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檢測及評價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674
2023-12-18
11頁
163.07KB
1、煤礦公司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檢測及評價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及檢測、評價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與評價,保障作業場所人員的身體健康,特制定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及檢測、評價制度。一、通風隊是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檢測管理部門,需備專人負責整個礦區從事生產運行的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檢測、工作,建立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檔案,并妥善保存。包括以下內容:(一)監測點分布。表1煤礦作業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地點工種檢測點位輔運順槽綜掘面綜掘機司機綜掘機作業位2運皮帶司機2、2運皮帶作業位支護工支護作業位主運順槽綜掘面綜掘機司機綜掘機作業位2運皮帶司機2運皮帶作業位支護工支護作業位主運、輔運順槽綜掘面輔運皮帶司機輔運皮帶頭與刮板機轉載點主運皮帶司機主運皮帶頭與刮板機轉載點刮板機司機刮板機與3-1盤區皮帶轉載點綜采面綜采機司機綜采機回風側5m處移架工-端頭支護工回風巷10m處刮板機司機刮板機機頭作業位轉載機司機轉載機作業位綜采主運順槽乳化液泵司機乳化液泵作業位主運順槽皮帶司機主運皮帶作業位3-1盤區主運順槽皮帶司機3-1盤區主運順槽皮帶機頭作業位主運大巷皮帶司機3-1煤主運大巷皮帶機頭作業位5-1煤層給煤機司機井底煤倉給煤機作業位主運皮帶司機5-1煤主運皮帶作業位主3、驅動機房主斜井皮帶司機主斜井皮帶作業位值班室原煤倉頂原煤入倉皮帶司機原煤入倉皮帶作業位洗煤廠201皮帶司機201原煤皮帶機尾作業位201原煤皮帶機頭作業位巡檢工202振動篩作業位206振動篩作業位205破碎機作業位207塊煤轉載皮帶作業位208末煤轉載皮帶作業位加藥工PAC加藥位PAM加藥位203皮帶司機203手選揀矸皮帶作業位701、721皮帶司機701末精煤皮帶尾部作業位721塊精煤皮帶尾部作業位洗煤廠小塊皮帶司機產品分級篩作業位小塊皮帶頭部作業位701末精煤皮帶頭作業位放倉工籽煤倉放倉工作業位煤場鏟車司機鏟車作業位過磅員磅房作業位機修車間電焊工電焊作業位打磨工打磨作業位氣割工氣割作業位鍋4、爐房司爐工上煤作業位表2煤礦作業場所噪聲檢測點的選擇和布置輔運順槽綜掘面綜掘機司機綜掘機作業位2運皮帶司機2運皮帶作業位支護工支護作業位主運順槽綜掘面支護工支護作業位綜掘機司機綜掘機作業位2運皮帶司機2運皮帶作業位主運(輔運)順槽輔運皮帶司機輔運皮帶與刮板機轉載點作業位主運皮帶司機主運皮帶與刮板機轉載點作業位刮板機司機刮板機與3-1盤區皮帶轉載點作業位采煤工作面綜采機司機綜采機作業位端頭支護工端頭支護作業位刮板機司機刮板機作業位轉載機司機轉載機作業位綜采主運順槽主運順槽皮帶司機主運順槽皮帶機頭作業位乳化泵司機乳化泵站作業位3-1盤區主運順槽皮帶司機二采區主運順槽皮帶機頭作業位主運大巷皮帶司機15、7煤主運大巷皮帶機頭作業位5-1煤層給煤機司機井底煤倉給煤機作業位主運皮帶司機17煤主運皮帶作業位中央水泵房注水泵工注水泵作業位工人填表處主驅動機房主斜井皮帶司機主斜井皮帶機頭作業位值班室原煤倉頂原煤入倉皮帶司機原煤入倉皮帶機頭作業位洗煤廠1皮帶司機1原煤皮帶機尾作業位2原煤皮帶機頭作業位巡檢工2振動篩作業位3破碎機作業位4振動篩作業位7塊煤轉載皮帶作業位8末煤轉載皮帶作業位洗煤廠203皮帶司機9手選皮帶作業位4層巡檢工10塊煤脫泥篩作業位11-1磁選機作業位5層巡檢工12末煤脫泥篩作業位13脫介篩作業位14矸石/3013塊煤脫介篩作業位板框工15板框壓濾機作業位清水倉工人取樣位PAM工人加藥6、位PAC工人加藥位71、2皮帶司機16面煤脫水離心機作業位17煤泥脫水離心機作業位18煤泥轉載刮板機作業位19煤泥轉載皮帶作業位20煤泥入料泵作業位洗煤廠701、721皮帶司機21循環水泵作業位22煤泥底流泵作業位23稀介泵作業位24塊精煤皮帶機尾作業位小塊皮帶司機產品分級篩作業位籽煤皮帶機頭作業位701末精煤皮帶機頭作業位放倉工籽煤倉放倉工作業位地磅房過磅員磅房過磅員作業位壓風機房空壓工工人值班室1#空壓機作業位(三)噪聲檢測周期每季度一次。(四)監測結果及時登記、報告及公示。監測中發現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時的處理原則:(一)及時向所在部門告知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情況。(二7、)在現場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三)進入職業病危害因素超標場所配備必須的個人防護用品。(四)對超標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制訂治理計劃并加以落實。二、粉塵檢測周期(一)總粉塵:1.作業場所中的粉塵濃度,井下每月測定兩次或者采用實時在線監測,地面每月測定一次或者采用實時在線監測。2.粉塵分散度,每6個月監測一次。(二)呼吸性粉塵:作業場所個體呼吸性粉塵檢測,每月測定1次。(三)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每6個月測定一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應當測定1次。(四)粉塵檢測的數據必須準確,可靠,并按時上報。(五)粉塵檢測的儀表、儀器必須按時到經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歸口單位鑒定合格。(六)通風隊要對檢測報表、粉塵分散度、游離SiO2、儀表、儀器的送檢等進行監督和管理,并對職業危害因素超過國家標準的作業場所提出整改措施。三、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