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驗樓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技術(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7892
2023-12-14
6頁
46.04KB
1、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技術一、工程概況(一)設計概況:1、樁型:鉆孔灌注后壓漿樁。2、樁徑:700800,樁長4.1m,樁數:244根(700樁61根,800樁183根)。3、主筋:700樁61118,800樁71318;加勁箍162000;螺旋箍8100/200。4、砼強度等級C35,坍落度180-220mm,充盈系數1.15。5、樁端進入持力導第層卵礫石1.0m。6、成樁工藝采用正循環成孔,進卵礫石采用反循環成孔。7、二次清孔后泥漿比重1.11.15,沉渣厚度510cm,含砂率2.5%左右,垂直度1%。(二)巖土工程地質概況1、場地巖土層結構及特征擬建場區位于漢口同濟醫學院院內,交通較便利。自然2、地面標高21.2021.43m之間,場地較平坦。地貌單元屬于長江沖積一級階地。基上覆層具典型的“二元”結構。根據年代、沉積規律、特質組成成份等,場地地基巖土自上而下可劃分為五個單元層,即:(1)單元:人工填土層;(2)單元:第四系全新統沖積一般粘性土、粉土、淤泥質土;(3)單元:第四系全新統沖積粉細砂;(4)單元: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卵礫石層;(5)單元:志留系沉積粘土層。2、水文地質條件1)地下水類型及埋藏條件根據場地地基巖土的物質成份,埋藏條件以及區域水文資料,其場區地下水可劃分為上層滯水,孔隙承壓水等兩種類型。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表層人工填土中,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及其它類型地表水源的滲透3、,水體連通性差,無統一自由水面,水量、水位隨季節、周邊環境變化面變化。(2-3)層粉土夾粉砂層亦為含水層,但該層水主要由上層滯水長期通過(2-1)、(2-2)層的滲隙、裂隙下滲補給形成,其特點是具有統一的自由水面。承壓水主要賦存于一般粘性土以下、基巖隔水層以上巨厚層狀砂土、卵礫石層中,因地表水體(長江、漢江)水力聯系密切。豐水季節往往接受地表水體補給,枯水季節則由含水支補給地表水。二、施工準備(一)作業條件1.地上、地下障礙物都處理完畢,達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臨時設施準備就緒。2.場地標高一般為承臺梁的上皮標高,并已經過夯實或碾壓。3.制作好鋼筋籠。4.根據放出的軸線及樁位點,抄上水平標高4、木橛,并經過驗收簽字。5.選擇和確定鉆孔機的進出路線和所鉆孔順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6.正式施工前要做成孔試驗,數量不少于2根。(二)施工機具鉆孔機、翻斗車或手推車、混凝土導管、套管、水泵、水箱、泥漿池、平尖頭鐵鍬、膠皮管。按長軟軸的插入式振搗棒、線墜等。三、工藝流程樁位測放軸線鉆孔機就位鉆孔注泥漿下套管繼續鉆孔排渣清孔吊放鋼筋籠射水清底澆筑混凝土拔出導管和成樁樁頂標高控制檢測后壓漿四、操作工藝(一)泥漿的制備和處理1.除能自行造漿的土層外,泥漿制備要選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潤土。拌制泥漿要根據施工機械、工藝及穿越土層進行配合比設計。2.泥漿護壁要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期間護筒內的泥漿面要5、高出地下水位1.Om 以上,在受水位漲落影響時,泥漿要高出最高水位1.5m 以上;(2)在清孔過程中,要不斷置換泥漿,直至澆筑混凝土。(3)澆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內的泥漿比重要小于1.25;含砂率8%; 粘度28s。(4)在易產生泥漿滲漏的土層中要采取維持孔壁穩定的措施。3.廢棄的泥漿、渣要按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處理。(二)鉆孔機就位鉆孔機就位時,必須保持平穩,不發生傾斜、位移,為準確控制鉆孔深度,要在機架上或機管上作出控制的標尺,以便在施工中進行觀測、記錄。(三)鉆孔及注泥漿調直機架挺桿,對好樁位(用對位圈), 開動機器鉆進,出土,達到一定深度(視土質和地下水情況)鉆孔,孔內注入事先調6、制好的泥漿,然后繼續進鉆。(四)下套管(護筒)1.鉆孔深度達到5m左右時,提鉆下套管。2.套管內徑應大于鉆頭l00mm。3.套管位置要埋設正確和穩定,套管與孔壁之間要用粘土填實,套管中心與樁孔中心線偏差不大于50mm。4.套管埋設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小于1m, 在砂土中不小于1.5m, 并要保持孔內泥漿面高出地下lm 以上。(五)繼續鉆孔防止表層士受振動擁塌,鉆孔時不要讓泥漿水位下降,當鉆至持力層后,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可繼續鉆探1m 左右,作為插入深度。