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層住宅及地下室項目施工升降機安裝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33868
2023-12-08
23頁
143.73KB
1、目 錄第1章工程概況11.1工程概況11.2設備安裝概況1第2章編制依據1第3章施工升降機概述及主要技術參數23.1生產廠家及型號23.2主要技術參數2第4章基礎設計及驗算34.1基礎技術要求34.2施工升降機荷載計算4第5章SC施工升降機的安裝與拆卸45.1安裝流程45.2施工升降機安裝前準備45.3安裝外籠底盤55.4安裝基礎節及兩節標準節65.5安裝吊籠(左)65.6安裝吊籠(右)65.7安裝外籠75.8導軌安裝(按照第一次附墻的高度要求來安裝標準節導軌架的高度)75.9安裝傳動機構驅動體總成(外置式)、(內置式在吊籠內進行安裝)85.10安裝附墻架85.11電源線安裝及電氣安全測試952、.12安裝電纜滑輪及導電裝置95.13電纜保護架安裝105.14防風圈安裝105.15限位碰鐵安裝105.16層門安裝115.17安裝時氣候條件要求115.18安裝后的調試115.19安裝后的檢驗115.20施工升降機的拆卸12第6章應急救援預案126.1應急預案126.2事故的應急和救援13第7章施工升降機安全措施177.1安裝安全要求177.2安裝前準備、環境要求、人員安排187.3安全措施18第8章施工升降機的使用與管理188.1施工升降機的使用198.2驗收資料198.3使用前的檢查198.4施工升降機的操作198.5定期檢查218.6施工升降機管理22第1章 工程概況1.1 工程概況3、xx花園八期(23#、24#、28#、29#、30#、31#、32#、配電房、地下室)工程地下室 1 層、地上1、18-25層。各建筑物建設規模及其工程等級評定一覽表 表1.1建筑物名稱占地面積(m2)建筑層數建筑高度(m)建筑結構形式地上地下23#住宅樓483.222-15154.0+1.4框剪24#住宅樓483.222-15154.0+1.4框剪28#、29#商住樓1594.441-25175.7+1.4框剪30#、31#商住樓1537.071-25175.7+1.4框剪32#商住樓758.421-25175.7+1.4框剪配電房五225.7011/框架地下室20889.06/11.4框剪4、施工單位:安裝單位:1.2 設備安裝概況由于施工需要,本工程需安裝三臺SC200/200 型施工升降機,自編為 1-3# 施工升降機。施工升降機的平面位置詳附圖1-施工升降機施工平面布置圖。本方案適用于指導 xx花園八期(23#、24#、28#、29#、30#、31#、32#、配電房、地下室)工程施工升降機的安裝使用及其它相關事宜處理。第2章 編制依據 xx花園八期(23#、24#、28#、29#、30#、31#、32#、配電房、地下室)工程施工圖紙;SC型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5、技術規程JGJ160-200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范JGJ215-2010;佛山市建設工程與施工升降機有關的文件。第3章 施工升降機概述及主要技術參數3.1 生產廠家及型號SC型施工升降機是一種靠齒輪齒條傳動的電梯,主要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人、貨運輸。這種電梯可以非常方便地自行安裝和拆卸,并可隨著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SC型施工升降機有非常可靠的電氣和機械安全系統,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垂直運輸設備。本工程屬于高層建筑,最大安裝高度 84米,根據GJJ系列SC型升降機使用手冊標準節立管壁厚配置圖中的相關規定,標準節配置壁厚=4.5m6、m的標準節,標準節尺寸為650mm650mm1508mm。