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防治水管理制度(預測、隱患排查、質量驗收等)(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2998
2023-12-18
26頁
59.04KB
1、礦業公司防治水管理制度(預測、隱患排查、質量驗收等)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2、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3、水害預測預報制度4、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5、探放水隱患責任追究制度6、防治水工作績效考核制度7、防治水安全確認移交制度8、防治水作業優先制度9、防治水管理運行制度10、防治水日常巡檢考核制度11、探放水作業質量驗收制度12、探掘分離管理制度13、探放水作業現場圖牌板管理制度14、水害隱患停產撤人制度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1、法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全礦防治水工作負總責。2、總2、工程師是防治水技術管理責任體系的具體領導者,對全礦防治水工作負技術責任,負責組織編制、修改和實施防治水總體規劃,審批防治水施工措施。3、技術科長對分管的防治水工作負責具體的防治水工程的組織和落實。4、安全科長和技術科長對全礦防治水工作負安全監督檢查責任。5、技術科長協助總工程師做好防治水技術措施的審批和實施。6、 地質測量科負責全礦防治水工作中水文地質分析、水情水患預測預報和探放水工程設計。7、 技術科負責全礦防治水措施的技術業務管理。8、機電科負責全礦防治水工作所需的機電設備配置、管理、使用、維護和監督檢查工作。9、 供應科負責全礦防治水工作的器材管理、供應和保障。10、 調度室負責防治水工3、作信息處理和調度指揮。11、安全科負責防治水工作安全監督檢查。12、 采掘隊長對所在工作地點水害防治和承擔的礦井防治水工作任務負直接責任。13、 跟班技術人員對承擔各自職能范圍內的礦井防治水工作任務負直接技術責任。14、 礦井每一名員工有自保、互保和發現水患及時報告的責任。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1、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做好礦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絕重大水害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程度評估辦法、礦井防治水安全監察實施細則、煤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追究規定等有關要求,制定本體系。2、嚴格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4、治水原則,以消除隱患、確保安全為目的,抓好技術指導監督和現場管理兩大環節,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大煤礦礦井水害防治力度,落實責任,保證防治水工程的正常進行,確保礦井安全生產。3 、由防治水總工程師為領導,探放水、地測科和各采掘隊相關單位具體負責防治水實施工作,地測科負責全礦防治水工作的統一協調指揮工作。水害預測預報制度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方針,為進一步應對水災防治,掌握礦井水害規律,研究解決礦井生產建設中防治水害的方法,對礦井水患進行科學管理,特制訂礦井水害預測預報制度。1. 地面氣象、降水量與河流水文資料,查明洪水泛濫對礦區、工業廣場的影響程度。2. 通過5、探水鉆孔及勘探資料,查明礦井水的來源。3. 觀測井下各涌水點涌水量的均衡性,并繪制圖表。4. 做好各分層的透水、含水性及斷層產狀的含水性地質工作。5. 對本礦含水層與隔水層、積水區數量、位置、厚度巖性,準備無誤及時填繪到圖紙上。6. 向下井作業人員如實告知井下作業場所存在的水害危險因素,組織作業人員學習相關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7. 建立水害預測預報制度,掌握本礦井和相鄰礦井水害隱患并建立檔案。8. 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物探先行、鉆探驗證”的探放水原則,并制定相應的“探、放、堵、截、排”綜合防水措施9. 專門防治水機構、專職技術負責人和專職水害防治人員負責防治水具體工作。10. 建立6、健全各級水害防治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抓好日常水害防治工作。11. 預測、預報工作要依據掘進進度進行,準確掌握預警信息。12. 當預測、預報信息提出后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同心協力搞好探放水工作。13. 預測、預報前后不能停止或減少鉆探的次數,不能替代探放水工作。14. 每一次掘進探放水結束之后,要認真分析預測預報成果,總結經驗教育,并進一步完善預測預報技術技能。15. 預測、預報工作要做好各種頂、底板水,斷層裂隙水、溶洞及老空水的防治工作,為礦井綜合防治水工作做好技術指導資料。16. 每形成一個新采煤工作面,首先要運用物探儀探測工作面底板富水情況,并及時提出預警信息。