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雨季防治水專項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609
2023-12-18
20頁
55.91KB
1、煤礦生產雨季防治水專項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煤礦雨季巡視制度3雨季“三防”領導值班制度5雨季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10停產撤人應急處置措施11煤礦雨季巡視制度根據煤礦夏季“三防”的部署,結合本礦實際情況立即行動,特制訂以下雨季巡視制度。1、地測科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實行24小時值班。做到接電話及時,傳達迅速,工作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有匯報,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以保證我礦的安全生產。2、地測科要定期對塌陷區、地面裂縫、河道、水庫等認真進行檢查、組織充填,疏通河道、排水溝、泄洪道,并設專人晝2、夜巡查。我礦最大的水災威脅是老窯積水,突水可能通過老空區進入我礦。因此礦井+845以上各巷排水溝必須保持暢通到井底水倉,以防治水害事故的發生。3、要加強探放水鉆機的維修與保管,確保正常使用。4、若探水中間發現險情及時和救護隊聯系。汛前各隊要編排防汛勞動組織,切實做好應急值班工作。5、各采區在汛期應準備相當數量的沙包,嚴防礦井水小窯透水時涌入采區工作面。6、六月底前由礦防治水小組組織一次地面檢查,查清礦區及附近地面水流的匯水、滲漏情況,并根據相關地質災害,制定專門的防治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井下。(1)安全科安排對井下各出水點的涌水量及積水量進行全面檢查。(2)汛期前地面檢查發現的地裂、沉陷、滲漏3、等異常情況,防治水小組立即制定治理措施,負責限期完成治理工作,且治理后定期進行觀測。礦探防水隊伍要加強各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并報告。治水小組在汛期加強對周圍塌陷區的觀測,檢查治理行洪情況,防止山洪通過裂隙進入井下。汛前各隊要編排防汛勞動組織,切實做好應急值班工作。當工作地區發生突水事故時,要及時向調度匯報,調度要立即派專人了解水情、測量突水量、分析突水水源,制定下一步處理方案。如水量較大,調度要做好撤人準備。(3)當發現水量突然增大時,可能是老窯突水影響,除及時調查突水原因外,要及時增開水泵,當發現井下涌水量大于60m3/h時,由礦調度通知各作業地點人員做好撤人準備,如達4、到100m3/h時,由礦調度通知各作業地點人員必須按避災線路撤出。(4)安全科負責加強水災撤人線路的檢查,必須保證撤退道路暢通無阻。雨季“三防”領導值班制度雨季來臨,為切實做好我礦2012年雨季“三防”工作,確保煤礦安全生產,防范煤礦水害事故發生。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雨季“三防”工作 要充分認識煤礦雨季“三防”工作的特殊性和艱巨性。明確雨季“三防”工作形勢嚴峻,因此我們務必保持清醒認識,警鐘長鳴,常抓不懈,把具體工作做實做細,堅決防范水害事故的發生。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保證雨季“三防”的投入和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 領導要親自布署雨季“三防”工作,要認真組織分析、研究雨季“三防”工作的現狀5、,督促煤礦企業采取超前防范措施,有計劃、有安排,主動開展煤礦水害防治工作。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領導小組及相應的雨季“三防”工作領導機構,具體負責督促煤礦實施雨季“三防”工作。 礦長是煤礦雨季“三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布署安排煤礦雨季“三防”工作。煤礦企業必須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領導機構,編制煤礦雨季“三防”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保證足夠的資金投入,認真抓好水害隱患排查,組織搶險隊伍,儲備足夠數量的搶險物資,確保搶險救災時能夠及時到位,并發揮作用。三、煤礦雨季“三防”工作的重點 1、煤礦企業必須切實摸清礦區范圍內水害情況。礦井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礦井及廢棄老窯積水情況,并將礦井以外至6、少200米范圍內相鄰礦井的井口位置、開采范圍、積水情況標繪在井上下對照圖上。 2、煤礦企業必須根據通風系統、生產系統的需要,加大現場巡查力度,采掘、巷修工作面必須制定“雨季”頂板管理專項措施,各工作面的排水設備要完好、可靠,各種備用物資、設備要充足,特殊工種操作要規范,應急措施要符合規范,為順利渡汛奠定扎實的基礎。 3、煤礦企業要搞清本礦范圍內所有工作面與相鄰巷道的空間關系,各生產采區要保證工作面工程質量,加強支護,嚴禁缺柱少梁。對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巷修工作面的頂板水加強治理,對斷層破碎帶、煤質疏松地段加強支護,嚴防冒落和垮塌。加強所轄范圍的大巷、石門、主要傾斜巷道的維護,水溝的清挖,以7、滿足礦井排水的需要。 