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開采項目“一通三防”技術管理規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0878
2023-12-15
20頁
61KB
1、煤礦開采項目“一通三防”技術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通三防”技術管理規定保護層開采一、保護層開采要保證連續和規模開采。保護層采空區內不得留有煤(巖)柱,確需留煤(巖)柱的,必須經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礦必須將煤(巖)柱的位置、尺寸和和險影響范圍準確標注在被保護層的采掘工程平面圖、瓦斯地質圖上。二、保護層工作面開采前,保護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工程必須保證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要求;被保護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工程應保證開采保護層時,能同時有效地抽采被保護層的卸壓瓦斯。三、加強被保護層的瓦斯抽采。保護層開采前2、,必須編制對應的被保護層瓦斯抽采設計,由礦總工程師負責審批執行。保護層開采,優先選用沿空留巷(原巷留巷)無煤柱連續開采,采用Y型回風巷傾向穿層鉆孔、地面鉆井抽采被保護層卸壓瓦斯;采用底(頂)板巷穿層鉆孔抽采被保護層卸壓瓦斯的,鉆孔必須控制整個被保護層對應區域,鉆孔參數由礦總工程師確定,原則上鉆孔間距40m40m。四、被保護層瓦斯抽采必須建立專門臺賬,底(頂)板巷穿層卸壓抽采鉆孔穿透多個鄰近煤層的,應開展瓦斯分源測定,分別統計各被保護層卸壓瓦斯預抽量。被保護層屬于突出煤層的,首采保護層必須進行保護效果及保護范圍考察,考察方案報集團公司備案,考察結果報集團公司審批。五、開采近距離保護層時,必須采取3、措施,防止被保護層初期卸壓瓦斯突然涌入保護層采掘工作面,或誤穿突出煤層。正在開采的保護層工作面超前于被保護層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于保護層與被保護層層間垂距的3倍,且不得小于100m。 區域預抽六、不具備保護層開采條件的,以及未在保護層開采有效保護范圍內的突出危險區煤層,煤巷必須采取底(頂)板巷穿層鉆孔、采煤工作面必須采取穿層或順層鉆孔預抽的區域性瓦斯治理措施。七、嚴格執行預抽鉆孔布置標準。穿層預抽鉆孔孔徑94mm、順層預抽鉆孔孔徑108mm,考察穿層、順層預抽鉆孔有效抽采半徑(30天),有實際考察數據的以考察數據確定鉆孔間距,無考察數據的按以下要求執行:1、煤巷條帶穿層預抽鉆孔,瓦斯壓力2M4、Pa且瓦斯含量8m3/t的,按終煤點10m5m間距內布置(軸線方向軸垂線方向);瓦斯壓力2MPa或瓦斯含量8m3/t的,按終煤點5m5m間距內布置。斷層構造帶(落差1.0m)及其前后20m范圍內必須采取穿層鉆孔加密措施,加密方案由礦總工程師確定。2、采煤工作面網格穿層預抽鉆孔,瓦斯壓力2MPa且瓦斯含量8m3/t的,按終煤點10m10m間距內布置;瓦斯壓力2MPa或瓦斯含量8m3/t的,按終煤點5m5m間距內布置。采煤工作面兩巷順層預抽鉆孔,煤厚(含夾矸,下同)3m的單排布置、煤厚3m的雙排三花布置。瓦斯壓力2MPa且瓦斯含量8m3/t的,鉆孔間距單排布置時不大于10m、雙排布置時平面投影間距5、不大于5m;瓦斯壓力2MPa或瓦斯含量8m3/t的,鉆孔間距單排布置時不大于5m、雙排布置時平面投影間距不大于3m。采煤工作面順層預抽鉆孔見巖長度超過孔深1/3的必須進行反演分析,對有煤區域提前補孔。3、突出危險區應力集中區,煤巷掘進必須采取穿層鉆孔預抽措施,按終煤點3m3m間距內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用穿層鉆孔為主、順層鉆孔補充的預抽措施,穿層鉆孔按終煤點5m5m間距內布置,順層鉆孔排內間距不大于3m,煤厚3m的雙排布置。