生產廠家:廣州市特威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施工升降機型號:SC200/200 3.2 主要技術參數設備類型和主要技術參數升降機型號SC200/200傳動系統形式齒輪齒條式傳動吊籠形式雙籠對重裝置不帶對重額定載重量()2*2000最大架設高度(m)150提升速度(m/min)38附著后自由端高度(m)6.032吊籠內尺寸(m)3.2*1.5*2.5對重重量()0吊籠重量()2*1300電機功率(kW)2*3*11電機靜制動力矩(NM):120;安全器制動力矩(NM):2600;底層及圍欄總重:1480 kg;標準節尺寸:6506501508mm7、;標準節用量764.5: 56 節( 84 米);標準節/每節自重764.5:135 kg;防墜安全器型號SAJ40-1.2;附墻架類型:型附墻(如下附圖),自重146kg/個,間距9m以內;導軌架與建筑物距離:30004500mm,自由端長6.032m,總自重約10690Kg;基礎地面:見施工升降機立面圖。第4章 基礎設計及驗算4.1 基礎技術要求根據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規格及II型附墻安裝要求,按“使用說明書”并結合工地實際情況,選擇升降機的安裝位置,按相應技術要求制作升降機基礎,要求基礎平臺能承受總自重2陪以上的靜壓力,并應有排水設施,安裝尺寸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1、基礎承載能力應大8、于P,基礎應能承受最不利工作條件下的全部荷載;2、砼標號不少于C30,混凝土基礎底面承載能力應大于0.15MP;3、基礎座全部埋入混凝土基礎內,4-M24安裝孔上端面與基礎面相平不能超出基礎面;4、基礎平面度100150150200200垂直度公差值(mm)不大于導軌架架設高度的1/100070901101305. 施工現場沒有起重設施的,使用本機吊桿的操作方法。(1). 打開一扇護身圍欄,將吊桿的吊鉤放下,并鉤住標準節吊具。吊桿的鋼絲繩直徑不得小于5mm。(2). 搖動手搖卷揚機,將已清潔干凈,并加上潤滑油的標準節,吊至吊籠頂部緩緩放下。點動行駛,直至距導軌架頂部大約300mm左右時停止。(9、3). 用吊桿吊起標準節,對準下面標準節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進行對接好,放下吊鉤,并用螺栓緊固。(4). 松開吊鉤,將吊桿回轉,復檢標準節立管接縫處的錯位階差及齒條齒高方面的階差,符合要求后,再將螺栓緊固。(5). 當無對重要求時,標準節頂部立管管口,應安裝防雨橡膠套。5.9 安裝傳動機構驅動體總成(外置式)、(內置式在吊籠內進行安裝)1. 用起重設備將驅動體總成吊裝就位,并調整其相對位置。2. 調整齒輪、滾輪、導向輪與齒條、導軌架間的間隙。(1). 各導輪與齒條嚙合時,沿齒條高的方向不得小于40%,沿齒長方向,不得小于50%,齒面側隙應為0.20.5mm。(2). 各滾輪與標準節立管的間隙為10、0.5mm,并擰緊螺栓。3. 起重量力距限制器的安裝。(1). 點動驅動體小車上下就位到適當位置,安裝起重量力距限制器及其聯接板,插銷及開口銷等。(2). 安裝電器限位開關,使其超載時能反應及時、有效。5.10 安裝附墻架1. 隨著導軌的升高,應安裝附墻架,附墻架以0.000混凝土上地面為基準平面,每隔9.048米安裝附架一組,建筑物上的附墻座應先安裝好支架,其允許最大水平傾角為100以內,每個停靠站必須設過橋平臺。2. 本工程選用型附墻架(構造見附圖),安裝如下:(1)在標準節上安裝兩根方管,用U型螺栓緊固;(2)安裝附墻座,附墻座用穿墻螺栓緊固于邊梁上。(3)將兩根左右支撐管與附墻座連接;11、(4)安裝凸形連接架,安裝長方形主架;(5)用螺栓及梢子將附件部分連接起來,調節好各方面的距離,緊固所有螺栓,在調整推拉桿時會對標準節垂直度產生推、拉力,并同時調整校正標準節的垂直度;(6)附墻架的最大水平傾角不大于8,即144:1000,慢慢啟動升降機,確保吊籠及對重不與附墻架相碰。3. 因施工升降機附著架所安裝的樓層及中心線與建筑物附墻座的距離不同(安裝樓層位置如后附圖),附墻架的計算取最不利情況下驗算:F= (L60)/ (B2.05)kNL為升降機中心線到建筑物附墻座距離;B為附墻架兩點設計距離;本工程L最大為3.1m,B為1.43mF=(310060)/(14302.05)=63.412、 kN;本工程附墻架螺栓及桿件均采用原廠配套附墻架,連接螺栓及零件滿足要求。5.11 電源線安裝及電氣安全測試1. 安裝電源線緊固安裝螺栓。2. 檢查電動機及電氣對地絕緣電阻值。(1).電動機及電氣元件(電子元件部件除外)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少于0.5M。(2). 電氣線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少于1 M。