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鉆(沖)孔灌注樁施工工法(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29858
2023-12-05
15頁
173.62KB
1、超長鉆(沖)孔灌注樁施工工法1 前 言超長鉆(沖)孔灌注樁(以下簡稱超長樁)是以鉆(沖)方法成孔、下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工藝施工的基礎樁,其形似細長桿件,樁孔深度60m以上,樁徑不小于800mm。超長樁施工,既要保證成孔安全,又要保證樁孔形態(垂直度、孔徑、彎曲度等)、砼灌注等成樁質量,以一般深度的鉆(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難以滿足上述要求。超長鉆孔灌注樁施工工法(RJGF(閩)-01-99)自1999年作為福建省省級工法進行推廣應用以來,我司將工法作為規范性文件在所承攬的福州灣邊大橋及連接線公路工程A3合同段基礎工程、上海捷城國際廣場樁基工程等多工程領域的灌注樁工程項目中貫徹執行,不僅在樁2、孔深度、樁徑、工程規模等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解決了一些超高層、大型、重型建(構)筑物基礎樁所要求的荷載大、樁孔深、樁距密等鉆(沖)孔灌注樁施工難題。2000年超長鉆孔灌注樁施工工法獲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根據工法管理要求,我司組織開展本次修訂。在修訂過程中,進一步總結了我司近年來在超長鉆(沖)孔灌注樁施工中繼續開展技術攻關的成果,包括吸收、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本次修訂增加了沖孔灌注樁、氣舉反循環二次清孔等內容,擴大了工法的適用范圍。2 工法特點2.0.1 采用常規設備,通過控制泥漿性能和合理選擇鉆進技術參數,提高成孔速度,有效地防止孔壁坍3、塌、縮徑,保持孔壁穩定,控制樁孔形態,實現超長樁施工。2.0.2 成孔過程中,始終采取有效的防斜技術措施,樁孔垂直度好,確保鋼筋籠的順利安裝和鄰樁的正常施工。2.0.3 采取終孔后一次清孔,灌注砼前采用大泵量正循環、泵吸反循環、氣舉反循環等快速二次清孔工藝,并逐步調節泥漿性能的技術措施,顯著提高了清孔效果,保證了孔底沉渣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同時,也保證了灌注砼前的樁孔孔壁穩定和水下砼的順利灌注。2.0.4 在保證砼質量的前提下,改進水下砼灌注工藝,保證樁身砼強度、砼與樁周土之間的飽滿度和樁身的完好性。3 適用范圍本工法適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和大型、重型建(構)筑物的深基礎、超深基礎。4 工藝原4、理4.0.1 正循環回轉或沖擊鉆進成孔。4.0.2 泥漿護壁,必要時用化學處理劑改善泥漿性能。4.0.3 鋼筋籠分段制作成型,孔口焊接或機械連接,地面控制籠頂安裝標高。4.0.4 終孔后進行第一次清孔,砼灌注前利用導管進行第二次清孔、換漿。4.0.5 導管反頂法灌注水下砼。5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求點5.1 施工工藝流程超長鉆(沖)孔灌注樁工藝流程見圖5.1.1。放樣定位鋪設軌道或基臺木埋設護筒并檢驗樁位中心、測護筒標高泥漿泵安裝泥漿制備、泵送泥漿鉆機定位、調正、對中鉆進成孔鉆進記錄調整泥漿性能單樁施工資料匯總試塊制作調整泥漿性能砼供應砼灌注廢漿排放廢漿排放鋼筋籠制作下導管吊安鋼筋籠成孔完畢,5、一次清孔灌注完畢 驗孔(測孔深、孔徑、垂直度、初測沉渣)導管拼裝、密封性檢查二次循環清孔替漿、復測沉渣和泥漿性能砼灌注記錄鉆機移位單樁質量評估圖5.1.1 超長鉆(沖)孔灌注樁工藝流程框圖5.2 施工操作要點5.2.1 現場準備1 場地準備1) 場地應基本平整,硬化堅實,不積水。