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生產財務項目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1415
2023-12-15
12頁
247.72KB
1、企業組織生產財務項目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一、投資活動 廣義資金內部使用和對外投放 狹義對外投資二、分配活動 廣義各種收入分割分派 狹義利潤尤其是凈利潤的分配三、財務管理環境 經濟環境 經濟周期(商業周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 經濟發展水平 通貨膨脹 經濟政策 競爭 法律環境 企業組織法律規范 稅收法律規范 其它經濟法律規范 金融環境 1、金融機構2、金融市場 (功能:轉化儲蓄為投資,改善社會經濟福利,提供多種金融工具并加速流動,中短期資金凝結為長期資金,提高金融體系競爭和效率2、,引導資金流向)金融市場要素:1市場主體、2金融工具(金融資產1流動性必要時迅速轉變為現金而不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風險性包括違約風險(發行人破產)和市場風險(市價波動)、收益性)、3、交易價格4、組織方式金融市場分類 期限短期金融市場和長期金融市場 交割時間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交易方式和次數初級市場和次級市場 成交與定價方式公開市場,店頭市場和第三、四市場 金融工具屬性基礎性金融市場和衍生金融市場利率的分類 利率之間的變動關系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 市場資金供求關系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利率形成機制市場利率和法定利率利率純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回報率四、股東財富最大化 1、股東財富可以用股東權益的市場3、價值來衡量,股東財富的增加可以用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與股東投資資本的差額來衡量,稱為“權益的市場增加值”, 權益的市場增加值是企業為股東創造的價值 2、股東投資資本不變時股價最大化與增加股東財富具有同等意義。股價的升降代表投資大眾對公司股權價值的客觀評價以每股的價格表示,反映資本和獲利之間的關系受逾期每股收益的影響,反映每股收益大小和取得的時間受企業風險大小的影響,可以反映每股收益的風險。五、財務假設 1、有效資本市場假設是確立財務管理原則、決定籌資方式、投資方式、安排資金結構,確定籌資組合的理論基礎 派生出市場公平假設(在資本市場上公平競爭不存在內幕交易)和資金借貸無限量假設(誰何時都能借貸所4、需資金)兩個假設;2、理財主體假設(獨立性)運用價值手段進行活動,其中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是貫穿整個財務活動的兩個主要價值觀念,為建立財務管理目標、科學劃分權責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3、持續經營假設是財務管理的基本前提,派生出理財分期假設;4、理性理財假設 表現一理財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表現二理財人員會選擇最佳方案、表現三在執行錯誤方案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5、資金時間價值假設 首要應用是現值概念,另一個重要應用“早收晚付”觀念;6、籌資與投資分離假設 借款人只求投資回報率高于市場利率,不考慮個別儲蓄人的具體消費偏好,同樣儲蓄人也不考慮借款人所作投資具體情況六、財務管理原則1、有關競爭環境的原則5、 a自利行為原則 依據的是理性的經濟人假設 重要應用:委托代理理論和機會成本b雙方交易原則 每項交易至少兩方,各方都根據自己的經濟利益決策,各方一樣聰明因此決策時要考慮對方的反應 雙方交易原則建立的依據商業交易至少兩方交易是“零和博弈”各方都是自利的。注意:交易時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和稅收的影響(由于稅收的存在使一些交易表現為“非零和博弈”)c信號傳遞原則 根據行為判斷未來收益狀況,要求公司在決策時不僅要考慮行動方案本身還要考慮行動傳達的信息 是自利行為原則的延伸d引導原則 屬信號傳遞原則的一種運用 適用于理解認識能力有限,找不到最優方法尋找最優方案成本過高。引導原則不能找到最好方案也可避免最差行6、動 重要應用:行業標準概念和“免費跟莊、搭便車”2、有關創造價值的原則a有價值的創意原則 新創意能獲得額外報酬 任何獨樹一幟都來源于新創意 新創意都是暫時的 主要應用直接投資項目還應用于經營和銷售活動 競爭理論認為競爭優勢分為經營奇異和成本領先 重復別人的項目只能取得平均報酬維持而不是增加股東財富b比較優勢原則指專長能創造價值 依據的是分工理論 應用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和優勢互補c期權原則 指在估價時考慮期權價值 廣義的期權不限于財務合約,任何不附帶義務的權利都屬期權d凈增效益原則 一項決策的價值取決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凈收益 應用領域是差額分析法和沉沒成本概念e現金流量計量原則 現7、代企業關注現金流量而不是收益利潤數據經常依據不同會計準則而變化現金流量易于計算,不會產生歧義編制特別是多期資本預算運用收益會產生錯誤結果(資本預算側重增量現金流量有助于關注真正相關的因素上)3、有關財務交易的原則a風險報酬權衡原則 風險與報酬存在對等關系,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 涉及的理念有自利行為原則風險反感引導原則競爭理論b投資分化原則 理論依據是投資組合理論 具有普遍意義:適用于證券投資和各項決策c市場估價原則 要求理財時重視市場對企業的估價 有效資本市場中股價可以綜合反映公司業績,弄虛作假、人為改變會計方法對企業價值提升毫無作用d重視投資原則 增加股東財富的只能是投資 公司長期競爭8、優勢最終取決于“資產質量”、“員工的創造力”、和“勝任能力”,而不在于其財務策略。