件的接地線(或接零線)暫時拆除,焊完后恢復。,常見的觸電原因,人體觸電主要原因有兩種:直接或間接接觸帶電體以及跨步電壓。直接接觸又可分為單極接觸和雙極接觸。1 單極觸電 當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體上,人體的某一部位觸及一相帶電體時,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或中性線),稱為單極觸電,如圖1-1所示。圖1.2(a)為電源中性點接地運行方式時,單相的觸電電流途徑。圖1.2(b)為中性點不接地的單相觸電情況。一般情況下,接地電網里的單相觸電比不接地電網里的危險性大。,圖1-1 單極觸電,a 中性點直接接地 b 中性點不直接接地,圖1-2,13、2 雙極觸電,雙極觸電是指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同一電源的兩相帶電體,以及在高壓系統中,人體距離高壓帶電體小于規定的安全距離,造成電弧放電時,電流從一相導體流入另一相導體的觸電方式,如圖1-3所示。兩相觸電加在人體上的電壓為線電壓,因此不論電網的中性點接地與否,其觸電的危險性都最大。,圖1-3 雙極觸電,圖1-4 雙極觸電,3 跨步電壓觸電,當帶電體接地時有電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點為圓心,半徑20m的圓面積內形成分布電位。人站在接地點周圍,兩腳之間(以0.8m計算)的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Vk,由此引起的觸電事故稱為跨步電壓觸電。高壓故障接地處,或有大電流流過的接地裝置附近都可能出現較高的跨步電壓。離14、接地點越近、兩腳距離越大,跨步電壓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沒有危險。,跨步電壓觸電,4 剩余電荷觸電 剩余電荷觸電是指當人觸及帶有剩余電荷的設備時,帶有電荷的設備對人體放電造成的觸電事故。設備帶有剩余電荷,通常是由于檢修人員在檢修中搖表測量停電后的并聯電容器、電力電纜、電力變壓器及大容量電動機等設備時,檢修前、后沒有對其充分放電所造成的。,常見的觸電原因,產生觸電事故有以下原因:(1)缺乏用電常識,觸及帶電的導線。(2)沒有遵守操作規程,人體直接與帶電體部分接觸。(3)由于用電設備管理不當,使絕緣損壞,發生漏電,人體碰觸漏電設備外殼。(4)高壓線路落地,造成跨步電壓引起對人體的傷害。(5)檢15、修中,安全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不完善,接線錯誤,造成觸電事故。(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體受雷擊等。,1)安全制度(1)在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運行、使用和維護以及專用保護裝置等環境中,要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法規。(2)加強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用電知識。(3)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規程、電氣安裝規程、運行管理規程、維護檢修制度等,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行。,第四節 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1)停電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在線路上作業或檢修設備時,應在停電后進行,并采取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切斷電源 驗電 裝設臨時地線,(2)電氣設備應采取的安全措施: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要采取保護接地或接零。安裝自動斷電裝置。盡可能采用安全電壓。保證電氣設備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采用電氣安全用具。設立保護裝置。保證人或物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定期檢查用電設備。,第五節 現場急救,觸電急救 1解脫電源 2救治方法 人工呼吸 心臟擠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