4、煤礦企業要認真檢查主排水泵、排水管路、起動設備、防水閘門等,發現有損壞、老化等質量問題,要立即進行修復或更換;防水閘門、進水閥門及水倉聯絡巷閥門要及時檢修、保證完好;要加強排水管路的管理工作,嚴防閥門隨意關、開,影響排水設施的正常排水;做好通訊暢通工作,確保通訊設施靈敏、可靠。 5、煤礦企業要保證各種排水設備的完好可靠,即:無失爆,正常運轉,并做到水泵、電源定時每天倒換使用,水泵排水能力達到設計要求并有備用排水設備,排水系統暢通無阻。 6、煤礦企業要認真做好防雷電工作,完善防雷接地設施,包括入井電纜、管路、軌道和皮帶架的防雷接地以及入井軌道的絕緣道夾板,并嚴格按照要求8、做好電氣預防性試驗工作,試驗報告必須妥善保存,試驗不合格的必須進行處理,直至合格。變電所及各種繼電保護、避雷器等必須靈敏、可靠,防止雷電擊壞各種設施,工作人員對變電所的各項操作一定要規范并配戴必要的防護工具 7、煤礦企業要建立雨季期間本產權內礦井供電線路每日巡視檢查制度,加強對礦井供電線路的巡視檢查工作,對影響供電線路安全的林木,要進行修剪或砍伐;桿塔拉線要檢修好,加強對桿塔周圍滑坡地帶的觀測,發現險情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確保輸電線路的正常供電。 8、煤礦企業要加強所轄范圍運輸設備的檢查、檢修工作,以確保正常生產和防排水物資、設備及時到位。 9、煤礦企業要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9、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探放水原則。對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廢棄水倉、老窯采空區等可能積水區域,必須有專門的探放水設計、措施,如有透水預兆,必須停止作業,并立即匯報,杜絕透水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完善各種排水設施,做到煤水分流。 10、雨季期間,煤礦企業要加強井下水文地質工作,經常觀測井下涌水量,認真調查收集礦井水文地質資料和礦區范圍內小窯資料。每次大雨時及大雨后,要定時觀測井下水文變化情況,發現異常涌水,必須查明原因并匯報縣安監局。 11、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庫等附近的煤礦,井口、工業廣場要修筑堤壩、開挖溝渠等截流措施,防止地表水體倒灌礦井。地表水體、采煤塌陷區、煤系地層露頭等部位有漏水現象時,要對漏10、水的水體基底進行防漏加固處理。 12、煤礦企業加強對原煤堆和矸石山的擋防和管理工作,疏通水溝,修筑防洪溝,防止暴雨、洪水將煤堆沖失及矸石山出現滑坡。 13、煤礦企業要做好工業廣場區雨后的巡視工作,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危房進行搬遷,預防山體滑坡和危房倒塌給職工家屬生命及財產造成影響。對居住區各條排水溝、涵洞,生活服務區要認真組織人員進行清理,確保暢通。要做好分管范圍內的涵洞清理工作。對危及工業廣場區洪流必經地段,及時修建擋墻,疏通水溝。 14、雨季期間,煤礦企業要加強對主井、副井、風井井口、主扇風機房、瓦斯抽放泵房、主提升絞車房、壓風機房、機修廠房、辦公樓等的巡視和排水溝的清挖工作,并及時整改11、隱患,預防暴雨和洪流造成礦井損失。四、雨季“三防”工作要求 1、煤礦企業雨季“三防”工作要做到:供電正常,設備完好,水路暢通,操作規范,應急措施可行,組織措施到位。 2、煤礦企業要把雨季“三防”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結合文件要求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設施進行認真檢查,確定工作重點,找出輕重緩急,制定工作及工程計劃,把工程項目、工程量、材料設備的數量及供用時間、工程負責人羅列清楚;防排水工作要緊緊圍繞生產計劃和礦井安全,從采掘源頭抓起,圍繞運輸、排水、供電、提升及重要地面設施找出薄弱環節,并做好各項詳細記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要加強干部職工的紀律性,嚴禁脫崗、漏崗,特別是各重點崗位值班人員的在12、崗情況。 3、搶險所需的材料、工具、設備等物資計劃,煤礦企業要根據實際所需進行制定并購置,物資存儲要有專用庫房,做到集中存放,專人管理,所有搶險物資不得挪作他用。 4、加強對煤礦企業雨季“三防”工作的督促檢查,及時掌握煤礦企業雨季“三防”工作開展情況,督促煤礦水害隱患整改,在雨季期間未落實水害防治措施的煤礦,不得組織生產。雨季水害隱患排查治理檢查制度為了加強礦井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減少水害事故,加強水害監控,徹底治理水害隱患,特編制本制度。一、成立防治水隱患排查領導小組:組 長:楊道臣副組長:徐紅松成 員:文連發 令狐榮強 胡金華 蔣學培 周明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地測調度室,由胡金華任辦公室主13、任負責日常工作安排。二、工作要求1、每周三必須進行一次礦井防治水隱患排查。排查地點:全礦井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點及排水設備、排水管路、水倉、水溝及雨季防洪設施等。排查內容:影響生產的水害,探放水方案及措施制定、實施過程、探放水結果、排水設備及排水管路完好狀況、出水地點注漿效果,涌水情況.水倉容積及水溝暢通狀況等。2、每周三組織的防治水隱患排查和礦安全檢查合并進行,由地測防治水科牽頭組織。3、防治水隱患排查時,需要按照地測防治水科制定的檢查內容和標準去逐項檢查,檢查完后及時將現場檢查原始表報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負責進行歸類匯總,并提出處理意見,經總工程師批復后,以書面形式下發有關區隊進行14、限期整改。 