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生產科礦井礦壓監測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600
2023-12-18
16頁
49KB
1、煤礦公司生產科礦井礦壓監測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礦壓監測管理制度(開掘)一、一般規定:1、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現場操作。2、熟悉、掌握礦現行各類巷道錨桿支護布置方式、施工工藝、錨桿長度、錨固劑使用數量以及不同種類錨桿的錨固力要求。3、了解錨桿、錨索拉力計、頂板離層儀、液壓枕的結構性能,熟練掌握基使用及標準操作方法。二、支護監測操作準備、檢查與處理:1、對拉力計等設備設施的油量、液壓油路系統、快速接頭及其各部件進行檢查,保證儀器儀表完好。2、對試驗地點及其附近頂板、支護等安全2、狀況進行檢查,發現有危巖、活矸、支護失效等不安全因素,不得進行測試,并匯報有關單位及時處理。3、頂錨桿拉力試驗達到12噸、幫錨桿拉力試驗達到6噸、錨索拉力試驗達到16噸為合格,沒有專門的要求嚴禁做破壞性試驗。三、操作程序:1、錨桿、錨索拉力檢測按以下順序操作1)檢查測點頂板、支護情況。2)連接拉力計。3)拉力測試。4)拆卸拉力計。5)做好記錄和標記。2、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安裝1)選擇測點位置。2)檢查頂板及圍巖情況。3)施工眼位。4)安裝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同組鄰近錨桿上安裝)。5)記錄初始值。四、操作崗位責任制及安全注意事項:1、錨桿監測拉力試驗1)卸掉待測錨桿的螺母和墊片,把錨桿拉力計的加長3、桿擰到待測錨桿末端并上滿絲,再套上襯套及千斤頂,使活塞伸出端朝外,擰緊螺母。2)連接好拉力計后,將手壓泵的卸荷閥順時針擰緊,壓動手壓泵壓桿,用力必須均勻,嚴禁過猛過速用力。3)當壓力表上的讀數達到規定數值后停止,做好記錄。4)檢測完畢后,逆時針方向緩慢松開卸荷閥,使壓力表針降到零位,千斤頂活塞全部縮回,再把各部件從錨桿上卸下。5)將錨桿拉力計放回專用工具箱內,完成錨桿檢測工作。2、檢測合格的錨桿要重新上好錨桿托盤和螺母,并使其達到設計預緊力,對檢測不合格的錨桿做好記錄,安排班組長進行補打錨桿。3、拉拔錨桿時,人員應躲至千斤頂周圍安全地點。錨桿一旦被拉出或拉斷,立即卸載,并及時通知單位及時補打錨4、桿。4、加壓應緩慢均勻,不超過其額定壓力或拉力值的85%。5、高壓膠管應定期進行打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軟管,以防崩油傷人。6、設計變更或材料變更時及時進行錨桿拉力試驗,以便驗證設計準確度確保安全生產。7、錨桿、錨索拉力計要專人使用,統一管理,定期校驗,使其完好、正常使用。8、離層儀安裝:由隊組領用施工眼位,礦壓組監測人員安裝,記好初讀數,并做好原始記錄、現場掛牌編號管理。液壓枕安裝:將轉盤盤底部接觸巷道壁(頂板不平時,加墊鋼板),加墊片、上螺母擰緊,做好原始記錄。9、液壓枕安裝與離層儀成對布置。10、頂板離層儀歸施工隊組管理和維護,嚴禁非操作人員隨意拉動、碰撞造成人為破壞,嚴禁隨意改變初讀5、數。11、統一制作頂板監測牌板,掛于測點附近。每旬必須記錄一次觀測值、建立相應的臺帳,發現位移量、讀數異常及時匯報,采取措施。五、數據采集制度:1、施工巷道每50m做一次巖性收集。2、巷道每100m做一組錨桿、錨索拉力試驗(錨桿不少于三根、錨索不少于一根),少一次罰50元。3、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安裝后,在用巷道跟蹤6個月,每月不少于三次的觀測記錄。4、每月月底對觀測數據進行匯總并寫出觀測報告。六、觀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監測組人員工資待遇基數執行礦有關規定,分配工資時按勞動紀律、業務質量、服務質量、安全績效、臨時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分配。