4、聯絡巷、車場、反揭煤等突出危險區小結構煤巷掘進,采取穿層鉆孔預抽措施的,措施孔按煤巷條帶穿層預抽鉆孔標準布置;不具備施工底(頂)板巷穿層鉆孔的,經集團公司核準后可采取順層鉆6、孔預抽措施,鉆孔排內間距不大于3m,煤厚3m的雙排布置。措施孔必須一次施工到位,一次評價。八、預抽鉆孔抽采時間超過1年的,礦總工程師必須組織考察鉆孔抽采狀況,鉆孔抽采失效的,必須補孔或透孔,確保預抽鉆孔抽采實效。預抽效果評價九、被保護層及區域預抽采掘工作面,采掘前必須對瓦斯抽采效果達標情況進行評判,并編制預抽效果評價報告,報安全開采總院、安監局備案。十、被保護層瓦斯抽采效果執行一次性評價,在被保護范圍內至少布置3個效果檢驗鉆孔。只有被保護層卸壓瓦斯預抽率,煤層原始瓦斯含量在10m3/t以下的35%、1015m3/t的45%、15m3/t以上的60%,煤層殘余瓦斯壓力0.74MPa且殘余瓦斯含量7、8m3/t以及檢驗鉆孔施工過程中無噴孔、頂鉆等其他異常現象時,方可判定為效果達標。十一、采用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的采煤、煤巷掘進(含小結構、反揭煤煤巷,下同)、井巷揭煤工作面瓦斯預抽率:煤層原始瓦斯含量4m3/t以下的20%;瓦斯含量46m3/t的25%;瓦斯含量6m3/t以上的:采煤30%、煤巷掘進35%、井巷揭煤45%。預抽評價單元內以實測的煤層瓦斯含量最大值計算瓦斯預抽率。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時,必須直接測定殘余瓦斯壓力、殘余瓦斯含量指標。測定孔必須在瓦斯預抽率合格后施工,井巷揭煤測定點至少布置5個,分別位于要求預抽區域內的上、中、下部和兩側;條帶預抽煤巷測定點每50m至8、少1個,分別布置在預抽鉆孔控制條帶邊界的影響范圍內的上、下邊界處;區域預抽采煤工作面測定點沿推進方向每50m至少2個,分別布置在工作面內距兩巷各三分之一處。煤層殘余瓦斯壓力0.74MPa且殘余瓦斯含量8m3/t以及檢驗鉆孔施工過程中無噴孔、頂鉆等其他異常現象,方可判定預抽防突效果有效。若任何一個檢驗測定點的指標測定值達到或超過了有突出危險的臨界值而判定為預抽防突效果無效時,判定以超標點為圓心、半徑100m范圍未達標。編報煤巷掘進條帶預抽效果評價報告時,必須同時上報抽采自動計量在線監測數據,礦保存鉆孔視頻驗收影像資料備查。預抽評價單元應根據孔間距、預抽時間和斷層發育情況進行劃分,原則上預抽評價單9、元內煤層基本連續、鉆孔間距基本相同、預抽時間差異系數小于30%。十二、煤巷掘進條帶預抽效果評價,單元長度原則上不小于100m,且巖巷穿層鉆孔超前煤巷掘進工作面不少于200m。采取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的采掘工作面,在預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區域內作業時,工作面距未預抽或預抽防突效果無效范圍的前方邊界不得小于20m。打鉆抽采管理十三、底(頂)板巷道不得進入突出煤層法距5m以內施工,否則,必須在法距7m以外采取防突措施,措施孔間距同煤巷條帶區域預抽鉆孔,措施控制范圍比照石門揭煤執行,措施孔保留不少于10m的壓茬距;措施按局部防突措施管理,措施孔完工后采用殘余瓦斯含量進行措施效果檢驗,掘進過程中采用鉆屑10、瓦斯解吸指標K1進行工作面預測,兩幫鉆孔保持連續抽采。底(頂)板巷道進入突出煤層法距2m以內施工的,執行井巷揭煤管理規定。需施工穿層預抽鉆孔的底(頂)板巷應施工巷幫鉆場,鉆場滿足鉆孔布置、鉆孔施工、風筒、管路安裝等需要。十四、強化鉆孔施工質量和預抽效果,實現“鉆到位、管到底、孔封嚴、水放通”。鉆到位。嚴格執行預抽鉆孔布置標準,鉆孔必須做到保直鉆進,鉆孔實際開孔位置與設計孔位誤差不得超過100mm,方位角誤差不得超過1。