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0893
2023-12-05
7頁
50.04KB
1、防止質量通病的技術措施當前,市區工程建設的主要質量通病,從質量投訴比較集中的問題,以及現場監督抽查的情況看,主要有屋面、樓板滲漏,混凝土裂縫、墻體裂縫。一、屋面、樓板滲漏出現屋面、樓板滲漏的部位,大部分在洞口邊、管周、斷面變化的部位。(一)現澆鋼筋混凝土斜屋面滲漏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1、原因分析 斜屋面變坡交接處、老虎窗與屋面連接處,設計的深度不夠,很多工程沒有局部施工詳圖,該部位由施工、監理人員現場發揮,由于受力鋼筋配置不足和不合理,不能滿足板塊支座彎矩應力的要求。 構造設計不當為了追求建筑形式而將泛水高度過分的降低,使屋面與屋面連接處、屋面與墻身交接處的防水高度,低于下暴雨瞬時積水高度;屋2、面變坡處、老虎窗與屋面連接等處防水處理不當,也是形成屋面滲漏的一大隱患。施工縫位置留設不當如將施工縫位置留設在屋面變坡處、屋面與屋面的交接處,這些都是結構應力轉換的部位,容易產生裂縫而導致屋面滲漏。現澆鋼筋混凝土板施工坍落度選擇不當如施工時用水量過多,混凝土在凝固水化過程中,由于內部多余的水分蒸發后,在混凝土中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混凝土體積減小產生收縮,這些空隙連在一起便形成毛細孔隙,成為雨水滲入的通道,從而引發裂縫產生。施工方法不當斜屋面的坡度在30以上時,如仍采用板底支模法灌筑,則容易造成施工質量事故,如局部板厚不滿足設計要求,致使結構出現裂縫;鋼筋配置不到位,負筋很容易被踩低,無法和混凝土3、一起抵擋彎矩而使板產生裂縫;混凝土振搗不密實,也是屋面滲漏的隱患。2、預防措施 加大設計深度。目前施工圖采用的是平面整體標注法標注,設計應加大設計深度,斜板邊界部位,如屋面變坡處、老虎窗與屋面交接處,雖然不是工程結構的重要部位,但卻關系到重要使用功能,設計應有上述部位的詳細施工大樣圖 加強防滲措施。在結構層上,一是嚴格按構造要求做好預留洞口邊的板筋、板負筋、加強筋等鋼筋的制作和安裝;二是增加一定高度的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配筋反口,反口的高度為150200mm,并且與屋面的混凝土同時澆注,提高結構層的放水能力。在防水層施工時,要嚴格按屋面放水細部構造要求施工,一要處理好基層。泛水以及斷面變化部位的銳4、角都要做成圓弧,減少板的連接應力,便于卷材鋪貼。二是做好局部附加層的施工。排風道、管周與屋面交接處迎水面部位應有高出面層3050mm的分水線,鋪貼1.2mm厚合成高分子卷材或3mm厚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上抹聚合物水泥砂漿。 保證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施工質量。一是提高模板質量。模型板采用雙面支模灌筑混凝土斜板,并將模板支撐牢固,以防走模。二是保證受力鋼筋的有效高度和板的厚度。施工前認真校對檢查鋼筋型號、規格、數量,防止錯用,每隔500mm放一個50mm50mm15mm的混凝土墊塊,與板筋綁扎牢,或采用特制的塑料墊件,尤其是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縫的預埋管的下方,要優先保證墊件的數量;負筋采用形的鋼5、筋凳,每隔500mm放一個,與負筋綁扎。做好混凝土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根據施工季節和屋面傾角大小,選擇最佳坍落度,并且加強振搗。對已灌筑好的混凝土斜板,應在灌筑1012h及時進行澆水養護,保證混凝土處在足夠的濕潤狀態,連續養護期不少于15d,以提高混凝土斜板抗拉強度劑及抗裂性。(二)、平屋面及樓層滲漏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1、平屋面局部滲水除存在與現澆鋼筋混凝土斜屋面滲漏相同原因并采取相關措施預防外,還存在以下問題:不上人屋面的上人口邊滲水。主要是位置設置不當。有的上人口一側設在屋面女兒墻邊,無形之中增加施工難度。措施建議上人口反口外側面距離女兒墻內墻面的距離不應小于300mm。排風道、管周滲水。主6、要原因是設計不合理,管周與排風道的間距不足100mm,給排風道、管周的砌體防護和放水層施工增加難度。措施建議屋面排風道邊有管道的,二者的間距要有200250mm。水落口管周、變形縫滲水。屋面鋪設保溫層后,水落口管周及變形縫出現滲水的現象增加。由于設計及有關施工要求不明確,從現場抽檢的情況看,大部分出水口底部留在保溫層上方,造成管周積水,是滲水的主要原因。措施建議水落口周邊的防水層要在混凝土結構層,且管周半徑300500mm以及變形縫附近200mm的范圍內不要鋪設保溫層。2、樓層局部滲水衛生間樓板及管周、排風道周邊滲水。一是由施工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出現在房屋交付使用時就會發現。二是業主7、裝修時重新鋪設衛生間內的、排水管道的位置和方向,破壞了原有的防水層,或改造后管道接頭滲水等,因此引起的鄰里糾紛時有發生。措施建議:屬于施工原因造成的,施工單位要按規范要求施工,尤其是防水層的厚度、高度和細部,并經蓄水試驗合格。