在城市施工,宜鋪設10cm厚的道渣,地面澆筑砼進行硬化處理。2) 按計劃開動鉆機臺數,分區設置泥漿池和主循環槽,實行“一機一槽一池”。樁位與主循環槽之間用移動式鐵皮槽相連,主循環槽和循環池用磚砌制,素砼打底。主循環槽斷面為700 mm400mm,坡度比1000:2030,泥漿池容積應不小于樁孔容積的1/3。3) 根據施6、工進度、排漿運輸條件及場地條件,設若干個儲漿池,儲漿池的設置應保證施工正常開展。 2 測量放線定位根據業主提供的測量基準點,使用全站儀或經緯儀配50m100m鋼卷尺引測樁位軸線,復核后進行樁位放樣。軸線定位用木樁加小鐵釘作標記,并在硬地面上彈出墨線。樁位定位用鋼筋作標記。 3 軌道或基臺木鋪設1) 回轉鉆機:軌道下墊枕木,用道釘固定,軌道連接用夾板固定。用卡尺控制軌距,軌距中心線與軸線重合,卡尺中心懸錘對準樁位中心,并投影在兩側軌道上用紅漆作標記。軌道應平整、穩固。測量軌道標高。2) 沖擊鉆機:鋪設枕木,枕木的間距應與鉆機的底座寬度一致,前后排的枕木高差不得大于20mm,以確保鉆機平穩周正,防7、止在鉆孔中位移、沉陷。鉆機移機就緒,測量機臺平面標高。 4 護筒埋設采用十字交叉法定位、校正護筒。以樁位為中心,以大于樁徑20cm為直徑,劃一圓作邊界開挖至硬質土。護筒埋深不小于1.5m,筒口應高出硬地坪10cm20cm,周邊用粘土填實,穩固周正。護筒中心線與樁位中心允許偏差不大于20mm。 5 鉆機就位1) 回鉆鉆機:基臺塔腿中心線與軌道上樁位標記對準。基臺墊高,使滾輪脫離軌道,基臺兩端用平整的基臺木墊平墊穩,鉆機轉盤中心與樁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校正連接鉆頭的主動鉆桿在自由懸吊狀態下位于轉盤中心,保持天車、轉盤中心和樁中心三點成一線。2) 沖擊鉆機:鉆機放置在枕木上,利用鉆機主、副卷揚8、拉轉底座的滾筒帶動鉆機前后、左右移動進行準確定位。定位后,將鉆機底座墊平墊穩。用主卷揚機吊起鉆頭,鉆頭中心在自由懸吊狀態下與樁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3) 對樁孔中心位置有懷疑時,用測量儀器復核、校正。5.2.2 成孔施工 超長樁樁位間距小于4D(D為樁徑)時,應采取間隔跳打措施,或在鄰樁水下砼灌注完畢36小時后再成孔施工。施工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對樁孔形態控制有可靠保證措施時,對樁孔施工間距及間隔時間可作調整。成孔過程應以下要求控制: 1 樁孔深度控制1) 按設計樁長或設計要求的控制指標,嚴格控制鉆孔深度。2) 回轉鉆進時,鉆機的鉆具必須定長,按設計樁深單孔配備定長鉆具,根據軌道標高量9、準機高,計算、標明機上余尺。在更換鉆頭、鉆桿及終孔深度變化時,應重新計算、標明機上余尺。3) 沖擊鉆進時,按機臺平面標高計算孔深,并在鉆進過程中經常用專用測繩準確量測深度,交接班時應做好移交工作。2 鉆進技術參數和泥漿性能1) 切忌清水開孔。鉆進時保持泥漿粘度25s28s,泥漿比重1.30。2) 鉆進技術參數(見表5.2.2-1、表5.2.2-2)表5.2.2-1 回轉鉆進技術參數表項目樁型摩擦樁端承樁孔深或地層030m30m以上土層嵌巖技術參數鉆壓(kPa)6206202040泵量(m3/h)608010818080100108180轉速(r/min)4080401020表5.2.2-2 沖10、擊鉆進技術參數表項目樁型摩擦樁端承樁孔深或地層030m30m以上土層嵌巖技術參數鉆頭重量(t)1.53.03.01.53.03.05.0泵量(m3/h)608010818080100108180沖程(m)12231324 3 保持樁孔垂直度回轉鉆進時,除鉆機安裝穩固、開孔時主動鉆桿軸線位于轉盤中心外,鉆進時每次加接鉆桿單根之前,必須檢查主動鉆桿軸線是否對中轉盤中心。