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浴間氯丁膠乳瀝青涂料防水層技術交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29633
2023-12-05
4頁
25.54KB
1、表C1-3 技術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交底部位工程編號日 期交底內容:廁浴間氯丁膠乳瀝青涂料防水層本技術交底適用于氯丁膠乳瀝青防水涂料廁浴間防水層施工1材料要求(1)氯丁膠乳瀝青防水涂料(簡稱氯丁膠乳瀝青)是以氯丁膠乳及乳化瀝青配制而成,深棕色,桶裝,每桶200kg;氯丁膠乳瀝青的運輸、保管應輕拿輕放,嚴禁使用錘擊法開啟包裝容器。主要技術性能:耐熱度:805h無變化低溫柔性:102h10mm棒繞無裂紋粘結強度:0.2N/mm2不透水性:動水壓0.1Mpa,30min不透水涂膜干燥性:表干4h,實干24h以上指標應有出廠證明,并應進行抽樣檢驗。(2)玻璃纖維布(或選用無紡布):用于涂膜胎布,幅寬90c2、m,14目。(3)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用于調制膩子。二甲苯:用于清洗工具。2主要機具一般應有大棕毛刷(寬2440cm)、長把滾刷(長30cm人造毛刷)、短把小毛刷、小桶、小棕刷、掃帚等。3作業條件(1)鋪貼防水層的基層表面,應將塵土、雜物等清掃干凈,表面殘留的灰漿硬塊及突出部分應刮干、掃凈、抹光、陰陽角處應抹成圓弧角。(2)基層表面應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15%,并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開裂及起砂等缺陷,突出地面、墻面管根等細部做好附加層。(3)在操作環境較差的廁浴間等房間施工,應設置照明,并應保持通風。(4)施工操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手套、穿膠鞋。(5)陰雨天、風砂及冰凍下不宜施工,3、一般在不低于5下施工。4操作工藝工藝流程:基層清理 細部檢查處理 涂結合層 附加層施工 氯丁膠乳瀝青涂料施工 蓄水試驗 做保護層飾面層(1)基層質量要求,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不得有凹凸不平和松散、空鼓、開裂等缺陷,施工前應將基層表面的塵土、砂粒等雜物清除干凈。(2)細部處理,突出地面、墻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蹲坑接口、陰陽角等易發生滲漏的薄弱部位,應先刮一道膩子找平,然后做一布二油附加層。1)膩子的配法是將水泥緩慢加入氯丁膠乳瀝青涂料中,邊加邊攪拌至稠粥狀,便可用油工刮刀進行涂刷,厚度為1mm左右,表面應平整,光滑、密實,經24h實干后,做下道工序。2)附加層施工,按照地漏、管根等部位的形4、狀尺寸,兩邊各加寬20cm裁好纖維布,在管根周圍涂刷氯丁膠乳涂料,表干后鋪貼纖維布,同時刷第二層涂料,實干后按設計要求刷鋪地面防水層。(3)氯丁膠乳瀝青涂料施工:1)第一道涂料,用毛刷或塑料刮板蘸氯丁膠乳從地面的一端開始順序向一端涂刷,要均勻一致,厚度為0.5mm左右,不得有漏底或花點等現象,常溫4h左右表干后開始刷第二遍涂料,同時鋪第一層纖維布,24h實干后刷第三遍涂料。2)第三層涂料施工(方法同上),表干后刷第四道涂料,同時鋪第二層纖維布,布的長、短搭接長度應不小于10cm;上下兩層鋪貼應相互錯開30cm以上,平面與立面交接處立面應貼高20cm以上,小便斗(池)處墻面應按設計要求高度適當加5、高。小便斗(池)外墻應按設計要求高度適當加高。3)第二層布(第四層涂料)24h實干后,刷第五層涂料(方法同上),實干后如發現有氣泡,應將涂層剪開排除空氣,鋪貼平整,實干后進行蓄水試驗,水深510cm,2448h后觀察不漏為合格,如有滲漏,查明部位和原因,及時修補,再二次試水至不出現滲漏為合格。試水完成后,涂層表面干燥,刷第六層涂料。如設計要求為一布四油,可做到第二項為止。5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1)所用氯丁膠乳防水材料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規定,附有產品合格證及試驗報告、現場取樣試驗。2)氯丁膠瀝青防水層,嚴禁有滲漏現象。(2)基本項目:1)防水層表面平整,應符合排水要求,無明顯6、積水現象。2)結合層、附加層、防水層的涂刷方法、搭接收頭應符合規定,粘貼牢固,無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3)地漏、排水口、管根等細部應粘貼牢固,封蓋嚴密,附加層及立面收頭應符合規范規定。(3)允許偏差項目:防水層搭接寬度為10cm,上下兩層鋪貼應相互錯開30cm。6成品保護(1)鋪貼好的涂料防水層,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損壞,施工遺留的釘子、木棒等雜物應及時清除。(2)操作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作業,涂膜防水層施工后未固化前不允許上人行走踐踏,以免損傷防水層,造成滲漏。(3)穿過墻體、樓板等處已穩固好的管根,應加以保護,施工中不得碰損變位。(4)地漏、蹲坑、排水口等應保持暢通,施工中應采取保護措施。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空鼓:防水層空鼓一般均發生在找平層與涂膜防水層之間的接縫處,原因是基層含水率過大,使涂膜空鼓,形成氣泡。施工中應控制含水率,并認真操作。 (2)滲漏:防水層滲漏水,發生在穿過樓板及墻身等處的管根、地漏、陰角等處,原因是管根等處松動或粘結不牢,接觸面清理不凈,產生空隙,接槎封口處搭接長度不夠,粘貼不緊等造成。施工前應認真檢查管根等處是否松動,并及時修補和穩固。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