穿層預抽鉆孔見煤深度與設計相差5m及以上時必須進行測斜、上圖分析。管到底。穿層、順層預抽鉆孔必須全程下護孔套管。推廣使用整根柔性套管快速護孔技術,強噴地點應采用跟管鉆進工藝,全程11、下套管護孔。孔封嚴。穿層預抽鉆孔應實行帶壓封孔,下向穿層鉆孔必須采用囊袋式封孔裝置、“兩堵一注”帶壓注漿封孔,注漿壓力不低于2MPa。煤層原始瓦斯含量在6m3/t以上的,鉆孔合茬抽采24小時內孔口瓦斯濃度必須達40%及以上,否則鉆孔必須重新施工或透孔。水放通。下向穿層預抽鉆孔必須采取孔底排水排渣措施,預抽評價單元必須設置自動放水裝置。十五、加強打鉆防孔噴和孔突管理,嚴格執行淮南礦業集團打鉆防噴操作手冊。強噴地點鉆孔施工,必須建立全負壓、大風量的通風系統,能力充足的抽采防噴系統,靈敏可靠的安全監控系統和穩定可靠的供電系統,規范打鉆防噴操作,分類使用防噴裝置,強化個體防護,加強安全監控及電氣設備管12、理,杜絕電氣設備失爆失保。十六、實施瓦斯抽采信息化。地面永久及井下移動抽采泵站,井巷揭煤工作面、穿層和順層鉆孔預抽煤層瓦斯評價單元,必須安裝抽采自動計量裝置。抽采自動計量應保持連續計量不中斷,特殊情況下抽采自動計量中斷期間,按孔板流量計數據計量。礦井瓦斯抽采量及預抽效果評價必須依據抽采自動計量數據,評價單元抽采自動計量誤差超過5%的抽采量嚴禁計入評價。十七、底(頂)板巷穿層條帶預抽鉆孔施工地點,每處鉆機必須安裝打鉆視頻監控系統,“一鉆一攝像”、“一孔一視頻”,系統必須實現監控不中斷、儲存無失誤,查詢回放簡便流暢。視頻資料必須定期轉存、清理,并保存至鉆孔施工地點采掘結束。抽采增透管理十八、石門揭13、煤、煤巷條帶、采煤工作面區域預抽,應采取水力壓裂、松動爆破或鉆孔掏穴等增透措施,增透措施由礦總工程師具體確定并在區域預抽設計中明確。采用水力壓裂、深孔爆破等增透技術時,必須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效果考察;礦井首次采用新的增透技術時,其安全技術措施和效果考察方案必須報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首次水力壓裂的煤層必須進行壓裂效果考察,考察壓裂后的有效影響半徑、抽采半徑、瓦斯含量、瓦斯壓力、含水率、煤層透氣性系數等參數,并編制水力壓裂效果考察報告報集團公司備案。十九、石門揭煤、底(頂)板巷穿層孔、工作面順層孔預抽區域防突措施必須優先采用水力壓裂增透技術(斷層帶、強噴地點和下向鉆孔除外)。各礦必須14、落實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水力壓裂計劃。壓裂鉆孔間距應按實際考察的有效影響半徑確定,特殊情況下需要增加鉆孔間距的,必須在安全技術措施中明確。壓裂鉆孔應采用“先高壓預注漿再透孔、封孔兩注兩返”封孔工藝。壓裂設計注水量根據被壓裂范圍內煤層含水率達4%計算,并適當考慮不均衡系數;壓裂后保水時間應不少于一周,且孔口壓力應降至1MPa以下。壓裂期間在壓裂泵及壓裂鉆孔位置安設攝像頭,實時監控壓裂過程。防突管理二十、規范采掘工作面設計,從設計源頭消除采掘工作面應力集中區。對存在的應力集中區,礦總工程師負責劃定應力集中區范圍,現場實行掛牌管理。突出危險區的應力集中區,區域防突措施必須報集團公司核準;無突出危險區及15、非突出煤層的應力集中區,由礦總工程師負責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二十一、突出煤層采掘作業必須避免造成應力集中。在同一突出煤層的一個或相鄰的兩個采區的同一區段內,相向(背向)回采和相向(背向)采、掘的工作面間距均不得小于100m。相向掘進的工作面間距不得小于60m,并且在相距60m以前實施鉆孔一次打透,只允許向一個方向掘進。 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面不得進入鄰近層采煤工作面的應力集中區,不得在應力集中區和構造復雜區貫通。突出危險區煤層傾角25以上的煤巷掘進作業,嚴禁由下往上施工。二十二、加強揭煤管理。