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0401
2023-12-15
11頁
28KB
1、公司項目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處理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的是防止事故擴大,減少與之有關的傷害和損失,吸取教訓,防止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事故管理的基本任務是對事故的調查、分析、研究、報告、處理、統計和檔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總稱。 事故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具有嚴謹的技術性和嚴格的政策性。通過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搞好事故管理,對掌握事故信息,認識潛在的危險隱患,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重復發生,具有非2、常重要的作用。 一、事故分類 為了評價企業安全狀況,研究發生事故的原因和有關規律,在對傷亡事故進行統計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對事故進行科學的分類。 1按傷害程度分類(對傷害個體) (1)重大人身險肇事故 指險些造成重傷、死亡或多人傷亡的事故。下列情況下包括在內:非生產區域、非生產性質的險肇事故;雖發生了生產或設備事故,但不至于引起人身傷亡的事故;一般違章行為。 (2)輕傷 職工受傷后歇工滿一個工作日以上,但未達到重傷程度的傷害。 (3)重傷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均列為重傷:經醫生診斷為殘廢或可能為殘廢者;傷勢嚴重,需要進行較大手術才能挽救的;人體部位嚴重燒傷、燙傷、或雖非要害部位,但燒傷部位占全身面3、積三分之一以上;嚴重骨折、嚴重腦震蕩;眼部受傷較重,有失明可能;手部傷害,大拇指軋斷一節的;其他四指中任何一節軋斷兩節或任何兩指各軋斷一節的;局部肌肉受傷甚重、引起功能障礙,有不能自由伸屈的殘廢可能;腳部傷害,腳趾軋斷三節以上;局部肌肉受傷甚重;引起機能障礙,有不能行走自如殘廢可能的;內臟傷害,指內出血或傷及腹膜等;不在上述范圍內的傷害,經醫生診斷后,認為受傷較重,可參照上述各點,由企業提出初步意見,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查確定。 (4)死亡 第六屆國際勞工統計會議規定,造成死亡或永久性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每起事故相當于損失7500工作日,這是假定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者的平均年齡為33歲,死4、或殘后喪失了25年勞動時間,每年勞動300天,則損失的工作日數為300X 257500(工作日)。2按一次事故的傷亡嚴重度分類 為便于管理,國家傷亡事故報告規程做出如下分類: 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的事故; 重傷事故,負傷人員中只有重傷而無死亡的事故; 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別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3按致傷原因分類 國家標準按職工受傷的原因,將事故分為20類: (1)物體打擊(指落物、滾石、錘擊、破裂、崩塊、碰傷,但不包括爆炸引起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包括鉸、壓、撞、顛覆等); (3)機器工具傷害(包括鉸、碾、戳); (4)起重傷害; 5、(5)觸電(包括雷擊); (6)淹溺; (7)燒燙; (8)火災; (9)刺割(指機器傷害處的刺割,如釘子扎腳、尖刃物劃破等); (10)高處墜落(包括由高處落地和由平地墜入地坑); (11)坍塌; (12)冒頂; (13)透水; (14)放炮; (15)火藥爆炸(指生產、運輸、儲藏過程中的意外爆炸); (16)瓦斯爆炸(包括煤粉爆炸); (17)鍛爐和受壓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包括化學物質爆炸、爐膛鋼水爆炸等);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傷害(扭傷、跌傷、凍傷、野獸咬傷等)。 4按管理因素分類 為了從管理方面加強安全工作,我國有的行業還規定導致傷亡事故的原因,做如下分類: 6、設備、工具、附件有缺陷; 防護、保險、信號等裝備缺乏或有缺陷; 個人防護用品缺乏或有缺陷; 光線不足或地點及通風情況不良; 沒有操作規程、制度或不健全; 勞動組織不合理; 對現場工作缺乏指導或指導有錯誤; 設計有缺陷; 不懂操作技術; 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 其他。 其中又分為物質原因()、管理原因()、人為原因(),當一起事故涉及多個原因時,必須從中找出一條最主要的原因。 事故分類的方法和粗細取決于對傷亡事故進行統計的目的和范圍。上級管理部門需要綜合掌握全局傷亡事故的情況,事故類別的劃分可以概括些,一個部門或一個企業為了便于追究事故的根源和探索整改方案,常希望劃分得詳細一些。樣本數一定的情7、況下,分類越細,數據越分散。為了保證在較細分類的情況下數據不致過分分散,就需要擴大統計范圍,例如將歇工不足一個工作日的傷害事故或非傷害事故也統計在內。 二、事故調查與報告 1事故報告程序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傷亡事故,應按照規定及時進行事故報告。在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負有“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的職責;國務院令1991175號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對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做了具體的規定。 企業發生輕傷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報告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和基層組織。