(3).檢查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是否可靠接地。(4).接零時電源線。3.送電檢查。4.試驗外籠門開啟狀況。5.試驗吊籠單開門,雙開門狀況。6. 吊籠安全門(天門)開啟狀況。7. 斷繩開關,在斷繩、松繩位置狀況。8. 上下限位開關狀態。9. 上下極限限位開關狀態。10. 急停開關動作狀態。11. 打開任意13、一個門后,其它電氣狀態。12. 照明電源與動力電源相互獨立,切斷電源后狀態。13. 檢查電動機旋轉方向相序。14. 檢查制動器松緊程度。5.12 安裝電纜滑輪及導電裝置1. 將電纜隨線一端插頭插入吊籠插座,并將電纜固定于電纜架上。2. 將電纜加一端聯接到電氣電源箱內。3. 用吊桿將電纜卷放置于吊籠頂部,用一根軸穿入電纜卷里,使其能依軸轉動,起升吊籠至導軌架頂部,將電纜穿進安全圍欄向下垂放電纜。4. 安裝電纜導軌架至半高度以上三米處,使電纜隨線自然下垂。5. 在電纜導軌架頂部安裝電纜挑線架,把電纜的一揣接到電纜挑線架的中間接線盒中。6. 將電纜與導軌架卡架在一起。7. 吊籠下降每一米五要裝一具電14、纜卡,將電纜固定在導軌架上直至底層。8. 吊籠升至導軌架頂部的電纜挑線架處。9. 切斷電源,從底層電箱上拆下電源隨線,把固定電纜接至電線箱內。10. 卷起電纜隨線,將一端接至電纜挑線架上,中間接線盒中。11. 將電纜固定于電纜挑線架上,合閘并確認電源箱相位正確。12. 緩慢下降升降機,每隔六米,停下安裝一個電纜保護架。13. 墊起吊籠,以便安裝電纜滑輪。14. 在靠電纜滑輪的一側,放下兩個滾輪,并將電纜滑輪安裝在吊籠下面。15. 重裝滾輪,調整滾輪與導軌架的間隙。16. 取下電纜滑輪側蓋,裝入電纜后蓋上側蓋。17. 取出吊籠墊。18. 電纜滑輪在原位,接直電纜隨線,使電纜滑輪碰到吊籠底部,將電15、纜固定于吊籠的電纜托架上。19. 卷起所剩電纜,并用尼龍電纜鎖帶,將其固定在吊籠欄桿上。5.13 電纜保護架安裝1. 用起重工具將電纜卷懸掛在于電纜筒上方。2. 放出約2.5米的電纜,以便把電纜接到電源箱上。3. 從電纜筒底部位拉出電纜至電源箱,暫不連接。4. 將電纜一圈一圈地順時針放在電纜筒中,盡量使每一圈一樣大,其直徑略少于電纜筒徑。5. 將電纜固定于電纜托架上,將電纜插頭插入插座。6. 將電纜接至電源箱,起動升降機檢查是否纏繞。7. 在導軌架加高的過程中,要同時安裝電纜保護架,每隔六米安裝一個。8. 調整電纜保護架,以及電纜托架的位置,確保電纜在保護架U型中心。5.14 防風圈安裝1. 16、從地面起,第一個防風圈在距電纜筒一米五,第二防風圈相隔三米,第三個防風圈開始每隔六米接一個。2. 緊固螺栓,保證安裝牢固。5.15 限位碰鐵安裝1. 安裝下限位碰鐵及下極限限位開關碰鐵。(1). 根據中吊籠下降至緩沖器前,留有安全距離的動作位置,安裝下極限限位。(2). 根據下極限限位位置及吊籠下降慣性,調整限位碰鐵位置。2. 安裝上限位碰鐵及上極限限位開關碰鐵。(1). 根據吊籠上升至天輪之前留有安全距離的動作位置,安裝上限限位。(2). 根據上極限限位位置及吊籠上升慣性,調整限位碰鐵尺寸。5.16 層門安裝1. 層門每一層設置一組,門框應與建筑物聯接牢固。2. 層門的安裝,要安裝機電聯鎖保17、護裝置。3. 層門框兩側圍欄應安全可靠。5.17 安裝時氣候條件要求1. 環境溫度負200C+400C。2. 風速20m(六級風)時允許進行中下段的標準節安裝。3. 風速13m(四級風)時允許進行頂部標準節安裝。5.18 安裝后的調試1. 活板門開關的調試;2. 單開吊籠門開關調試;3. 極限開關的調試;4. 上限位開關的調試;5. 下限位開關的調試;6. 雙開吊籠門開關的調試;7. 斷繩保護開關的調試;8. 超載保護裝置的調試。5.19 安裝后的檢驗1. 緊固所有螺栓。2. 調整滾輪與導向輪間隙。3. 測試導軌架垂直度,并紀錄在案。4. 各潤滑部位加足潤滑脂或潤滑油。5. 做上下運行試驗及各18、限位開關和層門等試驗。6. 做靜態試驗,吊籠離地一米高,吊籠內裝125%負載,檢驗下滑現象。7. 做安全限速器墜落試驗三次,檢查制動距離。8. 做起重量力矩限制器效果試驗,超載125%時,電器系統停止工作。9. 空載試驗:上下運行三個循環,每個循環上升,下降各一次,正常制動。10. 額定負載試驗:上下運行三個循環,每個循環上升、下降各做一次,正常制動。11. 超載試驗:上下運行三個循環,每個循環上升、下降各做一次,正常制動。12. 檢查各機構溫升狀態。(1). 電動機的溫升符合電動機標準的規定。(2). 