避免在地質構造破壞帶、應力集中區揭煤;避免小角度、長距離揭煤。層位、構造探測不清以及瓦斯壓力測定不準不得16、揭煤。瓦斯壓力3MPa或前探、測壓等鉆孔施工過程中噴孔嚴重的,優先采用“巷道法”揭煤,并在區域防突措施孔的控制范圍外增加減壓鉆孔。揭煤設計必須對整個揭煤流程作出時間安排,工作面在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合格后必須連續揭煤至揭煤結束,特殊情況下中途停工超過10天的必須經集團公司同意。推廣挖掘裝載機、側裝機等機械化排矸揭煤。采取區域防突措施的揭煤工作面進行最后驗證時,必須再次采用直接法測定區域防突措施控制范圍內待揭煤層殘余瓦斯含量,且測點不得少于3個。二十三、嚴格揭煤工作面煤線防突管理。揭煤前探時必須準確探明各煤線厚度;對平均厚度0.3m及以上的煤線,必須測定、收集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等瓦斯基礎資料,預17、測其突出危險性,預測有突出危險的,必須進行突出危險性鑒定;已預測有突出危險或沒有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的新水平、新采區首次揭穿平均厚度0.3m及以上的煤線,必須一并納入揭煤設計。二十四、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遇構造煤層不連續時,再次進入煤層采掘作業,若采掘面已采取過區域防突措施,則必須執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若未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則應補充編制并實施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煤層瓦斯風化帶除外)。二十五、突出危險區煤巷掘進工作面反揭煤,措施孔軸向控制到待掘巷道法距5m(瓦斯壓力2MPa時為7m)且控制到巷道完全進入煤層底板(或頂板)前方不少于20m范圍內的突出煤層煤體。巷道必須掘至距煤層法距2m外為反揭煤結束18、;在反揭煤結束前,巖巷掘進工作面距離反揭煤結束位置距離不得小于20m;待掘煤巷必須掘到反揭煤聯通處前方5m以上,反揭煤貫通點必須在距反揭煤層最小法距2m外。二十六、礦井開拓延深水平的非突出煤層新采區、新塊段的煤巷以及突出煤層的煤巷掘進(煤層瓦斯風化帶、沿空(巷)、中底分層以及保護層開采有效保護范圍內的煤巷除外),必須在前探鉆孔掩護下掘進,前探鉆孔數量不少于2個,且前探鉆孔在巷道掘進方向投影超前距不少于10m。二十七、嚴格掘進超前探控工作。掘進工作面前方構造、層位不清,以及煤層賦存、圍巖巖性、防突指標出現異常的煤巷掘進,必須進行前探,層位及地質構造控制不明的,不得掘進。井巷揭煤前探孔必須測斜取芯19、構造復雜區穿層地質探控鉆孔必須取芯或測斜。二十八、突出危險區煤巷沿空(巷)掘進,沿空(巷)煤柱不得大于10m,特殊情況下大于10m的必須編制專項防突措施報集團公司核準。處于突出區劃線邊緣的無突出危險區煤巷掘進,必須對巷道輪廓線外15m范圍內的突出危險區實施抽采卸壓措施。突出危險區被保護層,采煤工作面必須布置在有效保護范圍內,煤巷掘進工作面距有效保護邊界不得小于15m,否則必須對巷道輪廓線外15m范圍內的未有效保護區域實施打鉆卸壓措施。二十九、實行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防突預測分級管理。(一)下列情況執行循環預測。1、采取區域預抽措施的采掘工作面。2、突出危險區內,煤柱大于10m的沿空(巷)掘進工20、作面、距離有效保護邊界小于15m的被保護層掘進工作面。3、無突出危險區內,距離突出危險區邊界小于15m的掘進工作面,以及遇有構造破壞帶、煤層賦存條件急劇變化、采掘應力疊加的采掘工作面。(二)其它情況執行區域驗證(煤層瓦斯風化帶、中底分層的采掘工作面以及保護層開采有效保護范圍內的采煤工作面按非突煤層管理)。