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保教項目常規工作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149
2023-12-15
16頁
73KB
1、幼兒園保教項目常規工作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鎮XX幼兒園保教工作制度一、保教工作制度 (一) 幼兒園成立保教組,負責組織和管理幼兒園保健、保育,教育、教學等業務工作。保教組由幼兒園副園長任組長、各年級教師為組員構成。 (二)幼兒園保教組應根據甘肅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實際,認真討論確定幼兒園學期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任務,有計劃地、高效地組織幼兒園保健、保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并及時進行階段性工作總結。(三)幼兒園保教組應根據幼兒園要求和工作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各帶班教師接受保教組長2、指導、督促。園長對其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各帶班教師提交計劃和總結的時間:1、學期工作計劃應在新學期開學半月內; 2、月、周工作計劃應在月、周開始前一周內; 3、其它工作或活動計劃應在工作或活動開始之前 4、學期工作總結應在學期結束前半月內; 5、月、周工作總結應在本月、周工作結束,下一個工作周期開始之前; 6、其它工作或活動總結應在工作或活動結束(階段結束)后一周內;(四)保教組應與各年級教師討論交流,在研究基礎上指導各年級根據甘肅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確定學期、月目標,在幼兒廣泛的興趣點和關注點上生成課程和開展具體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有效組織和安排幼兒在園學3、習和生活。并評估年級班組工作成效。切實做到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五)保教組應督促保教人員(帶班教師)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師行為規范。(六)保教組應督促保教人員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把家長作為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構建教育、教學活動,主動向家長交換幼兒在園情況。向家長宣傳新綱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確引導家庭教育。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分析,積極落實,件件回復(七)保教組應督促各班教師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為幼兒身心發展創設和提供良好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積極制作教玩具并引導幼兒共同參與。4、根據活動和幼兒發展需要及時投放材料,為幼兒的操作、發現、探索活動提供充分的條件。(八)保教組應督促保教人員認真做好班級清潔衛生消毒工作,保持環境和內務整潔。做好幼兒保育工作。無工作疏忽造成的護理不當和安全事故。 1. 月幼兒平均出勤率達標:中大班為90%以上,小班為85%以上。幼兒年體重、身長增長達標。 2. 確保消防安全、場地安全和幼兒活動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凡住院和縫針事故都屬嚴重事故范疇。(九)保教組應督促各班教師協調配合,做好本班工作。定期召開班務會,及時討論、總結班級工作,對下一階段工作作出部署。班級工作有記錄,資料保管好。(十)保教組應督促各班做好交接班、幼兒觀察和家長工作等5、各項工作,并有記錄,資料收集、整理好,按時入檔。 二、教研工作制度 1. 幼兒園成立保教組,由保教主任(副園長兼教導主任)負責幼兒園教研工作。每學期制定園教研工作計劃,并執行計劃,進行教研工作總結。收集教研資料,整理入檔。對經驗成果進行交流、鼓勵、獎勵和推薦。 2. 以年級組為單位成立年級教研組。組長由年級組成員申推選。任期為一學年。 3. 保教主任、教研組長和各組成員討論確定適合本年齡組的專題研究課題;根據幼兒園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年級組計劃,認真執行并不斷調整完善教研計劃。進行階段性或全面總結,形成經驗、總結性文章。收集資料,整理入檔,根據需要進行交流。 4. 教研活動時間:每周一次,定于每6、周星期四。 