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綜合體項目外用電梯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34028
2023-12-08
12頁
740.27KB
1、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設備概述1四、地基基礎設計3五、升降機的安裝流程4六、升降機的安裝4(一)、安裝前準備工作4(二)、安裝安全要求:4(三)、安裝工藝及技術要求:5七、附墻的安裝技術要求81、在導軌架上安裝兩根方管用螺栓緊固。8八、對重安裝及技術要求:8九、安裝電器控制系統后并調試8十、墜落試驗8十一、承載力計算9十二、自檢10十三、附圖10一、工程概況漳州xx廣場。總規劃用地面積14.39公頃,規劃規劃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65.3萬平米,地下建筑面積20.7萬平方米),其中購物中心21.55 萬平米,酒店4.10萬平米,寫字樓9.00萬平米,公寓5.60萬平2、米,商務酒店0.80萬平米,商鋪6.80萬平米,配套物業0.55萬平米。其中A1、A2地塊由大商業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商鋪構成。二、編制依據1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資料編寫指南 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CJ59-xxx) 3施工升降機安全技術規則(GB10055) 4施工升降機檢驗規則(GB10053) 5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10054) 6施工升降機試驗方法(GB/T10056) 7起重機械用鋼絲繩試驗和報廢實用規程(GB/T5972-xxx) 8起重設備安全規程(GB6067-xxx) 9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0SCD200/200TD型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說明書 三、設備概述3、SCD 型施工升降機是一種靠齒輪齒條傳動的電梯,主要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的人、貨運輸。這種電梯可以非常方便的自行安裝和拆卸,并可以隨著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及可靠的電器和機械安全系統,是建筑施工中安全、高效的垂直運輸設備。1、機械型號:該工程采用SCD 200200TD型,帶對重,每個吊籠載重2000kg。2、技術特點:外籠:由固定標準節的底盤和防護圍欄組成。外籠門:由機械和電器鎖定,除非吊籠落下來,外籠門將不能打開。如籠門未關,吊籠將不能啟動。3、標準節:每節標準節長1508mm。由兩條齒條與對重道軌組成,多節標準節用螺栓連接變成道軌架,通過附墻與建筑物固定,做為吊籠上下運行的道軌。4、附墻架:有4、多種型號的附墻架,根據需要而選擇其中一型,附墻架可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某些尺寸,沿道軌架高度一般每隔310.5m安裝一個附墻架。 5、吊籠: 為一鋼結構,四周有堅固的鋼絲網并設有進、出門(即單、雙籠開吊籠門),由安裝在吊籠上的滾輪沿道軌架運行。 吊籠上設有安全鉤,(亦可設置電器控制)以防止吊籠從道軌架頂部脫離。 在安裝時,吊籠頂部可作為工作平臺,由安全攔桿圍住。頂上有一活板門,通過配備專用梯子,可方便的攀登頂部上進行安裝維修,活板門上安裝有電器開關,當板門打開時,吊籠將不會動作。6、傳動機構:由電動機、電磁制動器及傳動齒輪等組成,傳動機構彈性聯接在吊籠上通過齒條與齒輪咬合使吊籠運行。7、限速器:由5、外殼、制動錐鼓、離心塊、彈簧等組成。當吊籠超速時,限速器里的離心塊克服彈簧拉力帶動制動錐鼓旋轉,與其相連的螺桿同時旋進,制動錐鼓與外殼逐漸接近,增加摩擦力,確保吊籠平緩制動。8、對重:主要用在不改變電能消耗下增加升降機的載重量,由鋼絲繩通過導軌架頂的天輪,懸掛于吊籠頂部,在標準節的對重軌道中運行。9、安全控制系統:由電路里設置的各種安全開關裝置及其它控制器件組成。