蝸輪減速器油液溫升不得超過60K,其它減速器應油溫升不超過45K。(3). 升降機的提升速19、度誤差不超過8%。5.20 施工升降機的拆卸1. 拆卸程序及控制:外梯的拆卸原則上按安裝外梯的逆程序進行。2. 升起吊籠,拆除上限位、極限限位、仿冒頂限位碰塊。3. 用專用小吊臂將第一節標準節拆除,至于籠頂。4. 重復上述操作,可逐一拆除各標準節,同時拆除相應的附墻裝置、電纜護架等。5. 最后用起重機拆除加節裝置、吊桿、導軌架,使吊籠落在緩沖彈簧上,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源線。6. 松開電機制動器,將吊籠吊離導軌架。7. 拆除最后三節標準節和底盤。8. 施工升降機拆除完畢后,應將剩余的零部件裝箱使用,工完場清。9. 清理好現場環境,嚴禁廢油及其它污染。第6章 應急救援預案6.1 應急預案根據施工升20、降機的性能及其使用條件,可能發生的事故:a、在施工升降機正常運行途中,突然斷電使施工升降機無法運行停溜至半空。在此情況下,操作工應保持清醒頭腦,果斷處理并觀察所停止的樓層是否可以打開吊籠門與建筑物的安全層門通道,疏散人群,確保人身財產安全,同時通知相關技術人員并通過手動方式使其緩慢下放至底部(以上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操作)。b、如出現機械故障導致施工升降機無法正常運行停止在高空時,處理方法同上。c、當吊籠在上限位開關和極限開關同時失效的情況下,吊籠可能會再現沖冒事件。貴公司所使用的施工升降為上傳動動方式,根據附墻上導軌架自由端最大不得超過7.5 m之要求,如發生沖項最多只能使其一傳動齒出軌,同時保21、護鉤起到防脫落作用。在此情況下,如由籠在額定載重量下,自由端導軌架按設計要求能滿足承受力要求,使其不傾斜,同時操作人員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并積極打開安全天窗疏散人群,必要時向社會發出求援請求。d、為防止機體倒塌及吊籠墜落的情況下,應不定期觀察施工升降機基礎承受力情況,如出現下陷狀態,就及時補救并責令停止施工運行,在確保安全符合使用要求情況下,才能啟動施工。定期檢查附墻架、標準節、連接銷及其安全裝置是否牢固可靠,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6.2 事故的應急和救援根據施工的任務和特點,本工程項目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氣體中毒、架體倒塌、高處墜落、特體打擊、觸電、機械傷人、起重傷害、火災、爆炸等事故。安全22、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應根據事故發生的環境、條件、原因、發展狀態和嚴重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因此,本事故應急與救援是安全事故發生后,實施搶救工作和進行事故處理的指導性意見,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機進行處理。6.2.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組長:陳強組員:王玉龍、王仕彪、謝文東、梁清安全員:陳志新事故報告及公共急救電話公司質安機電部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陳強,電話:13702970950,質安機電部接到報告后及時向公司級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消防事故還應當同時向消防部門報告。消防報警1123、9;公安報警、公共急救電話110;醫療急救120;6.2.2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1)組長組織工程項目部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2)安全員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3)組員根據各施工場區的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建立共同應急救援網絡和制定應急救援協議。