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設備技能選型、檢修及使用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729
2023-12-18
12頁
23.98KB
1、煤礦機電設備技能選型檢修及使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制度一、機電部是煤礦設備管理的主管部門,擔負著煤礦設備技能選型的管理職責。 二、設備的選型 設備選型是設備規劃工程中優化方案的過程,是設備前期管理的重要內容。選型的總原則應是:技術先進,生產適用,經濟合理。具體考慮以下幾點:1、設備的技術性能,包括:(1)、設備的生產效率;(2)、設備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程度;(3)、設備能否節省能源和原材料;(4)、設備的使用壽命;(5)、操作安全性。要有安全裝置,能避免操作不當時發生重大事故;(62、)、設備符合環保要求。3、設備選型必須以機電部為主,選購設備應在機電礦長主持下,由機電副總、機電部、供應部、使用單位參加,進行技術、經濟論證,作出選型,購置的決策。4、設備選型應注意標準化,應具有通用性,設備應先經過鑒定,有生產許可證的非淘汰產品。三、設備和購置1、在購置設備時,必須與供貨單位簽訂合同,供貨合同上必須注明品種、規格、型號、材質和技術條件、供貨數量、及應隨機帶的備品備件、完整詳細的技術檔案(易損件明細表)、供貨單位與交貨方式、到貨地點、產品價格、結算銀行帳號、索賠等內容。2、簽訂合同要注意擇優選廠,在性能、質量、價格、備件供應、交貨期限、供貨方式、售后服務、技能培訓等方面進行綜合3、比較。4、設備隨機資料必須完整齊全(包括產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有煤礦安全標志、MA標志、許可證號、易損件明細表、易損件、圖紙、專用工具、裝箱清單等),不齊全拒絕驗收。驗收后隨機資料、質量檢查、試驗、驗收報告等資料移交機電科資料室統一保管,(主要設備資料應復制三份,原件存礦檔案室,一份存機電部檔案室,一份隨機歸使用單位保管)。四、設備安裝驗收1、新安裝工程需用設備,安裝單位必須在安裝前20天內將設備安裝計劃(包括:安裝用具、材料備件計劃)報機電部,由機電部簽署意見,報礦領導批準后,由供應部落實材料供應設備,材料計劃必須在開工前15天到達供應部,開工前兩天材料必須備齊,否則影響安裝工期,各自負責4、。2、主要機電設備必須具備以下資料:(1)、經機電部及礦領導批準的安裝設計方案;(2)、隨機運行的各種技術資料;(3)、審批合格的安全技術措施,質量保證措施;(4)、工期在48h以上的項目必須有施工進度安排表,以便考核。3、安裝標準執行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及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保證設備臺臺完好,硐室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各種安全設施齊全可靠。4、設備安裝施工期間,由安裝單位主要技術人員組織驗收并填寫報告。5、所有設備安裝完畢,經調試具備投運條件,必須有礦組織竣工驗收(驗收必須參加單位及人員:機電分管領導、機電部、安裝單位、接收單位)。8、驗收時,使用單位和機電部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安5、裝單位限期整改,復驗發現未整改,對安裝單位罰款并督促繼續整改。9、驗收后,安裝使用單位應按規定時間到機電部辦理移交手續,否則機電部有權直接轉帳手續,安裝單位出示竣工資料報機電部技術組。10、驗收移交后,設備組要及時變更臺帳、卡、牌板。五、設備的使用1、機電部負責全礦機電設備的發放、維修、安全運行的全過程監管,各使用單位負責對設備認真執行好維修、保養、狀態管理制度。2、各單位應按生產需要領用設備,嚴禁多領造成設備閑置。備用設備及備用量必須符合有關文件規定,特殊情況下需新增和加大備用量,必須經礦有關領導批準,經機電部設備組辦理手續后執行。3、備用設備必須時刻保持完好狀態,隨時能用。備用設備應存放在6、適當位置,防止日曬雨淋,并懸掛備用牌。備用設備如不完好或隨便亂放。4、因失修、維修保養不利,野蠻使用而損壞的設備,根據設備的損壞程度按原值的2050負激勵,造成設備報廢的按原值負激勵。