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為進7、一步加強煤礦防治水工作,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現特制定我礦專項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一、認真落實水害防治責任增強做好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水害防治工作職責。各相關科室、部門要針對安全生產專項行動中查出的煤礦水害隱患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分析情況,提出措施,對重大水患立即整治排險??偣こ處煟夹g負責人)要承擔起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技術責任。要加強煤礦防治水工作,配備水文地質技術人員,設立專門的煤礦防治水機構、建立健全水害預測預報制度、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配備齊全的探放水設備和專業隊伍等,不斷促進礦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8、規范化。二、加強煤礦防治水基礎工作礦井要按照“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認真開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適合本礦井的物探、鉆探、化探等先進適用技術,查明礦井或采區水文地質情況;定期收集、調查核對本礦及相鄰煤礦的廢棄老窯情況,編制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等基礎圖紙和資料,準確掌握礦井水患危險的情況,對礦井生產區域的地質構造情況、水害類型等進行預測預報,提出預防和處理水害的針對性措施。 三、加大重大水患排查治理力度認真排查治理礦井及其周邊受威脅的水害隱患,特別是安全生產專項行動中發現的重大水害隱患,要分類定級,建立檔案,按規定向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同時要制定專門治理計劃,做到人員責任、整9、改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期限、應急預案五落實。嚴禁采掘防隔水煤柱。凡存在嚴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工作,排除隱患。 四、認真落實防治水措施認真落實“防、堵、疏、排、截”五項綜合治理措施。礦井開拓巷道過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等構造地帶時,必須探水前進。礦井如受底板承壓水威脅時,要進行疏水降壓,保證安全開采;無法保證安全開采時,必須進行底板加固注漿。水體下采煤必須按設計進行試采,確保安全。 礦井受老空水威脅時,要分析查明老窯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確定探水警戒線,并準確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編制探放水措施,堅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專業人員使用專用探放水鉆機進行施工,保證探放水鉆10、孔的超前距離,探放水鉆孔必須打中老空水體,并要監視放水全過程,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探放水時,要撤出探放水點位置以下受水害威脅區域的所有人員,發現有突水預兆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并采取有效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繼續施工。 五、加強煤礦職工安全培訓和教育 結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加強對職工水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制定并不斷完善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使職工掌握逃生的路線。特別是要讓職工牢記:當發現井下有突水征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并及時報告調度室。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及相關崗位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 六、建立完善水害應急救援預案 地11、測科室、技術科制訂完善水害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區域搶險排水基地建設和運行機制,增置排水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保證設備完好,以提高搶險救災能力和效果。儲備足夠的搶險物資和設備,確保搶險救災時能夠及時到位并發揮作用。發生透水后,要立即啟動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并按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救援工作。 七、進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監管監察力度探放水隱患責任追究制度1、水害事故發生后,除積極組織救援外,應由現場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2、組織有關人員全面調查事故的整個經過,收集有關證據,掌握第一手資料。