屬于二次裝修造成的,要求物業管理部門告知業主,裝修時盡量不要破壞防水層,一旦破壞,要在鋪設面層前,重新施工防水層。二、混凝土裂縫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板筋位置不當引起、溫度、濕度變化,混凝土徐變的影響,拆模過早,早期受振動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發生。這些裂縫雖屬非結構受力因素所引起的,但現澆板裂縫既影響美觀,又容易使住戶產生心理上的不安,而且裂縫不僅會影響抗滲效果,8、也易造成水分侵蝕鋼筋,影響使用耐久性。1、現場澆注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1)嚴格按圖施工,加強旁站管理,保證鋼筋的有效高度。鋼筋安裝到位后,混凝土澆注隱蔽前,要保證板筋有足量的符合要求的墊塊,負筋有滿足設計要求高度的足量支撐,制止原始的、由現場人員,憑感覺“護筋”的做法,既要保證板筋、有符合要求的保護層,又要滿足負筋的有效高度。(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澆注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護,防止干縮,尤其在高溫下施工,更應經常澆水養護,這樣既可減少溫度產生的裂縫,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而產生的約束應力,有效控制裂縫。同時,對水泥砂漿地面,也要嚴格按施工順序操作,并加強養護,經常使地面處于濕潤狀態,也能9、有效地抑制地面裂縫的產生。大體積現澆混凝土施工應合理設計澆筑方案,避免出現施工縫。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條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規定的要求,并嚴格控制外加劑的使用,同時應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沖擊。特別市新區很多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澆注,更要嚴格控制砂的粒徑及含泥量。混凝土用砂應采用中粗砂,如砂粒過細,砂的含泥量超過標準,不僅會降低強度,也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這是因為泥的膨脹性大于水泥膨脹性的緣故。2加強驗收后商品房空置房間的管理。部分商住房驗收后都要空置一段時間,空置期間,房間門、窗長期緊閉,此時室內的相對濕度在70一80之間。而且在竣工10、驗收后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容易發生板角裂縫現象。我市已有業主與開發商因此提起訴訟的個案。這是因為置于空氣中的混凝土處于收縮狀態,這種收縮狀態自其澆筑完成后可持續2年左右。在正常的濕度環境中,混凝土收縮所產生的裂縫十分微小,而且這些裂縫隨濕度變化處于產生、愈合的反復過程,因而裂縫不會進一步擴展。但當混凝土所處環境的相對濕度低于80時,混凝土內部的自由水(非化學結合水)蒸發加速,從而加劇混凝土的收縮。若這一過程持續時間過長,微裂縫就會進一步擴展,進而形成通縫。措施建議:在一定的時間段(一般自混凝土澆筑完成后2年內)保持空置房間內的相對濕度與室外相對濕度基本一致并不宜低于85。這一要求可采取經常開窗的11、方法得以實現,有條件的地方定期灑水增加濕度則效果更好。 三、填充墻裂縫目前,框架結構填充墻,設計使用的材料有多孔磚、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材料。質量投訴填充墻砌體裂縫,特別是外墻墻體于框架梁底的裂縫的問題,從材料使用上看,填充材料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比較多,其次使用空心磚砌體,使用多孔磚的比較少。1、施工順序及組織不符合日砌高度不超過一步腳手架的規定。住宅樓的填充墻高度2.22.4m之間,一次性組砌到梁底。措施建議:填充墻按要求應分4段組織施工,即未搭架組砌第一段,搭架組砌第二段,待第二段施工后710天后施工第三段(填砌梁底的斜磚、頂磚),再粉刷前施工第四段(填塞梁底的縫隙)。2、磚縫厚薄不均12、,多數組砌前,沒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未立皮數桿,砌到哪算到哪,以致部分填充墻墻體上方出現平磚、半磚、甚至有的還出現碎磚。措施建議:組砌前要進行施工設計,計算好皮數桿,用規范允許范圍的砂漿厚度調整皮數,個別部位經調整,還難以符合要求的,可以在樓面用1:3水泥砂漿調整。3、通縫、透縫,豎縫砂漿寬窄不一,半磚、斷磚上墻,縫隙無砂漿。出現較多的是在加氣混凝土砌塊組砌的填充墻上。措施建議:一要熟悉不同的砌體,對通縫的不同規定;二在組砌前,除了要立皮數桿外,還要擺磚,確定每層磚的豎縫寬度后再組砌,避免立縫出現透縫或瞎縫。4、外墻梁底收縮裂縫。經查看,采用加氣砌體的占大多數。