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大學臨床科研樓塔吊基礎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34081
2023-12-08
8頁
56.65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塔吊布置及性能21、塔吊布置原則22、塔吊布置位置23、塔吊的性能24、塔吊有效起吊高度安裝確定2四、塔吊基礎穩定性計算3五、塔吊基礎施工31、施工工序流程32、基礎樁基施工33、基礎承臺施工34、塔吊基礎回填及排水5六、塔吊基礎范圍對護坡樁的加強要求51、對樁的要求52、對預應力錨桿的要求5七、塔吊安裝條件5八、驗收資料準備5九、沉降觀測5十、安全技術措施6一、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編 號1xx醫科大學臨床科研樓施工圖紙12G062xx醫科大學臨床科研樓施工組織設計YJEJ/GCWJ/首醫大臨床科研樓/0013xx市勘察設計研究院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12技2、0514國標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0版)GB50204-2002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7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GB50194-938行標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0地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20051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場容衛生、環境保護及保衛消防標準DBJ01-83-200312xx興華偉業設備租賃公司提供的資料TC6021、TC6013塔吊的型號性能/13塔吊基礎設計圖及計算書2013.6.13二3、工程概況本工程總建筑面積42325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6000m2,地上建筑面積36325 m2。1-12軸距離92.70m,地下部分A軸外F軸(含汽車坡道)距離49.30m、地上部分A-D軸距離26.40m。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43.85m,室內外高差0.90m。基底標高為-11.60m。建筑總高63m。地下2層,地上14層,出屋頂機房1層。本工程主體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中鋼筋、模板的用量較大。考慮到施工經濟性、合理性,根據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現場使用2臺塔吊:TC6021為1#塔、TC6013為2#塔,位于擬建建筑物的南側。本工程的現場場地位置太狹小,南側距居民房及圍墻又太近不4、足10m,塔吊基礎無法放置基坑底去,只能放置在基礎邊緣上,基坑頂距基坑底相差10.5m,對塔吊的穩定性要求作了基礎專門設計。根據設計要求,兩部塔吊的基礎設計為承臺+深埋性4樁基礎(樁深20m,樁直徑800mm),塔吊基節為埋節式塔基,塔基承臺基礎直接座于4棵樁基上,承臺基底標高-2m處。承臺基礎尺寸為:TC6021為5000mm5000mm1500mm;TC6013為4000mm4000mm1500mm。三、塔吊布置及性能1、塔吊布置原則 1)滿足作業需要:保證鋼筋、模板、混凝土及腳手架的施工及倒運,減少人工搬運,提高工作效率。2)塔吊覆蓋半徑:塔吊的定位要充分考慮減少施工死角,對于周轉材料及5、鋼筋用量較大的部位(如墻體、柱子),必須位于塔吊的覆蓋半徑之內,以提高塔吊利用率。3)塔吊安拆方便:塔吊的定位還要保證安拆方便,根據施工場地的特點及布局確定塔吊的位置。2、塔吊布置位置1) TC6021塔吊基礎中心線位于11軸以西4400mm,A軸以南10200mm;確定為1#塔2)TC6013塔吊基礎中心線位于4軸以西700mm,A軸以南8700mm。確定為2#塔塔吊定位詳見附圖塔吊基礎定位圖。3、塔吊的性能1)TC6021塔吊:自由高度53m,最大起重10T,最大工作幅度的起重量2.1T,塔吊自重PK=983.7KN,塔吊最大傾覆力距M=4880KN.M,塔身寬度B=2M。2)TC60136、塔吊:自由高度45m,最大起重8T,最大工作幅度的起重量1.3T,塔吊自重PK=720KN,塔吊最大傾覆力距M=2430KN.M,=32KN,塔身寬度B=1.8M。4、塔吊有效起吊高度安裝確定1)塔吊的有效起吊高度HH 建+h1+h2+h3其中:H 建為建筑總高度;h1 為塔吊基礎頂至0.000的距離;h2 為吊裝物體至吊鉤的距離;h3 為操作面的高度。H63+1.1+4+2=(70.1m)2)綜上,確定塔吊的安裝高度為: 1#塔TC6021 H=85m;2#塔TC6013 H=75m。四、塔吊基礎穩定性計算塔吊基礎的樁基及承臺穩定性的計算詳見后附專業單位設計的專項設計計算書。