2、施工巷道每50m做一次巖性收集,少一次罰20元。3、巷6、道每100m做一組錨桿、錨索拉力試驗(錨桿不少于三根、錨索不少于一根),少一次罰50元。4、頂板離層儀、液壓枕安裝后,在用巷道跟蹤6個月,每月不少于三次的觀測記錄。少一次記錄罰組200元。5、液壓枕在報廢巷道前由巷道所轄隊組及時回收,回收率不低于80%,少回收罰所轄隊組300元/個,礦壓組沒有及時考核落實罰100元。6、錨索張拉儀、錨桿及錨索施工機具建立專項臺帳,加強管理,及時提出修理計劃,保證備用,延誤生產一次罰組100元。7、建立支護材料抽查臺帳,記錄清楚材料材質、數量、規格、型號、供貨渠道及廠家,對不合格的產品向主管科長及時匯報,每月各類支護材料抽查不低于五次。少一次抽查罰組100元。87、過斷層等構造排跟班,嚴格落實既定的施工措施,沒有按規定跟班罰責任人50元,組長聯責10元。9、月底由組長負責寫出礦壓觀測報告報礦生產科、集團公司各一份,每月及時上交或上報罰組長50元,并聯責礦壓組300元。10、工作面儀器設備安裝規范附后。11、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XX煤礦生產科XX年附:掘進巷道頂板監測儀器安裝標準為了保證我礦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掘進巷道頂板監測儀器安裝標準如下:一、分巷道安裝標準:1、回采巷道:回采巷道每間隔100m安裝一組頂板液壓枕和離層指示儀對頂板壓力和頂板離層儀進行觀測。2、開掘巷道:每間隔50m安裝一組頂板液壓枕對巷道頂板進行觀測。二、頂板監測儀器安裝標準:1、8、頂板液壓枕安裝標準:(1)液壓枕的選擇必須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并且具有產品合格證。(2)液壓枕安裝在巷道中部,當巷道中部有錨桿時在原有錨桿上安裝,沒用錨桿時必須重新施工安裝錨桿。(3)液壓枕安裝的初始值為10Mpa。2、頂板離層指示儀具體安裝標準如下:(1)離層指示儀的選擇必須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并且具有產品合格證。(2)離層指示儀安裝在巷道中部(與液壓枕間距1m安裝),當巷道中部有錨桿占安裝位置時可錯開安設,但最大誤差不超過500mm。(3)離層儀安裝采用28的錨桿鉆頭打眼,打眼深度為6m。(4)離層儀安裝時深基點錨頭(綠色)固定在鉆孔深部5-6m穩定巖層內,淺基點固定在鉆孔2-3m9、處。(5)初始值設置:深層及淺層基點固定好后開始調深層及淺層初始值,深層及淺層初始值均調至40mm。(6)當離層儀讀數超過紅色指示區時要及時采取頂板加固措施。礦壓監測管理制度(回采)一、觀測儀器設備安裝規范:1、綜采工作面按照集團公司質量標準化標準,每架支架安裝一個光線感應壓力表,安裝懸掛在支架平衡油缸上,避免架間掉矸砸壞。2、頂板在線監測根據工作面實際,每5個支架安裝一組壓力傳感器,安裝固定在支架平衡油缸上;每20個支架安裝一個分站顯示器顯示壓力,安裝吊掛在支架掩護梁下,保證不被架間掉矸砸壞。3、頂板在線監測設備加工專用保護盒,防止工作面沖洗損壞。二、觀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觀測儀器設備有10、生產科專人進行管理,并入庫上架。2、科室、隊組技術員負責設備的領用、更換,監督檢查設備儀器的完好情況。3、建立專用儀器設備管理臺賬,對儀器設備的在冊情況進行掌握。4、定期檢查儀器設備的臺賬在冊情況,保證工作面的實際監測需要。三、數據采集制度:1、工作面壓力表壓力采集每班進行一次,由當班安全副隊長負責采集;頂板在線監測數據采集每天一次,由科室分管技術員負責,隊組技術員配合,通過井上監測設備進行監測,并進行分析總結。2、數據采集必須實事求是,不得編造,必須是實際數據。四、頂板活動規律分析報告制度:1、對于采集的數據要進行分析,并寫出分析報告,分析報告中必須有支架初撐力,末阻力等曲線圖。2、分析報告11、由科室分管技術員負責編寫,隊組技術員配合。3、頂板活動規律分析要服務頂板支護、安全生產工作,對分析結果要報分管礦壓監測的礦領導進行審閱。 