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井作業監測工作基礎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454
2023-12-18
12頁
39.50KB
1、煤礦礦井作業監測工作基礎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礦井測風制度 一、總則1、礦井每旬進行一全面測風,每旬第一天出測風報表,測風報表分別報通防科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審閱。2、所布置的測點必須設置應齊全,能夠準確反映出礦井所有用風點及進回風分支的實際風量。3、測風點應相對固定,并留有明顯的標志。4、通風系統調整后,必須立即進行風量測定,并上報通防科值班領導。5、每旬測風后要進行通風系統和風量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6、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必須設立正規的測風站,每次測風結果必須填報在測風站2、牌板上。二、井下全風壓風的測定:1、測風員在下井測風前必須檢查所帶工具(包括風表、秒表、記錄本、筆、粉筆)是否齊全,是否能正常使用。2、測風員在到達井下測風點后,先觀察測點的支護及頂板情況。如果在軌道巷測風時要注意來往車輛。如遇到影響測風結果和人身安全的情況時應先處理后方可測風。3、每一測風點的風量必須測定三次且每次誤差都不超過5%后取平均值,測風后應及時填寫記錄牌板和記錄手冊,要求填寫牌板字跡必須工整、清晰。4、在測風點測風時如遇到風量發生變化時,應在井下及時查找原因所在,并及時處理,使井下風量恢復正常,杜絕無風、微風區的存在。5、每次測風必須按規定線路進行,如遇特殊情況需繞道時必須向通風調3、度匯報。6、測風員嚴格執行請示匯報制度,在井下發現問題后及時向通風調度匯報。7、測風結果必須真實可靠,測風員應對測定數據負責。三、局部通風機的測定1、測風員在測定局部通風機吸風量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2、測定風量前,應先觀察局部通風機是否發生循環風,如果發生循環風應立即進行處理,之后方可測定。3、測定局部通風機吸入風量時,應手持風表置于消音器吸風口前10cm的位置進行測定。4、測定風筒末端風量時,機掘巷道在風筒出風口,炮掘巷道在讓過挨打風筒出風口中進行測定。5、測定后要及時填寫牌板、記錄。四、礦井主提風機1、主要通風機換機時,測風組必須安排人員對主要通風機及附屬設施做全面檢查。礦井瓦斯檢查制度4、一、瓦斯檢查的主要地點和次數(一)瓦斯檢查的主要地點礦井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機械電器設備的設置地點、有人員作業的地點、瓦斯可能超限或積聚的地點、都應納入檢查范圍。具體檢查地點有:礦井總回風、一翼回風、水平回風、采區回風;采掘工作面及其進回風巷、采煤工作面隅角、采煤機附近、采煤工作面輸送機槽、采煤工作面采空區側;機電硐室、鉆房、密閉、盲巷、頂板冒落或突出孔洞;放炮地點、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回風流中機械電器設備附近;其他有人員作業的地點等。(二)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檢查次數1、采掘工作面每班檢查次數不少于3次,間隔時間在23小時,間隔時間要均衡。2、備采工作面、本班未5、進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1次;可能涌出或積聚二氧化碳的硐室和巷道,每班至少檢查1次。3、其他作業地點或應該檢查瓦斯、二氧化碳的地點,瓦斯、二氧化碳檢查次數由礦總工程師決定,每班至少檢查1次。二、瓦斯及二氧化碳檢查方法(一)巷道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井下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的測定,應在所測地點的巷道風流中進行。巷道風流是指距巷道頂、底板及兩幫一定距離的巷道空間內的風流。巷道風流的擬定:有支架的巷道,距支架和巷道底各為50mm的空間內的風流;無支架或用錨噴、砌碹支護的巷道,距巷道頂、底板各為200mm的巷道空間內的風流。測定瓦斯濃度時,應在巷道風流的上部進行,即將光學甲烷檢測儀的6、二氧化碳吸收管進氣口置于巷道風流的上部邊緣進行抽氣連續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測定二氧化碳時,應在巷道風流的下部進行,即將光學甲烷檢測儀進氣口置于巷道風流的下部邊緣進行抽氣,首先測出該處瓦斯濃度,然后去除二氧化碳吸收管,測出該處瓦斯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濃度,后者減去前者乘上校正系數即是二氧化碳的濃度,這樣連續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二)礦井總回風、一翼回風、水平回風和采區回風巷道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礦井總回風、一翼回風、水平回風和采區回風巷道的風流范圍的劃定方法相同。礦井總回風、一翼回風、水平回風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測定,應站在測風站內進行;采區回風巷道風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測7、定,應在該采區全部回風流匯合后的風流中進行。其測定部位和操作方法與在巷道風流中進行的測定相同。