沖擊鉆進時,在每次提升鉆頭或進行清孔替漿時,應檢查提升鋼絲繩在重力懸吊下,是否始終于樁孔中心軸線一致。若發現偏離,應及時調整樁機機臺或采取措施糾斜。4 終孔控制1) 用尺丈量機上余尺或用專用測繩量測,嚴格控制終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施11、工端承樁時,根據設計,觀察巖屑,確定持力層面,控制樁孔全斷面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基巖巖面的確定可參考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渣樣情況及鉆速進行綜合判斷。初判進入基巖面時, 增加取渣樣的次數、頻率,并結合確保取出的巖樣含量在90%以上,每進尺15cm取樣一次,每次巖樣必須均勻、無突變。2) 進行一次清孔,逐步調整泥漿粘度達2225,泥漿比重達1.30左右;間斷性上下緩緩活動鉆具、慢速回轉孔底鉆頭或低沖程提放沖擊鉆頭,破碎泥塊,排出巖屑,一次清孔結束應初測沉渣。3) 終孔下鋼筋籠前,必要時可用樁孔檢測儀或孔規檢測樁徑與垂直度。若發現樁孔形態存在問題,應及時處理。5.2.3 鋼筋籠制作及安裝1 鋼筋進場按規12、定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每捆鋼筋均應有標牌,進場應按爐罐(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鋼筋應經原材料抽檢及焊接或機械連接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 鋼筋籠制作場地應平整,場地高差不大于1%。3 鋼筋籠應在制作臺架上按設計圖紙加工成型,并設置扶正塊。4 鋼筋籠分段制作后,應在加工場進行試拼裝,并做好標記。5 鋼筋籠在孔口分段接長、安裝1) 主筋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時,應由國家或省、部級主管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型式檢驗,每批進場鋼筋按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規定進行接頭工藝試驗。2) 主筋采用焊接時,用多臺焊機同時焊接,主筋搭接應沿弧線平行排列,保證垂直度。焊縫長度、13、寬度、厚度及焊接質量按規范和設計要求。6 鋼筋籠吊放時,鋼絲繩用“一”字鋼架撐開,鋼筋籠吊點主筋用“十”字鋼架撐住,防止籠徑變形。7 按設計籠頂標高計算吊筋長度。吊筋吊環固定在鉆機基臺通孔兩側中心的吊鉤上,保證鋼筋籠居中和安裝標高。5.2.4 灌注導管安裝1 超長樁灌注水下砼,應盡量選用內徑較大的250mm280mm導管。底管長度大于4m,標準節長度為2.5m,另選配0.5m 、1.0m短導管。導管連接應平直可靠,密封性好。導管使用前應經試壓后方可使用,試水壓力可取0.6 MPa1.0MPa。導管的壁厚、連接部位絲扣、內壁光潔應定期檢查,并作及時處理。2 導管隔水塞。當灌注漏斗容積達不到初灌量14、要求時,應采用砼隔水塞;當使用預拌砼時,可采用球膽。5.2.5 用導管進行二次清孔替漿 1 清孔替漿時,導管底端應下至孔底,并經常上下輕緩活動導管,促進清孔替漿效果。 2 根據樁徑和樁深,二次清孔可采用正循環、泵吸反循環、氣舉反循環等方式進行。正循環清孔替漿可選用4PNL單泵、3PNL和4PNL雙泵并聯、4PNL雙泵并聯。泵吸反循環清孔替漿可選用砂石泵、射流泵。 3 氣舉反循環法二次清孔替漿按以下工藝要點進行:1) 清渣前,使泥漿池與孔口形成倒流補給狀態。2) 將灌漿導管下到離孔底1m,并確認空壓機、儲氣罐和送風管系統安全可靠后,方可啟動空壓機。檢查設備運行正常后,打開儲氣罐送氣閥,關閉放氣閥15、,壓縮空氣即通過送風管從混合器中噴出。