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客運專線工程連續梁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技術交底(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3690
2023-12-07
12頁
217.14KB
1、新建鐵路xx客運專線工程連續梁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技術交底(第二版)編制: 審核: 審批: 工程概況客運專線鐵路與我國既有鐵路相比,具有速度高、對線路平順性要求高等特點,要求其下部結構物具有較大的抗彎和抗扭剛度,整孔簡支箱梁具有受力簡單、明確、形式簡潔、外形美觀、抗彎和抗扭剛度大,建成后的橋梁養護工作量以及噪音小等優點,在許多國家的高速鐵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時速350公里客運專線整孔箱梁設計,在總結秦沈客運專線簡支箱梁設計與施工經驗的基礎上,主要優化了簡支箱梁梁端的支撐長度、進入孔的方案和頂落梁的措施等,并通過了部科技司組織的審查,為時速350公里客運專線鐵路簡直箱梁的設計奠定了基礎。新建鐵路2、鄭州至西安客運專線設計速度:最高運行速度350Km/h。環境類別及作用等級:一般大氣條件下無防護措施的地面結構,環境類別為碳化環境;設計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條件下梁體結構設計使用壽命為100年;地震烈度:設防烈度八度。我項目承建客運專線標段位于陜西省境內渭南渭河特大橋DK372+600DK391+500范圍內整孔箱梁預制及橋面系附屬工程,總計544孔箱梁(其中32米箱梁512孔、24米箱梁32孔)。梁場設計生產能力為45榀/月;整個生產工期為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生產高峰期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一、 目的理解設計意圖;明確預制箱梁施工工藝、操作要點和質量標準,規范。二、設計特3、點編制依據1、由于客運專線列車運行速度較高,要求線下結構提供的剛度較大,因此客運專線橋梁設計特點是:在保證橋梁結構強度和抗裂性能滿足安全的前提下,重點在橋梁的動力性能分析、線性控制和耐久性設計三方面進行設計研究。箱梁預制施工工藝重點注重耐久性方面的質量控制保證。為控制梁體線性,施工中應特別注意預施應力應根據橋梁承受的不同荷載進行調整,如直、曲線;有、無聲屏障;軌道板形式以及是否增設吸音材料等。2、編制依據和有效圖紙鐵科技2004120號 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暫行技術條件;鐵建設2005160號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4、準;TB10415-2003鐵路橋涵工程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專橋xx(2006)2322 ;專橋xx(2006)232201、02、04、05Z/Q、06Z/Q、0716。三、適用范圍客運專線24米、32米雙線預制簡支箱梁的預制。四、質量目標 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100%;靜載試驗合格率100%,外形外觀尺寸質量評分平均90分,單榀最低得分85分。滿足箱梁主體結構100年的質量責任期的要求。 五、操作要求及施工工藝1、操作要點后張梁預施應力應按預張拉、初張拉和終張拉三個階段進行。(1) 預應力束張拉前,應清除管道內的雜物和積水。帶模預張拉時,5、模板應松開,不應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2) 初張拉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80%后進行。初張拉后,梁體方可吊出臺位。(3) 終張拉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后、齡期不少于10天時進行。(4) 預施應力采用兩端同步張拉,并左右對稱進行,最大不平衡束不應超過1束,張拉順序按照圖紙要求進行。預施應力采用雙控措施,張拉過程中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5) 預施應力值以油壓表讀書為主,以預應力筋伸長值進行校核。2、施工工藝預應力施工是箱梁預制工程中的最為關鍵的工序之一,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箱梁的最終質量及有效預應力值。本工程后張梁預應力成孔采用金屬波紋管。 張預應力終張拉施工6、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穿束安裝千斤頂0.2k(作伸長值標記)管道清理k (持荷5min)回油自鎖錨固,測總回縮量,數據復核錨具安裝開始張拉補油至k,測伸長值,校核伸長值21、鋼絞線下料在鋼絞線下料平臺槽鋼切口加橫檔塊標識下料長度,先將捆裝的鋼絞線放入特制的架子內,抽出內圈頭,用人力牽引至規定長度后,用砂輪切割機切斷,不得采用電弧切斷。