(三)采煤工作面及其進回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檢查測定(三)采煤工作面及其進回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檢查測定1、采煤工作面進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是指:距支架和巷道底部各位50mm的采面進風巷道空間內的風流;無支架進風巷道為距頂、幫、底各200mm的采面進風巷道空間內的風流。采煤工作面進風巷風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應在距采煤工作面煤壁線以外10m處的采煤工作面進風巷風流中測定,并連續測定3次,取其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依據。其測定部位和方法與巷道風流中進行測定的相同。28、采煤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采煤工作面風流即為距煤壁、頂、底板各位200mm(小于1m厚的薄煤層采煤工作面距頂、底板各位100mm)和以采空區的切頂線為界的采煤工作面空間的風流。其測定部位和方法與巷道風流中進行測定的相同。但要取其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依據。3、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采煤工作面回風流是指距支架和巷底各位50mm的采面回風巷道空間內的風流;無支架回風巷道為距巷頂、幫、底各200mm的采面回風巷道空間內的風流。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應在距采煤面10m外的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測定,并取其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依據。其9、測定部位和方法與在巷道風流中測定時相同。(四)掘進工作面風流及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1、掘進工作面風流及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掘進工作面風流是指掘進工作面到風筒出風口這一段巷道中的風流,測定時按巷道風流劃定法劃定空間范圍。掘進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測定包括:工作面上部左、右角距頂、幫、煤壁各200mm處的瓦斯濃度;工作面第一架棚左、右柱窩距幫、底各200mm處的二氧化碳濃度。各取其最大值作為檢查結果和處理依據。2、 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測定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測定,應在回風巷道風流中進行,并取其最大值10、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依據。3、 檢查中應注意的事項4、 應檢查的地點還有:局部通風機附近10m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煤巷及半煤巷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的獨巷每隔100m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5、 采用爆破掘進時,爆破15min,并待炮煙吹散后,瓦斯檢查工在前,爆破工居中,班組長在最后,三人一同入內并拉開一定距離,邊檢查邊前進。當瓦斯濃度超過0.8%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時,立即停止前進或退到進風流中,待瓦斯及其他有害氣體濃度降到安全值后再向前檢查。6、 注意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安設位置是否符合規定,局部通風機是否發生循環風。7、 注意檢查掘進工作面及回風巷冒頂、冒落處的局部瓦斯濃11、度和體積。8、 檢查甲烷斷電儀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正常運行。9、 檢查防塵設施的使用情況。10、 檢查風筒的質量及運行情況。(五)采掘工作面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的檢查測定采煤工作面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的風流即爆破地點沿工作面煤壁方向兩端各20m范圍內的采煤工作面風流,此范圍內風流的瓦斯濃度測定。壁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區內頂板未冒落時,還應測定切頂線以外(采空區一側)不少于1.2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掘進工作面爆破地點20m以內的風流即爆破的掘進工作面向外20m范圍內的巷道風流。其瓦斯濃度測定部位和方法與巷道風流相同,但要注意檢查測定本范圍內盲巷、冒頂的局部瓦斯積聚情況。在上述范圍內進行瓦12、斯濃度測定時,都必須取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依據。