三十、掘進、回采過程中預測(驗證)指標超標,由礦總工程師負責制定補充防突措施。補充措施經效檢合格后,方可在保持規定的超前距條件下進行掘進或回采。煤巷掘進工作面及井巷揭煤工作面停工超過10天的,恢復施工前必須重新進行工作面預測。三十一、前探以及預測(校檢)允許進尺標志點必須編號,并用漆噴(涂)在21、巷道顯著位置。其中煤巷掘進前探、預測(校檢)鉆孔有效深度以鉆孔沿巷道掘進方向投影距為準。瓦斯基礎資料管理三十二、各礦通風副總工程師是本單位瓦斯基礎資料測定、收集的終端責任人,負責組織編制礦井年度瓦斯基礎資料收集計劃,按規定測定所有開采煤層的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煤層透氣性系數和鉆孔抽采(卸壓)半徑,并做好瓦斯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建立礦井瓦斯基礎資料數據庫。瓦斯基礎資料收集總結報告每季度上報集團公司。礦井必須按季度修編、上報瓦斯地質圖,按月編報井巷揭煤、突出危險煤層采掘工作面防突預測圖。三十三、煤層原始瓦斯壓力、瓦斯含量測定,開采煤層每一地質構造單元內,沿走向布置測試點不少于2個,沿傾向不少22、于3個,并有測試點位于埋深最大的開拓工程部位;走向超過1000m、傾向(垂深)超過50m的地質構造單元內,沿走向每500m布置1個測試點,沿傾向(垂深)每50m布置1個測試點。三十四、穿層條帶預抽煤巷,在底(頂)板巷內每500m至少布置1個點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壓力、每50m布置1個點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含量;區域預抽采煤工作面,沿推進方向每500m至少布置1個點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壓力、每100m上下順槽各布置1個點測定煤層原始瓦斯含量。采煤工作面可解吸瓦斯量測定點,沿工作面推進方向每500m至少布置1個,測定位置必須超前工作面100m以上。三十五、煤層原始瓦斯壓力測定必須編制設計,測壓孔施工地點斷層或23、圍巖裂隙發育以及賦水地點,必須進行圍巖帶壓預注漿和全孔多次加壓注漿封堵周邊裂隙,采用“兩堵多注”封孔,穿層測壓孔封至待測煤層見煤點,順層測壓孔必須封至測壓氣室。瓦斯壓力曲線趨向穩定且壓力值變化連續48小時小于5kPa/d時測壓結束,同一測壓地點以最高瓦斯壓力測定值作為測定結果。三十六、煤層瓦斯含量測定,順層孔優先采用定點取樣、采樣深度不小于40m,穿層孔優先采用孔口接渣,原則上井下取樣時間小于5分鐘、煤樣粒徑大于3mm,井下解吸測定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地面破碎解吸優先選取粒徑5mm以上、無矸石煤樣。從井下取樣開始至地面破碎解吸結束,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三十七、非突出煤層揭煤和煤巷掘進時,必24、須測定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堅固性系數、煤層瓦斯壓力,分析煤的破壞類型。瓦斯壓力0.74MPa、煤層瓦斯含量8m3/t、瓦斯放散初速度10或出現頂鉆、吸鉆、夾鉆、噴孔等瓦斯動力現象以及預測指標超標等情況的,礦報告集團公司,該煤層按突出煤層管理,集團公司負責委托資質單位進行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結果由集團公司批準。 瓦斯管理三十八、煤巷掘進工作面風排瓦斯量達3m3/min及以上的,必須實施抽采措施,措施參數由礦總工程師確定。三十九、加強采掘工作面特殊情況下的瓦斯管理,采煤工作面初采、過高位鉆場及高抽巷失效,采、掘工作面過老巷、過斷層、過應力集中區和小結構煤巷掘進等特殊情況,礦必須編制頂板及瓦斯管理專25、項安全技術措施。