牽引過程中,鋼絞線下面必須墊以木條或彩條布,以防止受污染。鋼絞線切斷長度與設計或計算長度誤差為10mm,束中各根鋼絞線長度差為5mm。跨度31.5m箱梁鋼絞線斷料表編 號規 格下料長度(m) 根數N1a,N1b9-7533.527N2a,N2b,N2c,N2d12-77、533.996N3 N4 N5 N6 N7 N8 N9 N109-7534.2144跨度23.5m箱梁鋼絞線斷料表編 號規 格下料長度(m) 根數N1 7-7525.414N2c7-7525.914N2a,N2b,8-7525.932N3 N4 N5 N6 N7 N88-7526.19622、鋼絞線編束及存放鋼束下料后,確保鋼束順直,不扭轉。同束鋼絞線兩端外露量相錯不超過50mm,鋼絞線有12根與9根兩種規格,裝束時應加以區別,以免在穿束過程中穿錯。制作好的鋼絞線束,下部采用木條或彩條布墊離地面,上部采用防雨棚布進行覆蓋,以免鋼絞線銹蝕。在堆放、運輸過程中不得產生死彎、損傷、污染及油污銹蝕等。8、23、鋼絞線穿束預應力筋可在澆注混凝土之后穿入管道,采用蒸汽養護時,在養護完成之前,不應安裝預應力筋。穿束前,應清除壓漿孔、錨墊板上及喇叭管內的混凝土、管道內的水分及其它污物并修正管口,保證管道暢通,鋼束穿束順利。鋼絞線束穿入預應力孔道,可采用卷揚機引拉,也可采用人工穿。如采用卷揚機引拉時,應先穿入單根鋼絞線將卷揚機的鋼絲繩引入孔道,從另一端拉出后,將鋼絞線束與鋼絲繩之間用聯結套筒聯結,然后開動卷揚機穿束,鋼絞線穿入孔道后兩端露出長度應大致相等。外露部分用PVC管套上或防水油布包裹。鋼絞線安裝在管道中后,應將管道端部開口密封以防止濕氣進入。24、張拉箱梁張拉按預張拉、初張拉和終張拉三個階段進行9、。24.1張拉設備儀表整體張拉和整體放張宜采用自鎖千斤頂,張拉噸位宜為張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使用前應進行校正,在正常情況下,千斤頂的校正系數不得大于1.05,千斤頂校正后有效使用期限不得超過一個月或200次。每次進行檢修后均應重新進行校正后方可使用。采用ZB4-500電動油泵,高壓油表采用不低于1.0級的表,表盤直徑不小于150mm,表面最大讀數應為張拉力的1.52.0倍。使用前必須校正,在正常情況下,高壓油表校正后的使用期限為一周。如采用0.4級耐震壓力表,使用期限為一個月。在特殊情況下,如指針松動,油壓指針不回零或其它異常情況,均應拆修重校。壓力表應與張拉千斤頂配套校正、配10、套使用。預應力設備應建立臺帳及卡片并定期檢查。24.2張拉前的準備工作 張拉前,應清除錨墊板上的水泥漿,檢查錨墊板上的注漿孔是否暢通,并檢查錨墊板是否垂直于孔道。調整鋼絞線外露長度,使得兩端外露長度大致相等。檢查千斤頂、高壓油表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內,高壓油泵上的安全閥調到最大工作油壓時,能自動打開。試驗站通知梁體混凝土達到張拉強度,并出具張拉通知單后,方可進行張拉。張拉機具就位:首先安裝好工作錨,裝上夾片,按鋼絞線自然狀態依順時針方向插入夾片,并用直徑為2 0的套管輕輕將夾片打入錨環內,使得夾片夾緊鋼絞線,并且外露量一致,夾片間隙均勻,不得有錯牙。再安裝限位板,套上頂環,安裝千斤頂并與孔道中心11、對位,安裝工具錨于千斤頂后蓋上,精確對中。做到“三心”同軸,鋼絞線在工作錨與工具錨之間順直無扭結,為使工具錨卸脫方便,在工具錨平片上纏上一層封口膠涂少許黃油。安裝油管及壓力表。檢查工作錨具是否緊貼錨墊板的凹槽內,千斤頂軸線是否與錨墊板孔道軸線一致。檢查各種油管接頭是否上緊,壓力表與千斤頂是否配套。檢查高壓輸油膠管是否完好,使用時有無小半徑彎曲。24.3張拉條件預張拉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33.5MPa),內模應松開后(不應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才能進行。初張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80(43.5MPa)和模板拆除后進行,箱梁經初張拉后,方可吊出制梁臺座。終張拉在梁體混凝土強12、度(53.5MPa)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3.55104MPa)后、混凝土的齡期不少于10d時進行。24.4張拉程序預張拉、初張拉0初應力(作伸長值標記)0.5倍預(初)張拉控制應力1.0倍預(初)張拉控制應力(測量伸長值和錨夾片外露量、記錄)回油錨固終張拉經過預張拉、初張拉的鋼束0早期預(初)張拉控制應力(作伸長值標記)0.8倍張拉到控制應力1.0倍張拉到控制應力(持荷5分鐘,測量伸長值和錨夾片外露量、記錄、計算并校核伸長值)回油錨固(測回縮量)。沒有經過預張拉、初張拉的鋼束0初應力(0.2控制應力作伸長值標記)0.4倍張拉到控制應力0.7倍張拉到控制應力1.0倍張拉到控制應力(持荷5分鐘,13、測量伸長值和錨夾片外露量、記錄、計算并校核伸長值)回油錨固(測回縮量)。注:初應力為張拉控制應力的20%。靜停時如油表值下降須補油。