五、塔吊基礎施工7、1、施工工序流程基礎定位測量放線第一層土方開挖臨時管線改位定樁位樁基施工第二層土方開挖測量樁頂標高鑿樁頭澆筑墊層封樁芯綁扎底層鋼筋安裝埋置節綁扎面層鋼筋基礎接地安裝安裝模板模板加固澆筑承臺混凝土拆除模板澆水養護擋水墻體砌筑回填土方檢查驗收2、基礎樁基施工1)塔吊樁基施工由做護坡樁施工專業單位施工,施工方法同護坡樁。2)根據設計圖要求:每臺塔吊的基礎樁基設計為4根樁,樁基直徑為800mm,樁深20m、有效埋深為10m,混凝土強度原設計為C35后考慮到安全保險儲備系數及保證塔吊安裝施工時間提前調整為C40,保護層厚度為50mm,鋼筋為二級鋼1620均布,加強箍筋為141600mm,螺旋箍筋為6.58、200mm樁頂以下3m加密為100mm。鋼筋錨入承臺1200mm,樁頂混凝土應高于設計承臺底面100mm,在施工承臺時剔鑿80mm便于接茬。3)在施工樁基前將承臺部位的土層挖去,東西方向根據承臺的寬度基底在增加工作面一邊為500600mm,放坡系數為0.4,南側距居民房屋墻體不少于400mm。特別是在TC6012塔吊部位靠墻根200mm處有埋置的10千伏的高壓電纜線需要提前加以保護,在開挖前先將此電纜的土層清除外露以便于保護,保護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設專人負責監管至此塔吊基礎完成回填后為此。3、基礎承臺施工1)TC6021塔吊基礎尺寸為5000mm5000 mm1500mm,塔吊基礎預埋件節9、規格為3000()X2000()X2000()。塔吊基礎中心線位于11軸以西4400mm,A軸以南10200mm。(注:塔吊基礎定位主要滿足于護坡樁的預應力拉錨施工,可以進行微調)2)TC6013塔吊基礎尺寸為4000mm4000 mm1500mm,塔吊基礎預埋件節規格為2500()X1800()X1800()。(塔吊基礎中心線位于4軸以西700mm,A軸以南8700mm。(注:塔吊基礎定位主要滿足于護坡樁的預應力拉錨施工,可以進行微調)3)塔吊基礎承臺部位現場實際有先前埋置通往風雨操場的臨時施工用電電纜及臨時施工用水的水管。臨時用電的電纜之前就有預埋的鋼管保護,在施工承臺若無法避讓就直接澆筑10、在承臺里面。臨時用水的水管若無法避讓就加彎管進行改道通行。4)塔吊基礎承臺施工前在承臺下方澆筑100mm厚C20混凝土墊層找平,寬出基礎承臺邊200mm。5)鋼筋施工:根據塔吊基礎計算書中對鋼筋的要求,為了保證安全系數,實際施工中對塔吊基礎承臺鋼筋進行調整,采用級鋼,底層鋼筋為雙向25150;面層鋼筋為雙向22150,拉勾為16350梅花布置,馬凳鋼筋25。具體詳見基礎承臺配筋圖。6)塔吊的埋置節安裝:在承臺底層鋼筋綁扎完成后由塔吊設備租賃公司專業人員來安裝埋置節,用25的鋼筋制作四個高度為450的馬凳,按照預埋件的四角尺寸對應放置,預埋件中心對應基礎承臺中心,塔吊基礎預埋件垂直度小于1,在綁11、扎其它部位鋼筋前先固定好預埋件。安裝的水平度與垂直度不能大于設計規范標準,安裝后應加以固定,保證在澆筑混凝土時不能有偏移。在混凝土澆筑完成應及時進行觀測,若有超出誤差設計值應及時加以校正,不能影響塔吊的安裝。7)模板施工:主要采用竹膠板模板,支設為東、西、北三面支設,南面因位置太狹小無法滿足支撐體系,在墊層澆筑后用磚砌筑作模板。加固主要采用對拉錨固,東西面對拉,北面固定在樁基的主筋上,嚴禁焊接在主筋上。8)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強度等級C40。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表面平整度不超過0.1%。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80%才能進行整機安裝,在澆筑承臺混凝土時應留置兩組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便于撐握塔吊12、安裝的時間。9)塔吊基礎接地做法:塔吊防雷接地電阻值不大于4。利用3根50角鋼每隔5米打入地下2.5m。用404鍍鋅扁鋼連成一體,引至塔吊基礎與塔吊連接件可靠焊接。如果測試阻值大于4,補打一組接地體。另從塔吊底部引出一組測試點,用作將來接地的搖測專用。塔基施工時,由專業配合,做好防雷接地工作。10)做好塔吊基礎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的試壓工作,在混凝土強度快達到安裝要求前12天,通知專業安裝單位,進場做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并排查不利因素,為塔吊安裝做好充分的準備,塔吊安裝前應編制專項安裝施工方案。11)塔吊基礎配筋詳見附圖塔吊基礎平面、剖面圖。4、塔吊基礎回填及排水塔吊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對13、三面進行回填,采用3:7灰土回填,夯實系數不小于0.95,若采用級配砂石夯實系數不小于0.97。塔吊基礎四周砌筑240墻,采用砂磚砌筑,高于自然地面500mm,防止雨水入內。在塔吊基坑里應設置排水坑,便于在雨季有積水時進行抽排。六、塔吊基礎范圍對護坡樁的加強要求1、對樁的要求在施工護坡樁時因考慮到塔吊基礎問題,在塔吊基礎范圍內預留4棵樁未施工。現塔吊基礎方案已確定,塔吊基礎承臺放置在基坑頂面,距基坑底10m,對此部位的邊坡穩定有一定的影響,原護坡樁基坑底埋深為3.83m,現調整為6.83m增加3米深,其他不變。2、對預應力錨桿的要求在塔吊基礎范圍內的6根原護坡樁預應力錨桿設計長度為18m2根鋼14、絞線,現改為長度為22m3根鋼絞線,其他不變。