在升降機運行發生異常情況時,將自動切斷升降機電源,吊籠頂部及各門均設有安全開關,如任一門開啟或未關閉,吊籠均無法啟動;鋼絲繩錨點處,設有斷繩保護開關;吊籠上設有上、下限位開關及極限位開關;此外限速器尾殼內設有限速保護開關,限速器動作時6、,通過機電聯鎖切斷電源。10、SC系列升降機主要參數:生 產 廠 家廣州市京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標準節尺寸(mmm)長寬高0650.651.508型 號SCD200200TD自重(kg)170單籠額定載棕重量(kg)2000吊籠尺寸(mmm)長寬高3.21.52.5額定乘員(包括司機)(人)20自重(kg)1480最大架設高度(m)450底籠尺寸(mmm)長寬高3.73.42電機功率JG25%(KW)211KW自重(kg)700吊桿起重量(kg)200平衡鐵重量(kg)1100附著第一道(m)75限速形式防墜安全器兩道間距(m)75導軌架中心距建筑墻面距離(m)3.90最大懸空(m)7.5四、地7、基基礎設計 施工電梯的基礎尺寸根據所選的施工電梯型號參考產品說明書采用尺寸為4400x3800,高300mm,混凝土等級C30,鋼筋按廠家說明書為:雙層雙向鋼筋C12200。基礎板下地面的承載力應大于015Mpa。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在首層地下室外側回填土地面上制作安裝砼基礎,回填土采用中砂回填,并打夯填實,中砂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80kpa=1.8Mpa1.5Mpa,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五、升降機的安裝流程 (基礎)底籠、導軌架吊籠電器系統(調試)導軌架加高附墻架電纜系統對重系統六、升降機的安裝(一)、安裝前準備工作施工升降機安裝前,應檢修和保養機械各部機構,保證設備零部件齊全完好。在安裝過8、程中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離地面2m以上),還應佩戴安全帶,穿防滑工作鞋。1、安裝前,項目部應做好升降機基礎設計工作,保證所做的設備基礎達到說明書規定要求。2、清理安裝現場,排除障礙物。3、安裝現場應搭設工作防護區,謹防閑雜人等進入安裝工作區。4、成立安裝小組,擬定完善安裝方案的安全技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熟悉安裝工藝及技術要求。5、準備好安裝所需的起重機械和通訊工具。(二)、安裝安全要求:1、施工電梯工作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2、安裝要有專人統一指揮,并熟悉該電梯圖紙、性能、安裝程序和檢查要點。3、安裝過程中,必須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4、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用標志9、桿等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5、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應放安全網。6、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頭、手絕對不能露出安全欄外。7、安裝兩節立桿柱后,要在兩個方向調整電梯垂直度,并把配重機吊籠吊裝就位。8、調試梯籠,調試導向滾輪與導軌間隙,以電梯不能自動下滑為限,并在距地面10米高度內進行試驗。9、隨標準節加高,必須按規定進行附墻連接,連接件必須牢固,隨后調整緊固附墻,調整立柱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1000,頂部懸臂部分不能超過說明書要求。10、在立柱加節時,梯籠內可以載2名工人和所用工具進行使用,由于此時尚裝有上限保險,故必須控制籠的上滾輪,上升離齒條頂端1米處要停止運行。另處向下運行時梯10、籠靠自重分段逐節下滑,每下滑一節要停車一次,以免超過剎車發熱。標準節加裝至全高后,要裝上天輪組,將梯籠升高離天輪1.5米高,鋼口繩繞過天輪,其下方與配重圓卡子固定,卡子不得少于3個,間距按100-120mm卡牢,當配重碰到彈簧時,梯籠頂離天輪組的距離不小于300mm。