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公司人員定位系統使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443
2023-12-18
9頁
36.04KB
1、煤礦公司人員定位系統使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人員定位系統,充分發揮其在礦井安全生產動態管理過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創建本質安全型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等行業標準,結合集團公司及煤礦有關文件要求和系統使用管理實際,特制定本使用管理制度。第二條本管理制度適用于本煤礦。第三條加強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管理,明確分管領導和科室,充分保證系統運行使用、維護。制定相應的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確保2、系統安全、可靠、正常運行第二章安裝、使用與維護第四條按照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AQ1048-2007)規定,煤礦裝備的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必須具備下列基本功能:(一)考勤管理功能 能夠實時對煤礦各類人員出入井時間、下井班數、班次、遲到、早退等情況進行監測、并可進行分類分級匯總、統計查詢、報表打印;(二)安全管理功能1、能顯示井下巷道分布、設備安裝及運行狀態、當前各區域人員分布,人員的滯留等信息,并當有人員滯留超時、區域超員或設備運行異常時報警及異常信息進行統計顯示。2、能對對任意指定編號或者姓名的攜卡人員下井活動實時定位跟蹤,活動軌跡顯示、打印、查詢等。(三)人事及用戶管理功3、能,有與標識卡相關的員工基本檔案管理、工資輔助管理等簡單人事管理功能及登錄人員定位系統的用戶管理功能。(四)在人員出、入井口應設置主要基站,用于出入井人員考勤管理和檢測出入井人員標識卡的完好性,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五)系統地面中心站主機數據保存半年以上,當系統發生故障時,丟失信息的時間長不大于5min。(六)系統可通過客戶端或網絡對監控信息進行查詢,分析。通過授予權限,能夠對系統進行查詢、增加、刪除、修改等功能。 第五條人員定位系統的安裝(一)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必須具有“MA”標志證書。設備使用前,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試設備,并在地面通電運行24h合格后方可使用。防爆設備應經檢驗合格并貼4、合格證后,方可下井使用。(二)地面中心站主機設置在監測隊網絡信息中心機房,環境應滿足主機設備安裝要求。煤礦調度室應設置顯示設備,顯示井下人員信息等。(三)進入機房或入井口處的電纜應具有防雷措施,避雷裝置接地要可靠(四)各個人員出入井口、重點區域出入口、限制區域等地點應設置讀卡器,并能滿足監測攜卡人出入井、出入重點區域、出入限制區域的要求。(五)巷道分支處應設置讀卡器,并能滿足檢測攜卡人出入方向的要求。(六)分站應設置在便于讀卡、觀察、調試、檢驗、圍巖穩定、支護良好、無淋水、無雜物的支架或懸掛在距底板=300mm位置。(七)編制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人員定位系統的分站的安5、設地點,信號電纜、電源電纜的敷設,監測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并附詳細布置圖。 第六條人員定位系統的使用(一)所有下井人員必須攜帶識別卡,嚴禁一人攜帶多卡入井。(二)攜帶識別卡下井人員通過井口專用檢卡設備時要檢查識別卡是否正常,如發現電量不足,卡號錯誤,信息不全時與維護人員聯系,換識別卡或更換識別卡電池,并能在換卡的同時進行信息關聯。(三)井下工作人員嚴禁更換、隨意拆卸識別卡,若有問題,及時與維護人員聯系更換識別卡。(四)井口檢卡人員,必須對下井人員是否攜帶檢識別卡進行審查。第七條人員定位系統的維護(一)專業維護人員定期對人員定位監測裝置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排查。(二)各單位或監測人員發現6、監測裝置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向有關單位匯報并核實。(三)井下人員的工作單位(崗位)如有變動,所在單位及時通知人力資源和監測隊管理部門,專業維護人員24小時內將識別卡信息調整。