2小時以下事故由探放水隊隊內組織追查,事故報告由地測科留存,已備檢查。2-4小時事故由地測科組織追查,事故12、報告報科領導審核批準后,礦安全科留存。4小時以上探放水事故由總工程師組織追查,事故報告報礦領導審核批準后,礦安全科留存。3、事故追查參加單位:一般事故由安全科組織,技術科、探放水隊、事故單位參加;重、特大探放水事故及由此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由上級主管部門及礦領導小組進行分析、追查、處理,結果上報有關部門。4、事故現場人員必須如實反映事故經過,不得偽造事故現場、隱瞞編造事故情節。5、對事故的追查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不明確不放過;對責任者未經處理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6、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根據責任大小、情節輕重和造成的后果,給予通報批13、評、罰款、行政處分,以至追究刑事責任。7、罰款處罰標準:一般探放水事故,酌情罰事故單位100-500元,罰事故單位領導50-100元,罰事故直接責任人50元;重大探放水事故,酌情罰事故單位100-300元,罰事故單位領導50-100元,罰事故直接責任人100元;特大防治水事故的處罰,根據直接經濟損失按照事故追查結果,由上級主管部門決定。對于不如實反映事故經過,偽造事故現場、隱瞞編造事故情節者,要加倍處罰。發生事故后,要將事故情況及時在調度會上通報,以便其它單位共同接受教訓。8、舉一反三,對全礦干部職工進行安全知識和防治水專項知識培訓。防治水工作績效考核制度一、防治水工作是煤礦安全工作重要內容之14、一,所以必須建立健全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己酥贫纫c安全目標相結合,作為煤礦安全制約、激勵機制的重要手段。二、考核制度兼顧責任、權利、義務,規定明確,獎罰分明,利用經濟、體現重獎重罰。三、績效考核的對象為單位和職工,獎勵按執行相關規定情況考核,不搞平均。處罰依據探放水相關標準和制度等。四、職工有下列成績之一的,按貢獻大小,給予表彰獎勵。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政策法令、認真貫徹探放水制度和各項防治水安全措施,在礦井防治水工作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2、發現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或及時報告,以及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從而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或顯著減輕事故危害程度的獎勵1000元。3、對于全年每班堅持15、“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原則的職工獎勵500元。4、在防治水技術工作中有發明創造,有重大革新或推廣新技術有卓越成績的獎勵500元。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有關領導和當事人處罰。 1、沒有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原則的單位處罰500元罰款,相關領導給予撤職,個人開除的處分。2、防治水措施執行不到位,探水眼沒有按照相關設計施工的,單位罰款500元,個人罰款200元,留礦查看,如有下次給予開除。3、探放水記錄不全,設備管理不到位,現場牌板管理混亂的相關責任罰款100元。4、沒有組織工人學習探放水措施,單位相關負責人罰款100元。5、探放水措施與現場實際情況16、不符合的,相關責任人罰款500元。 6、對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的人員,對揭發隱瞞事故真相的人員,對安全監察檢查人員進行漫罵、毆打及借故進行報復的人員開除處分。7、編寫探放水措施不及時的,相關負責人罰款200元。8、現場情況有變,沒有及時匯報的人員,罰款100元。9、安監部門負責安全獎罰的考核工作,經營部門負責獎金的審批發放和罰款的收繳工作。防治水安全確認移交制度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為了切實抓好公司煤礦井下地質構造探查和防治水治理工作,嚴格落實執行好“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杜絕盲目揭露構造及水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防治水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制度:1、探水隊必須按設計要求17、在工作面布置探水鉆孔。2、探水隊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探放水工程移交單。3、探水隊必須根據探水結果在移交單上如實填寫探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4、探水隊負責人和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在現場進行交接班不得在其他地點進行交接班或口頭交接班。5、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如發現工作面現場未進行探水的或探水孔不符合設計要求有權拒絕施工。