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磷礦開采雙重預防運行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000
2023-12-15
8頁
31.50KB
1、化工公司磷礦開采雙重預防運行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雙重預防體系運行管理制度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認真落實雙重預防體系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責任制,確保雙重預防體系有效運行,經礦研究決定,特制訂XX磷礦雙重預防體系運行管理制度:一、總體工作要求: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實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明確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促使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積極主動進行隱患排查治理,實現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夯實安全基礎。二、加強組織領導:為做好雙重預防體系工作,特成立雙重預2、防體系領導小組組 長:黃傳寶副組長:李長彬 余學斌 朱瑞均成 員:劉仁新 陳 強 屈定發 楊玉虎 周清云 周清山 宦仁斌 羅關云 朱永波 陳龍緒 許太國 張祖國 許太平 周定偉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楊玉虎(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日常管理工作。三、崗位責任:經理(安委會):是礦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的第一責任者,全面負責礦井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副礦長:負責分管范圍內的風險點排查、隱患治理工作和監督措施的落實。專門工作辦公室負責雙重預防體系工作,負責全過程監督執行。業務科室負責人:負責本專業內的雙重預防體系工作,負責督促本專業范圍內各班組雙重預防體系的排查、治3、理工作和有關措施的制定、監督實施。四、雙重預防體系工作職責: 1、頂板:由分管生產副礦長、生產工程師、生產技術科、安全科、各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掘進人員負責。 2、通防:由礦長、工程師、安全科、安全員負責。3、機電運輸:由礦長、工程師、安全科、安全員負責。 4、地測防治水:由礦長、工程師、安全科、安全員負責。5、其它:由分管副礦長、工程師、安全科負責安排責任單位。五、重大危險源監測、評估、監控措施影響我礦安全生產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有:頂板、通風、機電等事故,下面對可能發生各種事故的自然條件、原因及地點進行詳細分析:1、采區頂板冒落和垮幫 礦山采用空場法開采時,操作人員必須置身于采區中。由于礦4、石的采空(也包括掘進井巷時),巖石原有結構遭受破壞,各種應力要重新平衡,以致產生許多尚未脫離原巖的松動體。如不及時進行處理,這些松動巖塊將會脫落而形成常說的片幫、冒頂。歷史數據表明,片幫、冒頂產生的工傷比例高達60%以上。如何防止這類事故的發生是各個礦山防治的重點。 防范措施:井巷掘進時,遇有巖石松軟,或有斷層,破碎帶時,可采用木材、鋼材、砼預制件作支護。也可采用澆灌、錨桿或錨噴支護。在采區首先應選擇合適的房間跨度和留設支撐礦柱。在進入掘進或回采工作面時,必須首先將工作場所頂幫用撬棍撬凈所有浮石。經驗告訴我們,凡用撬棍認真處理后的工作面當班八小時內,頂、幫決不會有松石自動脫落。因此礦山工作人員5、應牢記并遵守:上班前爆破后必須要進行敲幫問頂工作。對于長期處于貌似穩定的行人巷道,一定要有專人定時進行敲幫問頂,以免巖層因長期風化而發生冒頂造成人身安全事故。2、爆破傷人和炮煙中毒事故 爆破時,各孔位爆炸順序不當不但造成爆破效果不佳,而且有可能產生盲炮沖炮傷人。 