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漿技術交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0395
2023-12-05
3頁
38.54KB
1、附件:帷幕灌漿技術交底鉆孔:1鉆孔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或硬質合金鉆頭鉆進。2鉆孔開孔孔位應與設計的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實際每個孔位應有實測高程、坐標等記錄,孔深應符合設計規定。3鉆孔鉆進時要進行孔斜測量,垂直偏差不應大于1.5%,且應符合下表規定:孔深m2030405060允許偏差m0.250.450.701.001.34為保證灌漿質量,宜優先考慮小口徑,但不得小于46mm。鉆孔孔壁應平直完整。5鉆孔在壩體內及基巖表層0.5m深度必須采用干鉆法施工,套管要深入基巖0.5m,以防壩體遭受鉆孔沖洗和灌漿所引起的破壞。6鉆孔中應保留巖心,并對基巖進行巖性描敘。7鉆孔時對孔內各種情況進行詳細記2、錄(如:回填料厚度、基巖面高程、強風化層厚度、涌水、漏水、掉塊等),作為分析鉆孔情況的依據。8鉆孔遇到溶洞時則應穿過溶洞0.5m后停鉆做單獨處理,然后繼續鉆進;如遇塌孔、掉塊時亦應先進行灌漿處理后,再進行鉆進;如發現集中漏水,應立即停止,查明漏水部位和原因,處理后再進行鉆進。9灌漿孔(段)在鉆進結束后應進行鉆孔沖洗,孔底沉積厚度不得超過20cm。10當鉆孔施工作業暫時終止時,孔口應妥加保護,防止流進污水和落入異物。裂隙沖洗和壓水試驗 1 本工程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環式灌漿法。在灌漿前進行裂隙沖洗,直至回水清凈終止。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且不大于1MPa。2 灌漿孔作簡易壓水,檢查孔壓水試驗采3、用三級壓力五個階段的五點法壓水試驗。3 壓入流量的穩定標準:將壓力調到規定數值穩定后,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in時,本階段試驗即可結束,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值。4 計算成果如下:單點法式中q試段透水率(Lu);Q壓入流量(L/min)P作用于試段內的全壓力(MPa) L試段長度(m)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五點法壓水試驗以壓水試驗中三級壓力中最大值(p)及相應的壓入流量(Q)代入上面式中求算透水率q。壓力分別采用單點法壓力的0.3、0.6、1、0.6、0.3倍。同時根據五個階段的壓水試驗資料4、繪制pQ曲線并確定pQ曲線類型。灌漿1 灌漿方式:本工程優先使用循環灌漿,射漿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也可采用純壓式灌漿。2 灌漿方法:段長小于6m時采用全孔一次灌漿法,大于6m時采用自上而下分段法。3 對于斷層、破碎帶、強透水層灌漿段的灌漿量特別大時,應采取定量灌漿、間歇復灌或在漿液中添加速凝劑等方法控制漿液的擴散范圍。定量標準每米段長1.0t水泥。4 接觸帶灌漿段及斷層、破碎帶、強透水層灌漿段的灌漿需待凝48h以后方可進行下段的鉆孔灌漿工作5 漿液變換:灌漿漿液的濃度應遵循由稀到濃的原則,逐步改變。每一級濃度的漿液灌入量達到300L以上或灌注時間以達1h,且灌漿壓力與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5、不顯著時,應改濃一級水灰比。當注入率大于30L/min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越級變濃。當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注入率不變而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漿液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重量比)7個比級,開灌水灰比用5:1。灌漿過程中應每隔一定時間測定漿液比重。灌漿結束時,亦應測定漿液比重,并作記錄。灌漿壓力暫定孔口為0.25MPa。漿液結束標準:1灌漿壓力在正常情況下要達到設計壓力。2在規定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90min。封孔方法:1基巖段:在全孔各段灌漿完畢后,用0.5:1濃度的漿液封孔,封孔方法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待水泥漿初凝后再進行壩體段封孔;2壩體段:當灌漿孔封填完后,可進行壩體孔的封填。封填材料采用2030mm曬過心的泥球封填,一次封填厚度控制在0.30.5m以內,泥球不宜投入過急,防止中間空洞;套管隨著孔內泥球的上升慢慢提升,為保證封填質量,每次在投泥球前和投泥球后進行測量孔深,發現情況異常及時處理,每封填一次,用重力錘夯打數次。應保證回填土體的密實性不小于壩體填筑壓實標準。接受交底人: 交 底 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