4、對于分析后存在的隱患問題要進行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徹底的責任單位,要嚴格考核。5、通過分析必須分析出頂板初次來壓與周期來壓步距,為下一次來壓提供預測保證。五、觀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工作面壓力表及在線監測傳感器由綜采隊當班副隊長負責保護,對故意損壞監測系統的責任人按設備的三倍價錢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對其解除勞動合同。2、每班對支架壓力采集一次,少一次罰責任人10元。3、頂板在線監測壓力每天采集一次,少一次罰責任人20元。4、每月每10天由科室分管技術員對12、采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并寫出分析報告,報礦生產科及集團公司,對末及時上報罰責任人50元。5、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XX煤礦生產科XX年在線監測管理辦法XX煤礦生產科XX年綜采面在線監測管理制度礦壓觀測是礦井技術基礎工作之一,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為了掌握巷道礦壓顯現規律及特點,實現綜采面不間斷支架承壓數據的收集,以準確分析采場礦壓規律、監控現場支護并促進安全操作管理,科學指導采煤工作面設計、巷道布置、現場施工和維護,綜合評判設計和支護效果,保證安全生產與良好的工作面安全生產系統。結合本礦實際情況,特制定在線監測管理制度如下:一、綜采面頂板在線監測目的:1、有效掌握我礦綜采面頂板礦壓活動規13、律,針對不同采區、不同煤層,得出各區域各煤層初次來壓步距、周期來壓步距及來壓強度。2、對綜采面支護強度實行動態監測,保持采面支護設計科學合理、支護強度達標,從而保持采面質量標準化水平上臺階。二、在線監測各級管理人員責任劃分:1、綜采隊隊長責任(1)負責綜采工作面每班設立一名專(兼)職頂板監測員。(2)負責按本隊采面來壓特征對來壓期間支護管理工作進行重點安排落實。(3)負責落實每班頂板監測員的工作情況,時刻保持在線監測電源不斷電;當在線監測所接的信號綜保因檢修需要停電時,通知隊值班員,方可停電;當工作面出現故障,需長時間停電時,必須及時通知生產科分管科長或科長,經同意后方可停電,處理好故障時,及14、時送電,確保在線監測的正常運行。并制定專項考核辦法進行考核。2、綜采隊技術員責任(1)全面負責本隊工作面頂板管理工作,負責落實每班頂板監測員的工作。(2)負責不定期對本隊組頂板監測員組織業務培訓工作,及時傳達集團公司的各項考核辦法標準制度,提高監測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3)每月對本單位頂板監測工作提出合理完善辦法并落實。(4)當月分析頂板監測,得出頂板來壓變化規律,并提出相應來壓期間的支護改革方案。(5)對每個采面初采30天后提供來壓規律,并在以后監測中每隔一個月進行一次修改,并以此為依據安排日常工作,并及時在1:1000工作圖上填繪周期來壓。(6)當工作面需要安裝和回撤在線檢測系統設備時15、,生產科技術員現場指導,由隊組技術員負責安裝和回撤。(7)負責各采面頂板監測區域、測點的布置。3、頂板在線監測辦公室責任(1)成立綜采面頂板在線監測辦公室,專門負責頂板監測數據的分類、分析及計算機分析報送領導,辦公室設在生產科。(2)在線監測地面接收系統安裝在生產科,由生產科分管技術員負責管理。(3)制定綜采面頂板監測管理辦法,考核并落實到人。(4)負責當月對綜采隊頂板監測員的考核兌現。(5)匯同隊組修訂每個采面采后技術總結。(6)負責在線監測設備的統一管理。三、考核辦法:1、所有工作面礦壓在線監測儀器、儀表、設備、電源、線路由隊組技術員及安全員負責班組生產過程中的使用和保護,嚴禁隨意破壞,否16、則除按設施價值兩倍予以處罰外,每損壞一處罰隊組1000元、隊干各100元,要求隊組必須建立日常礦壓設施的保護管理規定,并在班驗收表中填寫使用情況,實行班組間交接班制度。2、在線監測系統設備納入每月旬檢,如隊組未按規定開展日常監測工作,一次罰隊300元,三職隊干聯責50%;如一班次無監測記錄罰當班安全員30元,聯責罰隊干20元/人。