11、安裝完畢,進行整機運行調試,荷載試驗按照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進行,經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12、如果有人在道軌架上或附墻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長工升降機。13、吊籠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欄外。14、安裝人員應按高空作業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靴等,不要穿過于松寬的衣服,應穿工作11、服,以免被卷入運動部件中,發生安全事故。15、操作升降機,必須將操作盒拿到吊籠頂部,不允許在籠內操作。16、施工人員嚴禁在高空拋擲物品,各種工具、零件一定要擺放好,防止下墜傷人。17、吊籠起動前,應先進行全面檢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隱患。18、安裝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安裝載重,不允許超載。19、雷雨天或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氣候不能進行安裝作業。20、升降機運行前,應首先將保護接地裝置與升降機金屬結構聯通,接地電阻小于或等于4歐。21、切勿忘記擰緊標準節及附墻架的聯接螺栓。22、安裝人員必須按高空作業要求,掛好安全帶。23、在遇到風力大于5級以上時,要停止安裝工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三)、12、安裝工藝及技術要求:1、在現場確定升降機的安裝位置后,需對周圍場地做好平整工作,使地面地耐力在0.1兆帕以上,并要根據附墻距的基礎形式澆注鋼筋混凝土,要求基礎平臺能承受30噸以上的靜壓力,地腳螺栓應與基礎主鋼筋焊牢。2、把防護圍攔基礎構架吊放在基礎上,用水平儀校正導軌架接口,并填實構架與基礎間的空隙,然后擰緊地腳螺栓。3、把標準節一、二節安放在基礎構架接口上,擰緊連接螺栓,安裝好兩個吊籠及對重,然后逐節安裝其余標準節。在每次標準節安裝前,應將標準節插口雜物清除干凈,并涂上黃油,在每次加高10m后應檢查導軌架垂直度小于1/1000,一旦發現超標時用斜支撐加以校正。4、在標準節加裝到9m后,必須架13、設附著支撐架,附著支撐架具體安裝位置詳見附圖。一端與標準節固定一端用扣環與過道豎桿固定,過道豎桿并列四根,用聯接塊固定在防護圍墻板上,從基礎一直架設到頂,每隔 9 m架設過橋聯桿,中間兩根豎桿由附桿連接到預埋支撐座上,要求墻面能承受53KN的拉力,5、用吊車把吊籠在導軌上就位后,調整上、下、左、右導向輪及壓輪位置使齒輪與齒條的嚙合滿足說明書規定要求。6、頭架和對重裝置的安裝6.1把頭架、繩索護架等吊到吊籠頂。6.2把吊籠升到導架頂端以下0.5m處,用安裝起重吊桿把頭架,吊到導軌架上并用螺栓固定。6.3把繩索繞過頭架的滑輪,并放到地面的對重上。6.4在吊籠頂上安裝鋼絲繩護架。6.5把鋼絲繩索系結14、到對重上,并用鋼絲繩卡夾緊。6.6調整鋼絲繩使繩索偏心繩限位開關位于限位板中間。6.7確保對重通道暢無阻,對重導輪與導軌的間隙應調整到2mm。6.8當對重碰緩沖彈簧時,吊籠頂部離頭架的距離要確保0.3m以上。7電纜及電氣裝置的安裝檢查7.1電纜安裝:供電電源距升降機電源應在20m以內,從供電電源引出的電纜線其規格不得小于雙籠:325+16或用兩條310+16規格的電纜,以保證供電質量,即滿載運行中電壓波動不得大于5%。7.2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電源箱內的電源開關經空氣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7.3將電纜以自由狀態盤入電纜筒內,不得扭扣、打結。7.4將電纜筒固定在外籠上的電纜臂正下方,將電纜線一端從電15、纜筒底引入接進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臂引到吊籠內接入電控箱。7.5升降機的電源必須重復接地,保證升降機安全運行。8、安全限位裝置的安裝:8.1上行限位開關的安裝。