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混凝土基礎施工工藝標準(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1822
2023-12-05
3頁
17.54KB
1、素混凝土基礎施工工藝標準 (209-1996)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素混凝土基礎。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2.1.1水泥:宜用325號425號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無雜物。2.1.4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2.1.5外加劑、摻合料:其品種及摻量,應根據需要通過試驗確定。2.1.6主要機具:攪拌機、磅秤、手推車或翻斗車、鐵鍬(平頭和尖頭)、振搗器(插入式和平板式)、刮杠、木抹子、膠皮管、串桶或溜槽等。2.2作業條件:2.2.1基礎2、軸線尺寸、基底標高和地質情況均經過檢查,并應辦完隱檢手續。2.2.2安裝的模板已經過檢查,符合設計要求,辦完預檢。2.2.3在槽幫、墻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標志,大面積澆筑的基礎每隔3m左右釘上水平樁。2.2.4埋在墊層中的暖衛、電氣等各種管線均已安裝完畢,并經過有關方面驗收。2.2.5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檢查后臺磅秤,進行技術交底。準備好混凝土試模。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槽底或模板內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3.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對于干燥土應用水潤濕,表面不得留有積水。在支模的板內清除垃圾、泥土等雜物,并澆水潤濕木模板,堵塞板3、縫和孔洞。3.3混凝土拌制:后臺要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摻合料)水(外加劑)。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最短時間不少于90s。3.4混凝土的澆筑3.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離所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過2m。如自由傾落超過2m時,應采用串桶或溜槽。3.4.2混凝土的澆筑應分層連續進行,一般分層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3.4.3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應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振搗密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清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4、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搗的邊緣。3.4.4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3.4.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預留孔、預埋件有無走動情況。當發現有變形、位移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及時處理好,再繼續澆筑。3.4.6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3.4.7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3.4.8雨、冬期施工時,露天澆筑混凝土應編制季節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4.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5、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4.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4.1.3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7)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4.1.4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4.2基礎項目:4.2.1混凝土應振搗密實,蜂窩面積一處不大于200cm2,累計不大于400cm2,無孔洞。4.2.2無縫隙無夾渣層。4.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14。素混凝土基礎允許偏差表2-14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1 標高 6、10 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3 基礎軸線位移 15 用經緯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4 基礎截面尺寸 +15-10 尺量檢查 5 預留洞中心線位移 5 尺量檢查 成品保護 5.1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損壞時,方可拆除側面模板。5.2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來往行人和進行上部施工。5.3在施工中,應保護好暖衛、電氣暗管以及預留洞口,不得碰撞。5.4基礎內應根據設計要求預留孔洞或安置螺栓和預埋件,以避免后鑿混凝土。5.5冬期施工混凝土表面應覆蓋保溫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凍。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混凝土不密實,有蜂窩麻面:主要由于振搗不好、漏振、配合比不準或模板縫隙漏漿等原因造成。6.2表面不平、標高不準、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標志的線或木橛不準,操作時未認真找平,或模板支撐不牢等原因造成。6.3縫隙夾渣:施工縫處混凝土結合不好,有雜物。主要是未認真清理而造成。6.4不規則裂縫:基礎過長而收縮,上下層混凝土結合不好,養護不夠,或拆模過早而造成。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水泥的出廠證明及復驗證明。7.2模板的標高、軸線、尺寸的預檢記錄。7.3結構用混凝土應有試配申請單和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7.4混凝土試塊28d標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商品混凝土應有出廠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