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煤礦緊急避險系統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909
2023-12-18
8頁
32.54KB
1、礦業公司煤礦緊急避險系統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關于煤礦緊急避險系統(避難硐室部分)的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 則煤礦緊急避險系統(避難硐室部分,下稱避難硐室)是公司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員工生命安全,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全面提升礦井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為規范緊急避險系統的維護與管理,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本辦法適用公司所有從事井下作業的人員,以及負責該系統維護與管理的相關單位。第二章 組織機構公司成立緊急避險管理系統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黨委書記、公司經理副組長:黨委副書記、安全2、副經理、生產副經理、機電副經理、準備副經理、總工程師成 員:生產技術部調度室主任、安全副總、救護隊隊長、機電科科長、機采科科長、設備科科長、信息科科長下設五個辦公室:生產技術部調度室設災害事故應急協調處理辦公室(電話:64135);救護隊設日常維護和管理辦公室(電話:64436);機電科設高壓電力設備維護辦公室(電話:64161);機采科設低壓電力設備維護辦公室(電話:64854);信息科設監測和傳感器日常維護辦公室(電話:64101).日常工作由生產技術部調度室、救護隊、機電科、機采科、信息科共同負責。各成員單位的主要職責為:第三章 崗位責任制(一)生產技術部調度室職責1、負責非災害情況下避3、難硐室內異常情況的協調處理。2、當井下發生災害事故且人員無法撤到安全區域時,負責協調相關人員撤到避難硐室內。(二)救護隊職責全面負責避難硐室的日常巡檢、維護和管理工作。(三)機電科職責 主要負責高壓電力設備的日常巡檢、維護和管理(包括設備故障的排查與處理)。(四)機采科職責主要負責低壓電力設備的日常巡檢、維護和管理(包括設備故障的排查與處理)。(五)信息科職責 主要負責監測設備和各種傳感器的日常巡檢、維護和管理。第四章 日常維護與管理(一)值班制度救護隊每天派專人對避難硐室進行1次巡檢,設置巡檢牌版,做好巡檢記錄,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非災害事故時間,非管理人員禁止隨便進入,否則,4、按“三違”處理。)(二)設備與系統的日常維護1、機電科每10天應對避難硐室內的高壓電源及設備進行 1次檢查和測試,并做好相關記錄;2、機采科每10天應對避難硐室內的低壓電源及設備進行 1次檢查和測試,并做好相關記錄;3、信息科每10天應對避難硐室內的監測設備及各種傳感器進行 1次檢查和測試,并做好相關記錄;4、救護隊每1個月對配備的高壓氧氣瓶進行1次余量檢查及系統調試,氣瓶內內壓力低于額定壓力的95%時,應及時更換,并做好相關記錄;5、救護隊每1個月對正壓氧氣呼吸器和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進行1次檢查和校驗,當發現氧氣瓶壓力低于18Mpa(或者藥品失效)時,應及時充氧(或者更換藥品),并做好相關記5、錄;6、救護隊每3個月強制更換1次正壓氧氣呼吸器和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內的藥品,保證呼吸器和自救器能正常使用;7、每年對避難硐室進行 1次系統性的功能測試,包括氣密性、電源、供氧、有害氣體處理等(調度室協調救護隊、機電科等相關單位共同進行)。(三)設備故障處理 高壓設備故障由機電科進行處理,低壓設備故障由機采科進行處理,監測系統設備故障由信息科進行處理,救護裝備故障由救護隊進行處理,當設備故障難以處理,需要由多家單位共同處理時,由調度室協調相關單位處理。(四)硐室維護每1周對避難硐室的文明衛生進行檢查,并及時進行清理,確保硐室內部及外部環境干凈整潔。(五)食品和藥品管理對進入避難硐室內的所有食品6、和藥品進行登記造冊,包括食品和藥品的數量、進入時間、生產日期、保質期及下次更換日期等,需要更換食品或藥品時,提前1個月向公司打報告申請更換。(六)培訓與應急演練 救護隊負責各單位緊急避險系統專員的培訓工作,培訓期為1周,培訓期結束后,由各單位緊急避險系統專員負責對本單位員工的培訓工作。 公司每年舉行的多次災害事故應急演練中,至少有1次包含避難硐室的相關內容。(七)應急預案 公司建立了災害預防領導體系,當發生災害事故時,公司立即啟動礦業公司2011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和災害預防處理計劃,將無法及時撤離到安全區域的遇險人員及時安置到避難硐室內。(八)操作規程一)、適用范圍第1條 本操作規程適用于礦井維7、修工(包括電工、鉗工、信息監測工)。 二)、上崗條件第2條 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應掌握避難硐室內有關設備的性能、結構、原理及測試、調整、檢修方法和操作要求等。第3條 應熟悉并遵守避難硐室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能獨立工作。第4條 掌握相關電氣設備故障、事故的處理方法;掌握相關監測系統設備故障處理方法。 第5條 了解與維修作業有關的登高、機械、起重、搬運、焊接等其它作業工種的安全技術及基本安全技術措施。第6條 身體適應本工種工作,無影響本職工作的病癥。三)、安全規定第7條 必須佩戴安全帽、自救器、發射器、工作服等勞保用品。第8條 上班前嚴禁喝酒,班中不做8、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遵守有關規章制度。第9條 避難硐室內各種設備的防爆性能、絕緣性能等安全指標必須符合相關要求。第10條 檢修和維護電器設備時,嚴禁帶電作業。第11條 凡高壓系統停電工作,一律執行“停電工作票”制度,嚴格執行停合電制度。四、操作準備第12條 周期性維修必須申報作業計劃,主要內容是:目的要求、工作任務、起止時間、勞動組織安排、安全防護措施、材料計劃、驗收標準和注意事項等。技術比較復雜的工程,事先必須制定詳細的作業計劃,報請有關領導審批后才能開工。第13條 維修工作開始前要認真清點、檢查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備件、工具。安全用具必須完好、可靠。第14條 在進入工作區域后,首先進行現9、場環境的安全確認,確認無危險后方可作業。五)、正常操作第15條 對維修職責范圍內設備的維修質量,應達到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高低壓電纜的懸掛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中的相關要求。設備檢修或更換零部件后,應過到檢修標準要求。電纜接線盒的制作應符合有關工藝要求。第16條 饋電開關的短路、過負荷、漏電保護裝置應保持完好,整定值正確,動作可靠。第17條 各類電氣保護裝置和監測設施應按裝置的技術要求和負載的有關參數正確整定和定期校驗。第18條 在檢查和維修過程中發現電氣設備失爆時,應立即停電進行處理。對在現場無法恢復的防爆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并向有關領導匯報。六)、收尾工作第19條 檢修工作結束后,要清理維修現場,并認真做好檢修記錄。第20條 故障處理完成后,必須確認運行完好情況,否則必須跟蹤處理。(九)安全儀表計量檢驗1、救護隊建立專門的計量器具管理制度和管理臺帳;2、救護隊負責日常維護工作;3、救護隊安排專人進行計量器具的送檢工作。(十)技術資料管理1、各相關單位做好日常巡檢和維護工作記錄,并設立專門的資料檔案夾。2、各相關單位要建立起配合日常巡檢和維護工作的各項管理制度,存入資料檔案夾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