氣液混合漿液沿導管內腔上升,經排渣管排至沉淀池,從而形成氣舉反循環。3) 為防止地層壓力失去平衡,導致孔內坍塌事故的發生,如果出現孔口泥漿補給量不足、孔口泥漿液面下降、孔壁裸露時,應及時通過泥漿泵向孔內補給足量泥漿,確保孔內泥漿液面高度。4) 在清渣過程中送風壓力一般控制在0.6MPa0.7MPa。5) 在確認孔口排出的泥漿性能指標滿足要求后進行沉渣檢測時,應關閉送氣閥停止送氣。沉渣檢測合格后提出導管內的送風管和混合器,轉入水下砼灌注工序。5.2.6 二次清孔過程中,逐步稀釋泥漿,使泥漿粘度達到22s25s、比重不得大于1.25,保證含砂率不得大于8%。二16、次清孔替漿時間,視樁徑、樁深、原泥漿性能和孔底沉渣等情況而定。5.2.7 二次清孔替漿結束以后,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并在30min內灌注水下砼到達樁底。5.2.8 水下砼灌注1 砼配合比現場攪拌砼配合比應由具有相應資質單位經試驗配比后確定。預拌砼應提供相應的配合比資料。配合比的砼強度等級按設計的樁身砼強度執行相應的水下砼等級標準。2 砼初灌量(圖5.2.8)砼初灌量應能保證砼灌入后導管埋入砼面深度不少于0.8m1.3m,導管內砼柱和管外泥漿壓力平衡。計算公式如下:圖5.2.8 漏斗和儲料斗客量計算例圖 (5.2.8)式中 V混凝土初灌量(m3) h1管內砼柱與管外泥漿柱壓力平衡所17、需高度(m); h1(hh2)rw/ rc; h孔深(m); h2初灌砼下灌后,導管外砼面高度,取1.3m1.8m; rw泥漿密度,取1.151.25(t/ m3); rc砼密度,取2.32.4(t/m3); d導管內徑(m); D樁徑(m); K砼充盈系數,取1.11.3。計算超長樁砼初灌量時,h2、rw、k應取最大值,rc應取最小值,以提高砼灌注安全系數,保證樁砼灌注質量。若用預拌砼,注意初灌的第一輛砼運輸車必須是滿車(即不小于6m3)。3 導管埋入砼面的深度水下砼灌注過程中,導管應始終埋在砼中,嚴禁將導管提出砼面。埋入深度除按規范要求執行外,還應觀察孔口返漿情況,如果孔口不能自動返漿,說18、明導管已埋入太深,應適當拔除導管。4 卸導管前,應用重錘測繩測量砼面位置,并根據砼灌注量計算復核無誤,方可卸管。砼面位置離孔口深度大于40m時,每次宜卸一節。5 導管搗插方法拔管時,用上拔1m、下插0.5m的方法逐漸升降導管搗插砼,使樁身砼密實和樁周砼飽滿。6 防止鋼筋籠上浮砼面接近鋼筋籠底端時,導管埋入砼面的深度應控制在2m3m,并降低砼灌注速度。待砼面進入鋼筋籠1m2m后,可適當提升導管。導管提升要平穩,避免出料沖擊過大或鉤掛鋼筋籠。7 樁頂處理當砼灌注達到設計樁頂標高時,應繼續灌注一定的超灌高度,一般超灌0.8m1.0m,以保證設計樁頂標高以下的砼質量符合設計要求。8 砼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9、1.0,也不宜大于1.3,一般控制在1.101.15。9 水下砼灌注完畢后,回填密實空孔部分,恢復硬地坪。5.2.9 砼質量檢查1 采用預拌砼時,應檢查預拌砼準用證、水下砼配合比、每方砼的水泥用量、砼坍落度和初凝時間。2 自攪拌砼的原材料(水泥、外加劑)應有質保書,粗細骨料應符合相應規范要求,并按批量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 砼坍落度應控制在180mm220mm范圍。單樁砼用量小于25m3的,每樁測定2次;大于25m3的,每樁測定3次。采用預拌砼時,每車均必須測定。4 每澆注50m3必須留置1組試塊,小于50m3的樁,每根樁必須留置1組試塊。同組試塊應取自同車或同盤砼。試塊脫模后應標準養護28d20、送檢。試塊強度達不到規定要求時,可從樁身中取芯或采取非破損檢測方法進一步檢驗。5.2.10 場地內泥漿處理單根樁砼作業完畢,及時清理循環槽、池中渣土,廢漿用密封罐車及時外運排放。在含砂量較高的地層中,可使用除砂器和除泥器等措施凈化泥漿,實現文明施工。