放炮時,警戒不嚴,信號不清,造成人員無法撤離,或人員誤入危險區被傷害。爆破器材缺陷或炮孔有水產生盲炮,而處理盲炮不當引起爆破傷人,爆破人員協調不良,分工不清,也會造成爆破事故。爆破后炮煙未排凈或通風系統不完善,過早地進入工作面而導致炮煙中毒等。 預防措施:使用合格的爆破器材,加強爆破物品管理,按技術操作規程辦事,爆破作業人員應取得有效6、爆破作業上崗證,并持證上崗。爆破作業應有專人指揮,每次爆破完畢后,必須及時將剩余器材退庫,爆破后應加強通風,將炮煙排除干凈。3、井下運輸傷人 井巷斷面過小,坡度過大,運輸設備帶病工作;照明不良視線不清易擠傷他人,駕駛員將頭探出車外易導致頭部受傷;開快車或制動失靈巷道底板不平,易引起翻事故,超載會造成礦石滾落,堵塞路面或砸傷他人。 防范措施:按設計要求掘進巷道,加強設備維護,帶病車輛不得運輸,加強司機安全教育,保持行車速度和距離,司機應密切注意行人和車輛,防止突發事故發生。4、電氣傷人 不按照安全規程操作,造成作業人員觸電,電纜外皮破損,電氣設備絕緣不良,無接地線,人員觸及將造成觸電事故,電器設7、備維修時誤送電傷人,電機試運轉時,工具或零件未放好,會飛濺傷人,輸電電纜絕緣不好或破裂短路,又未采用阻燃電纜,可能引發礦井火災。 防范措施:使用合格的井下電工,安裝符合技術要求的電氣設備,定期開展供電線路的檢查,不使用不合格的產品,嚴格執行送電制度,保持漏電保護措施有效,配備電氣滅火器材等。5、設備檢修 檢修質量或備品備件質量不合要求,可能誘發事故,人為拆除安全防護裝置可能導致事故,作業場地狹窄,搶修進度,照明不良,工具有缺陷或相互配合不當,在設備運輸及裝卸中可能造成起重傷人,設備檢修中因聯絡或操作失誤可能造成停送電傷人,氧氣瓶與乙炔瓶附近進行氧割作業,可能引起爆炸傷人,因管理不善,作業過程中8、產生的電火花或明火可能引燃柴油等易燃品,釀成火災傷人。 防范措施:對檢修工人進行預知教育,檢查關鍵部位并及時處理所發現的隱患,確保工器具完好,加強易燃品管理。6、其它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1)由于礦巖中存在著二氧化硅,若工作場所粉塵濃度大,將使生產工人患塵肺病,危害工人身體健康。預防措施:生產人員配帶防塵口罩,采用濕式鑿巖,噴霧灑水降塵,加強風流管理,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量。(2)鑿巖機、通風機、空氣壓縮機運轉時的噪音都超過了90dB(A),長期在高噪聲環境下作業,會損壞作業人員的聽力。 預防措施:設備安裝消音器,運轉設備盡量布置在遠離人群地方。(3)坑內機動車排出的廢氣,對井下空氣造成嚴重9、污染。預防措施:機動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控制尾氣排放,超標車輛不準下井作業,增加通風風量及時稀釋廢氣。(4)避雷設施不全,夏季雷雨期設備有雷擊的危險。預防措施:完善和定期檢查避雷設施。六、管理體系:重大危險源排查與治理實行閉合管理的體系(即:排查、治理、檢查、驗收)。每月由礦長組織召開一次重大危險源排查;將排查結果在隱患督查通報公示并組班組認真組織學習,并在隱患公示欄公示。七、責任追究規定:1、礦長每月必須召開一次雙重預防體系工作會議,對排查出的重大危險源,分專業明確治理單位和責任人,限定治理期限。2、因重大危險源排查匯報不及時、治理不及時、整改措施落實不及時造成的非人身事故的責任者,除事故分10、析的責任處罰外,同時按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對責任人進行處罰。3、因重大危險源排查匯報不及時、治理不及時、整改措施落實不及時造成的人身事故責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責任處罰,情節嚴重的將依據法律、法規追究其刑事責任。4、雙重預防體系各級管理人員要認真落實重大危險源的分級管控和整改,對生產期間出現的隱患要先治理后施工,不排除不能生產。5、重大危險源在治理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明確項目負責人,在人員和物資的落實上要首先滿足危險源治理的需要,保證工程按期完成。6、重大危險源實行分級負責分級管控,責任落實要做到“三不推”、“五落實”,“三不推”即班組能解決的不推給科室,科室能解決的不推給礦,礦能解決的不推給公司,“五落實”即項目、措施、資金、完成時間、責任人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