6.2.3 應急程序(1)重大事故首先發現者緊急大聲呼救,同時可用手機或對講機即報告工地當班負責人條件許可緊急施救報告聯絡有關人員(緊急時立刻報警、打求助電話)成立指揮部(組)必要時向社會發出救援請求實施應急救援,上報有24、關部門,保護事故現場等善后處理。(2)一般傷害事故首先發現者緊急大聲呼救條件許可緊急施救報告聯絡有關人員實施應急救援,保護事故現場等事故調查處理。6.2.4 施工應急措施及要求(1)各有關人員接到報警救援命令后,應迅速到達事故現場。尤其是事故急救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達到事發地點,以便能給傷員得到及時、正確的施救。(2)當事故發生后,要立即與市急救中心門診部聯系要求派遣醫生來工地,協助救護,當人員傷害較多或較嚴重時,亦應同時與120急救中心聯系。(3)當醫生未到達事故現場之前,急救人員要按照有關救護常識,立即救護傷員,在等待醫生救治或送往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放棄和停止施救。(4)當事故發生后,或發25、現事故預兆應迅速組織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積極采取有關措施并組織治安人員建立警戒,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并保證事故現場的救援道路暢通,以便救援的實施。(5)當發生重、特大事故,由上級部門在事故現場建立應急指揮部,專業救援隊到不定期事故現場后,先協助急救人員進行施救,服從指揮的統一指揮。6.2.5 事故應急處置現場應急處理詳見下6.1表表6.1 現場應急救援措施序號事故類別事故原因現場救援措施1火災1、電器使用、線路短路等。2、使用明火或電焊等1、最早發現者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撲救,當判斷火勢無法控制時,要迅速報警或向有關部門人員報告。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26、迅速成立。3、義務消防隊員和其他救援專業小組成員戴好有關防護用品和現場和各處配置的消防滅器村、有關應急器械迅速往事故地點實施撲救,控制火勢。4、指揮部根據火災的影響范圍,迅速指揮疏散無關人員到施工消防布置平面圖所畫的指定安全區。作業區火災,可采用建筑物樓梯,外腳物架上梯、離火災部位較遠外施工電梯等到疏散,不得使用離火災部位較近的外用電梯,嚴楚使用室內電梯。在火災現場的管理人員和班組長不得搶選逃離,要負責指揮疏散,防止恐慌而發生其他事故。5、當火勢一時無法控制,要及時采取隔離火源措施或搬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的貴重物品,防止火勢蔓延到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存放貴重物品的地點,當有可能發生氣瓶爆炸等或火勢27、已無法控制且會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指揮部要必要時可決定撤離救火人員到安全地方,等待專職消防隊救援或采取其他必須措施。6、醫療救護應急人員應對受傷人員立即搶救和實施必要性的處理,并將受傷較重的人員送往醫院。當專業防消專業醫療人員到達現場后,義務防消人員和急救人員應協助他們進行施救,并服從他們指揮。7、保衛消防負責人要組織安治隊員擔負治安和指揮交通指揮,在事故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2易燃易爆氣體泄露氣瓶保管使用不當1、最早發現者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如嘗試關閉閥門、堵漏洞等措施截斷、控制泄露情況,若一時無法控制。應立即帶走所有移動工具,切斷該部位電源,迅速撤28、離并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但不得使用手機或電話在氣體泄露區內報警。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指揮部門迅速成立。3、在有氣體泄露區內嚴禁使用手機、電話、啟動電器設備和一切生產火或火花行為,并應派電工切斷泄露區內電源和電話線等。同時停止附近的作業。4、指揮部門應根據影響范圍,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遠離危險區域,治安保衛人員要迅速建立禁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3觸電事故1、觸碰外電線路。