5. 教研組長需提前做好安排,確定討論的主題和內容,負責召集本組教師參加,并督促記錄員做好記錄。 6. 幼兒園保教主任和年級教研組長能及時總結階段性研究成果并根據需要調整研究內容和操作方案。 7. 各年級教研組長應及時向園保教主任匯報教研工作進展和情況。保教主任應對各年級組教研工作進行指導。 8. 各教研組成員應根據教研組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研組工作,熱情發言、參與討論,并作好學習和觀摩活動記錄,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期末有論文或經驗總結。 9. 各教研組長對本教研組成員參與教研的態度、經驗和能力進行考核,記入教師個人的考核成績。 10. 園教研工作和各教研組應在每學期放假前半個月進行7、工作總結并撰寫經驗、成果論文。 三、保教常規工作制度 (一)認真制定各種計劃和做好工作總結 1. 預定計劃:各帶班教師能結合甘肅省保教管理辦法精神,分析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制定班級工作目標和教育教學、活動計劃。并在觀察、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做好活動、工作總結。計劃、總結按時完成。 2. 生成計劃:各帶班教師能根據教育教學和幼兒的需要生成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延伸和拓展主題,使幼兒在自主活動中不斷獲得體驗。保教主任須深入實際和教師一起討論、研究、完善課程方案。教師應對活動進行反思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策略。(二)認真組織幼兒半日活動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和幼兒實際合理地彈性地安排兒童半日活8、動,認真履行保教工作職責。活動內容豐富,過渡自然,幼兒無消極等待。教師不擅離兒童,半日活動質量高。半日活動中保證幼兒生活活動、自由活動、戶外鍛煉、游戲和其它有益活動。(三)認真做好班務工作 1、每周一按時召開班務會,總結上周工作,安排協調好班級本周工作。 2、認真管理好班級內務,整潔、方便、舒適,有利于幼兒活動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3、確保消防安全,場地安全和幼兒活動等等安全,防止發生不安全事故。 4、按要求做好室內外清潔衛生、消毒工作。 5、根據需要和幼兒園工作安排及時做好家園聯系工作。 6、按保育工作細則做好幼兒的生活護理和保育工作,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每月中大班幼兒平均出勤率達90%以上9、,小班幼兒平均出勤率達85%以上。 7、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8、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富有兒童情趣,體現家長、教師、幼兒的共同參與,充分展示幼兒活動的過程和教育目標的實現。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促進幼兒動手、動腦、動口,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 9、按幼兒園要求做好各種記錄,進行分析,有效調整和采用適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為下階段工作提供依據。 XX鎮XX幼兒園保教工作常規細則一、生活活動 教師常規 保育員常規 幼兒常規 (一、)晨間活動: 教師行為:1、熱情接待幼兒和家長,主動問好。簡要和家長交換意見。記錄家長的特殊需要。對幼兒進行晨檢,及時處理。培養幼兒有禮貌和使用禮貌用語的習10、慣。愉快和家長道別。 2、 提醒并指導幼兒按要求放好自己的物品。 3、 組織幼兒早餐,培養幼兒進餐的好習慣。 4、 提醒并指導幼兒觀察、勞動,游戲。學習記錄。 5、鼓勵幼兒自主游戲。 6、根據氣溫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工作。 7、清點幼兒到園人數,做好記錄。 保育員行為: 1、開窗通風,準備好開水。 2、搞好室內衛生。并做好午睡室和口杯、餐具的消毒工作。 3、調節室內溫度及采光。 4、觀察來園幼兒情緒,健康狀況。 5、 做好幼兒早餐的準備工作。 6、 協助教師培養幼兒進餐的好習慣。 7、 做好餐后衛生工作。 8、 做好幼兒鍛煉準備。(場地、器械、錄音機等)幼兒行為: 1、 衣著整潔,情緒愉快,11、主動接受晨檢, 2、主動向老師問好,進教室后按要求把所帶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 3、 餐前洗手,方法正確, 4、 安靜愉快進餐。 5、 餐后自己收拾餐具。擦嘴漱口。 6、 學習勞動、觀察、學習記錄。 7、 自主游戲。 (二、)盥洗:教師行為: 1. 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飯前便后、手臟時主動洗手。 2. 觀察指導幼兒盥洗,不擁擠,有秩序。正確盥洗:不玩水和肥皂,不把水弄到地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干凈,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并掛好毛巾。 3. 正確使用護膚品,保護幼兒皮膚。 4. 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手紙,毛巾,學會正確的擦汗、擦鼻涕。 5. 提醒和幫助幼兒剪指甲、梳理頭發。 6. 教育幼12、兒常洗頭,洗澡,常換衣服、被褥。保育員行為: 1. 協助教師指導幼兒正確盥洗。 2. 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毛巾和護膚用品,防止幼兒手臉皴裂。 3. 做到幼兒用品、毛巾洗凈、消毒并按時更換。 4、教育幼兒節約用水和肥皂,保持地面干爽。 5、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手紙,毛巾,學會正確的擦汗、擦鼻涕。幼兒行為: 1、知道飯前便后、手臟時主動洗手。 2、盥洗時不擁擠,有秩序,學會輪流和等待。 3、正確盥洗:不玩水和肥皂,不把水弄到地上,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搓干凈,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并掛好毛巾。 4、正確使用護膚品,不浪費。 5、學會使用手紙,毛巾,學會正確的擦汗、擦鼻涕。 6、常剪指甲,常洗頭,洗澡,常換衣服13、被褥 (三、)入廁:教師行為 1. 逐漸培養幼兒大小便自理的能力。 2. 允許幼兒隨時入廁。不限制和規定時間。 3. 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手紙。 4. 對自理能力差的幼兒給予適當幫助 保育員行為: 1. 允許幼兒隨時入廁。 2. 協助老師對自理差的幼兒給予適當幫助。 3. 及時為遺尿的幼兒更換洗衣物。 4、協助教師培養幼兒便后洗手的習慣。幼兒行為: 1、 學習大小便自理。知道想解便時自己上廁所。 2、學會使用手紙。 3、 學會扎好衣褲。 (四、)進餐:教師行為 1. 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創造輕松愉快的進餐氣氛。餐前半小時不做劇烈活動。 2. 介紹膳食名稱,引起幼兒食欲。教育幼兒不挑食,不浪費糧食14、,保持桌面整潔。 3、指導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保持進餐時的正確姿勢,養成飯后自己收拾餐具、漱口、擦嘴的習慣。 4、 對每個幼兒的食量和進餐習慣心中有數。照顧好進食慢和體弱幼兒,讓每個幼兒吃飽吃好。 5、 不催食,讓幼兒逐步學會細嚼慢咽。 6、 指導幼兒餐后安靜游戲、休息。保育員行為: 1. 做好餐前準備工作。(消毒、取餐、分發餐具、食物) 2. 照顧幼兒進餐,根據幼兒食量,及時添飯菜,讓幼兒吃好吃飽。 3. 適當掌握生病或病后幼兒的進餐量。關心照顧吃飯慢的幼兒。 4. 教育幼兒保持桌面干凈整潔,不浪費糧食,不挑食。幼兒行為: 1、餐前洗手。 2、 安靜、愉快進餐。姿勢正確。 3、 正確使用餐具,15、進餐速度不快不慢。 4、 保持桌面干凈整潔,不浪費糧食,不挑食。 5、 餐后自己收拾餐具,漱口、擦嘴,安靜休息。(五、)午睡、起床:教師行為 1. 指導幼兒安靜進午睡室。有順序地脫鞋子、衣服并放在固定地方。蓋好被子,安靜入睡。 2. 培養幼兒良好的睡姿:側臥、不蒙被。良好的午睡習慣:不玩東西、安靜入睡。 3. 勤巡查,及時為幼兒蓋被,及時處理異常,并做好記錄。 4. 起床時指導幼兒做自己能做的事,逐步養成獨立穿衣服、整理床鋪的能力。 5. 鼓勵幼兒互相幫助。 6. 檢查幼兒衣服、鞋、襪是否穿整齊、穿舒服,領子要翻平整,不露腰。 7. 根據天氣變化和幼兒身體情況,提醒幼兒增減衣服。保育員行為: 16、1. 為幼兒做好午睡準備。 2. 協助教師,幫助幼兒穿好衣服,收拾好床鋪。 3. 根據天氣變化,為幼兒增減衣服。 4、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行為: 1、安靜進午睡室。有順序地脫鞋子、衣服并放在固定地方。 2、側臥、不蒙被,不玩東西、安靜入睡。 3、起床時做自己能做的事,逐步養成獨立穿衣服、整理床鋪的能力。 4、 幼兒互相幫助,穿戴整齊, 5、 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 (六、)喝水:教師行為 1、 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杯子,接水時,有秩序,不擁擠,不浪費。 2、 指導幼兒在適當的地方坐下安靜喝水。 3、照顧幼兒喝足夠數量的水,提醒幼兒渴了會自己接水喝。