發生重傷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8、門。發生重傷3人以上或死亡12人的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并填報事故快報表。發生死亡3人或3人以上的重、特大死亡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報告市人民政府、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 事故單位發生事故后,應以最快捷的方式(電話、傳真等)向有關部門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地址、發生時間、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情況,以及事故的初步原因和經過。 若事態仍在繼續,要隨時報告。后續報告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事故更具體一些的信息,事故發生后各方采取了何種應急措施,事故現場處理情況。 發生事故的企業,要按規定填寫事故報告。對主管重9、大事故,企業應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15天內報送上級有關部門。事故調查報告應詳盡描述事故的發生過程,進行調查取證和事故原因分析,得出事故分析結論,分清責任,拿出處理意見和整改意見。 事故調查報告編寫的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原因分析、責任分析、處理意見、防范措施等。凡因工負傷者,從發生事故受傷起,若1個月后,由輕傷轉為重傷,或由重傷轉為死亡,則不再按重傷、死亡事故上報。 2事故調查處理 為了掌握事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以及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必須對每一起傷亡事故進行調查分析,事故現場是安全的一次信息。 事故調查的一般程序如下。發生傷亡事故后,首先要保護好事故現場,同時要抓緊時問向上級和10、有關部門報告。在保護好事故現場的同時要積極搶救受傷者。發生事故的單位和有關上級主管單位要及時派出事故調查組赴事故現場調查,調查組成員原則上應包括單位行政領導、工會負責人、人事勞動部門、醫務部門和安全部門的同志。在現場收集有關事故各方面的情況與人證、物證,召開有關人員座談會、分析會。在掌握全部情況的基礎上,明確原因,分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意見,最后填寫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將一起事故的全部資料匯總、歸檔、結案、上報。 3事故現場的處理 必須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為搶救受傷者而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件時,應做好標記。 4事故調查技術及內容 (1)物證與人證的11、收集 物證包括現場的致害物、殘留物、破損件、碎片及其具體位置,每件物品應貼上標簽,注明時間、地點,物件應保持原狀,不得擦洗。人證是指有關現場當事人的敘述事故情況的材料,要注意真實性。 (2)事故調查的內容發生事故的單位、地點、時間;受害人和肇事人的姓名、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技術等級、工齡、本工種工齡、支付工資的形式;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術情況、接受安全教育的情況;出事當時,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工作內容、工作量、作業程序、操作時的動作或站位、姿勢等;事故發生前后設備、工具等的性能和質量情況;使用的材料,必要時可進行物理或化學性能的實驗與分析;有關設計和工藝方面的技術文件、工作指令和規章制度方面12、的資料及執行情況;工作環境的狀況,照明、溫濕度、通風、道路、工作面狀況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取樣分析記錄;個人防護措施狀況,質量、規格、式樣等;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情況;其他可能與事故致因有關的細節和因素。 (3)現場攝影及繪制示意圖 顯示殘骸和受害者出事原地的所有照片。可能被清除或被踐踏的痕跡,如剎車痕、地面與建筑物上的痕跡、火災引起的損害、冒頂下落的空間以及事故現場的全貌。事故現場的位置圖、流程圖以及錄像帶等。 (4)技術鑒定與模擬試驗 設備、器材的破損、變形、腐蝕等情況,必要時司做技術鑒定;設備的零部件結構、設計及規格尺寸的復核、計算;必要時可做模擬試驗,如起火原因分析,但應在保證安全的13、前提下進行。 處理事故國家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責任者沒有追究不放過。 5人因事故的調查 通過對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斷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個性依據。企業管理人員應具備事故的心理學知識,這對調查處理事故的發生原因,提高預防事故的管理水平有幫助。 安全管理心理學與分析事故原因的關系有三個相互聯系的內容。 一是安全工程師所關心的幾種不安全行為,稱為已經知道的不安全行為,包括以下幾方面。有意違反安全規程;無意違反安全規程;破壞或錯誤地調整安全設備;放縱的喧鬧、玩笑、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與人爭吵,心境下降;匆14、忙的行動,行動草率過速或行動緩慢;無人道感,不顧他人;超負荷工作,力不從心。 二是可能成為直接的人為的事故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沒有經驗,不能查知事故危險;緩慢的心理反應和心理上的缺陷;各器官缺乏協調;疲倦、身體不適;找工作竅門,發現不安全的方法便當;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職業、工種選擇不當;夸耀心,貪大求全。 三是心理上的某些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激情,沖動,喜冒險;訓練、教育不夠,無上進心;智力低,無耐心,缺乏自信心,無安全感;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恐懼,頑固,報復或身心缺陷;工作單調,或單調的業余生活;輕率,嫉妒;未受重用,身受挫折,心緒不佳;自卑感,或冒險逞能,渴望超群;受到批評,15、心有余悸。 