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頭破除施工技術交底(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38966
2023-12-14
6頁
701.89KB
1、樁頭破除施工技術交底書(三級)工程項目: 編 制 者: (簽字)復 核 人: (簽字)審 核 人: (簽字)日 期: (簽字)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 編號:工程名稱受控編號主送單位日 期接收單位接收人交底內容:適用范圍:樁頭破除施工。一、作業準備1、技術準備(1)施工前應先根據設計資料,結合現場實際地形、地質情況,對其位置、方向、長度等進行核對。(2)詳細了解樁頂標高,熟悉圍護樁的圖紙與位置。2、材料機具準備風鎬、鋼筋扳手、鋼筋刷、挖掘機等。3、作業條件準備(1)將施工區城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2)夜間施工時,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32、)施工前,必須進行詳細護坡檢查,防止基坑土坡坍塌等事故的發生。二、施工工藝流1、工藝流程設置樁頂標高破碎樁頭清除樁頭人工修整調直鋼筋2、操作工藝(1)設置樁頂標高測出樁頂設計標高線,并在樁頂標高控制線和以上10cm處做出標記(即:上切線和下切線,上切線作為環向打孔的控制線,下切線作為混凝土最終鑿除的控制線)。(2)破碎樁頭用風鎬對紅線標記以上的部分進行破碎,每個樁頭由兩個人配合破除,用風鎬從樁的四周開始破除,剝離樁身主筋,直至劃線標記處。為保證鑿除過程中不傷到圍護樁鋼筋鑿除主筋保護層后,先將樁四周混凝土鑿除露出主筋然后將主筋向外側拉出,拉動范圍以開部分的鋼筋與混凝土分開為宜,切忌拉出角度過大而3、將設計樁標高以下鋼筋保護層剝落。主筋包圍的樁頭部位,在鋼筋與混凝土分離的位置,四周用風鎬向樁內水平鑿進。 環切樁頭 鑿出鋼筋和聲測管注意環向水平打孔時,打孔深度要大于1/3樁徑。鋼筋全部外露后,將樁頂鋼筋微向外彎,外彎角度以15度為宜。打入膨脹鋼釬,使樁頂混凝土形成斷裂面。 環向水平打孔 打入膨脹鋼釬(3)清除樁頭及人工修整主筋包圍的樁頭完全截斷后用溝機配合人工將樁頭吊出移至固定的地方,在破除過程中頭破除的碎屑隨破除隨清理,盡量使破除面平整,保證標線下部的鋼筋保護層不被破壞。在破碎樁頭過程中盡量避免碰撞樁頭錨固鋼筋,保持鋼筋垂直度。 吊離樁頂混凝土 修整樁頭完成樁頭破除(4)調直鋼筋對于碰彎的4、鋼筋,由兩人配合用鋼筋扳手對鋼筋進行調直,調至過程中用鋼筋刷去除鋼筋上剩余的混凝土渣,保證鋼筋焊接的質量。需注意:破樁頭前,應在樁體側面用紅油漆標注高程線,以防樁頭被多鑿,造成樁頂伸入承臺內高度不夠。破除樁頭時應采用空壓機結合人工鑿除,上部采用空壓機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進行鑿除。鑿除過程中保證不擾動設計樁頂以下的樁身混凝土。嚴禁用挖掘機或鏟車將樁頭強行拉斷,以免破壞主筋。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復測樁頂高程,進行樁基檢測。樁頭鑿完后應報與監理驗收,并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墊層。三、質量標準(1)鉆孔樁鑿除后樁頂高程不高于樁頭底面標高,誤差控制在3cm以內。(2)5、鑿除后的樁頂混凝土應新鮮無泥土等雜物。(3)鋼筋應清理干凈無混凝土渣等雜物,鋼筋應順直。四、質量問題預防及注意事項(1)當地下圍護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進行第一層土方的開挖。(2)對風鎬等工具進行檢查,避免由于工具故障影響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3)樁頭破除必須保證破除面在樁頭底面標高以下,盡量保證樁頭平整,避免樁頭缺邊少角、鋼筋保護層被鑿除的現象。(4)樁頭破除時嚴禁將阻礙破除樁頭的鋼筋,任意彎曲切割,如出現了鋼筋彎曲必須進行調直。(5)樁頂含泥土等雜質的混凝土必須鑿除,鑿好的樁要求露出新鮮混凝土,及時將混凝土渣排出坑外。五、安全措施(1)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6、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2)基坑周圍應明確警示堆放的鋼筋線材不得超越基坑邊2米范圍警戒線,基坑邊警戒線內嚴禁堆放一切材料。(3)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它作業。(4)工地供電用電線路采用高架或埋地敷設,原則上不準明敷。(5)各種電器設備,符合一機一箱一閘一保的用電要求。(6)注意風鎬的橫銷與接頭的松緊,防止脫落傷人。工作間歇時風鎬要放在安全干燥處。六、文明、環保措施(1)施工過程中對區域內既有構筑物注意避免大型機械對其產生碰撞;對施工區域內的既有管線注意保護,杜絕野蠻施工。(2)施工作業人員佩戴工作牌,工作牌上注明工種、姓名。(3)對7、施工現場設置標識標牌,做到明顯、清晰、規范。(4)施工場地內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防止場內積水。(5)施工現場電線線路條理有序。(6)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7)機械存放點、維修點、車輛停放點以及油品存放點做好隔離溝,將其產生的廢油、廢水或漏油等通過隔離溝集中到隔油池,經處理后進行排放。(8)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盡可能減少灰塵對生產人員和其它人員造成危害及對農作物的污染。(9)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取棄土時嚴格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開花式的無序作業,進行有序開挖取土,減少對生態的破壞。接底單位負 責 人接底項目日 期接 底 者 簽 字接底單位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