保育員行為: 1、準備溫度適宜和足夠量17、的開水,供幼兒隨時飲用。 2、教育幼兒接水時不把水灑在地上,不浪費水。幼兒行為: 1、用自己的杯子接水,有秩序,不擁擠,不浪費。 2、在適當的地方坐下安靜喝水。 3、知道渴了會自己接水喝。二、游戲活動 教師常規 保育員常規 幼兒常規 教師行為:1. 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因地制宜地為幼兒提供時間、空間、材料、玩具等。 2. 尊重幼兒的選擇和意愿,觀察幼兒游戲,記錄幼兒游戲需要。 3. 激發幼兒參加各種游戲的興趣。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4. 教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能主動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 5. 鼓勵、引導幼兒自己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 6. 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18、7. 教育幼兒和同伴友好謙讓,愛護游戲設施和玩具圖書,會整齊地取放和正確使用,并保持環境的整潔。保育員行為 :1. 游戲前協助教師為幼兒準備游戲場地和材料。 2. 保持室內外活動環境的安全衛生。 3. 關心性格內向、孤獨幼兒的情緒,吸引他們參加游戲。 4. 觀察幼兒游戲,了解幼兒需要。 5. 指導幼兒游戲后收拾整齊游戲材料。 幼兒行為:1、 自愿選擇游戲主題、游戲同伴、游戲地點,愉快地參加游戲。 2、 遵守游戲規則, 3、 主動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 4、 會正確地取放和使用游戲材料,并保持環境的整潔。 5、 學習自我保護,不做危險的游戲,不離開集體。三、教學活動 教師常19、規 保育員常規 幼兒常規 教師行為:1. 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幼兒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鼓勵幼兒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愿意自己想辦法克服。 2. 活動形式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注重趣味性、活動性。 3. 環境的創設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4. 充分發揮幼兒同伴群體的資源作用。讓幼兒感到受尊重、受歡迎、受信任,能夠得到愛,感到溫暖。 5. 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幼兒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6.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20、合作者、引導者。 保育員行為:1、 活動前協助教師做好活動準備工作。 2、協助教師鼓勵幼兒的探索活動,學習活動。 3、 給幼兒必要的個別指導,協助教師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行為: 1、 情緒愉快,主動、積極參加活動。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交流。 3、 喜歡動手、動腦。 4、 樂意與人交往,合作,互助,分享。 5、 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四、體育活動: 教師常規 保育員常規 幼兒常規 教師行為:1、 根據氣溫和活動量提醒幼兒增減衣服。檢查場地、幼兒衣著、鞋帶、扣子是否整理好,排除不安全因素。 2、 培養幼兒愉快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喜歡并積極鍛煉。 3、 用幼兒感興21、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 4、 注意照顧個別幼兒,運動量適當。 5、 教會幼兒自我保護方法。 保育員行為:1、 根據氣溫和活動量提醒幼兒增減衣服。 2、保持活動環境的安全衛生。 3、 照顧因身體不適未能參加鍛煉的幼兒。 4、做好場地、運動器具等準備工作。幼兒行為: 1、 愉快參加體育活動,積極鍛煉。 2、懂得必要的自我保護常識:不做危險動作。學會自己增減衣服。 3、 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五、保教質量全面檢查制度 (一)按時提交各種計劃和總結: 1. 