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要塞變電站高支模施工方案(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30699
2023-12-05
30頁
407.62KB
1、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110kV要塞變原地增容改造工程地理位置先鋒路和楊岸路交界口建設單位 設計單位XX公司設計監理單位監督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合同范圍施工圖中全部投資性質/合同質量目標優質結構合同性質/合同工期150天110kV要塞變電所工程高支模部分主要集中在110kVGIS室和主變室及主變散熱室,其板頂標高分別為10.55米、14.95米、11.95米。柱斷面尺寸為600*700,屋面梁最大斷面尺寸為300*1000,板厚為120mm。該部位結構為高大模板施工,為此專門編制本施工方案。(具體尺寸、部位見后附圖)二、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20012建筑結構荷載設計手冊GBJ17-883建筑施工扣件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6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驗收規范GB50204-2002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8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9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面)板及砌體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DBJ13-20-199910新編實用材料手冊/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12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設計和合用安全/13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施工圖紙/三、編制目的 為加強本工程項3、目危險性較高工程(超高超重模板工程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安全組織、技術及設計施工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發生,落實責任,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二章 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技術部門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并按設計回復意見對相關部位、人員做好交底,施工過程中發現疑問及時與設計做好溝通,及時處理。2、召開項目現場技術交底會議,主模板施工技術措施進行交底,并明確相應管理范圍,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準備。3、對勞務作業隊伍進行施工前的安全、質量技術交底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傳。二、勞動力準備分包隊伍選用具備建筑業勞務企業資質的成建制模板工程勞務作業分4、包隊伍,具體負責全部模板分項工程的制作與安裝,并督促勞務企業配備相應的技術、質量、安全管理人員,擬投入木工技術工人15人,架子工4人,普工10人。三、材料準備1、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GB-T700標準中規定,新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并進行驗收。鋼管規格采用外徑48mm,壁厚按實際取均值3mm,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劃道。用于立桿、水平橫桿的鋼管長度為4.56m,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大于25kg。所采用的鋼管必須規格統一。2、扣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GB15831標準中的規定,采購5、的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所采用的扣件(直角扣件、對接扣件、旋轉扣件等)用扭力矩抽樣檢測達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少于1mm,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要不少于5mm。所有扣件、螺栓等零配件必須規格統一。3、項目部材料員、施工員須對滿堂支撐架將使用的鋼管、扣件材料質量按規定組織檢查、驗收,對不符合要求的鋼管、扣件不得使用。第三章 模板分項工程一、模板安裝質量要求(一)一般要求1、模板安裝后應滿足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搗的砼重量、側壓力及施工中所產生的荷載。2、模板表面應清理干凈,涂6、水性脫模劑,不得有流墜。質量不合格模板或模板變形未修復的,嚴禁使用。模板接縫應嚴密,以防漏漿。在模板吊幫上不得蹬踩,應保護模板的牢固與嚴密。3、模板構造應簡單、裝拆方便,并滿足鋼筋的綁扎、安裝及砼的澆筑、養護等工藝要求。(二)模板安裝質量控制措施1、及時組織模板工程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在模板支設標高處通拉小白線,控制模板的支設標高。3、模板的立桿橫縱向間距應按模板支撐設計計算進行布置,嚴禁隨意增大立桿間距。4、用鋼管和扣件搭設支架支承梁板模時,扣件應擰緊,且應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規定,所有梁板底均為雙扣件。5、澆筑砼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時必須由模板支撐搭設7、班組專人看模,每工作班護模木工不得少于2人,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修復。6、支撐系統搭設安全完畢,項目經理或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鋼筋安裝。驗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見,應認真組織整改。在澆筑砼前還要對支撐系統復驗,確保支撐系統處在安全、有效狀態。7、模板支設實行“三檢制”,對于模板成型過程中的要點要真實記錄,自檢后報施工員檢驗,然后報質檢部門檢驗,填寫預檢記錄表格、質量評定表格和驗收單,并向現場監理報驗。若某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視性質輕重及時查處上一環節并由上一環節承擔責任,同時由上一環節負責人負責改正問題。(三)樓板模板安裝要求1、底層模板的支撐,本工程8、鋼管支架下基礎部份為砂石回填,面層澆筑100厚C20混凝土硬化面層,上墊260504000長木板。 2、支撐采用鋼管滿堂支撐架,板底立桿縱橫向間距不大于900mm,步距不大于1500mm,掃地桿、水平橫桿每跨每步縱橫設置,與立桿連牢。掃地桿距底面200mm。梁底立桿的橫向間距為1000mm,縱向間距為900mm,在縱向立桿的中間,加設一道小橫桿,固定在14.95m縱桿上。3、縱向剪刀撐:滿堂模板支架四邊應滿設縱向剪刀撐,中間每隔五跨支撐立桿應設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到頂連續設置。(具體見后附圖)4、水平剪刀撐:滿堂模板支架底部和頂部各設一道水平剪刀撐,中部(隔二步架)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剪刀撐采9、用搭接的,搭接長度1.0m。(具體見后附圖)5、立桿采用對接扣件,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且接頭宜設置在靠近主節點1/3步距內。6、滿堂模板支架在搭設過程中四角必須充分利用已澆筑的框架柱作附著,與第二步水平橫桿扣接,采用鋼管抱柱方式,以增加滿堂模板支架的整體穩定性。二、模板拆除時質量要求(一)一般要求1、模板及支撐系統立桿拆除時,其砼強度應符合設計和達到100%的要求。2、模板拆除時間應根據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值,填寫拆模申請,經批準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同意,并報監理批準。3、10、拆除模板時必須保護構件的完好,梁側模拆除最早時間為2436小時。4、拆模應按順序拆除,先拆側模,后拆底模;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進行,并及時清理材料,材料歸堆整齊。(二)模板拆除質量控制措施1、嚴禁用重物撞擊模板,拆模時不得硬撬,注意鋼管或撬棍不得劃傷砼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錘子或其他工具劇烈敲打模板面。吊裝模板時,要緩慢移動位置,避免劇烈撞擊。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時,嚴禁堆放過量建筑材料。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并加設臨時支撐。四、安全施工技術措施4.1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4.1.1扣件的緊固程度應在4050Nm11、,并不大于65 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5kN,扣件上螺栓保持適當擰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4.1.2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4.1.3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的扣件。4.1.4外排架空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混用。4.2排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4.2.1排架的基礎必須經過基層夯實處理,并加設300mm寬50厚杉木板,做到不積水、不塌陷。