5.3 勞動力組織5.3.1 每臺鉆機作業人員配置(見表5.3.1)。表5.3.1 每臺鉆機作業人員配置表序班組人數主 要 工 作1鉆機10鉆機移位、成孔施工、起吊鋼筋籠、水下砼灌注等2鋼筋籠制作35鋼筋籠制作、安裝3場地6護筒埋設、劃漿、鋼筋籠及導管場內搬運、場地保潔等5.3.2 現場攪拌砼時,需配混凝土生產、運輸人員10人。吊車司機、電工、機修21、工等工種人員按工程規模足量配備。5.3.3 廢泥漿外運排放可委托專業隊伍承擔。6 材料與設備6.1 主要材料 對砂、石子、水泥、鋼材等樁體原材料必須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6.2 主要施工設備應根據工程要求配備施工設備、機具,主要施工設備如下:6.2.1 回轉(沖擊)鉆機一臺套;6.2.2 每臺鉆機配雙腰帶籠多翼鉆頭(嵌巖另配牙輪鉆頭)或沖擊鉆頭;6.2.3 每臺鉆機配泥漿泵3PNL、4PNL各一臺或4PNL二臺;6.2.4 氣舉或泵吸反循環設備:空壓機一臺(單機最大排氣量6m3/min)、風管、混合器、接頭等或砂石泵、射流泵各一臺;6.2.5 每臺鉆機配軌道50m22、,枕木50m;6.2.6 水下砼灌注導管,灌注漏斗(應有滿足初灌量要求的大漏斗);6.2.7 電焊機,氣焊設備;螺紋連接需配鋼筋直螺紋滾絲機;6.2.8 起重量25t以上吊車;6.2.9 廢泥漿排污車;6.2.10 現場拌制混凝土時,配電子計量自動配料的混凝土攪拌站一座(最大生產能力35m3/h2), 6m3混凝土運輸車3部以上或混凝土輸送泵。7 質量控制7.1 質量控制標準7.1.1 嚴格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23、程JGJ 18-200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等現行國家和地方標準及設計圖紙要求施工。7.1.2 質量檢驗標準(見表7.1.2)表7.1.2 超長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項目1樁位d/4且不大于100mm。開挖后量樁中心2孔深0+300 mm用重錘測,或測鉆具長度。3樁體質量檢驗按規范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4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試件報告或鉆芯取樣送檢5承載力按規范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一般項目1垂直度1%測鉆桿的垂直度或用超聲波探測2樁徑50mm用井徑儀或超聲波檢測3沉渣厚度端承樁50 mm或設計要求用沉渣儀或重錘測量摩擦樁100 mm或設計24、要求4鋼筋籠安裝深度100 mm用鋼尺量5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樁的實際灌注量6樁頂標高+30,-50 mm水準儀7.1.3 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見表7.1.3)表7-3 超長灌注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項目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備 注主控項目1主筋間距10 mm用鋼尺量主筋、加勁筋電焊搭接時,單面焊縫長度10d,焊縫飽滿。2鋼筋籠整體長度100 mm用鋼尺量一般項目1鋼筋材質檢驗設計要求抽樣送檢2箍筋間距20 mm用鋼尺量3鋼筋籠直徑10 mm用鋼尺量7.2 質量保證措施質量控制難點及其控制要點(見表7.2)表7.2 超長樁質量控制難點及其控制要點表項質量控制難點控 制 要 點1樁徑控25、制(1)嚴格控制鉆頭直徑,其最小直徑應保證孔徑滿足設計設計;(2)采用優質泥漿護壁,嚴格控制泥漿性能指標,防塌孔、縮徑;(3)成孔鉆進過程中進行適度的掃孔等。