四十、采煤工作面高抽巷必須按設計長度施工到位,巷道封閉前,由礦分管領導組織現場驗收并建立驗收臺賬,圍巖破碎地段應加強支護,排盡積水,并在低洼易積水地點預留放水孔。四十一、強化巖巷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異常涌出。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建立可靠的局部通風系統,工作面預測有瓦斯異常或已發生瓦斯異常涌出的,必須建立瓦斯抽采系統。在巖巷各類鉆孔(眼)施工過程中出現異常現象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匯報礦調度,并對孔(眼)口瓦斯、出水涌出情況進行檢測,查明原因,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四十二、加強高抽巷抽采瓦斯安全管理。采煤工作面原則上不采用尾抽巷抽采瓦斯,確需采用尾抽巷的,必須經集團公司26、同意。高抽巷、尾抽巷抽采,必須編制專項防爆、防火安全技術措施。高抽巷金屬棚支護段必須進行噴漿處理,封閉前清除干凈巷道內的導電體,并對巷道內的CO、CH4、O2濃度實施在線監測。四十三、嚴格串聯通風管理。煤層采掘工作面、距離突出煤層法距小于10m的掘進工作面,嚴禁串聯通風。巖巷掘進工作面回風串入其他作業地點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報集團公司審批,且串聯通風次數不得超過1次。四十四、綜采工作面向外20m范圍內的上下風巷凈斷面不得小于6m2,其他采煤工作面(掩護支架工作面除外)向外20m上下風巷凈斷面不得小于3m2。采煤工作面頂板抽采鉆場必須采用風幛導風方式通風,導風不能滿足要求的,采用局扇通風。四十五27、礦井停風機、抽采泵期間,受影響區域的采掘工作面必須停止作業。切換礦井風機前必須將受影響區域的移動瓦斯抽采泵切換至永久瓦斯抽采系統或停抽,防止啟動移動泵時排出口瓦斯超限。四十六、煤礦井下所有進入回風巷道內的蓄電池電機車必須設置車載式甲烷斷電儀。突出煤層揭煤遠距離爆破時,回風系統內的電機車必須行駛至反向風門以外的新鮮風流中。四十七、礦井瓦斯抽采管路必須滿足阻燃、抗靜電要求。新購置的瓦斯抽采管一律選用金屬管,嚴禁使用PVC管(封孔管除外)、SUP管。上隅角埋管抽采、高抽巷封閉墻壓管抽采、Y型通風留巷內埋管抽采不得使用非金屬瓦斯抽采管。四十八、井下風門實行編號、建檔管理。風門設施設計時,應綜合考慮風28、門設施的用途與地壓、行人、運輸需求。定期排查井下風門設施的使用狀況,不用的風門設施必須及時全部拆除。安全監控管理四十九、規范傳感器安設。井下生產區域內的封閉墻內瓦斯濃度超過3%的,應在墻外設置甲烷傳感器;修巷、打鉆等局扇供風的非進尺獨頭巷道(設置柵欄除外)及回收作業地點必須安設甲烷傳感器;采用爆破法施工的井筒工作面、封閉墻內出現CO的墻外,必須安設CO傳感器。突出煤層的所有采掘工作面(煤層瓦斯風化帶、中底分層、保護層開采有效保護范圍內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沿空(巷)掘進工作面除外),回風巷設置高低濃度甲烷傳感器(T2)和風速傳感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設置高低濃度甲烷傳感器(T3)和風速、風向傳感器。礦29、井采區回風巷和總回風巷安設高低濃度甲烷傳感器。五十、嚴格瓦斯電閉鎖管理。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具備分站、斷電器、傳感器無電及斷線等故障閉鎖。被控設備開關的負荷側必須設置饋電狀態傳感器,并與相應斷電器正確關聯。立井井筒提升信號必須為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井筒蓋啟動絞車電源距井筒20m范圍以外,兩者均不得在安全監控斷電范圍內。