強調重視投資也要求慎重使用金融工具,在有效資本市場中購買或出售金融工具交易的凈現值為零,公司作為從資本市場取得貨幣的一方很難通過籌資獲得正的凈現值七、財務管理環節1、財務預測 起點是銷售預測,銷售預測后才能開始財務預測 方法包括銷售百分比、回歸分析和計算機輔助技術2、財務決策 是財務管理的核心 決策分類 程序化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時間長短長期決策和短期決策 涉及內容投資決策、籌資決策、用資決策和股利決策3、財務預算 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數量方法對未來財務活動內容和指標進行規劃4、財務控制 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利9、用相關信息和手段,對財務活動所施加的影響或進行調節按內容分為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 按功能分為預付控制、偵查控制、糾正控制、指導控制和補償控制 按時序分事先、事中和事后控制 按依據分預算控制和制度控制5、財務分析 根據核算資料運用特定方法對企業財務活動及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項工作第二章 財務分析一、財務分析標準1、歷史標準:可靠、客觀、具有可比性,比較保守、適用范圍窄、企業主體發生變化會失去意義、企業外部發生突變作用受限制2、行業標準: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水平、判斷企業發展趨勢,行業內企業不一定具有可比性、存在會計處理方面的差異3.目標標準:符合戰略及目標管理的要求(新建企業和壟斷企業尤其適用)10、,外部分析通常無法利用、目標存在主觀性不可靠4、經驗標準:相對穩定、客觀,適用范圍不夠廣泛,收到行業限制、數字會隨時間變化二、財務分析局限性:資料來源局限性(缺乏可比性、可靠性和滯后性),分析方法局限性,分析指標局限性 彌補局限性的措施:1、去異求同,增強指標可比性;2、注意各種指標的綜合利用3、必須將各項指標綜合權衡,結合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及企業不同時期經營理財目標的不同進行系統分析4、不要機械的遵循所謂的標準,要善于利用“例外管理”原則對各種異常現象進行追蹤調查和深入剖析。三、財務分析的方法:1、趨勢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優點是簡便、直觀。運用中注意a各期指標口徑必須一致b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11、響c運用例外原則對有顯著變動的指標做重點分析,研究產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對策;2、比率分析法:a構成比率又稱結構比率指各組成部分數值與總體數值百分比,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b效率比率是某項財務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和產出的關系c相關比率以某個項目和與其有關但又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到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相互關系 比率分析法計算簡便,結果容易判斷,可在不同規模企業比較,甚至超越行業間的差異進行比較。運用時注意:a對比項目相關性計算比率的分子分母必須有一定的邏輯因果關系,b對比口徑一致性 比率分子分母在計算時間范圍等方面保持口徑一致;3、因素分析法 連環替代法和差額分析法 優點是既可以全12、面分析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又可單獨分析某一因素對指標的影響,運用時注意a因素分解的關聯性:各因素客觀存在因果關系b因素替代順序性:順序不可隨意顛倒c順序替代連環性,計算每一因素變動對指標影響都是在前一次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d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四、償債能力指標(一)短期償債能力 存量指標:營運資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流量指標:現金流量比率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總資產-非流動負債)(總資產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 (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資產長期資本長期資產2、營運資本配比率 3、流動比率4、速動比率5、現金比率 