6、發現有水害情況,探水隊必須根據實際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否則必須停止作業。7、交接單未進行簽字的不得進行作業。探放水作業優先制度 一、必須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 二、必須成立專職探放水作業隊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符合規定的專用探18、放水鉆機。 三、在采、掘之前,必須首先由專職探放水作業隊伍進行超前探水,并有技術員在現場對探水過程進行監督。四、探水工作結束后,由帶班礦長(總工;副礦長)等對探水孔進行聯合驗收,只有聯合驗收人員(帶班礦長(總工;副礦長)、分管探放水礦領導、地測科、探放水隊隊長 、采掘隊隊長)全部驗收合格簽字允許進行采掘作業,并由地測科發出允許采掘活動的指令,采掘隊隊長簽字后,方可進行采掘活動。五、探水工作結束后,現場必須及時懸掛探水孔起始位置牌、探放水工程安全確認簽字移交牌、探水牌,探水牌必須及時、真實顯示探水結果,每班下班后由班長填寫本班采、掘距離,剩余允許采、掘距離,保證實際采、掘長度不超過設計允許采、掘19、長度。六、當采掘作業與探水工作相沖突時,必須優先探水,嚴禁未探水強行生產。七、當采掘工作面遇有煤礦安全規程第286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應當立即停止施工,由專業人員和專職隊伍使用專用鉆機進行探放水,經確認無水害威脅后,方可施工,堅決杜絕水害事故發生。防治水管理運行制度為了防止煤礦重大水害事故的發生,保障礦井和職工人身安全,同時為了促進礦井防治水各項工作的及時開展,特制定此防治水管理運行制度:1、 礦井必須建立負責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機構,明確責任,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礦長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解決防治水所需的人、財、物等;技術礦長負責防治水工作的技術管理。2、 科室必須配齊滿足防治水工作需要20、的專業技術人員,所配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3、 必須加強防治水基礎工作。各種原始記錄、臺賬、卡片等齊全、準確;圖紙資料完善可靠、填繪及時;做好礦井水情水害的分析和預報,及時提供各種水文地質資料,滿足礦井生產安全需要。4、 必須抓好水患的排查與治理工作。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水患排查,對排查出的水患必須制定防治措施,做到項目、資金、措施、時間、人員、責任六落實。5、 必須具備完善的排水系統,排水能力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6、 必須加強對古空、老空、采空區積水情況的探查和管理,加強對鄰礦古空、老空及廢棄老窯情況的調查分析;技術礦長每年必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復查核實,按規定及時準21、確地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加強與鄰礦之間的關系協調,按安全互保協議要求搞好圖紙交換,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嚴格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制度。7、 必須嚴格執行防治水審批管理制度。受上覆巖層水或地表水威脅的煤層,必須按照礦井設計和礦井地質報告的規定留設防隔水煤(巖)柱,未經省煤炭管理部門批準,嚴禁擅自提高開采上限。受承壓水威脅的礦井,開采前必須查清水文地質條件,編制治理方案和防范措施,按管理權限報批后組織實施。8、 必須按有關規定留足礦井邊界隔離煤柱,不得擅自采動破壞;變更邊界煤柱,必須編制專門設計報省煤炭管理部門批準。嚴禁有危及相鄰礦井安全的泄水、貫通巷道等行為。9、 22、每年雨季前必須對本單位的“雨季三防”工作進行全面分析排查,對主要排水系統進行聯合試運轉。在受雨季降水影響或威脅情況下,必須制定專門的防治措施。井口和工業廣場場地高程必須高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并避開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10、 公司必須加大對防治水工程的資金投入。技術礦長必須每年組織有關人員編制防治水工程計劃,經礦長批準后列入安全技措工程計劃,并組織實施。防治水日常巡檢考核制度 一、日常巡檢制度 1、探放水隊是防治水工作質量的第一責任者。 2、防治水工作安排時,要把提高防治水工作質量、杜絕事故發生作為重點,同時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人。 3、地測科要經常檢查防治水工作質量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3、,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4、煤礦分管領導及防治水機構每月對各工作地點防治水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5、煤礦分管領導及防治水機構每季度對全礦井防治水工作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6、發現防治水工作中的重大隱患時,要立即報告分管礦長或總工程師。二、考核制度1、安全獎罰與安全目標相結合,作為煤礦安全制約、激勵機制的重要手段。