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1212
2023-12-05
2頁
27.04KB
1、一、 施工準備(一) 作業條件1、 完成鋼筋、模板的隱檢、預檢的驗收工作,并應在隱檢、預檢中檢查穿墻螺栓、設備管道或套管、施工縫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結構中的預埋件是否巳做好防水處理。2、 提前編制施工方案。3、 配合比經試驗確定。(二) 材料要求1、 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如摻用外加劑,亦可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按設計要求選用。水泥應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測報告和進場復驗記錄。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O%。3、 石子:宜用卵石,最大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4、 摻和料:粉煤灰等,其摻量應由試驗確定2、,并有出廠合格報告,等級符合規范要求。5、 外加劑:應根據具體情況通過試驗確定,并有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并復試合格。(三) 施工機具插入式振搗棒、鐵鍬、溜槽、鋁合金刮杠、木抹子、小線等。二、 質量要求質量要求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的規定。項序項 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主控項目1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第4.1.7條2抗壓強度、抗滲壓力第4.1.8條3細部做法第4.1.9條一般項目1表面質量第4.1.10條2裂縫寬度0.2mm3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250mm+15mm,-10mm迎水面保護層保護層厚度50mm10mm三、 工藝流程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運輸混3、凝土澆筑養護四、 操作工藝(一) 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石子砂水泥外加劑水,先干攪0.51min再加水。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配合比通知單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袋水泥、砂、石的用量,務必每車過磅。雨季施工注意每天測定含水率,及時調整用水量。(二) 混凝土運輸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后,用翻斗車、手推車或吊斗及時運送到澆灌地點。運輸過程中盡量減少周轉環節,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如發現有離析現象,必須在澆灌前進行人工二次拌合。(三) 混凝澆筑底板應連續澆筑,不得留施工縫。在墻體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需將表面清理干凈,先鋪一層2025mm厚1:1水泥砂漿。澆第一步混凝土高度為40cm,以后每步澆灌4050cm。為保證4、混凝土澆筑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由高處自由傾落,其落距不應超過2m,超過時應加串桶和溜槽。防水混凝土要用機械振搗密實,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緩慢,振動到表面泛漿無氣泡為止,插點間距應不大于40cm,嚴防漏振。(四) 施工縫的位置及接縫形式底板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施工,不得留施工縫。墻體一般只許留水平施工縫,其位置按設計要求或規范設置,如需留垂直施工縫,應留在結構變形縫處,或與設計協商解決。施工縫可作成企口縫、高低縫、平縫三種形式,墻厚在30cm以上的宜作成企口縫,墻厚小于30cm時應采用高低縫或止水帶。新舊接搓處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鑿毛,清除浮漿,用水清洗后保持濕潤,鋪一層25、025mm厚的1:1水泥砂漿,再澆筑混凝土。固定模板用的穿墻螺栓與鉛絲盡量不要穿過混凝防水結構。若需穿過時.應在穿填螺栓上加焊止水環,要求止水環必須滿焊無遺漏,止水環數量符合設計要求。穿墻螺栓在拆模時,將外露螺栓頭切撐。(五) 變形縫處理變形縫處可采用埋入式橡膠或塑料止水帶來處理。此時止水帶位置應準確,圓環中心應在變形縫中心線上。止水帶應牢固,澆混凝土前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泥土雜物,確保與混凝土結合良好。(六) 養護常溫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必須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五、 成品保護1、 確保鋼筋模板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和模板。2、 在拆模和吊運其他構件時.不得碰壞施工縫企目及撞動止水帶。保護穿墻管、電線管、電器盒及預埋件等,防止振搗時擠扁或預埋件移位。六、 應注意的問題1、 蜂窩、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搗不當,脫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縫隙偏大跑漿。2、 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預埋件和鋼筋稠密處振搗困難,應采用繃石混凝土澆筑。3、 滲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縫接搓處處理不當或施工中漏振,隨意加水,水灰比不準造成,應嚴格控制計量,認真振搗,認真處理施工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