主要原因是,多數施工單位不了解加13、氣砌體的特性,本身砌塊的強度較低,符合要求的強度僅有M3,現行規范又取消了M2.5,最低標號的砂漿為M5,而這種砌體比較理想的砌筑砂漿是M3.54.0,砌筑時采用的砂漿強度比較高,多數在M10以上,加上目前砌體組砌后,沒有養護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出現收縮(下降)偏大、砂漿與砌體離析的現象。措施建議:外墻墻體盡量設計不要選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如果采用,在外墻梁底與砌體交接處,要有抗裂防滲的措施。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控制目前大部分的高層建筑主要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 并大量應用泵送混凝土。但近幾年的工程實踐發現采用泵送混凝土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經常引起樓屋面板裂縫, 并且成為較難克服14、的質量通病之一。本論文結合本人多年的工作實踐就高層建筑泵送混凝土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進行探討。1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導致混凝土的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縮引起的。引起混凝土收縮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1 水泥性能對混凝土收縮的影響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水泥抗裂性能的降低導致混凝土收縮增大;由于追求高強度及早強,水泥的含堿量越來越高,水泥細度越來越細,C3S 含量越來越高,這使水泥抗裂性能大幅度降低。1.2 外加劑對混凝土收縮的影響混凝土高效減水劑是泵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成材料,而高效減水劑的性能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收縮性能。根據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 1997)中規定:高效減水劑的15、收縮率應小于等于135,也就是混凝土在稠度相同的條件下,允許加高效減水劑的混凝土收縮可以比不加高效減水劑的混凝土收縮率大35。一般高效減水劑的收縮率在115135之間。這就是為什么泵送混凝土比非泵送混凝土、現場攪拌混凝土容易產生裂縫的原因,因為前者比后者加更多的高效減水劑。1.3 混凝土硬化前的收縮根據試驗研究硬化前收縮率比硬化的收縮率大1030 倍。澆筑樓板混凝土時,表面溫度高,水蒸發量大很快變硬化,而內部混凝土未硬化。在表面至內部未硬化混凝土之間, 存在硬化梯度層,這層制約了內部混凝土繼續變形。由于未硬化混凝土變形快,在變形到一定程度,表層硬化就被拉裂。2 裂縫控制技術措施2.1 設計優化16、從結構方面對高層建筑樓板裂縫發生的部位分析,最容易產生裂縫的部位是建筑四周的陽角處及框架柱外露邊角,主要原因是由于該部位樓板受剪力墻或剛度較大梁約束,限制板面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在溫差作用及收縮力等多因素綜合作用下產生裂縫。設計單位在設計時重點考慮強度,未充分考慮混凝土本身的收縮性能及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差作用。建議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在樓板設計時充分考慮樓板剛度平衡及混凝土工作特性,對房屋的陽角及跨度較大的樓面板,保證h0可設置雙層雙向通長鋼筋,陽角配筋應加大且增設放射筋;板筋應適當加大而且密,通常鋼筋直徑不宜小于 8,間距不宜大于150mm。2.2 砼配合比設計及原材料的控制水泥品種的選用和水泥17、用量的控制。選擇水泥要考慮水泥的抗裂性能,控制含堿量降低水化熱。引起混凝土樓板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熱的積聚使混凝土產生內部和表面的溫差。因此,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品種能有效降低水化熱、減少內外溫差,建議可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盡量選用質量穩定的旋窯廠生產的硅酸鹽水泥。摻合料和外加劑。選用具有減水、增強和緩凝的外加劑,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及泵送性能,提高抗滲性能。通常泵送混凝土中主要采用減水劑和膨脹劑。實踐表明在泵送混凝土中采用具有減水、分散功能的高效減水劑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熱, 減少溫度裂縫。對于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如屋面混凝土,18、可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膨脹劑起到補償收縮作用,防止裂縫的產生。