4.2.2搭設前事先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進入,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12、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4.2.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2.4排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安全,未完成排架空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4.2.5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每兩步驗收一次,達到設計施工要求后掛合格牌一塊。4.3排架上施工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4.3.1結構排架每支搭一層,支搭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排架空部件。4.3.2嚴格控制施工荷載,支架模板上不得集中堆料施13、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4.5kN/,確保較大安全儲備。4.3.3各作業層之間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防止墜落物體傷人。4.3.4定期檢查排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4.4 排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4.4.1拆架前,全面檢查待拆排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4.4.2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4.4.3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4.4.4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14、清楚后方可離開。4.4.5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4.4.6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4.4.7所有的竹,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竹笆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4.4.8拆下的零配件要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以點起吊,嚴禁從高空拋擲。五、模板支撐設計計算 第一部分 14.95米處120mm厚樓板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書 模板支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4.57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0.90米,立桿的橫距 l=0.95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15、。樓板底采用15mm多層板,支撐鋼管為482.7300,鋼管下為橫向支撐鋼管900。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 一、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a、靜荷載標準值120mm厚砼:24kNm30.12= 2.88kNm2 鋼筋: 1.1kNm30.12= 0.132 kNm2模板: 0.3kNm2靜荷載標準值 q1=3.06 kNm2b、活荷載標準值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2.5 kNm2振搗混凝土均布荷載:2.0 kNm2活荷載標準值 q2=4.5kNm2c、荷載承載力設計值:P承=1.2 q1+1.4 q2= 9.97kNm2荷載剛度設計值:16、P剛=1.2 q1=3.67 kNm2取10mm板寬計算: P承=9.97 kNm20.01m= 0.0997kNm , P剛=3.67 kNm0.01m= 0.0367kNm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1.01.501.50/6 =0.375cm3; I = 1.01.501.501.50/12 = 0.28125cm4;(1)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載設17、計值(kN/m); 經計算得到 M = 0.1000.09970.30.3=0.001kN.m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1000/375=2.67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13 N/mm2,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0.09970.3=0.0182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8.2/(21015)= 0.182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18、 v = 0.6770.03063004/(10060002812.5)=0.11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1.2 mm,滿足要求!二、模板支撐鋼管的計算 鋼管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梁計算。a、靜荷載標準值120mm厚砼:24kNm20.120.3= 0.864kNm 鋼筋: 1.1kNm20.120.3= 0.432 kNm模板: 0.3kNm20.3=0.09 kNm靜荷載標準值 q1=0.918 kNmb、活荷載標準值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2.5kNm20.3=0.75 kNm振搗混凝土均布荷載:2.0 kNm20.3=0.6 kNm活荷載標準值 q2=1.35kNmc、荷載19、承載力設計值:P承=1.2 q1+1.4 q2=2.992kNm荷載剛度設計值:P剛=1.2 q1= 1.102kNm鋼管的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最大彎矩 M = 0.1ql2=0.12.9920.900.90=0.242 kN.m 最大剪力 Q=0.62.9920.90=1.62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2.992=2.962kN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按壁厚2.7mm進行調整): W = 4.49cm3; I = 10.78cm4;(1)鋼管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2420020、0/4490=53.90N/mm2 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N/mm2很多,滿足要求!(2)鋼管抗剪計算(可不計算) 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 鋼管撓度計算 v = 1.883Pl3/100EI =1.8839189003/(10020600010780)=0.57mm 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250=3.6mm,滿足要求!三、橫向支撐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三跨連續梁計算。 a、靜荷載標準值 120mm厚砼:24kNm20.120.3= 0.864kNm 鋼筋: 1.1kNm20.120.3=0.0396 kNm模板: 0.3kNm20.3=0.09 kNm靜荷載標準值 q1=0.9921、36 kNm0.9= 0.826kN b、活荷載標準值人員及設備均布荷載計算支撐結構按:1.0kNm20.30.9=0.27 kN振搗混凝土均布荷載:2.0 kNm20.30.9=0.54 kN活荷載標準值 q2=0.81kNc、荷載承載力設計值:P承=1.2 q1+1.4 q2=2.125kN荷載剛度設計值:P剛=1.2 q1= 0.991kN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按壁厚3mm進行調整): W = 4.49cm3; I = 10.78cm4; (1)鋼管抗彎強度計算M = 0.244PL=0.244*2.215*0.95= 0.513kN.m 抗彎計算強度 f= 0.522、13106/4.49= 114.25N/mm2 鋼管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N/mm2很多,滿足要求!(2) 鋼管抗剪計算(可不計算) 抗剪強度滿足要求!(3) 鋼管撓度計算 v = 1.883Pl3/100EI =1.8838269503/(10020600010780)=0.60mm 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50/250=3.8 mm,滿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邊支座反力 V=0.733P+P =1.723、33*2.125=3.68 kN中間支座反力 V=1.267P+P=2.267*2.125=4.82 kNR=4.82kNRc=8.0 kN扣件抗滑移滿足要求!