2、設備漏電,未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裝置。3、未按有關規定,違反操作規程等。1、最早發現者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施救使觸電迅速脫離電源。方法:(1)條件許可應首選切斷電源開關(2)用干燥的絕緣木條、布帶等將電源線29、從觸電者身上拔離,或將觸電者拔離電源。注意:要防止地面導電,使救護者觸電。如地面導電,救護者應采取措施,使自己站在不導電的物體上施救。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迅速成立指揮部。3、觸電者脫離電源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是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剛應使傷員在空氣清新、流通的地方靜臥休息;如已停止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或雖有呼吸,但比較困難,應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進行搶救。4、有關人員迅速聯系門診部、醫院、或120急救中心。5、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救護傷員,在等待醫生救治或送入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或放棄施救,是否死亡由醫生判斷。4高空墜落1、無臨邊、洞口防護措施等。2不戴安全帶高空作業。330、違反操作規程和紀律要求、違章施工等1、發現者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取正確方法進行施救,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2、按照應急程序處理,指揮部迅速成立。3、迅速解救傷員。因高空墜落一般會有骨傷傷害,因此在施救過程中要特別防止給傷者造成第二次傷害。4、同上3、4點。5物體打擊機械1、高空墜落物,2、未戴安全帽等3、違章操作機械1、按應急程序處置。2、按應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處置。3、要給傷者及時止血。第7章 施工升降機安全措施7.1 安裝安全要求1. 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用標志桿等圍起來禁止非工件人員入內。2. 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應加安全網。3. 安裝過程中,必須由專人負責,統一31、指揮。4. 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頭、手絕對不能露出安全欄外。5. 如果有人在道軌上或附墻架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起時嚴禁進入外籠內。6. 吊籠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欄外。7. 利用吊桿進行安裝時,不允許超載,吊只可用來安裝或拆卸升降機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8. 吊桿上有懸掛物時,不得開動吊籠。9. 安裝作業人員應按空中作業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等,不要穿過于寬松的衣服,應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運動部件中,發生安全事故。10. 操縱升降機,必須將操縱盒拿到吊籠頂部,不允許在吊籠內操作。11. 吊籠起動前,應先進行全面檢查,消除32、所有不安全隱患。12. 安裝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安裝載重量裝載,不允許超載運行。13. 