2垂直度控制(1)鉆機安裝準確、水平、穩固;(2)鉆進過程始終保持鉆頭回轉或運動中心線與設計樁軸線一致;(3)發現樁孔垂直度超標,應進行糾斜處理。3嵌巖深度控制(1)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初步判定各樁鉆遇巖層的孔深;(2)嚴格判巖程序:根據巖層渣樣,結合鉆進速度、鉆機負荷聲響等情況進行綜合判定;(3)必要時鉆取巖芯。4孔底沉渣控制(1)重視提鉆前的第一次清孔;(2)認真做好灌漿前的第二次清孔;(3)二次清孔結束后,立即進行砼灌注;(4)使用26、大初灌量,充分利用初灌砼的勢能清除孔底殘余沉渣。5樁身質量控制(1)保證混凝土質量和供應量,實現連續灌注;(2)灌注過程中經常量測砼面上升情況,勤提勤拆導管,并始終保證導管埋深大于2m;(3)適度提、插導管,搗實樁身混凝土;(4)保證足夠的混凝土超灌高度。8 安全措施8.0.1 鉆機及相關設備使用前必須經鑒定合格。8.0.2 鉆機外露傳動件均應安裝防護罩,塔梯和塔上工作臺應安裝穩固。鉆機轉盤運轉期間,嚴禁工作人員跨越傳動軸。鉆機工作時,嚴禁緊固鉆機任何零件。8.0.3 用副卷揚機加接鉆桿單根時,限重不超過副卷揚機的提升能力。超過時,應采用主卷揚機操作。8.0.4 定期檢查鉆機主、副卷揚機和吊車27、的鋼絲繩及起重索具的磨損情況。如斷絲超過5%時,應及時更換。在一個擰結距內,619鋼絲繩折斷鋼絲12根,637鋼絲繩折斷鋼絲22根,應予更換。8.0.5 在停止鉆進時,應將鉆具提離孔底或提出孔外,以避免卡鉆。8.0.6 鋼筋籠下放受阻時,應分析受阻原因,妥善處理,不準強墩鋼筋籠或用人站在鋼筋籠上加壓下放。8.0.7 施工臨時用電應做好用電組織設計。應使用三相五線制,接地接零保護,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保”,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 46-2005。8.0.8 應符合“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9 環保措施9.0.1 超長樁施工過程中,要防止噪音、渣土、粉塵、廢漿、污水等污染環境和破28、壞生態。9.0.2 保證設備完好,減少人為大聲喧嘩,對重大噪音源采取隔音防護棚等措施,把噪音降低到最低限度。9.0.3 硬化場地,適時灑水,控制車速等措施,減少揚塵產生。砼攪拌站等粉塵集中產生部位,設封閉的防塵棚,并采取噴淋降塵。9.0.4 場地內設渣土(建筑垃圾)臨時集中堆放處、廢泥漿存放池。渣土、廢泥漿、以及砂石料等散裝物品采取全封閉運輸,避免在場內外道路上“拋、灑、滴、漏”;建筑、生活垃圾外運按下列規定執行:1 廢泥漿、廢渣外運排放由專業運輸隊承包,及時清運,并在規定時間、規定路線,傾倒在環保部門指定地點。2 辦公、生活區設加蓋垃圾箱,委托當地環衛部門清理外運生活垃圾。9.0.5 工地大29、門進出車輛處設洗車臺、配高壓沖洗水槍,車輛做到凈車出場。9.0.6 清洗設備和車輛的廢水、一般生活污水先排入沉淀地,經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網或回收利用。廁所糞便污水,采取化糞池處理后再匯入城區專門排放管網。野外(郊外)作業時可采用就地深埋處理。9.0.7 嚴格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當地政府有關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的相關規定,履行合同規定的特殊環保條款要求。10 效益分析10.0.1 社會效益1 解決了粉塵、泥漿現場污染問題,施工低噪音污染、無擠土,對鄰近建(構)筑物及周圍環境影響小,有利文明施工。