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鋼管自重參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規范附錄A NG1 = 0.12915.7800=0.746kN(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0.9000.950=0.2565kN(3)鋼筋混凝土自重(kN): NG3 = 24.0000.120.9000.950=2.462kN(4)鋼筋自重(kN): NG4 24、= 1.10.120.9000.950=0.113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3.587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1.000+2.000)0.9000.950=2.565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7.627kN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25、1.59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20m; 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7; 公式(3)的計算結果:l0= 26、k1k2(h+2a)=1.1851.007(1.5+20.2)=2.267ml0/i=226.7cm/1.59cm=142.5,查表得到=0.334 = 7627/(0.334*489)=53.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第二部分 14.16m標高 3001000mm梁的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書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據有關文獻建議,如果僅按規范計27、算,架體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證。為此計算中還參考了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內容。梁段:WKL48-(2)。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 0.9混凝土板厚度(mm):0.12;立桿縱距(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9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腳手架步距(m):1.5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13.26;梁兩側立柱間距(m):0.45;承重架支設:木方支撐平行梁截面A;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1.00;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0;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28、受力僅考慮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8.0KN;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2):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2.9;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鋼材彈性模量E(N/mm2):210000.0;鋼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205.0;面板彈29、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模板支撐的間距(mm):450;面板厚度(mm):18.0;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600;次楞間距(mm):300;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600;穿梁螺栓豎向間距(mm):400;穿梁螺栓直徑(mm):M1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80mm,高度80mm;主楞龍骨材料:鋼管;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30、的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1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1.1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00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12.933 kN/m2、26.400 kN/m2,取較小值12.933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31、。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內楞上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抗彎驗算 其中,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60.001.81.8/6=32.40cm3;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6012.930.90=8.38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32、2= 1.40.602.000.90=1.51kN/m;q = q1+q2 = 8.381+1.512 = 9.893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00 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9.893002 = 0.89105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0.89105 / 3.24104=2.75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000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7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2.930.60 = 733、.76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300.00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60.001.801.801.80/12=29.16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7.76300.004/(1009500.002.92105) = 0.20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300.000/250 = 1.2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20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20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34、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中間內楞為鋼管,上、下龍骨采用木楞,以該不利情況計算,其中截面寬度8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808080/6 = 85.33cm3;I = 80808080/12 = 341.33cm4; 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2.9330.90+1.42.0000.90)35、0.400/1=6.60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6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6.60600.002= 2.37105N.mm;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2.37105/8.53104 = 2.782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000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2.782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小于 f=17.000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100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2.930.40/136、= 5.17 N/mm;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600.00mm;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E = 3.41106N/mm2;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5.17600.004/(10010000.003.41106) = 0.133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2.400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33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400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承受內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鋼管,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按壁厚3.0mm進行調整): W = 4.49cm3; I = 137、0.78cm4; 外楞計算簡圖(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最大彎矩M按下式計算: 其中,作用在外楞的荷載: P = (1.212.930.90+1.42.000.90)0.600.40/1=3.96kN; 外楞計算跨度(對拉螺栓豎向間距): l = 400mm; 外楞的最大彎距:M = 0.1753960400.000 = 2.77105N.