2、安全獎罰的對象為單位和職工。3、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貢獻大小,給予表彰獎勵。 (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政策法令、認真貫徹探放水制度和各項防治水安全措施,在礦井防治水工作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 (2)、發現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或24、及時報告,以及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從而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或顯著減輕事故危害程度的。 (3)、對于全年每班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原則的職工。 (4)、在防治水技術工作中有發明創造,有重大革新或推廣新技術有卓越成績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有關領導和當事人處罰。 (1)、沒有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原則的單位、相關領導給予處罰。 (2)、防治水措施執行不到位,探水眼沒有按照相關設計施工的,給予執行單位和責任人處罰。 (3)、探放水記錄不全,設備管理不到位,現場牌板管理混亂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給予處罰。(4)、沒有組織工人學習探放水規程、措施25、,處罰相關單位負責人。(5)、探放水措施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合的,處罰相關單位責任人。 (6)、對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的人員,對揭發隱瞞事故真相的人員,對安全監察檢查人員進行漫罵、毆打及借故進行報復的人員開除處分。(7)、編寫探放水措施不及時的,處罰相關單位負責人。(8)、現場情況有變,沒有及時匯報的人員,處罰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探放水作業質量驗收制度為了杜絕水災事故,保障職工人身安全,做好礦井水害的防治工作;嚴格落實“物探先行 鉆探跟進 探掘分離 不探不掘”的探放水原則,確保探放水工作到位,根據我礦的實際情況,為便于保證井下探放水現場管理規范,提高探放水工作的可靠性和連續性,進一步落實井下26、探放水責任制。特對井下探放水工作質量驗收規定如下:一、探放水設計必須合理、規范,在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未經各部門領導審批之前,嚴禁擅自進行探放水作業。二、在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經各部門領導審批后,嚴格按照設計的方位、角度、孔深施工,每次鉆探后要由礦主管領導組織安排探放水的驗收工作,參加部門應由礦地測、安全、調度、機電、通風五部組成。三、探放水質量檢查驗收領導組要嚴格根據探放孔設計認真檢查核對并在探放水驗收表上簽字,提出合理化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當場不能解決的問題限期整改,并負責復查,誰簽字、誰落實、誰負責。四、礦有關科室對探放水地點將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未按探放水設計及措施探水加重27、處罰。五、驗收內容以所批復的作業地點探放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為準。未盡事宜可參照有關煤礦安全規程中第六章防治水的一般規定和第三節井下防治水第259條277條的有關規定執行。探掘分離管理制度一、 探放水隊工作由礦總工程師全面負責,地測科具體負責探水隊的探測工作,并進行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二、 探放水隊歸煤礦地測科領導,探放水隊長與掘進隊長平級,不受掘進隊領導,與掘進隊只是業務關系。三、 探放水隊隊員,在探放水前必須認真學習探放水制度、探放水設計與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四、 探放水隊員必須經過專業的探放水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培訓資格證后方可上崗作業。必須做到持證上崗。五、 探放水隊要堅持“有掘必28、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做到“物探先行、鉆探跟進、探掘分離、不探不掘”。六、 探放水隊在掘進工作面建立探放水記錄牌版,及時班報(原始記錄)、日報審閱和允許掘進(停掘)數據,嚴格執行允許掘進(停掘)通知單制度,探放水科要對探放水隊每個工作面的鉆探進尺進行驗收并建立日、班探測數據臺賬。七、 探放水隊必須按時將當日、當班鉆探進尺日報,報送調度室、地測科,經地測科審查滿足設計要求、達到探水目的后,經防地測科、總工程師簽字后下達允許掘進通知單,才能將探水巷道移交掘進隊施工。八、 探放水隊隊員要不斷加強設備使用與維修知識的學習,熟練掌握鉆探設備的結構、性能及操作要領,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九、 井下啟動開關必須29、上臺上架,電纜吊掛整齊,施工地點保持整潔。