(四)各有關區隊要加強管轄區域內所安設的人員定位監測裝置的看護管理,每班要派專人對設備線路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如有丟失損毀由責任單位負責找出責任人或照價賠償。(五)專業維護人員要及時維修更換有問題的識別卡,不得因識別卡問題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六)專業維護人員要確保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不間斷運行,出現故障及時排查,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七)各分站電源由保供隊負責、嚴禁長時間停電,如有開關跳閘,應及時恢復停電。(八)分站和7、讀卡器嚴禁隨意移動、搬遷,影響巷道施工時,必須經監測隊及維護人員同意后方可作業。第八條人員定位系統設備更新的基本原則是,用技術性能先進的設備更換技術性能落后又無法修復改造的老舊設備。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申請報廢更新。1、設備嚴重老化、技術落后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設備;2、通過修理,雖能恢復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費用超過設備原價的50%以上,經濟不合理的;3、受意外災害,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或嚴重失爆不能修復的;4、不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的,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淘汰的設備第三章運行管理第九條煤礦應配備滿足人員定位系統使用工作需要的操作、維護人員。操作、維護人員應了解系統的基本原理并能熟練地8、操作使用系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第十條監測隊負責煤礦人員定位系統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并編制人員定位系統發現問題應急處置預案。第十一條人員定位系統運行管理程序如下:(一)監測隊負責系統日常使用管理。監測隊監控中心應認真監視監視器所顯示的各種信息。(二)接到系統故障后,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應立即通知隊值班領導,系統維護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結果記錄備案。(三)根據工作需要人力資源部考勤人員按照規定時間要求匯總打印上報相關入井次數、時間等相關考勤信息。(四)煤礦各級管理人員必須經常通過人員定位系統終端了解礦井生產人員組織等相關情況,分析、研究系統的各類數據,掌握設備運行9、情況及入井人員活動規律,以提高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決策和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能力。 第十二條建立人員定位系統技術資料管理與使用制度,技術資料要定期保存。(一)要按質量標準化的要求和有關規定建立健全以下帳卡和報表:a)設備、儀表臺賬;b)設備故障登記表;c)檢修記錄;d)巡檢記錄;e)中心站運行日志;f)監測日(班)報表;g)設備使用情況月報表。(二)煤礦應繪制人員定位設備布置圖,圖上標明分站、電源、中心站等設備的位置、接線、傳輸電纜、供電電纜等,根據實際布置及時修改,并報礦總工程師審批。(三)網絡信息中心應每3個月對數據進行備份,各份數據應保存1年以上。(四)圖紙、技術資料應保存1年以上。第四章罰則第10、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實行經濟處罰:(一)礦井人員定位系統分站、電源等入井設備無“兩證一標志”或未按規定檢測、校驗入井使用的。(二)未按規定配足人員定位系統操作、維修人員,或系統操作、維修人員未經培訓考核無證上崗的。(三)值班人員值班期間未認真履行職責、玩忽職守的。(四)下井人員攜帶他人目標識別卡入井的。(五)私自拆卸識別卡或故意損壞識別卡的。(六)井口檢查人員未按規定濫發識別卡,造成監測數據失真或其他影響的。(七)故障排查不及時,凡故障8小時之內未及時處理影響安全生產的。(八)不及時更新系統人員巷道定位界面及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布置圖的。 