6、現金流動負債比率7、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a增強短期償債能13、力的表外因素: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b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經營租賃合同中承諾的付款、建造合同、長期資產購置合同中的分階段付款(二)長期償債能力1、資產負債率(債務比率) 2、產權比率3、權益乘數4、長期資本負債率 5、已獲利息倍數6、或有負債比率7、帶息負債比率8、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 9現金流量債務比10010、降低長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長期租賃、財務擔保(涉及長期負債的擔保)、未決訴訟11、注意“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與“現金流量債務比”的區別五、營運能力1、勞動效率2、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天數3、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注意14、:收入賒銷比例、應收賬款余額可靠性及減值準備、應收票據是否計入問題4、存貨使用銷貨成本來計算,關注存貨中產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的比例關系5、固定資產使用凈值,即原值累計折舊6、不良資產比率1007、資產現金回收率六、盈利能力分析(一)經營盈利能力指標1、營業毛利率 2、營業利潤率3、營業凈利潤率4、成本利潤率(二)資產盈利能力指標1、總資產利潤率 2、總資產凈利率3、總資產報酬率4、總資產凈利率(三)資本盈利能力指標1、凈資產收益率2、資本收益率3、基本每股收益 其中加權平均股數(期初發行在外股數報告期時間+當期新發行股數已發行時間-當期回購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潛在稀釋股包括:可轉換15、公司債券、認股權證、股票期權4、市盈率 (四)收益質量指標:盈余現金保障倍數七、發展能力分析(一)盈利增長能力指標1、營業收入增長率2、營業利潤增長率3、凈利潤增長率4、營業收入三年增長率(二)資產增長能力指標 總資產增長率(三)資本增長能力指標1、資本積累率 2、資本保值增值率3、資本三年平均增長率100(四)技術投入增長能力指標技術投入比率八、財務綜合分析的特點 1、指標要素齊全適當2、主輔指標匹配3、滿足多方面的要求九、傳統杜邦分析體系1、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增長率權益乘數2、傳統杜邦體系的局限性 a計算總資產凈利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 不匹配。總資產是全16、部資產提供者享有的權利,而凈利潤專屬股東b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c沒有區分有息負債和無息負債。十、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1、資產負債表 凈經營資產凈金融負債+股東權益 凈經營資產經營資產經營負債 凈金融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劃分的標準是有無利息)2、利潤表 凈利潤稅后經營利潤稅后利息費用 稅后經營利潤稅前經營利潤(1所得稅稅率) 稅后利息費用利息費用(1所得稅稅率)3、改進的杜邦分析體系核心公式 4、相關指標杠桿貢獻率經營差異率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是企業可以承擔的稅后利息上限)第三章 資金時間價值與風險管理(一)資金時間價值1、資金時間價值 指資金經過一定時間的投資和再投資所增加的價值17、2、單利利息: I=Prn 3、單利終值:S=P(1+rn)4、單利現值:P=F/(1+rn) 5、復利終值F=P/(1+r)n或F=PFV,r,n6、復利現值P=F/(1+r)n或P=FPV,r,n7、普通年金終值:F=A(1+r)n-1/r 或F=AFVA,r,n8、年償債基金:A=F*r/(1+r)n-1 或=F/FVA,r,n) 9、普通年金現值:P=A1-1/(1+r)n/r 或P=APVA,r,n 10、投資回收額:A=Pr/1-(1+r)-n 或=P/PVA,r,n) 11、預付年金終值:F=A(1+r)n+1-1/ r -1 或F=A(FVA,r,n+1)-1= AFVA,r,18、n(1+r)12、預付年金現值:P=A1-(1+r)-(n-1)/r+1 或P=A(PVA,r,n-1)+1= APVA,r,n(1+r) 13、遞延年金現值一:P=A(PVA,r,n+m)-(PVA,r,m) 二:P=A(PVA,r,n)*(PV,r,m) m遞延期數 14、永續年金現值:P=A/r 15、 16、(二)風險1、風險分類 a風險產生原因 自然風險和人為風險b風險性質 靜態風險(只有損失而無獲利)和動態風險c風險的來源 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不可回避風險和不可分散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又稱可分散風險、可回避風險和公公司特有風險)d承受能力 可接受風險和不可接受風險e風險的具體內19、容 