24.5各階段張拉順序及張拉力見下表各階段張拉順序及張拉力表張拉順序及控制應力張拉順序及控制應力梁 型31.5m簡支箱梁 梁 型23.5m簡支箱梁 張拉階段張拉順序鋼束號控制應力Mpa張拉階段張拉順序鋼束號控制應力Mpa預張拉12N6930預張拉12N793022N2a93022N2a93032N1b93032N1930初張拉12N2c930初張拉42N493022N393052N593032N793042N10930終張拉12N9以張拉通知單參數控制應力終張拉114、2N8以張拉通知單參數控制應力22N822N2c3N1a32N642N2d42N352N552N2b62N462N772N2b72N2a82N1082N592N792N1102N6102N4112N3122N1b132N2c142N2a跨度31.5m箱梁預應力筋布置圖 跨度23.5m箱梁預應力筋布置圖24.6張拉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箱梁試生產期間,應至少對兩孔箱梁進行各種預應力瞬時損失測試,以確定實際測量的孔道摩阻參數與設計參數之間的差異,并將測量結果上報設計院,由設計院根據測量參數對張拉控制應力進行調整。正常生產后每100件進行一次損失測試。張拉具體相關參數由工程技術科根據每次千斤頂校正后數據和15、所用每批鋼絞線的彈模,分別計算各階段張拉油表讀數和伸長直,以張拉通知單的形式下發。預應力張拉工序屬關鍵工序,也屬重要隱蔽工程,施工人員自檢并及時填寫張拉記錄。專職檢查部門應對其張拉程序、張拉順序、張拉力值、靜停、伸長值、斷絲滑絲等進行監督性的旁站檢查。采用兩端同步、對稱張拉,張拉過程中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如一端油泵過快,另一端油泵較慢,就讓油泵快的一端先停一下再啟動,盡量保持一致;操作指令聽不清,導致兩端啟動油泵不一致,應加強兩端之間的協調;預施應力值以油表讀數為主,鋼絞線伸長值作校核,同一束兩端伸長值大致相等,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控制在6%以內。張拉施工必須檢查三同心兩同步:三16、同心:預應力管道與錨下墊板的錨口同心、錨墊板錨口與錨圈同心、錨圈與千斤頂同心。兩同步:張拉時兩端及兩邊必須同步、對稱張拉。保證張拉工作順利進行,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損失。斷、滑絲數量不超過預應筋總數的0.5%,并不得位于梁體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數量不得超過一絲。鋼絞線斷絲是指單根鋼絞線內鋼絲的斷絲。張拉千斤頂中心、錨具中心與預留孔道中心不重合,錨具的夾片硬度較低,下雨天進行張拉,鋼絞線表面有雨水等情況都可能會引起斷、滑絲。如張拉過程中的斷絲數量超過規范要求時,采用小千斤頂進行單根放張,更換鋼絞線(錨具),重新進行張拉。當不能更換時,在許可得條件下。可采取補救措施,如提高束預應力值,但須滿足設計對17、各階段極限狀態的要求。張拉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需要更換鋼絞線重新張拉:后期張拉時發現早期張拉的錨具當中夾片斷裂者錨具內錯牙在3mm以上者錨具內夾片斷裂者錨環裂紋損壞者切割鋼絞線或者壓漿時發生滑絲者初(預)張拉后的鋼束應用防水材料包裹或套上塑料套管,避免錨具、預應力筋受雨水、養護用水澆淋,防止錨具及鋼絞線出現銹蝕。六、質量標準1、預張拉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60(33.5MPa),內模應松開后(不應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才能進行。2、初張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80(43.5MPa)和模板拆除后進行,箱梁經初張拉后,方可吊出制梁臺座。3、終張拉在梁體混凝土強度(53.5MPa18、)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3.55104MPa)后、混凝土的齡期不少于10d時進行。4、斷、滑絲數量不超過預應筋總數的0.5%,并不得位于梁體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數量不得超過一絲。5、預施應力值以油表讀數為主,鋼絞線伸長值作校核,同一束兩端伸長值大致相等,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控制在6%以內。七、張拉過程中的安全操作油泵上的安全閥應調到最大工作油壓下才能自動打開。油表安裝必須滿扣,高壓油管使用前應作耐壓試驗,不合格的禁止使用,各接頭必須緊密,油路暢通,不得漏油,否則修理或更換。電路系統檢修不準帶電操作,油路系統檢修不準帶壓操作。張拉過程中,兩端油泵司機應統一指揮送油或回油。工作完畢應打開油閥,切斷電源,非油泵司機禁止操作油泵。千斤頂不得超過設計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在張拉過程中,千斤頂正后方設置防護網并不準站人,油管不準踩踏攀扶。張拉油泵操作者在操作時應專心專意,不準油泵司機開動油泵時干其它工作。八、其它事項此交底中遺漏未交到的事宜,均按有關客運專線技術條件、技術指南以及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