第十四條對故意破壞、盜竊人員定位系統設備及其附屬設施者11、,嚴格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人員定位系統管理制度1、礦井必須按規定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員定位系統,同時,按規定配備人員定位系統管理人員。2、人員定位系統管理人員,必須經有資質的部門培訓,并持證上崗。3、人員定位系統所涉及的各種儀器儀表必須定期校正,定期檢修。4、井下要按規定設置分站和識別器,并能如實向中心站終端傳輸真實信息。5、地面中心站值班人員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必須全天24小時進行監視。6、人員定位系統要按規定建立各種管理臺帳,以及各種記錄。7、對出現的各種故障必須在8小時之內處理完畢,如處理不了的,必須及時向上級領導反饋。8、地面中心站設值班技術員,值班技術員必須對當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處12、理,將主要情況問題及處理意見寫在日報上,報送礦長和礦總工程師審閱。9、礦長、總工程師、通風科長應經常通過終端了解井下人員動態變化,隨時掌握控制井下人員的工作情況。人員定位系統監控員操作規程一、系統登陸:1、雙擊桌面上的圖標或者 打開“開始”“程序” “KJ222煤礦井下人員定位考勤系統3.0”下的“KJ222煤礦井下人員定位考勤系統3.0”單擊即可啟動。2、在服務器名上輸入本地服務器的地址“.”,若訪問的是數據庫在其它服務器,請輸入該服務器的網絡IP地址,輸入完后,請檢查您輸入的服務器名、數據庫名、用戶名稱和連接密碼是否正確,單擊“確定”系統連接數據庫成功。二、開啟前(接班后)檢查準備1、班前13、準備上班前值機員應對各類報表及當班情況進行檢查詢問,對當班重點問題及當前處理異常做全面了解,并檢查系統運行正常。2、交接班監控員應提前半個小時崗位交接班,在交接班時,當班人員應將本班系統存在的問題向接班人認真交代清楚,并對遺留問題處理情況進行記錄匯報,使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處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三、班中要求1、文明作業衣冠整潔,隨身攜帶上崗證,文明用語,接聽外線來電用普通話,態度和善,待人友好。2、檢查線路運行情況接班后認真檢查各種線路連接情況,要保持線路連接牢固,發現線路連接問題立即通知有關人員進行處理。3、檢查UPS運行情況手動斷開網絡電源,啟動備用電源,使備用電源連續運行15分鐘。如在運行14、過程中出現不能連續供電現象,立即啟動網絡電源,并更換UPS。4、基站和區域的設置1)基站設置基站設置是指將井下安裝的基站根據每個基站的HID號寫入軟件中,點擊“基本資料”下拉菜單中的“基站設置”項,2)增加基站輸入基站HID號、基站編號、基站名稱、選擇所屬區域和基站的類型,增加完基站信息后點擊“保存”,將彈出增加成功界面,提示用戶已增加了一個基站信息。3)修改基站在基站列表欄中,選定要修改的基站,點擊“修改”,用戶可以將該基站信息進行修改。4)刪除基站在基站列表欄中,選定要刪除的基站,點擊“刪除”用戶可以將該基站從列表欄中刪除。5、區域設置點擊“基本資料”下拉菜單中的“區域設置”項,打開區域的15、管理界面。1)增加區域輸入區域編號、區域名稱和人數上限,增加完區域信息后點擊“保存”,將彈出增加成功界面,提示用戶已增加了一個區域信息。2)修改區域在區域列表欄中,選定要修改的區域,點擊“修改”,用戶可以將該區域信息進行修改。3)刪除區域在區域列表欄中,選定要刪除的區域,點擊“刪除”用戶可以將該區域從列表欄中刪除。四、認真履行崗位職責1)認真學習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文件規定,會處理日常機房的主機故障,并負責打印規定的報表。2)必須嚴格執行手上交接班制度和填報簽名制度。3)雷雨天氣,防止雷擊設備,打雷較嚴重時,立即請示分管領導停電,熟悉停送電秩序,停電順序是主機顯示器、打印機等外圍設備不間斷穩壓電源配電柜電源。送電順序是配電柜電源不間斷穩壓電源顯示器、打印機等外圍設備主機。送電前應將所有設備的電源開關置于停止位置,嚴禁帶負荷送電。4)進入機房要穿工作服,不得將帶磁性和帶靜電的材料、絨線和有灰塵的物品帶進機房,保持設備無塵、干凈。5)上班時間嚴禁干與工作無關的事,嚴禁脫崗、假報、瞞報、不報、漏報。6)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領導和調度室處理。五、做好匯報1、處理故障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及主要領導進行匯報、登記2、當天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向調度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