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2.77105/4.49103=61.85 N/mm2; 外楞的38、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0N/mm2;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61.85N/mm2 遠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0N/mm2,滿足要求!(2).外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外楞的彈性模量,其值為 210000.00N/mm2; p-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p =12.930.600.40/1= 3.10 KN; l-計算跨度(拉螺栓間距):l = 400.00mm; I外楞的截面慣性矩:I = 10.78106mm4;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1.1463.10103400.003/(100210000.0010.78106) = 0.003mm;外楞的39、最大容許撓度值: = 1.600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3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600mm,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00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2.9330.6000.4002 =6.208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00076/1000 = 12.920 40、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208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0kN,滿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落在小楞上,間距很?。?50),可不驗算。七、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 (24.000+1.500)0.3001.00.400=7.35 kN; (2)模板的自重荷載(kN): q2 = 0.3500.400(21.0+0.300) =0.805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500+2.000)0.3000.400=1.35 k41、N/m;2.木方的傳遞集中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1.27.35+1.20.805=9.79 kN/m;活荷載設計值 P=1.41.35=1.89kN/m;Q=9.79+1.89=11.68 kN/m。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三根方木,按三根方木計算最不利情況,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8.0008.0008.000/6 = 8.53104 cm3;I=8.0008.0008.0008.000/12 = 3.41102 cm4;3.支撐方木抗彎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作用下的彎矩,最大彎距值計算公式如下:1010 Mmax=QL211.680.452 = 0.24 kN42、/m每根方木彎矩值Mmax=0.24/3=0.08 kN/m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80000/8.53104=0.9N/mm2;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000 N/mm2; 方木最大應力計算值 0.9N/mm2 小于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000 N/mm2,滿足要求!4.支撐方木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Q=4.671000/2=1.75 kN;木的截面面積矩 S =0.78550.0050.00 = 1962.50 N/mm2;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T =1.751962.50/(3.4110650.00) = 0.02N/mm2;方43、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1.700 N/mm2;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0.02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T=1.700 N/mm2,滿足要求!5.支撐方木撓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384EI =58.2411.680.452集中荷載標準值 qs = q1 + q2 = 7.35+0.85=8.2 kN方木最大撓度 =58.204504/(384100003.41106)=0.153方木的撓度設計值 =0.5001000/250=2.00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 =0.153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2.000 mm,滿足要44、求!八、梁底支撐鋼管的計算作用于支撐鋼管的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通過方木和鋼管的集中荷載傳遞。1.支撐鋼管的強度計算: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集中荷載P傳遞力,11.680.45=5.3 kN不考慮上部橫桿作用,下部橫桿計算簡圖如下: 5.3/2 5.3/2 0.270.230.230.270.50.5 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公式44 Mmax= PL 5.3/20.5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0.331106/4490=73.72 N/mm2;支撐鋼管的抗彎強度的其設計值 T=205.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73.72 N/mm2小于支撐鋼管的抗彎強45、度的設計值 205.0 N/mm2,滿足要求!九、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十、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5.3/2=2.65 kNR 8.0 kN,所以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模板立桿:9.970.90.95=8.52 kN,梁處立桿:5.3+9.97(0.9+0.7)0.45/3=4.2 kN十一、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立桿的最46、大支座反力: N1 =9.970.90.95=8.52 kN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13.47=2.085 kN; N =8.52+2.085=10.61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00 N/mm2; lo - 計算長度 (m);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由下式47、計算lo = k1k2(h+2a) (2)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167;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17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1671.017(1.500+0.1002) = 2.018 m; Lo/i = 2017.626 / 15.9 = 127.000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06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10610/(0.406424.000) =61.6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61.6N/mm2 小于 鋼管立48、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00 N/mm2,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十二、基礎的要求1.基地土層宜置于原土層上,不易置放于填土層或軟弱地基上。2.當遇到有松軟土層時,應將松軟土地基土去除0.30.5m深,采用礫砂或三合土填筑夯實夯平整作為地基土,若還不夠可加寬改澆一條素混凝土地基。3.若有條件,最好先施工地下溝道和地下的全部預埋管道后,按技術要求處理好挖填土后,再澆筑地坪混凝土墊層,并待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開始支模。 4.待按地基土墊層符合要求后,立桿下均需設墊木,墊木寬250300mm厚50100mm。5.同一方向的立桿墊木相互應垂直鋪墊。嚴禁立桿均向同方向鋪墊。附圖:a.沿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設置一道豎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布置圖b. 沿滿堂模板支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布置圖-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