5、從使用現場撤下的設備,不論是完好或需送修的,都必須在3天內交回機電部設備組。6、各單位使用的設備,必須服從機電部設備組的調撥周轉,如無特別原因,接到調撥令,不按要求送交設備,影響生產使用的處以50100元負激勵。8、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將設備拆件使用,因特殊原因必須拆套拆件使用時,必須經有關領導批準,到機電部辦理手續,并且保證在期限內把所拆設備恢復完好。如發現擅自拆套拆件現存設備和備用設備的,或以其他形式冒7、領設備拆套拆件使用的,給與嚴厲的負激勵,按所拆設備的原值負激勵。六、設備的維護保養1、在用設備實行誰使用、誰管理、誰維修、誰保養的原則,各使用單位必須對設備實行包機制和巡回檢查制。設備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設備操作規程。2、各使用單位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標準、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使其保持完好狀態。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動作靈敏可靠,防爆設備無失爆,并定期檢查、試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不準使用。3、各種設備司機及維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技術等級,要求“三知(知原理、知結構、知性能)”、“四會8、(會操作、會維修、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司機必須合理使用設備,嚴禁超負荷、超規范使用。對強令司機超負荷、超規范違章使用設備的設備管理部門有權制止,司機有權拒絕,并可越級上告追究違章指揮者的責任。4、鍋爐、壓力容器(風包)、氧氣乙炔、儲能器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使用管理,定期進行檢測和預防性試驗。5、加強潤滑方面的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制試驗,做好換油記錄,主要設備建立潤滑卡片。七、設備的檢修1、堅持執行設備的維護保養與預防性檢修相結合的檢修制度,積極推行故障診斷和狀態檢測技術,按設備狀態合理確定檢修時間,逐步向預知檢修和9、專業化修理的方向發展,以提高檢修質量,降低檢修費用,縮短檢修停車時間。2、我礦機電設備管理、檢修,由機電副礦長全面負責,各單位技術主管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設備技術狀態負責,各分管區長對所管轄范圍內的設備安全可靠運行負責,由區長嚴格考核每一條款內容。3、嚴格執行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制度,確保設備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經濟,嚴禁設備超負荷或帶病運轉。4、礦井設備堅持采用多種維護方式進行經濟合理維修,全礦每年不少于15天的強制性停產檢修時間,以后按每年5的周期長度遞增。重點解決平時不能檢修的主要設備缺陷,各種安全保護裝置試驗和整定,嚴重磨損的大件(溜槽等)更換。各使用單位主管技術人員負責編制各自范圍10、內的停產檢修計劃、檢修質量標準、安全技術措施、勞動組織的編制,檢修完后由機電部組織驗收試運轉,并填寫機電設備檢修驗收單,上報機電礦長。具體檢修時間安排如下:(1)、機電、運通、掘進的設備實行強制性預防檢修制度,否則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機電區長認真做好每天的檢修內容及工作量,工作完成情況。考核工作應在保養好設備的同時執行好周期排查隱患工作。(2)、采煤機、掘進機、乳化液泵站、膠帶機、排矸系統、風井絞車等主要機械設備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檢修時間。(3)、當設備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或不能滿足生產需要時,則要對設備進行大修和改造。機電科根據生產需求和實際情況,對設備進行診斷確定。