經濟周期風險(無法回避可以減輕)、利率風險(企業無法決定利率高低、不能影響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經營風險(又稱商業風險,受外部客觀因素及內部主觀因素影響,內部是主要來源)、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違約風險(又稱信用風險)、流動風險(又稱變現力風險)、在投資風險2、風險計量a概率分布 介于0-1之間 b期望值c方差概率 d方差e變化系數(標準離差率) 樣本標準差f綜合標準差g風險調整貼現率(風險調最低報酬率)方程K=無風險報酬率+ b風險報酬斜率(風險價值系數)h b3、協方差與相關系數a投資組合標準差b協方差組合證券間相關系數第1種證券標準差第二種證券標準差c相關系20、數備注:投資組合降低公司特有風險,不能分散系統風險,充分的投資組合風險只受協方差的影響4、投資報酬率資金時間價值(是指無風險的最低報酬率)+風險報酬率5、風險偏好:多種同樣資金預期值的投資方式,風險偏好者選擇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投資,凸函數6、風險中性:不介意一項投資是否具有確定或不確定的結果,只是根據預期時間價值來選擇投機7、風險厭惡:相同的回報率選擇風險低的,相同的預期時間價值選擇比較確定的投機,凹函數。D第四章 項目投資一、項目投資特點 1、影響時間長、2、投資數額大、3、不經常發生、4、變現能力差二、項目投資主體是企業,投資項目優劣的評價標準以資本成本為基礎。個人投資者和專業投資機構屬“21、投資學”研究的內容三、投資項目分類 1、對企業的影響分為戰略性投資(資金量大,回收時間長、風險大)和戰術性投資(短期投資屬于戰術性投資);2、按投資的順序和性質分先決性投資和后繼性投資;3、按投資時序與作用分為新建企業投資、簡單再生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投資3、增加利潤的途徑分為增加收入投資和降低成本投資;6、項目投資間的關系分為相關性投資、獨立性投資(一般是按相對數指標評價:獲利指數、內含報酬率)和互斥性投資(凈現值和凈現值率指標評價)四、項目計算期建設期+運營期(試產期和達產期)五、項目投資管理程序:1、機會研究;2、編制項目建議書;3、可行性研究4、項目評估(項目評估的結論是投資決策的重要依22、據)5、項目實施、6、項目后評價六、項目投資決策采用現金流量的原因:1、現金流量可科學的考察時間價值因素2、保證評價的客觀性3、分析中現金流量比盈虧狀況更重要4、采用現金流量考慮了項目投資的逐步回收問題。備注:未來經濟利益的多少和期限也是企業項目投資決策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七、投資額的相關計算1、項目總投資原始投資+資本化利息2、原始投資建設投資+營運資本投資3、建設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開辦費投資(其它資產投資)4、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開辦費投資+營運資本投資+資本化利息八、估算現金流量注意的問題:只有增量現金流量才是與項目相關的現金流量。1、區分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23、本2、不要忽視機會成本(市價作為機會成本)3、考慮投資方案對公司其它項目的影響4、考慮投資對凈營運資金的影響5、需要各部門人員共同參與進行。九、所得稅對現金流量的影響(一)所得稅對投資現金流量的影響1、投資現金流量投資在流動資產上資金+設備變現價值(設備變現價值賬面凈值)所得稅率2、出售設備的現金流入量設備變現價值(設備變現價值-賬面凈值)所得稅率(二)所得稅對營業現金流量的影響營業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 利潤總額(1所得稅稅率)+折舊 (收入總成本)(1所得稅稅率)+折舊 (收入付現成本折舊)(1所得稅稅率)+折舊 (收入付現成本)(1所得稅稅率)+折舊所得稅稅率(三)所得稅對項目終止現金流量24、的影響項目終止現金流量預計墊支的營運資金+固定資產殘值收入(殘值收入預計殘值)所得稅率十、通貨膨脹對現金流量的影響1、對折現率的影響 1+名義折現率(1+實際折現率)(1+通貨膨脹率)公式變形1 實際折現率 公式變形2 通貨膨脹率2、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名義現金流量3、計算方法:a將實際現金流量考慮通貨膨脹率調整為名義現金流量,再用名義折現率折現 b將名義折現率考慮通貨膨脹率調整為實際貼現率,再用實際貼現率折現 十一、項目決策評價指標(一)非折現指標1、會計收益率 特點計算簡單,應用廣泛,無法直接利用現金流量信息,會計收益率高于必要報酬率可行,考慮了項目整個壽命期的收益,可以用來衡量方案的盈利性25、2、a靜態投資回收期(凈流量相等時) b靜態投資回收期(每年凈流量不等時) 設M為收回原始投資的前一年 c特點:直觀反映原始投資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計算簡單、可直接利用現金流量信息;沒有考慮時間價值、沒有考慮回收期后的現金流量、不能正確反映投資方式的不同對項目的影響。 d主要用來測定方案的流動性,不能計量方案的盈利性(二)非折現指標1、凈現值NPV=原始投資現值流入現值依據原理:假設預計現金流量在年末肯定可以實現,并把原始投資看成是按預定折現率借入的。特點:考慮時間價值和全部現金流量,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相聯系;無法直接反映實際收益率水平難點:如何確定折現率a根據資本成本來確定;b根據企業要26、求的最低資金利潤率來確定適用范圍: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多用于互斥方案的決策,并且互斥方案以凈現值法為主要方法。