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氣車間、化學品庫項目土方回填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34044
2023-12-08
7頁
81.14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2.1 工程總況12.2 施工范圍13、施工準備13.1材料要求13.2作業條件13.3施工機具準備23.4勞動力準備24、施工組織34.1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圖34.2施工計劃34.3回填土運輸及回填線路35、施工工藝35.1工藝流程35.2施工工藝35.3雨季施工45.4回填土試驗46、質量要求57.成品保護58.安全保證措施69.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措施61、編制依據(1)業主提供的xx7號建筑(特氣車間)、9號建筑(化學品庫1)施工圖紙(2)圖紙會審、設計交底記錄及設計變更洽商等(3)建筑施工手冊(四)(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2、01)(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 01-62-2002)(6)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7)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2、工程概況2.1 工程總況xx項目7號建筑(特氣車間),地上一層;建筑面積為1617.7m2,建筑長寬為53.71m21.1m,建筑高度8.85m,基坑深-3.00m,采用獨立基礎形式。本工程地基回填工程工期為2天。xx項目9號建筑(化學品庫1),地上一層;建筑面積為812.4m2,建筑長寬為38.5m21.1m,建筑高度7.5m,采用獨立基礎形式。本工程地基回填工程工期為2天。2.2 3、施工范圍本工程回填包括7號建筑、9號建筑室外基坑級配碎石類土回填。3、施工準備3.1材料要求(1)材料供應: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層以下填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2/3,含水率應符合規定。(2) 粘性土應檢驗其含水率,必須達到設計控制范圍,方可使用。3.2作業條件(1)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2)填土前應對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進行檢查和中間驗收,合格后要作好隱蔽檢查和驗收手續。(3)確定好土方機械、車輛的行走路線,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固加寬等準備工作,同時要編好施工方4、案。(4)回填前應將基坑四周內清理干凈,不得有垃圾、雜物、積水等。清到與基坑四周排水溝基底標高齊平,回填深度及具體方量應報請監理共同確認。(5)做好雨季施工的防水、排水措施,防止水流入基坑,場外積水及時排除。當地下水繼續進行抽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經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 左右?;彝猎?d內不得受水浸泡。3.3施工機具準備機具數量使用鏟車1臺鏟運土料自卸汽車2臺裝運、轉運土料手推車10個人工轉運土料鐵鍬10個人工轉運土料平碾2臺夯實回填土2m鋼尺、20號鉛絲、膠皮管、環刀等若干/3.4勞動力準備抹灰施工勞動力需用36人:工種數量普工20電工2機械工8放線工4試驗工24、施工組織4.1施5、工管理組織機構圖項 目 經 理劉國軍區域經理艾月華質檢員曹曉東(7#)徐盼(9#)安全員趙建昌技 術 負 責齊文超工長劉洋、張力學施工隊4.2施工計劃(1)7#建筑室外基坑回填土工程:計劃于2010年10月12日-2010年10月14日完成;(2)9#建筑室外基坑回填土工程:計劃于2010年10月18日-2009年10月20日完成。4.3回填土運輸及回填線路7#、9#回填土路線均為先填場內基坑,后填路邊基坑。5、施工工藝5.1工藝流程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5.2施工工藝(1)填土前,應將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樹根、垃圾等雜物都處理完畢,清除干凈。6、(2)檢驗土質。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的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每層厚度為300mm.(4)采用平碾時,要求回填土每層壓實三遍。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不應超過2km/h。(5)碾壓時,輪(夯)跡應相互搭接,防止漏壓或漏夯。長寬比較大時,填土應分段進行。每層接縫處應作成斜坡形,碾跡重疊。重疊0.5l.0m左右,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時,應保證邊緣部位的壓實質量。填土7、后,如設計不要求邊坡修整,宜將填方邊緣寬填0.5m;如設計要求邊坡修平拍實,寬填可為0.2m。(7)在機械施工碾壓不到的填土部位,應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機分層夯打密實。(8)回填土方每層壓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壓實。5.3雨季施工(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層分段逐片進行。(2)加強對天氣的監測,了解當天的天氣預報。做到雨天停止回填土施工并采取如下措施:基坑地表四周做排水溝8、,阻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避免邊坡塌方;在雨水來臨之前,及時壓完基坑已填土層,并將表面壓光,做一定的(約3%)坡勢,在基槽的兩端挖臨時集水坑,雨水來臨時能將基坑內的雨水導入集水坑,并用水泵將集水坑中的積水抽排至城市雨水道;放在坑邊四周待填的石灰、土方在雨前用塑料薄膜覆蓋。5.4回填土試驗回填土檢驗點數量:每300m2,應不少于1個。取樣的垂直部位應在每層表面下2/3厚度處。基坑肥槽回填每20m 不少于1個點,每層回填土經夯實后深度約為200mm。各層取樣點應錯開?;踊靥钔猎囼炄⊥咙c見回填土試驗取土點布置圖。6、質量要求(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9、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3)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不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符合規定。(4) 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應符合下表規定: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標高-50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米靠尺和鍥形塞尺尺量檢查3分層厚度50水準儀4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 按規定方法 5回填土料 設計要求 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 (5)在回填中,注意在使用鐵鍬、平碾等時,不得破壞防水保護層。(6)回填土10、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基底有機物或樹根、落土等雜物清理不徹底等原因,會造成回填土下沉。為此,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7.成品保護(1)施工時,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樁、標準水準點等,填運土方時不得碰撞。并應定期復測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2)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3)在打夯灰土時,要注意保護基礎、基礎墻和地下防水保護層等。(4)基礎的現澆混凝土或磚砌墻應達到一定強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壞時,方可回填土方。(5)回填土施工時注意豎向結構(柱,墻)四角的保護。(6)鋪夯完畢后,嚴禁小車或行人11、在其上行走,必要時要在上面鋪板行走。8.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腳。(2)土方回填時,基坑頂部做好防護;基坑四周的防護欄,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拆除。因回填土施工局部拆除的基坑防護欄,在當天完工前仍須恢復。(3)要求上部作業人員文明施工,不得隨意亂扔施工材料及建筑垃圾。(4)基坑上口四周設置安全防護欄桿,立桿間距4m,水平桿2道,欄桿上懸掛顯眼的防墜落標志。(5)回填時不得上下交叉作業;上方卸土,下方嚴禁站人;卸土時必須派專人指揮。若必須上下交叉作業時,如上部搭架、拆架,須在土方回填作業面上方搭設防護層,滿鋪木跳板,木跳板要綁扎牢固,且在木跳板層下掛雙層水12、平兜網。(6)在基坑邊附近作業人員,不得離基坑過近,防止意外傷人。(7)每臺打夯機須由2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平碾機跨越。操作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絕緣鞋,并嚴禁用夯頭打擊電纜。(8)回填時應注意觀察邊坡位移,防止塌方傷人。(9)場照明燈具的架設高度要符合有關安全規程的要求,不低于2.5m。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施。(10)必須派轉人指揮疏導現場施工車輛。9.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措施(1)由于本工程施工場地狹小,施工現場內車輛較多,回填土工作必須與其它工作統一協調安排,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應設專人指揮車輛,并嚴格按照指定的堆土位置堆放土方。(2)隨時派專人清掃馬路,適量撒水壓塵,達到環衛要求。(3)現場內運土過程中造成的遺撒,應及時清掃清理。(4)施工班組長必須對班組作業區的現場文明負責,落實到人。(5)拌合土及其施工機具,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布置和堆放各類材料,不得侵占內道路及安全防護設施。(6)各項施工任務,做到工完場清。(7)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