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測定泥漿相對密度。(六)孔底清理及排渣1.在粘土和粉質粘土中成孔時,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漿護壁。排渣泥漿的相對密度控制在1.117、.20 2.在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泥漿相對密度要控制在 1.11.3; 在穿過砂夾卵石層或容易坍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泥漿的相對密度要控制在1.31.5。3.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前要綁好砂漿墊塊;吊放時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慢下沉,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要立即固定,防止上浮。(七)射水清底在鋼筋籠內插入混凝土導管 ( 管內有射水裝置 ), 通過軟管與高壓泵連接,開動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懸浮于泥漿之中。(八)澆筑混凝土停止射水后,要立即澆筑混凝土,隨著混凝土不斷增高,孔內沉渣將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漿一同排回貯漿槽內。1.水下澆筑混凝土要連續施工,導管底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為 O.8、81.3m, 導管的第節底管長度4m。2.混凝土采用C35商品砼。(九)拔出導管和成樁樁頂標高控制檢測混凝土澆筑到樁頂時,要及時拔出導管。但混凝土的上頂標高一定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采用水準儀及時跟蹤測量。(十)后壓漿后壓漿施工工藝:1)后壓漿兩根底管,采用1寸鋼管;2)后壓漿體采用0.6水灰比;3)后壓漿注漿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4)后壓漿壓力值小于2.0Mpa,以1.8Mpa為宜。5)壓漿時間:成樁后23天清洗壓漿管,7天后壓漿。五、成品保護1.鋼筋籠在制作、運輸和安裝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變形。吊入樁孔內,要牢固確定其位置,防止上浮。2.灌注樁施工完畢進行基礎開挖時,要制定合理9、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并要檢查每根樁的縱橫位置偏差。3.在鉆孔機安裝,鋼筋籠運輸及混凝土澆筑時,均要注意保護好現場的軸線樁,高程樁,并經常予以核校。4.樁頭外留的主筋插鐵要妥善保護,不得任意彎折或壓斷。5.樁頭的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5MPa時,不得碾壓,以防樁頭損壞。六、要注意的質量問題1.泥漿護壁成孔時,發生斜孔、彎孔、縮孔和塌孔或沿套管周圍冒漿以及地面沉陷等情況,要停止鉆進。經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2.鉆進速度,要根據土層情況、孔徑、孔深、供水或供漿量的大小、鉆機負荷以及成孔質量等具體情況確定。3.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小于 0.25m3/h。澆筑前,導管中要設置10、球、塞等物隔水,澆筑時,導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4.施工中要經常測定泥漿密度,并定期測定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泥漿粘度1822, 含砂率不大于4%8%, 膠體率不小于90% 。5.清孔過程中,必須及時補給足夠的泥漿,并保持漿面穩定。6.鋼筋籠變形:鋼筋籠在堆放、運輸、起吊、入孔等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操作工人的技術交底,嚴格執行加固的技術措施。7.混凝土提到接近樁頂時,隨時測量頂部標高,以免過多截樁或補樁。七、取得的成果本工程共計244根工程樁,對113根工程樁進行了高、低應變樁基完整性檢測,高應變檢測10根,全部為完好樁;低應變檢測103根,I類樁為95.15%,類樁占4.85%,無類樁;800mm樁設計極限承載力為11000KN,對3組設計試樁位進行單樁靜載試驗檢測,單樁設計承載力為f=11000KN,極限承載力為fmax=12000KN。截止目前,最大沉降量為11.07mm,沉降差值最大為2.43mm,各點沉降較均勻,最大沉降速率少于0.01mm/d,沉降趨于穩定,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主樓及裙樓底層地面和散水均無開裂、傾斜或變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