2、凈現值率 無法直接反映實際收益率水平,主要適用投資額相等或相差不大的互斥方案的比較,對于獨立方案,凈現值率說明了項目運用資金的效率,便于同行業之間的比較3、獲利指數無法直接反映實際收益率水平,適用于獨立方案決策4、內含報酬率IRR 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等于未來現金流出量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0的折現率。特點:動態的反映了項目投資的實際收益水平,概念易于理解,不受行業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計算過程復雜,當營運期大量追加投資時IRR會出現多個值,會缺乏實27、際意義,不能反映項目未來全部報酬規模的大小,內含報酬率不考慮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資本成本在內含報酬率上沒有反映)適用范圍:適用于獨立方案決策(不適用于互斥方案),在用凈現值法和內含報酬率法對互斥方案進行決策時可能產生沖突,應以凈現值法為準。5、動態投資回收期 設M為收回原始投資的前一年,考慮了時間價值十二、不確定性投資1、期望值決策法(又稱概率決策法):將每一年的每種概率下的現金流量用概率作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得出當年的期望現金流量,再用折現率對每年的期望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從而得到項目的期望凈現值。決策要點:凈現值大于0,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注意:1、因為風險已在概率的作用下體現在期望現金流量上28、,此處的折現率使用無風險報酬率。 2、一般需要計算出綜合標準差,和綜合變化系數,以確定風險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2、風險因素調整法a風險調整折現率:將與特定投資風險有關的風險報酬加入到資本成本或企業要求達到的報酬率中,構成按風險調整的折現率,并據以進行投資決策分析的方法。是更為實際、更為常用的風險處置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對高風險的項目應采用較高的折現率計算凈現值。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調整折現率按風險調整的折現率或項目必要收益率 無風險收益率+系數(平均折現率或必要報酬率無風險收益率)按投資項目風險的等級來調整折現率:對影響投資項目風險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分,根據評分確定風險等級,并根據風險等級來29、調整折現率的一種方法。風險等級越低,折現率越低,現值越高,風險等級越高,折現率越高,現值越低。按照項目類別調整折現率:將企業從事的常規項目進行適當分類,并按照風險越高,風險折現率越高的規律明確各類項目的折現率,操作較為簡單。注意:風險調整折現率把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混在一起,人為的假定風險一年比一年大,這是不和理的b風險調整現金流量法:按風險情況對各年的現金流量進行調整,然后進行決策。主要的方法是肯定當量法。步驟:先按照風險程度調整投資項目的預期現金流量,然后用肯定當量系數把有風險的現金流量折算為無風險的現金流量,最后用無風險折現率來評價不確定性的項目投資要點:、依據標準離差率(變化系數)來確定30、肯定當量系數,變化系數越大肯定當量系數越小。風險偏好者會選用較高的肯定當量系數,風險厭惡者可能選用較低的肯定當量系數;、肯定當量法克服了風險調整折現率夸大遠期風險的缺點,但合理確定肯定當量系數十分困難,因為變化系數與肯定當量系數之間的對照關系沒有公認的客觀標準3、決策樹法:又稱網絡分析法。步驟:繪出決策樹圖形(決策點、方案枝、機會點、概率枝)預測各種狀態可能發生的概率計算期望值選擇最佳方案。4、敏感性分析5、場景概況分析 類似于敏感性分析 局限性:該方法假定可以清楚的描繪未來情況,只設置3種狀態繁榮、衰退和穩定,現實卻復雜的多;對投資分析變量預測數值的估算超出了基本分析的范疇;得到的只是不同場31、景下的結果,缺乏明確的建議以進行決策6、蒙特卡洛模型分析 是對敏感性分析的發展。十三、特殊情況下的項目投資1、互斥方案決策:在多個互斥方案中,一般情況下利用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凈現值、內含報酬率及獲利指數作出決策,但投資總額或壽命周期不等時需要利用差額投資內含報酬率或年均凈回收額法進行決策。a差額投資內含報酬率法:適用于項目壽命周期相同但原始投資額不同的方案比較。當差額投資內含報酬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報酬率或設定的折現率時,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較優。b年均凈回收額法:適用于項目壽命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較,年均凈現值大的方案較優。2、資本限量決策 目標:在預算限額內選擇能提供最大凈現值的投資方案組合,并爭取將預算限額全部用完。如果項目是可以拆分的,可將方案根據獲利指數由高到底排列來選取項目組合,如果項目是不可拆分的,就選取能產生最大凈現值的方案組合。(獲利指數只適用于可拆分項目,)3、固定資產更新決策a投資壽命期不等時的更新決策平均年成本法b投資壽命相等時的更新決策差額分析法4、投資開發時機決策:最佳投資時機是邊際收益率等于邊際成本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