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公司項目部職民工職業病及工傷管理制度(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39842
2023-12-15
9頁
29KB
1、施工公司項目部職民工職業病及工傷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病、工傷管理制度一、編制目的為了防止項目部職民工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受到傷害,有效保護職民工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病康復,特制定本制度。二、基本原則1.本項目所有職民工,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按照國家及省有關規定執行。2.主要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75號工傷保險條例、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云南省貫徹工傷保2、險條例實施辦法(云政發xx185號)及工傷認定辦法、云南省勞動能力鑒定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規。三、職責1.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黨支部、綜合辦公室、安全科負責監督執行和管理本制度,并負責對工傷、職業病職工的處理工作。2.各科室負責本部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并實施執行本制度。四、工傷保險及職業病的認定1.項目部職民工發生工傷時,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2.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2.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2.3在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3、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2.4患職業病的;2.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2.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2.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工傷的其他情形。3.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3.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3.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3.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4.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4.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導致傷亡的;4.2醉酒導致傷亡的;4.3自殘或者自殺的。5.職工4、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項目部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天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6.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提交下列材料:6.1工傷認定申請表(見附表一);6.2與項目部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6.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6.4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項目部。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項目部不認為是工5、傷的,由項目部承擔舉證責任。6.5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應當自接到診斷鑒定10個工作日內完成材料審核,并在60日內作出診斷鑒定。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所在地的州(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首次鑒定;對首次鑒定結論不服的,自接到職業病診斷之日起xx日內可以向省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最終鑒定。五、勞動能力鑒定1.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后,應進行勞動能力鑒定。2.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6、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4.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的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延長xx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六、工傷待遇1.職工因工傷遭受事故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2.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7、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3.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4.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5.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6.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相關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的,享受相關待遇。7.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8、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a)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b)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c) 一次性工亡補助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8.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a) 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b) 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c) 拒絕接受治療的;d) 被判刑正在收監執行的。9.職工被借調9、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10.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標準,按勞動社會保障部門確定的當期水平決定。七、職業病預防1.結合項目部生產、經營工作實際,分析研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發生、涉及的職業病,建立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積極開展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2.項目經理是本項目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黨支部應當督促和協調做好本項目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3.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將該崗位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工傷保險等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合同中予以說明。4.10、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施工環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5.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6.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項目部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7.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8.項目部職民工應積極職業病防治知識、規章和操作規程的學習,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提高健康自我保護意識,并參加項目部組織的職業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