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天氣不能進行安裝作業。14. 升降機運行前,應首先將保護接地裝置與升降機金屬結構聯通,接地電阻4。7.2 安裝前準備、環境要求、人員安排1.了解現場布置及土質情況,清除周圍障礙物,必須待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開始安裝。2.環境條件要求,施工起重機的安裝及拆裝作業應在白天進行,當遇大風、濃霧和大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工作。3.安裝人員安排:施工安裝必須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公司安裝,起重及安裝人員46人;電工2人,操作工2人。安裝操作人員必須持特種操作證工作,33、在安裝過程中必須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戴好安全帶。7.3 安全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生產紀律和文明施工要求。2.安裝人員要經架設登高和起重安裝作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體檢合格,考核合格,持證上崗。3.作業前檢查基礎處理是否完好,作業周圍10米內設置境界是否已落實。4.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穿安全鞋,掛安全帶,工具放入工具袋,并扣好衣扣和袖口扣,體檢血壓不正常的不準登高作業。5.安裝時嚴禁拋擲桿件、工具材料。6.安全停靠裝置,保護裝置,防沖頂裝置,吊盤安全門,吊盤兩側安全防護板,首層進料口防護門,地面進料口防護棚,樓層卸料出入口防護門或防護欄“嚴禁探頭、嚴禁乘吊盤”安全標34、志,樓層卸料通道兩側邊防護欄,通訊聯絡裝置,緊急斷電開關,吊盤頂部防護板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有效。7.分段驗收,其高度必須高于樓層作業面6-8m。8.安裝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有綁扎牢固的橋板上,橋板寬度不小于60cm,并掛扣好安全帶。9.電氣安裝必須符合安全用電規范要求,按要求做好防雷接地措施。10.未經驗收合格不準交付現場使用。第8章 施工升降機的使用與管理8.1 施工升降機的使用施工升降機安裝后,應由主管部門組織按照本規范和設計規定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發給使用證后,方可交付使用。8.2 驗收資料1. 施工升降機的所有隱蔽工程完成后,施工員、質安員、機電員會同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必須嚴格執行施35、工升降機相關的驗收要求。同時具備以下資料后方能投入施工使用。2. 施工升降機施工組織設計;3. 施工升降機出廠合格證復印件;4. 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工程安全技術交底;5. 施工升降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6. 施工升降機搭設驗收表;7. 施工升降機基礎隱蔽驗收記錄表;8. 施工升降機檢測驗收報告;9. 施工升降機每日班前安個檢查、運行記錄表,維護保養記錄;10. 施工升降機工操作證復印件。8.3 使用前的檢查1. 金屬結構有無開焊和明顯變形;2. 架體各節點連接螺栓是否緊固;3. 附墻架、纜風繩、地錨位置和安裝情況;4. 架體的安裝精度是否符合要求;5. 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靈敏可靠;6. 電氣設備及36、操作系統的可靠性;7. 信號及通訊裝置的使用效果是否良好清晰;8. 施工升降機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及防護情況。8.4 施工升降機的操作8.4.1 安全要求1. 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各個零部件工作原理和整機性能及操作技術。2. 當風力超過6級或惡劣氣候下,不得開動升降機。3. 經常觀察吊籠運行通道有無障礙物。4. 