五十一、嚴格執行甲烷傳感器的調校和試斷電制度。礦必須建立甲烷傳感器的調校試斷電制度。礦在用甲烷傳感器每10天必須在現場調校試斷電一次,調校試斷電必須在被控開關負荷側有電時進行。調校時必須記錄斷電時間。防火管理五十二、采煤工作面必須有防火設計,從設計源頭統籌考慮過斷層、收作期間的防火管30、理,工作面采向、收作位置要有利于防火管理。綜采工作面過落差大于煤厚的斷層時,礦總工程師必須組織編制過斷層防火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提前50m對斷層帶采取注防火材料或注漿加固等措施,合理調整回采層位,減少采空區丟頂煤,對采空區遺煤區域采取針對性防火措施,保證工作面連續回采,加快推進速度,并不得在斷層、破碎帶位置停采或收作。有煤層自然發火隱患的工作面收作時,礦總工程師必須組織編制收作專項防火措施;距收作線前50m必須合理調整回采層位,減少采空區丟頂煤;收作前在工作面對應的煤壁位置或上下風巷施工防火鉆場和鉆孔,備齊防火裝備和材料。五十三、嚴格采煤工作面拆除工期管理。有自燃隱患的重點收作工作面集團公司將確31、定移交工期、拆除施工工期,礦根據集團公司安排,制定收作、拆除各工序安排計劃,合理組織拆除隊伍,加快拆除進度。五十四、加強封閉墻防火管理。收作面封閉墻位置前后5m范圍內巷道,必須加強支護,并進行噴注漿加固處理。必須采用雙墻結構,兩墻間距不小于1.0m,兩墻間用水泥漿等材料帶壓注實,做到墻內外形成壓差、墻外無瓦斯積聚,達不到嚴密封閉效果的,必須擴大范圍外封。墻體要留設連通采空區的取樣觀察孔和措施孔。封閉墻必須編號、建立管理臺帳。五十五、加強煤柱防火管理,煤柱7m的沿空掘進(原巷留巷除外),工作面切眼300m范圍以外的兩巷,未采取中空錨索注漿措施的,必須采取巷道噴注漿防火措施。煤柱7m的沿空掘進,過32、相鄰巷道各類硐室、落差大于煤厚的斷層及斷層影響到相鄰采空區的,硐室及斷層前、后20m范圍必須對沿空側煤壁及頂板進行噴注漿防火處理,并設點進行防火觀測。五十六、規范礦用移動式液態二氧化碳防滅火裝置的使用管理。礦用移動式液態二氧化碳防滅火裝置由集團公司集中管理、統一調配。使用前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使用后及時移交集團公司設備租賃分公司。五十七、推廣應用粉煤灰防滅火材料。地面灌漿站應積極選用粉煤灰替代黃土灌漿,優化礦井灌漿系統,實現防火灌漿與頂板再生注漿系統共用;采空區封閉墻墻間、頂分層收作線注漿,必須采用以粉煤灰為主、水泥漿為輔的注漿防火技術。五十八、加強抽采地點防火管理。原33、則上沿空留巷埋管超過300m應停止抽采;月推進度小于40m的采煤工作面嚴格控制抽采;O2濃度12%的采空區應控制抽采。采掘工作面回風流出現CO濃度24ppm,小煤柱、采空區、高冒處、抽采管路出現CO濃度50ppm,必須立即匯報集團公司。防塵管理五十九、完善采掘工作面防塵用水系統,供水管徑、水壓符合規定,并安裝水質過濾裝置。采煤工作面煤厚超過1.3m的必須采取煤層注水防塵措施,優先采用兩巷長鉆孔注水,充分利用順層抽采鉆孔先抽后注;采用短孔注水時,應根據煤壁狀況合理布孔。開展煤層注水前、后的煤層含水率測定考察工作,注水后的煤體水分增值應達到1%以上或煤體的全水分達到4%以上。六十、巖巷綜掘工作面實施高效除塵風機配合風量調節、高壓微孔噴霧降塵、防塵簾粉塵隔離、正壓呼吸器等治理措施,在除塵風機出風口外1030m、工作面最后一道防塵簾外50100m位置分別安設粉塵傳感器進行粉塵濃度在線監測。煤巷綜掘和綜采工作面實施煤層注水、高壓微孔噴霧、防塵簾等治理措施,推廣煤巷綜掘泡沫除塵、綜采工作面塵源跟蹤技術,積極采用粉塵濃度在線監測,粉塵傳感器在掘進工作面和綜采工作面回風巷最后一道防塵簾外50100m位置安設。煤孔施工采用壓風排渣時,必須使用孔口環形噴霧、負壓引射器等防塵裝置,下風側安設凈化噴霧和防塵簾,實行風水聯動,并配備滅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