6物因事故的調查 引起人身傷亡的事故除了人因事故以外,還有物因事故。工業企業日常工作環境下,常見的物因事故有電氣事故、機械事故和火災與爆炸事故。 (1)電氣事故 電是工業企業生產的最基本能源。由于缺少用電安全措施和安全知識,缺少安全管理,以及維修不當,或設備絕緣老化等原因,就會造成人身觸電、設備燒毀、電氣火災爆炸等電氣事故。缺乏保護接地、保護接零、漏電保護裝置,或者未采用合理的安全電壓、絕緣、屏護、間距,都是造成電氣事故的基本原因。 (2)機械事故 在使用機械的過程中,由于機械設計、制造上的缺陷、機械的完好狀態不佳,或由于對機械性能了解不足、操作不當,或安全防護措施不當、作業場所條16、件惡劣等原因,就潛在著機械傷害的危險。不了解機械的危險部位、機械運行狀態下的危險部件,就無法有效地采取防護措施。 (3)火災與爆炸事故 在具有易燃、易爆的工業場所和具有壓力容器的生產環境都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可燃物、氧化劑、點火源同時存在,就會發生燃燒。若沒有限制火勢蔓延的措施,撲滅與撲救措施,疏散措施等,就會發生火災,造成事故。 三、事故分析 事故的發生具有隨機性,即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后果的嚴重性是偶然的。這說明事故的預防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事故這種隨機性在一定范疇內也遵循統計規律。從事故的統計資料中可以找到事故發生的規律性。因而,事故統計分析對制定正確的預防措施有重大的意義。 17、做好統計記錄,有助于企業本身和行業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從事故統計報告和數據分析中,可以掌握事故的發生原因和規律,針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采取避免事故發生的對策。 通過事故的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可以反映一個企業、一個系統或一個地區的安全生產成績,找出與同類企業、系統或地區的差距。統計數字是檢驗其安全工作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 通過事故的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為制定有關安全衛生法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事故的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可以使廣大員工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吸取教訓,提高遵紀守法的安全自覺性,使企業管理人員提高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自己的責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過18、事故的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領導機構可以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本系統安全生產狀況,發現問題,并做出正確決策。這項工作也有利于監察、監督和管理部門開展工作。 通過對事故的分析研究,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事故統計分析就是運行數理統計方法,對大量的事故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從中揭示出事故發生的某些必然規律,為防止事故發生指明方向。事故統計分析是建立在完善的事故調查、登記、建檔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是依賴于事故資料的完善和齊備。然而這些完備的事故資料,只不過是一件件獨立的偶然事件的客觀反映,并無規律可言。但是,通過對大量的、偶然發生的事故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從中找出必然的規律和總的趨勢,從19、而達到對事故進行預測和預防的目的。 事故統計分析是事故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好該項工作,能及時掌握準確的統計資料,如實反映企業的安全狀況和事故發展趨勢,為各級領導決策,指導安全生產,制定計劃提供依據。事故統計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事故資料的統計調查加工整理綜合分析。三者是緊密相連的整體,是人們認識事故本質的一種重要方法。 事故資料的統計調查,是采用各種手段收集事故資料,將大量零星的事故原始資料系統全面地集中起來。事故調查項目,應按事故調查目的設置,如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齡、工種、傷害部位、傷害性質、直接原因、間接原因、起因物、致害物。事故類型、事故經濟損失、休工天數等20、。項目的填寫方式,可采用數字式、判斷式或文字式等。 事故資料的整理,是根據事故統計分析的目的進行恰當分組和進行事故資料的審核、匯總,并根據要求計算有關數值,統計分組。如按行業、事故類型、傷害嚴重程度、經濟損失大小、性別、年齡、工齡、文化程度、時間等進行分組。審核匯總過程,要檢查資料的準確性。看資料的內容是否合乎邏輯,指標之間是否相互矛盾,通過計算,檢查有無差錯。事故資料的綜合分析是將匯總、整理的事故資料及有關數據填入統計表或標上統計圖,得出恰當的統計分析結論。 把統計調查所得數字資料,經過匯總整理,按一定要求填在一定的表格中,即填有統計指標的表格就叫統計表。例如職工傷亡事故綜合月報表。利用表中的絕對指標、相對指標和平均指標,可以研究各種事故現象的規律、發展速度和比例關系等。統計表的形式很多,有簡單表、分組表和復合表等。簡單表,如逐月事故統計表,按性別、單位劃分的統計表等;分組表,如按工齡、年齡、文化程度劃分的事故統計表;復合表則為兩者結合的統計表。 統計分析的結果,可以作為基礎數據資料保存,作為定量安全評價和科學計算的基礎。科學的計算方法需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系統,如果數據這方面的積累不充分,所應用的評價方法將受到一定的限制。xx項目經理部 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