提交時間:(1) 班務工作計劃應在新學期開學半月內;(2) 月、周工作計劃應在月、周開始前一周內;(3) 其它工作或活動計劃應在工作或活動開始之前22、;(4) 生成教育活動應根據需要做好方案設計;(5) 學期工作總結應在學期結束前半月內;(6) 月、周工作總結應在本月、周工作結束,下一個工作周期開始之前;(7) 其它工作或活動總結應在工作或活動結束(階段結束)后一周內; 2交接人員:由計劃制定人交給相應的負責人。(二)認真組織幼兒半日活動:1檢查人:各級領導、教師互相之間; 2方式:(1) 有目的、有計劃地看評;(2) 隨機深入實際的看評;(3) 教研活動的研究;(4) 優質半日活動展示;(三)做好班務工作:1.檢查內容:(1) 班務會(2) 班級內務(3) 幼兒安全(4)清潔衛生、消毒(5) 家園聯系工作(6) 保育工作(7) 幼兒發展水23、平(8) 環境創設和幼兒活動材料(9) 按幼兒園要求的各種記錄 2.檢查時間:(1) 每周定期檢查:周一下午(2) 不定期隨機檢查。 3、檢查人員:安全檢查由各級安全責任人;各級領導、保健醫生; 4、檢查要求:根據相關工作制度和臨時工作需要。以上各種檢查應做好檢查記錄。六、保教計劃、總結與記錄制度 1. 各班班長應根據本園貫徹綱要精神和工作重點、崗位工作職責和對工作現狀、工作對象的分析,結合園務工作計劃等制定相應的學期工作計劃。 2. 園級計劃由保教主任制定:保教計劃于開學第一周完成。開學后半月內完成園科研工作計劃和教研工作計劃。 3. 班務工作計劃由班組人員根據本班實際和園保教工作計劃制定。24、班務計劃應包含教育教學工作,保健保育工作,常規培養工作,游戲活動,家長工作,班級特色活動等計劃,在開學一周內完成,班長執筆。班務工作計劃可在每月工作總結、反思的基礎上進行調整、補充、完善,做出工作安排。 4. 教育教學活動計劃:開學第一周制定出興趣班工作計劃。在教育教學活動之前制定好相應活動計劃。 5. 各崗位責任人應有自己工作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記錄和檢查記錄。 6. 保教主任有深入班級半日活動,班務工作檢查與指導,常規活動檢查與指導,專題檢查與指導(計劃、環創、家長工作等)、教育教學工作檢查與指導,保健工作檢查與指導、以及參加班務會和教研會指導記錄; 7. 年級組組長有保教常規工作檢查和專題檢25、查、開展工作記錄。 8. 班長有班級管理和指導班級教師記錄。 9. 班務工作有計劃、實施、總結,反思,調整、補充等記錄。 10. 班務會記錄記載關于班級工作的階段性情況,總結、反思,與后一階段工作的討論與布置; 11. 交接班記錄記載每天班級和幼兒到園基本情況和發生的隨機事件; 12. 家長工作記錄有家園聯系欄內容、家訪、約談、家長意見和要求以及根據家長意見調整工作等記錄。 13. 對幼兒發展采用自然觀察法,有全面觀察和個別觀察記錄。能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和方法的記錄。 14. 每一階段(一個課程單元)對幼兒進行各領域發展水平的全面觀察; 15. 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常26、規習慣、游戲情況、戶外活動觀察; 16. 對班級特殊幼兒進行個別觀察和教育。 17. 每期最后一月上旬書寫經驗論文,總結個人專業成長成績。 18. 每期最末一月中旬總結班級、年級組、園教研工作,保教工作,進行經驗交流。 19. 每期最末一月下旬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總結家長工作,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進行經驗總結、反思,為下一期工作提供工作依據。 20. 幼兒離園后教師、班組進行經驗交流和園級工作總結。 七、備課制度 1. 學期開學前,保教主任(教導主任)制定幼兒園本期保教工作計劃。各班根據幼兒園保教工作的精神,制定本期班務工作計劃。 2. 帶班教師利用每周班務工作會協調班級教育教學活動,以27、保證班級教育教學工作的整體性、一致性和連貫性。 3. 各年級組應定期組織組內教師集中備課。時間:每周四 4. 園長每周了解本組教師的備課情況及質量,保教主任經常深入班級了解教師的備課情況和質量。 5. 教師需備課認真,預設目標符合幼兒本階段發展水平,活動形式、方法幼兒感興趣,書寫整潔。生成目標是幼兒普遍關注且有教育意義,適合幼兒活動和操作的主題。 6. 根據活動計劃,認真準備教玩具和幼兒操作的活動材料,以促進幼兒經驗的積累和體驗。 7. 每學期進行活動計劃展評(各年級組交叉評),成績記錄在個人業務檔案。 八、帶教制度 1. 在保教隊伍中實行層層幫帶制度。由業務領導(園長、保教主任)幫帶骨干教師、后備骨干教師;名師、骨干教師幫帶后備骨干教師和一般教師; 2. 每學年根據教職工隊伍聘任聘用情況確定“結對子”幫帶活動: 3. 業務領導幫帶骨干教師和后備骨干教師。業務領導一人幫帶兩名骨干或后備骨干老師。 4. 業務領導有責任對園骨干老師、后備骨干老師進行帶教和指導,全面了解教師隊伍成長情況,及時調整帶教的策略和重點對象。各帶教人要寫出帶教計劃。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6
18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