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銷售服務項目備品備件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1350
2023-12-15
4頁
24KB
1、企業銷售服務項目備品備件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備品備件管理制度()1 目的為了滿足客戶要求,保證備品備件在銷售、用戶服務和“三包服務”中的需要,提高企業信譽與經濟效益,擴大產品銷售,特制定本制度。2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在銷售、用戶服務、“三包服務”中所需備品備件的管理。3 職責3.1 營銷部負責承接備品備件訂貨,提出在銷售、用戶服務、“三包服務”中備品備件需求計劃;負責備品備件庫存管理,控制庫存量,負責備品備件的銷售發貨。3.2 投資與計劃管理部負責審批、下達備品備件計劃。3.3 產品制造部2、負責編制備品備件生產作業計劃,下達“銷備”工號,組織備件生產。3.4 采購部負責備品備件生產所需材料、外購件的采購。3.5 生產技術處負責備件生產的技術準備。3.6 質量檢驗處負責采購、生產備品備件過程的質量監督和檢查。3.7 財務審計部負責確定備品備件銷售價格及結算。4 管理原則4.1 備品備件實行統一計劃、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統一結算、統一發運,由營銷部統一歸口管理,其他單位不得自行銷售備品備件和結算。4.2 備品備件根據按需生產、產需結合的原則,由營銷部與用戶簽訂供貨合同。5 工作程序5.1 訂貨1) 營銷部依據公司年度經營計劃,組織召開用戶和維修服務網點的備品備件訂貨會,參加有關的產品3、訂貨會,與用戶簽訂供貨合同,承接備品備件訂貨。 2) 備品備件可供貨源的數量,按公司生產能力而定,當用戶的需要量大于生產能力或用戶急需零星配件時,由營銷部提出書面需求申請,報投資與計劃管理部審批后,并向產品制造部和采購部下達備品備件計劃。3) 備品備件應優先保證直接用戶、用戶服務、“三包服務”所需的備件。簽訂合同必須考慮生產和采購周期,分季或分半年期簽訂,并應留有余地,以提高合同兌現率和公司信譽。4) 合同簽訂前須按合同評審程序的規定進行合同評審,并按規定進行價格和法律審查。5.2 計劃、生產與采購1) 營銷部按產品和備品備件分類(自制件、外協件、外購件)編制年、季度需求計劃經主管副總審批后,4、報投資與計劃管理部下達備品備件計劃;營銷部負責下達“三包”工號。2) 產品制造部按備品備件計劃編制生產作業計劃,下達“銷備”工號,生產技術處進行備件生產的工藝技術準備,各車間組織備件生產。3) 依據備品備件計劃,采購部組織生產備件所需材料、外購件的采購。4) 質量檢驗處對備品備件的入庫驗收和生產過程,按實物質量控制規范及程序文件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查與質量監督。5) 年度計劃期內,備品備件生產項目如需調整,在不影響生產和效益的情況下,由營銷部提出變更調整意見經主管副總審批,報投資與計劃管理部進行計劃平衡調整,并正式下達備品備件計劃調整通知。4) 營銷部應提前編報次年的進口件計劃。對用戶急需的進口零5、星備件須與采購部協商后補辦臨時進口計劃,并按審批程序執行。5.3 備件入庫與管理1) 采購的備品備件進公司入產品制造部倉庫,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產品圖紙的技術要求。入庫前,須經檢驗人員驗收簽章,檢驗不合格的備品備件不準入庫。辦理入庫后,由庫管員通知成品庫領出保管。2) 按生產作業計劃完成的備品備件,由各車間開具入庫單入營銷部成品庫。3) 按生產和采購計劃完成的備品備件,營銷部成品庫納入正常保管和庫存管理。維修服務、備品備件銷售和“三包服務”需用備品備件時,由成品庫按出庫程序辦理相關手續。4) 入庫的備品備件必須及時登記、核算,建賬立卡,做到數量清、規格清、質量清,保證賬、卡、物一致。5) 入6、庫的備品備件必須妥善保管,執行倉庫管理制度中要求的對不同物資貯存、保管的相關規定,采取必要的防銹、防油污、防腐等措施;零部件碼放要標識齊全、清晰,并按產品分類碼放。6) 備品備件領用必須按規定辦理出庫手續,領料單須經驗證,貨、單一致方可放行出庫。6 價格與銷售管理6.1 備品備件統一由營銷部銷售,并與財務審計部確定銷售價格對外報價,財務審計部負責結算,其他部門不得自行銷售與報價。6.2 備品備件的內部結算價格由財務審計部統一確定。6.3 各單位生產的備品備件,憑轉移單結算。6.4 備品備件的銷售價格由財務審計部按外購、外協件、機電配套件和國外進口備件的實際價格加管理費用提出基本售價,經財務總監組織審定。如市場行情發生變化,備件增、貶值幅度較大,需調整銷售價格時,由營銷部提出調整價格意見,報財務總監批準,并在財務審計部備案。6.5 為有效地控制資金,防止備件庫存超儲占用資金,嚴格執行預算管理,營銷部應控制備品備件庫存量,財務審計部對備件合理庫存情況按季進行考核。當備件庫存超儲時,營銷部應及時寫出分析報告報財務總監,以準確制定備件生產計劃和搞好備件資金的管理。7 附件7.1 本制度自頒布下發之日起試行。7.2 本制度由主管部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