十、 井下鉆探設備必須掛牌管理,落實責任和人員,經常檢查與維修,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十一、 鉆機設備必須安設在頂板完好、支護齊全、斷面達到設計要求的地點。十二、 鉆機必須按設計要求固定,固定必須牢固。十三、 鉆進時操作人員不準離開鉆機,并做到“三看”“二聽”“一及時”。即看操作(檔位)把手振動、給進壓力和進尺速度,看泵壓表及回水情況,看皮帶及水接頭情況,聽機器運轉聲;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十四、 鉆進過程若發生機械施工或突然停電,應立即把開關打到0位,查明停電原因,經行處理后,等待送點,繼續鉆進。十五、 施工人員必須穿戴整齊,扎緊袖口褲腳,以防鉆桿纏住傷人30、。探放水作業圖牌板管理制度為更好地防止我礦生產建設中水災事故的發生,對礦井水患進行科學管理,建立健全我礦防治水相關制度,保證我礦安全有序地發展,掌握礦井水害規律,研究解決礦井生產建設中防治水害的方法。切實做好我礦的探放水工作,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制定探放水圖牌板管理辦法及考核制度。一、探放水圖牌板實施流程1、探放水工作人員對掘進工作面前方進行超前鉆探,并根據鉆探結果填寫現場鉆探圖牌板;2、鉆探施工人員填寫“有掘必探”匯報單并報地測科;3、地測科根據“有掘必探”情況匯報單的鉆探情況編制允許掘進通知單并審簽后下發到相關單位;4、施工隊組根據允許掘進通知單每班施工作業結束后要填寫允許掘進圖牌板,真實31、反映允許掘進的剩余距離,以指導工作面生產作業人員正常作業;按照以上探掘循環作業,保證掘進、開拓工作面在超前距的范圍內生產,確保安全。二、探放水圖牌板管理要求1、凡地測科指定要求進行探掘循環作業的工作面必須執行探放水圖牌板掛牌管理。2、開、掘工作面探放水圖牌板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該巷道施工的隊組進行管理,隊長、帶班長為圖牌板管理的主要負責人。3、地測科編制探放水圖牌板填寫說明,并對負責日常管理探放水圖牌板的隊組技術員或驗收員進行培訓和監督。4、施工超前探測鉆孔的負責人必須及時填制“有掘必探”情況匯報單并每日上午10點以前匯報地測科(不準隔日匯報)。5、地測科自收到“有掘必探”情況匯報單后兩小時內編制32、完成允許/停止掘進通知單,并經地測科長和各有關科室負責人及總工程師審簽后一小時之內下發到施工隊組。6、施工隊組收到允許/停止掘進通知單后,由技術員或驗收員嚴格按照通知單的要求填寫允許掘進圖牌板。7、探放水圖牌板必須懸掛在上幫側距離工作面迎頭30米的范圍內。8、施工隊組的隊長、帶班長對圖牌板進行日常性檢查,檢查內容包括圖牌板吊掛的位置、填寫項目是否齊全以及填寫內容是否正確,發現問題,立即整改。9、地測科全面負責開掘工作面水文地質安全分析評價,結合“有掘必探”情況匯報單做出正確判斷,決定探放水孔的設計和下發寫允許/停止掘進通知單。10、地測科負責井下探放水工作的抽樣驗收、隊組探放水臺帳的檢查、指導33、以及工作面圖牌板的隨機檢查、指正、考核。11、安全科負責按照有關會議、文件、規程、規定的要求對進行的探放水及圖牌板管理進行全面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罰。水害隱患停產撤人制度1、工作面發現水情的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立即向礦井調度室報告有關突水地點及水情,并通知周圍有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或升井。2、礦井調度室接到水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本礦井水害應急預案,根據來水方向、地點、水量等因素,確定人員安全撤離的路徑,通知井下受水患影響地點的人員馬上撤離到安全地點或者升井,向值班負責人和礦井主要負責人匯報,并將水患情況通報周邊所有礦井。3、當發生突水時,礦井應當立即做好啟動強排系統的準備,配34、合永久排水系統,進行排水作業。4、工作面出水征兆(1)煤壁(或巷道壁)“掛紅”:是指積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煤壁出現暗紅色水銹,表明接近老空水或巖溶水。(2)煤壁“掛汗”:指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透過煤巖裂縫,在煤巖層面上聚成的水珠。有時空氣中的水分遇到低溫煤塊,也會冷凝成水珠,這是一種“假象”??梢詫ⅰ皰旌埂钡拿罕趧內ヒ粚?,如新面仍有掛汗、發潮現象,則是透水的前兆。(3)巷道空氣變冷:是工作面接近大量積水時的正?,F象,人進去有涼爽感,但時間越長,越感到陰涼。(4)巷道產生霧氣:巷道內溫度高,接近積水時,積水滲到煤壁后,引起蒸發而形成的。(5)煤層發潮、發暗和煤壁“掛汗”相似。(35、6)有“嘶嘶”的水叫聲,頂板淋水加大:這是指工作面接近高壓積水時,向煤層裂縫強烈擠壓與兩壁摩擦發生“嘶嘶”聲,稱作水叫聲。(7)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頂板來壓和底板鼓起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單方面受采動壓力作用引起的;另一種是頂底板承受含水層靜水壓力和采動壓力共同作用引起的,如果產生的裂隙有水滲出,則可能是后一種的結果。(8)有臭味:是指空氣中含有硫化氫氣體,是工作面接近老空積水和巖溶水前的征兆。上述征兆,在一個工作面不可能全部出現,只要工作面出現一兩個,就有透水的可能,每個作業人員決不能麻痹大意,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措施,并報告礦調度。如果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