七、塔吊安裝條件塔吊基礎的同條件試塊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方可進行塔吊安裝。八、驗收資料準備鋼筋出廠合格證以及復試報告、鋼筋隱檢、預拌混凝土資料、同條件試塊強度報告、接地電阻搖測等。九、沉降觀測塔吊基礎施工完畢及塔吊安裝后,在使用期間應對其進行不間斷的沉降觀測,觀測部位:基礎的沉降、邊坡的穩定沉降、塔吊的垂直穩定,在前期觀測時間間隔應小些,不大于7d為一次,若無明顯的沉降變化,可以在后期觀測時間間隔適當的大些, 14d以內為一次。若發現沉降不均勻,超出安全允許的范圍,應立即停止塔吊的使用,對其范圍時行隔離,匯報上級領導,會請專家進行安全評15、估后,制定專項加固措施。排除險情后在次進行使用時,也對進行沉降變化觀測,觀測時間應以3d為一次,至止無變化方可延長觀測間隔時間。十、安全技術措施1、進入現場要查明場地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能進行施工作業。2、施工現場要劃分作業區,維持好現場秩序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3、專業工長對作業班組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并監管實施情況。4、上班前進行安全交底,施工人員進入現場要戴好安全帽,不得吸煙,不得酒后作業,不得違章作業。5、塔基施工過程中各環節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規程執行,未來吊裝作業中嚴格執行各項安全規定,防止違章作業影響塔基安全。6、鋼筋綁扎時注意電焊作業中的防16、觸電措施。混凝土澆注時應有兩人操作振搗棒, 穿絕緣鞋,帶絕緣手套。禁止拖拽振搗電機的電纜。7、樁基施工成孔時,應由專人看護指揮,嚴格按照護坡樁人工成孔安全措施方案執行。1)在從事挖土、裝卸、搬運和輔助作業時,工作前必須熟悉作業的內容、作業環境,對所使用的鐵銑、鐵鎬、車子等工具要認真進行檢查,不牢固不得使用。2)挖土前根據安全技術交底了解地下管線、人防及其他構筑物情況和具體位置。地下構筑物外露時,必須進行加固保護。作業過程中應避開管線和構筑物。在現場電力、通信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氣、熱力、給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挖土時,必須在專業負責人監護下采取人工開挖。3)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1.5m,必須17、根據土質和深度情況按安全技術交底放坡或加可靠支撐,遇邊坡不穩、有坍塌危險征兆時,必須立即撤離現場。并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采取安全可靠排險措施后,方可繼續挖土。4)人工挖擴樁孔的人員必須經過技術與安全操作知識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下孔作業前,應排除孔內有害氣體。并向孔內輸新鮮空氣或氧氣。5)每日作業前應檢查樁孔及施工工具,如鉆孔和挖擴樁孔施工所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漏電保護裝置,孔下照明必須使用36V安全電壓燈具,提土工具、裝土容器應符合輕、柔、軟,并有防墜落措施。6)挖擴樁孔施工現場應配有急救用品(氧氣等)。遇有異常情況,如孔、地下水、黑土層、有害氣體等,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離危險區,不得18、擅自處理,嚴禁冒險作業。7)孔口應設防護設施,凡下孔作業人員均需戴安全帽、系安全繩,必須從專用爬梯上下,嚴禁沿孔壁或乘運土設施上下。8)每班作業前要打開孔蓋進行通風。深度超過5m或遇有黑色土、深色土層時,要進行強制通風。每個施工現場應配有害氣體檢測器,發現有毒、有害氣體必須采取防范措施。下班(完工)必須將孔口蓋嚴、蓋牢。9)機鉆成孔作業完成后,人工清孔、驗孔要先放安全防護籠,鋼筋籠放人孔時,不得碰撞孔壁。10)人工挖孔必須采用混凝土護壁,其首層護壁應根據土質情況做成沿口護圈,護圈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后,方可進行下層土方的開挖。必須邊挖、邊打混凝土護壁(挖一節、打一節),嚴禁一次挖完,然后補打護壁的冒險作業。11)人工提土須用墊板時,墊板必須寬出孔口每側不小于lm,寬度不小于30cm,板厚不小于5cm.孔口徑大于lm時,孔上作業人員應系安全帶。12)挖出的土方,應隨出隨運,暫不運走的,應堆放在孔口邊lm以外,高度不超過lm。容器裝土不得過滿,孔口邊不準堆放零散雜物,3m內不得有機動車輛行駛或停放,孔上任何人嚴禁向孔內投扔任何物料。13)凡孔內有人作業時,孔上必須有專人監護,并隨時與孔內人員保持聯系,不得擅自撤離崗位.孔上人員應隨時監護孔壁變化及孔底作業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協助孔內人員撤離,并向領導報告.8、現場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嚴格按規程規范要求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8-1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