(4)、在加強設備維修保11、養基礎上,減少設備修理的周轉次數,努力實現能大修使用的不報廢,能中小修的不進行大修,礦機廠能修復的堅決不外修。(5)、機電部負責編制及下達大修計劃。設備大修及改造要嚴格執行好竣工報告制度,機電部負責對大修的改造設備進行驗收,驗收要嚴格按檢修質量標準。隱蔽工程應有中間驗收記錄,要詳細做好驗收記錄。大修后的設備要實行保修制,保修期內發生工程質量問題,應有承修單位負責修理保修期為3個月到半年。設備的正常維護和小修由使用單位負責,中修和大修由礦機廠負責,機廠無能力承擔時,機電科報請有關領導和部門審批后統一外委修理。由機廠修理驗收的設備,由使用單位送到機廠規定的地點,經機廠和機電部驗收檢查后,填寫驗收三12、聯單,使用單位和機廠各一聯,送交設備組一聯。設備組要根據設備的損壞程度,對使用單位進行處理。機廠要設置兼職和多職質量檢驗員,對修復后的設備進行驗收。不合格的嚴禁出廠,修理后重新使用的設備,因質量問題影響生產和安全的,其后果由修理單位和質量檢查員負責承擔。八、設備的備件1、礦內用的設備按使用環境、地點,對生產重要程度,將人為的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設備:煤流系統的全線設備,一旦發生故障或損壞,將全線停機;與人為安全有關的設備,一旦產生故障將威脅職工生命安全的。二級設備:排矸系統的全線設備,一旦產生故障將影響掘進進尺及礦井的提升、運輸。三級設備:為生產服務的其它所有設備。2、一級設備的易損件必須齊全、13、完好,應由使用單位的材料員、包機人負責考核。損壞的或更換下的舊件及時修復,確保設備24小時能有備件,否則追究責任。3、二級設備,易損件必須齊全完好,由使用單位材料員、包機人考慮考核。損壞的及時更換,舊件修復。大型電機、減速機無需備用。4、所有備件必須有管理臺帳,保證帳、卡、物相符,常用備件,不允許多,數量多的將追究材料員及單位分管區長的責任。九、工具管理制度1、全礦所有維修工皆必須配齊個人工具,上崗作業時工具必須隨身攜帶,機電科負責考核,每少一件或不完好的,皆處罰20元,掛罰單位分管區長10元。各維修工所配工具如下:機修工:電筆、10吋扳手、12吋扳手、鉗子、尖嘴鉗、螺絲刀(十字、平口)、尖錐14、手錘、扁鏟、鋼鋸弓、達到完好標準。電修工:電筆、8吋扳手、10吋扳手、鉗子、尖嘴鉗、螺絲刀(十字、平口)、電工刀、萬用表(MF47)、鋼鋸弓、達到完好標準。現場公用工具:搖表、450牙鉗、梅花、套筒等成套工具。2、要求各區隊嚴格按照上述的工具進行配齊。及時把好質量好、價格低的現場必備工具管好用好,監督工具的合理使用,延長工具使用壽命,便于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其作用。3、配齊重要機臺人員的必要工具,執行賠償制,健全班組日常工具卡,考核班組及個人工具的完好率,維修人員持具上崗率,由區隊分管負責人負責考核,機電科監督抽查。4、班組的公用工具由班長負責管理好,丟失、損壞要分清責任,按制度賠償,個人所配工15、具由個人負責管理,丟失、損壞,限期補齊,否則一次負激勵20元件。5、各種工具的使用都要在使用前認真閱讀說明書,弄清使用注意事項,特別是操作人員更應熟悉操作規程,否則無權使用此工具。6、工區公用工具丟失、嚴重損壞,保管員負責追究使用者的責任,個人損壞賠償20,不便于分清責任的由工區分管區長負責分析。班組的工具不論何種原因,只要不到期損壞、丟失的,一律由各班組照價賠償。個人的工具個人負責,損壞丟失的個人一周內補齊,否則被機電科查出,一次給予20元件的負激勵。各機臺的工具由機臺人員負責保管好、使用好,丟失的由機臺全價賠償。十、設備的檔案管理管理原則分三級管理:礦檔案室,機電技術組,工區資料室。1、設備的整個壽命周期技術檔案由機電部統一管理,以達到設備的管理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目標。2、設備檔案分類管理A、礦井提升。B、礦井上下排水、供水。C、自制易損件的圖紙檔案。D、技改項目的檔案完善工作。(1)、設備技術檔案及統計圖健全技術檔案,實行專人管理,主變、主通風機、刮板運輸機、掘進機、乳化液泵站、主壓風機、鍋爐等大型主要技術檔案,資料齊全,做到一臺一檔,內容齊全。(2)、設備的檔案包括:設備使用說明書,調試安裝驗收單,試驗記錄,設備歷次事故記錄,設備歷次性能測試和關鍵部件損傷記錄,分析報告處理及改進意見,設備大修及技術改造記錄,設備履歷本和技術特征卡片,安裝圖紙,配件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