3、綜采面來壓期間重點落實支護強度工作,出現切頂、摧垮、頂板破碎、漏頂等,而無具體應對措施的,一次罰隊500元,隊干每人200元。4、綜采面來壓規律不能按本規定按時制定修改或填圖,少一次罰隊組技術員50元。5、對本隊支護設計與實際不符而不能及時反饋信息的,一次罰隊組技17、術員100元。6、當工作面到一定位置需要安裝和回撤時,沒有及時完成,一次罰隊組技術員100元;丟失或損壞按原價的二倍處罰,聯責三職隊干。7、在線監測線路的吊掛,按機電科管線的吊掛標準來完成,吊掛不合格,處罰當班驗收員20元。一、觀測儀器設備安裝規范(標準)1、觀測儀器設備:支架壓力表,支架頂板在線監測系統。2、安裝規范:(1)支架壓力表采用12#白色鐵絲安裝吊掛在掩護梁下的平衡油缸上,采用兩根四層鋼絲網纏繞的高壓膠管,規格102000mm,將閥組和壓力表連接起來。(2)頂板在線監測系統:1)工作面正巷開關架上的隔爆兼本安型電源和數據顯示F1分站連接后,通過專用電話線傳輸至地面電腦。2)工作面F18、2分站和F1分站通過一根專用100m線纜連接。3)頂板在線監測數據顯示F2分站安裝吊掛在平衡油缸右側掩護梁下距切頂線100mm的液管夾子上,相互之間采用35m傳輸線纜連接;頂板在線監測傳感器采用12#白色鐵絲吊掛在掩護梁下的平衡油缸上,數據顯示分站和傳感器間采用3m、25m的專用傳輸線纜相連,傳感器和支架閥組采用兩根102000mm高壓膠管連接。(3)安裝標準:1)壓力表:根據集團公司生產部質量標準化規定,工作面每架支架安裝一組光線感應壓力表進行日常觀測,壓力表必須使用直通、彎頭等進行輔助連接,不得采用其他元件代替。2)頂板在線監測系統:頂板在線監測系統F2分站每20個支架安裝一組,傳感器每119、0個支架安裝一組,使用直通、彎頭等輔助連接。3)頂板在線監測設備加工專用保護盒,防止工作面沖洗等損壞。3、對不按照安裝規范、標準安裝造成儀器設備損壞、支護質量下降的,每損壞一組對安裝責任人按考核辦法進行考核。二、觀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1、支架壓力表、頂板在線監測系統儀器設備統一由生產科專人負責管理,所有儀器設備存放在生產科庫房內。2、儀器設備必須交舊領新,隊組技術員負責提前和生產科負責人及分管技術員聯系領用,領用和交回時必須輕拿輕放,不得損壞。3、所有儀器設備必須建立專用臺帳,交舊領新必須登記上臺帳,對庫存做到心中有數,不耽誤監測需要。4、科室技術員負責設備的定購、檢修,監督檢查設備儀器的完好情20、況;隊組技術員負責安裝、維護,監督設備的正常使用。5、定期檢查監督儀器設備的現場使用情況,庫存情況,保證完好無故障。6、對不執行以上管理制度,造成設備丟失、損壞、延誤監測,對責任人按考核辦法進行考核。三、數據采集制度1、壓力表數據每班采集一次,由當班安全副隊長進行,并將采集數據認真清晰填寫在驗收表上,由隊組技術員將結果報生產科。2、頂板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每天在生產科監測設備采集一次,由科室分管技術員負責,隊組技術員配合完成。3、現場數據采集必須實事求是,不得編造,必須填寫實際數據。4、對不按照規定采集數據,填寫數據,編造假數據的,對責任人按考核辦法進行考核。四、頂板活動規律分析報告制度1、對采集到的數據必須進行分析,分析出頂板壓力活動規律,并寫出分析報告。2、分析報告中必須有支架初撐力,末阻力等曲線圖。3、頂板活動規律分析報告,必須報分管科長、科長、分管礦領導,對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反饋回隊組進行處理。4、分析報告由科室分管技術員負責、隊組技術員配合編寫,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編制完成。5、對于分析后存在的隱患問題要進行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徹底的責任單位,要嚴格考核。6、通過分析必須分析出頂板初次來壓與周期來壓步距,為下一次來壓提供預測保證。7、對不按時完成分析報告編制,不整改存在的隱患問題的責任人、責任隊組按考核辦法進行考核。XX煤礦生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