A、 上行限位開關碰鐵應安裝在保證限位開關觸發留有的上部距離不得小于1.8米。B、 極限開關碰鐵應安裝在上行限位開關上方0.15米處。 8.2下行限位開關的安裝:A、 下行限位碰鐵的位置:當吊籠滿載下行時,應使用吊籠觸發下行限位開關后距離緩沖簧100-200毫米處停車。B、 保證吊籠未碰到緩沖彈簧前觸發極限開關。C、 緊固所有碰鐵上的螺栓,保證碰鐵不移位。9、安裝后的檢查:C、 緊固所有螺栓。D、 測試導軌架垂直度并記錄在案。E、 按16、潤滑要求各部位加油。(見操作與說明部分)F、 上下運行試驗各限位開關靈敏度。G、 做安全限速器墜落試驗。(見操作與說明部分)H、 升降機運行一周后更換減速成機的潤滑油。10、操作與使用:A、升降機的使用環境為:-20+400C,風速小于20米/秒。B、檢查總電源電壓,電壓偏差應在380V5%范圍內。C、檢查各傳動部件的潤滑情況,升降機每次安裝完畢后,都應對各潤滑部件進行。D、全面的潤滑檢查。E、檢查吊籠及對重軌道有無障礙。F、檢查齒輪的的磨損情況。11、操作運行:A、升降機在運行中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B、升降機工作完畢,應將吊籠降至基礎,切斷電源,關好籠門。12、維修與保養詳見使17、用說明書。七、附墻的安裝技術要求1、在導軌架上安裝兩根方管用螺栓緊固。2、安裝好附墻座。3、安裝支架并用螺栓緊固,慢慢啟動升降機,確保吊籠及對重不與附墻架相碰。4、附墻架的最大水平傾角不得大于8,即144:1000。八、對重安裝及技術要求:1、對重最好在吊籠和外籠安裝完畢后未加高標準節前吊就位。2、用起重裝置將對重滑入對重滑道。3、檢查對重導向輪與滑道間隙0.5mm。確保每個輪轉動靈活。4、當導軌架安裝到要求的高度時,要先安裝好天輪,并用鋼絲繩懸掛好對重。5、將鋼絲繩架固定在吊籠上,將吊籠升至距導軌架頂部500mm處,從吊籠頂部放下鋼絲繩時,要考慮鋼絲繩的重量,防止失去重心平衡脫手造成事故。618、鎖好鋼絲繩和吊籠頂部的聯接,鋼絲繩鎖應放置于受力一側,不得交錯安裝,鎖頭不得少于3只,距離應67倍鋼絲繩直徑。九、安裝電器控制系統后并調試1、安裝電纜筒、電源箱,并將電纜放入電纜筒中。2、將電纜一端通過托架接到吊籠內的極限開關上,另一端接到電源箱上。3、從現場供電箱上引出供電電纜,接至電源箱內。4、接通電源,關上底籠和梯籠門,檢查電源的相序,并檢查各安全控制開關。5、安裝下限位、極限碰塊、測量塔身接地電阻為4。6、通電試車,檢查各滾輪轉動情況及齒輪齒條嚙合情況。7、在導軌架上每隔6m安裝一只防風圈,防止風力或其它作用力將電纜飄出掛傷。十、墜落試驗升降機裝載額定重量(2000kg)。切斷主電源19、,將墜落試驗按鈕盒接入電控接線端子上。將墜落試驗按鈕盒通過門放在地面,要確保墜落試驗時,電纜不會被卡住,并關閉所有門后合上總電源。按墜落試驗“上行”按鈕,使吊籠升高到離地面10m左右。按“墜落”按鈕不要松開,吊籠將自由下落,正常情況時吊籠“制動距離為0.251.2m,限速器使吊籠制動的同時,通過機電聯鎖切斷電源.注意:如果吊籠自由下落距地面3m左右仍未停止時,應立即松開按鈕使吊籠制動,然后點動“墜落”按鈕使吊籠緩緩落至地面,查清原因。按“上行”按鈕,使吊籠上升0。2m左右,再點動“墜落”按鈕,使吊籠緩緩落至地面。注意:每次下滑距不可超過0。2m,否則限速器將再次動作。復位“限速器”。并拆除“試20、驗盒電源”。十一、承載力計算查電梯主要參數得(按100米高計)吊籠重量(雙籠):20002=4000kg外籠重量: 1480kg導軌總重: 170kgx66=11220kg 對重重量 : 10002=2000kg吊籠載重量 : 20002=4000kg注:吊籠重已包括傳動機構重量總計5項 : 22700kg基礎承受的靜載荷G的計算: G=22700kg9.8N=222.46(KN)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軸心抗壓強度fc=14.3N/mm2,軸心抗拉強度ft=1.43 N/mm2,底面積S=4.43.8=16.72m2。考慮動載、自重誤差及風載對基礎的影響,取基礎承載系數n=2。基礎承載P=G2=222.462=444.92KN基礎底面積驗算,軸心受壓基礎基底面積應滿足SP/fc=444.92/(14.3103)=0.031m2(滿足要求)十二、自檢 由安裝人員及有關管理施工單位組織自檢、并填寫自檢報。十三、附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