(六)采掘工作面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范圍風流中瓦斯濃度的檢查測定在采煤工作面中,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以內風流即電動機及其開關所處地點沿工作面風流方向的上風流端和下風流端各20m范圍內的采煤工作面風流。在掘進工作面中,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以內風流即電動機及其開地點的上風流端和下風流端各20m范圍內的巷道風流。在測定采掘工作面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風流瓦斯濃度時,對上風流端和下風流端各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都有測定,并取其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和處理以及。(七)盲巷內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停風的盲巷必須在24小時內封閉。未封閉前,每班在13、柵欄處至少檢查1次瓦斯和二氧化碳。如發現柵欄內1m處瓦斯濃度超過3%,應立即封閉。(八)高冒區及突出孔洞內的瓦斯檢查高冒區由于通風不良容易積聚瓦斯,突出孔洞未通風時里面積聚有高濃度瓦斯,檢查時都要特別小心,防止瓦斯窒息事故。檢查瓦斯時,人員不得進入高冒區或突出孔洞內,只能用瓦斯檢查棍或長膠管伸到里面去檢查。應有外向里逐漸檢查,根據檢查的結果(瓦斯濃度、積聚瓦斯量)采區相應措施進行處理。當里面瓦斯濃度達到3.0%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時,或者瓦斯檢查棍等無法伸到最高處檢查瓦斯時,則應進行封閉處理,不得留下任何隱患。(九)爆破過程中的瓦斯檢查為防止爆破過程中瓦斯超限或發生瓦斯事故,煤礦安全規程14、規定井下爆破工作必須由專職爆破工擔任。爆破工、班組長、瓦斯檢查工都必須在現場,執行“一炮三檢制”。“一炮三檢制”即每一次爆破過程中在裝藥前、緊接放炮前、放炮后都必須檢查瓦斯,且爆破工、班組長、瓦斯檢查工都必須檢查。具體實施是: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爆破地點,裝藥前爆破工、班組長、瓦斯檢查工都必須檢查爆破地點20m范圍內瓦斯,瓦斯濃度達到0.8%時,不準裝藥。緊接爆破前(距啟爆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爆破地點及其附近瓦斯可能超過規定),爆破工、班組長、瓦斯檢查工都必須檢查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和回風流中的瓦斯,的爆破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達到0.8%時,標準爆破;當回風流瓦斯濃度超過0.8%時,也不15、準爆破,同時撤出人員,由爆破工或瓦斯檢查工向地面報告,等候處理。爆破后至少15min,并待炮煙吹散后,瓦斯檢查工在前、爆破工居中、班組長最后一同進入爆破地點檢查瓦斯及爆破效果等情況。在爆破過程中,爆破工、班組長、瓦斯檢查工每次檢查瓦斯的結果都要核對,并且每次都以3人中檢查所得最大瓦斯濃度值作為檢查結果和處理依據。(十)檢查測定瓦斯應注意的事項1、不同瓦斯濃度的風流尚未混合均勻時,會影響其測定值的準確性,所以檢測時要避開風流混合不穩定的區段。2、測定風流瓦斯,要盡力避開瓦斯涌出量較大或變化異常的局部地點;測定瓦斯積聚或局部瓦斯涌出時,應靠近這些地點。3、要正確運用不同地點的測定方法,并在所測定區16、域多選點,取多次測定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大值作為處理依據。4、檢查特殊地點時,要格外小心謹慎。5、檢查瓦斯的間隔時間要均勻,間隔時間不能過大或過小。瓦斯檢查員現場交接班制度為進一步加強瓦斯管理,規范瓦斯檢查員現場交接班,特制定本制度。1、根據規定班次時間上下井,杜絕晚下早上。否則,每次罰款20-50元。下井時間:早班5:30以前,中班13:30以前,夜班21:30以前。上井時間:早班13:50以后,中班2:50以后,夜班5:50以后。2、瓦斯員必須在規定地點進行交接班。否則,每次罰款20元。交接班地點規定:盯頭頂面的瓦斯員,采煤在工作面上隅角交接班,掘進在迎頭交接班,其他人員在所轄范圍內瓦斯最高的17、工作面交接班。瓦斯日報表簽審制度1、瓦斯檢查日報表、安全監測日報表、通風情況日調度報表,每天早上調度會時由通防科負責報送礦長、總工程師審閱簽字,簽審后報通防副總、通防科,報表保存一年以上。2、瓦斯檢查日報表由瓦斯檢查員填寫,數字真實有效,嚴禁偽造、涂改數據。簽字程序為瓦斯檢查員、通防科值班科長、總工程師、董事長。礦井測塵制度1、礦井必須配備專職測塵員和測塵儀器,每個礦井測塵員不少于2人,測塵儀器不少于3臺。礦井必須建有專門粉塵化驗室,并配備有分析天平、干燥器、烘干器、配件及維修工具等。2、井下每個測塵點粉塵每半月測定一次,并同時測定全塵和呼吸性粉塵。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按煤炭部MT79-84粉塵濃度和分散度測定方法規定執行。3、粉塵分散度每季測定一次,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每半年測定一次。礦井按規定采集試樣后,送山東省煤礦粉塵監測中心分析化驗,分析資料要保存完好。4、粉塵測定結果要每月上報董事長、總工程師、通防科和上級管理部門各一份。5、礦井每月都要有詳細的防塵作業計劃和工作總結,并備有各種管理臺帳和記錄。包括:(1)防塵系統圖;(2)防塵設施牌板;(3)測塵臺帳;(4)防塵管路臺帳;(5)采掘工作面防塵措施臺帳;(6)防塵設施、防塵管路檢查記錄;(7)巷道沖刷記錄;(8)隔爆設施臺帳。明確人員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