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大廈樓板裂縫的防治措施(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8521
2023-12-14
3頁
23.54KB
1、政通大廈樓板裂縫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隨著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的普遍應用,其施工工藝日趨成熟。同時,其質量通病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樓板裂縫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結構工程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因其成因的多樣性和結果的普遍性,我們在本工程樓板施工中嚴格管理,對樓板裂縫質量通病進行重點防治。一、樓板裂縫成因分析:重點就鋼筋砼樓板的設計、施工及環境原因進行分析。(一) 設計方面:1) 從本工程是現澆鋼筋混凝土框筒結構,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設計。其結構承載滿足要求,按整個樓面進行布置,即形成連續的單向板(個別為雙向板),由于配筋形式的不同和板的長度較大,在一定的溫度變化范圍,樓板膨脹被拉裂,如長度為4.5m2、的樓板,溫度變化T=40(-535),此時的砼變形值為L=L(t2-t1)=4500401.010-5=18.0mm.2) 配筋不當,如鋼筋間距過大,分布筋過小等,不能滿足砼的抗裂要求。3) 設計只考慮在正常荷載作用下結構受力情況,而對于非正常受力,如地基沉降,陰陽面墻的溫度變形差異等引起反彎沒做考慮,整體樓板在受力最大的薄弱處容易出現裂縫。4) 樓板厚度薄,而砼強度高,抗裂性能差。(二) 施工方面1) 支模起拱,按規范規定,現澆板超過4m跨度應起拱13%,但由于采用模板形式和以往施工習慣,調查中發現,樓板大都沒有按要求起拱,致使樓板撓度大,造成裂縫。2) 鋼筋保護層沒有墊好,造成保護層過大或3、過小,都容易出現砼裂縫,負筋(加強筋)踩踏嚴重,所起作用削弱或喪失。3) 安裝予埋管沒有考慮砼保護層要求,或管徑較大,造成此處應力集中,容易開裂。4) 砼收縮性較大,脆性大,砼養護條件沒有達到要求,出現干裂。5) 施工速度快,樓板上荷時間早,如樓板在達到終凝時,即砼表面能上人踩不出腳印時,就開始彈線,上料進行施工,技術間隙過小,并且上料時容易出現集中荷載,對樓板極其不利,損傷樓板,出現裂縫。6) 樓板支撐不夠,拆模過早,樓板下臨時支撐設置不當,荷載向下傳遞不均勻,造成個別部位(層)受力過大,造成砼樓板出現裂縫。7) 施工縫處理不當,新舊砼接槎不好,施工縫處裂縫。8) 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嚴格,混4、凝土塌落度過大,造成樓板出現裂縫。9) 鋼筋混凝土樓板收活時間及收活抹壓遍數控制不好,采用振搗棒振搗等原因,導致樓板裂縫。(三) 環境方面主要表現在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和工程竣工后的環境影響,如施工過程中,冬季施工,砼的保溫養護措施不夠,樓板凍裂,夏季施工中,保溫條件不夠,溫度過高,砼脫水較快,樓板干裂等,工程竣工或作用過程中,由于環境或受力變化較大,造成溫度裂縫或沉降裂縫,由于二次裝修,個別涉及到結構的人為因素(如亂拆亂改,樓板堆載過大,安裝、裝修機械振動過大等)都會對樓板造成不良影響,造成裂縫隙出現。二、樓板裂縫防治措施通過原因分析可見,樓板出現裂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施工企業只要采取一定5、的措施,只少可以減少大部分的裂縫出現,直至杜絕裂縫問題的產生,主要措施如下:1、提前與設計協調,從設計上采取措施,如增加溫度變形縫,設置樓板后澆帶,減少或控制溫度裂縫的出現,建議本工程的樓板設計按照天津市住宅示范工程統一細部做法標準圖集中樓板防裂縫措施要求進行設計。2、與設計協調,調整配筋:盡量減小鋼筋直徑和分布鋼筋間距;樓板厚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相適宜,砼強度等級不要過高。樓板采用小直徑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容易控制,要采取措施,防止踩踏鋼筋,支設鋼筋馬登腳手板,防止鋼筋被踩踏,予埋管必須在鋼筋保護層內。3、樓板應按規范要求進行起拱,防止撓度過大產生裂縫。4、通過調整砼配合比的方法,改善砼的性能,6、特別是泵送砼,減少砼的收縮,防止砼自身收縮出現裂縫。5. 樓板內管線穿過部位的處理,應按照示范工程的樓板抗裂措施進行控制。6、樓板砼澆注時,采用二次振搗,即在砼初凝之前,再用平板振動器平振一遍,增加砼密實度,收活壓光不要太早,以初凝稍后為宜,抹平抹光后再用木抹子搓平。木抹子抹壓不能少于三遍。7、砼養護要充分滿足澆水溫潤條件,表面鋪二層麻袋片,或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養護,養護時間滿足規范要求,防止砼出現干縮裂縫。8、樓板底模拆除時,要設置必要的臨時支撐,臨時支撐布置間距要合理,并能有效地傳遞豎向荷載,保證新澆樓板砼以及該層施工荷載,能有效地由以下三層來分配承受,避免樓板局部承壓不均造成裂縫。9、采取切實可行的冬雨期施工措施,防止砼的凍裂或干裂問題的出現。10、裝修抹灰之前要對樓板進行一次全面細致檢查,對裂縫提前進行必要的處理,并注意其發展。11、頂板抹灰不宜穿插太早,要留有一定的變形余地,砂漿最好用混合砂漿,強度不要過高,以增強抗變形裂縫能力。12、建筑產品說明書中,應嚴格規定剔鑿的限制和最大堆載要求不允許出現超載現象,振動過大的設備,甚至能引起共振的機械設備,應明確要求,禁止室內使用,必須使用時應采取措施,不能直接安放在樓板上。13、混凝土的澆筑和養護過程中,應安排專人負責,保證全過程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