升降機必須始終保持所有零件工作正常、完整、齊全。5. 升降機的基礎不允許有積水。6. 確保吊籠裝卸未超過其額定載重量,嚴禁超載工作。7. 升降機在下班后應停靠在地面站臺,將極限開關鎖住,并切斷電源。8. 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及做墜落試驗。9. 升降機在使用前必須對各潤滑部37、位,齒輪、齒條,加注潤滑油,嚴禁無潤滑操作。8.4.2 操作方法1. 將底層護欄電源箱上的電源開關置于“ON”。2. 關閉所有的門,包括吊籠單開門、雙開門、活板門及底層外圍護欄門。3. 使吊籠內極限開關手柄處于“ON”位置,并確認電控箱內的保護開關接通,操縱盒上的急停按鈕已經打開。4. 搬動手柄并保持運行位置,升降機即可運行,吊籠升降,按操作盒上箭頭所示,松開操作手柄,吊籠即可停機。5. 在運行中如發生異常情況如電氣失控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在未排除故障前不允許打開急停按鈕。6. 如在吊籠頂上安裝和檢修時,必須將操作盒從吊籠內取下,通過吊籠上方操作盒進行操作。7. 當升降機在運行中由于斷電或38、其它原因而異常停車時,可進行手動下降,使吊籠下滑到下層停靠站。8. 可用電機尾端制動電磁鐵手動釋放拉手緩緩向外拉出,使吊籠緩慢地向下滑行。8.4.3 潤滑每次安裝升降機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須進行一次包括各部件的全面潤滑,正常運行時按下8.1表中的周期進行潤滑,在進行潤滑之前,必須將沾有灰砂的潤滑部位清除干凈。表8.1潤滑部位表周期項目潤滑部位備注每周1減速機檢查觀察孔油面,必要時添加2齒輪齒條涂刷油脂3對重滑到涂刷油脂每月4限速器用油槍加注油脂5滾輪用油槍加注油脂6對重導向輪用油槍加注油脂7門配重滑道涂刷油脂,包括吊籠、外籠門8道軌架立管涂刷油脂8.5 定期檢查8.5.1 每天檢查1. 檢查底層防39、護門上的安全開關,打開底層護欄門,吊籠應不能啟動。2. 檢查上、下限位開關、極限開關及其碰鐵可靠、有效。3. 逐一進行下列開關的安全試驗,每次試驗吊籠均應不能啟動。 a)開啟吊籠單開門; b)開啟吊籠雙開門;c)開啟吊籠活板門;d)觸動斷繩保護開關;e)按下急停按鈕;4. 檢查吊籠及對重通道應無障礙物。5. 檢查齒輪與齒條的齒合間隙,保證間隙0.2mm0.5mm。6. 司機的視線或通訊裝置的使用效果是否清晰良好。8.5.2 每周檢查1. 檢查傳動底板螺栓緊固情況。2. 檢查各潤滑部位,應潤滑良好。檢查減速機潤滑油,如有漏油或油液不足等情況,應補充潤滑油。3. 檢查小齒輪、導輪及滾輪、所有附墻架40、聯接,所有標準節的聯接螺栓以及齒條的緊固螺栓聯接應牢固。4. 檢查電纜托架及電纜保護架應無螺栓松動或位置移動。5. 檢查天輪傳動應靈活,無異常聲音,聯接部位應堅固。6. 檢查電纜滑車架和對重導向輪應轉動靈活。7. 檢查電機及減速機有無異常發熱及噪聲。8.5.3 季度檢查1. 檢查滾輪、各個滑輪及導向輪的軸承、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及更換。2. 檢查滾輪的磨損情況,調整滾輪與立管的間隙為0.5mm,先松開螺母,再轉動偏心軸校準后緊固。3. 檢查電動機和電路的絕緣電阻及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金屬結構的接地電阻。4. 做墜落試驗,檢查安全氣的可靠性。5. 用塞尺檢查制動盤磨損。8.5.4 年度檢查1. 檢查電41、纜隨線,如有破損或老化應立即進行修理和更換。2. 檢查減速機與電機間聯軸器的橡膠塊是否老化、破損。3. 檢查對重鋼絲繩有無斷絲、變形情況,繩端連接是否牢固。4. 全面檢查各零部件,進行保養及更換。8.6 施工升降機管理1. 司機應按使用說明書的有關規定,對提升機各潤滑部位,進行注油潤滑;2. 維修保養時,應將所有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切斷主電源,并在閘箱處掛“禁止合閘”標志,必須時應設專人監護;3. 升降機處于工作狀態時,不得進行保養、維修,排除故障應在停機后進行;4. 更換零部件時,零部件必須與原部件的材質性能相同,并應符合設計與制造標準;5. 維修主要結構所用焊條及焊縫質量,均應符合原設計要求;6. 維修和保養提升機架體頂部時,應搭設上人平臺,并應符合高處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