骨料的選擇。增大粗骨料的比例并保證粗骨料有良好的級配,減少骨料的孔隙率,增加骨料的密實度,可以減少膠結材料的數量、減少用水量,能降低水化熱和減少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保證板面混凝土的整體性。實踐表明碎石骨料在攪拌混凝土前澆水濕潤,可減少預拌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因碎石吸水而使混凝土坍落度損失。水灰比的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在水泥用量相同時盡量降低用水量,減小水灰比,減小混凝土的干縮。但為保證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水灰比不宜過小,通常控制在0.40.6 之間,同時單方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 以內。對抗裂要求較高的樓板,可采用19、在混凝土中加入纖維如鋼纖維、杜拉纖維等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目前已經有工程進行實踐。2.3 施工過程工藝控制施工中應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均勻性, 減少混凝土的收縮。保證預拌混凝土的質量。目前高層建筑基本上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在施工時首先應嚴格保證商品混凝土的質量,要求生產廠家結合工程實際認真、合理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工作, 并嚴格按要求把好原材料質量,選用高效優質外加劑,做到原材料、摻合料計量準確,混凝土攪拌均勻從而保證商品混凝土質量。其中重點做好摻合料、外加劑保存、計量工作,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坍落度和溫度的控制.商品混凝土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到施工現場后應逐車檢查泵車泄料口混凝土坍20、落度,對坍落度大的混凝土車堅決退場,以保證砼半成品的質量。同時應控制混凝土車運輸、停留時間, 避免因運輸、停留時間過長, 減少坍落度損失。施工時應布料均勻、振搗密實。施工時應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施工管理力度,要求做到振搗密實,嚴格防止混凝土漏振現象的發生。對面積大的板面,對澆筑后混凝土在振動界限前用平板振動器給予二次振搗,不但能防止采用振動棒振搗局部密實不均勻,而且能排除混凝土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注意對鋼筋的保護。鋼筋在樓板混凝土中抗拉受力,起著抵抗外荷載產生的彎矩、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抵抗溫差應力防止發生溫差裂縫的作用,這一作用必須在鋼筋21、上下有合理的保護層,h 0 有保證才能有效。施工過程中各工種交叉作業、施工人員眾多,踩筋現象嚴重,樓板上層鋼筋未能受到有效保護。2.4 后期養護、保護早期養護。加強對混凝土澆筑后的養護工作;剛澆筑后的混凝土尚處于凝固硬化階段,水化速度較快,可采用覆蓋保濕的辦法創造適宜的潮濕條件防止混凝土表明脫水而產生干縮裂縫。因此加強混凝土表面養護,尤其在7 天內使混凝土始終保持濕潤狀態是防止混凝土裂縫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成品保護。加強澆筑后混凝土成品保護工作。混凝土澆筑后必須要有一定的保護時間, 混凝土澆筑完后,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 .2 N / m m 2 以后(一般不宜 2 4 h )方可允許在混凝土表面進行放樣作業;這也同時要求主體結構施工速度不能強求過快,必須有合理的施工時間。4 結語泵送混凝土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由于流動性大、水灰比大,用水量大,混凝土收縮變形較大,容易產生樓板裂縫,這成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個普遍問題。在施工中應根據工程特點加以認真分析研究,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加以控制,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提高易發生裂縫位置混凝土抗拉性能,減少裂縫的產生,保證工程質量,向用戶提供合格的產品。參考文獻1 工程結構裂縫控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2 建筑施工手冊.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