2 在深軟土、砂卵石層等復雜工程地質條件下,可選擇基巖、高承載力的地層為持力層,為高承載力30、要求的深、長建(構)筑物基礎樁的施工提供了技術條件。3 與預制樁、高強度預應力管樁相比,超長樁的單樁承載力大,不僅可適應不同樁深、樁徑、工程地質條件要求,而且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環境影響小。10.0.2 經濟效益1 工法的應用,可規范鉆(沖)灌注樁施工過程的技術、質量、安全、環保等管理工作,解決施工難題,提高施工效率,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2 與鋼管樁比較,超長樁的工程造價顯著降低。11 應用實例本工法在上海捷城國際廣場、上海東方海港國際大廈和福州灣邊大橋及連接線公路工程A3合同段等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下面作簡要介紹:11.0.1 工程概況1 上海捷城國際廣場占地面積約18萬m2,建筑面積65萬m231、,共有15幢高層建筑,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其中800mm樁徑、孔深48.00m75.50m 1276根。該工程在2007年11月6日開工,部分區域還在施工。2 上海東方海港國際大廈建筑面積40354m2,高26層,框筒結構,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樁徑800mm,孔深68.90m,共145根,于2008年7月開工,2008年9月竣工。3 福州灣邊大橋及連接線公路工程A3合同段為南嶼樞紐互通工程二期建設項目,位于閩侯縣南嶼鎮柳浪村,主線起訖里程為WK3+290-WK3+900 ,長610m,共有4條匝道,全長2236.93m,基礎采用沖孔灌注樁,砼強度等級C25,樁徑1200m1500mm,一般樁長32、50m77m,共計219根,于2005年11月開工。11.0.2 施工情況(略)11.0.3 工程評價1 上海捷城國際廣場經上海海東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對14、20、21、22、23樓樁基進行低應變動測試驗,類樁695根,占90.3,類樁75根,占9.7,無、類樁;對23樓隨機抽3根樁進行靜載荷試驗,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均不小于5600KN;對22樓隨機抽3根樁進行靜載荷試驗,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均不小于7250KN;對19樓隨機抽3根樁進行靜載荷試驗,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均不小于5600KN,均符合設計要求。經驗收,上述工程質量合格。2 上海東方海港國際大廈經上海申元巖土工程有限公司進行低應變動測試驗,類樁96根,占66.2,類樁49根,占33.8,無、類樁;隨機抽6根樁進行靜載荷試驗,其中3根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均不小于8500KN, 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均不小于1600KN,符合設計要求。經驗收,工程質量合格。3 福州灣邊大橋及連接線公路工程A3合同段樁基進行超聲波檢測219根,其中類樁198根,占90.4,類樁21根,占9.6,無、類樁。隨機抽7根樁進行鉆孔取芯檢測,全部合格。該工程于2008年12月竣工,經省交通質監總站驗收為優良工程。致謝:本工法在修訂過程中,得到原執筆人張蔭汕、陳木炎、陳和、周少斌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