4、防治水隱患排查執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由于檢查不認真出現影響防治水安全工作,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5、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每周防治水隱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內業資料管理,對整個過程要建立完整的記錄,要求內容齊全、規范(包括檢查人員簽字、人員分工情況、存在問題、整改情況、復查情況等做詳細記錄)。6、各區隊必須高度重視防治水工作,要嚴格按照專項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排水系統暢通,排水設施完好。7、地測防治水科要提前做好水患的預測預報工作,對井下各出水點要定期進行水量觀測,及時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對影響生產的區域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時處理,確保防治水工作安全。15、8、相關科(隊)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重點防治水區域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技術科按照領導制定意見跟蹤落實,對上周檢查出的問題落實情況在周會上通報評比,設施獎懲。停產撤人應急處置措施一、編制概述為了加強我礦突發災害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提高救援反映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等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我礦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安全生產法等有關制度、法律法規規定等,特編制本措施如下:二、成立停產撤人領導小組 組 長:楊道臣 副組長:徐紅松 成 員:文連發 令狐榮強 胡金華 蔣學培 周明亮三、煤礦事故預兆(一)、透水事故預兆1、掛汗。當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16、,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會通過煤巖裂隙面在煤壁、巖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出現掛汗現象。2、掛紅。礦井水中含有鐵的氧化物,在它通過煤巖裂隙而滲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巖體表面時,會呈暗紅色水銹,這種現象叫掛紅。3、水叫。含水層或水區內的高壓水,向煤壁裂隙擠壓時,與兩壁摩擦發出“嘶嘶”水叫聲,這就說明采掘工作面距積水區或其他水源已經很近了。4、空氣變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域時,空氣溫度會下降,煤壁發涼,人進入工作面就有涼爽、陰冷的感覺。5、出現霧氣。當采掘工作面氣溫較高時,從煤壁滲出的積水,就會被蒸發而形成霧氣。6、頂板淋水加大。7、頂板來壓,底板鼓起。8、水色發渾,有臭味。9、采掘工作面有害氣體增加,積水17、區向外散發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10、裂隙出現滲水。如果出水清凈,則離積水區教遠,若渾濁,則離積水區以近。(二)、頂板事故預兆1、發出響聲。巖層下沉斷裂,頂板壓力急劇加大,木支架會發出劈裂聲,緊接著會出現折梁斷柱現象,金屬支柱活柱會急速下縮,采空區內會發出頂板斷裂的悶雷聲。 2、掉渣。頂板嚴重破裂時,出現掉渣;掉渣越多,說明頂板壓力越大。 3、片幫加重。 4、頂板出現裂縫。頂板有裂縫并張開,裂縫增多。 5、頂板出現離層。檢查頂板要用“問頂”的方法,如果聲音清脆表明頂板完好;頂板發出“空空”的響聲,說明上下巖層之間已脫離。 6、漏頂。大冒頂前,破碎的偽頂或直接頂有時會因背頂不嚴和支18、架不牢固出現漏頂現象,造成棚頂托空、支架松動。 7、瓦斯涌出量增加,含瓦斯煤層頂板冒落前瓦斯涌出量會突然增大。 8、頂板的淋水量明顯增加。 9、錨桿支護巷道出現錨桿錨索拉斷、失效,托盤變形,頂板整體下沉或出現鍋底狀,兩肩斷裂等。(三)煤炭自燃發火預兆1、視覺。人用肉眼可見水蒸氣凝聚在支架或巷道表面上,形成水珠,俗曰“煤壁出汗”,這是火災外部征兆。2、味覺。人們能嗅到煤油味、汽油味、松節油味或焦油味。經驗證明,當人們嗅到焦油味時,煤炭自燃已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3、溫度感覺。煤炭在自燃過程中要放出熱量,因此,從該處流出的水和空氣的溫度較正常時高。4、疲勞感覺。煤在自燃過程中,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19、碳,使人體有病態反應,如頭痛、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勞感。(四)、煤礦瓦斯突出事故預兆1、采掘工作面壓力增大,支護來勁。2、有聲響,如悶雷聲、爆竹聲、機槍聲、哨聲、嗡嗡聲等。3、工作面瓦斯濃度突然變大變小或忽大忽小。4、工作面頂板掉渣,片幫,煤壁壓出,煤壁顫動。5、工作面有煤塵霧。6、工作面煤層層理紊亂、松軟、干燥。7、工作面、煤壁溫度下降,煤壁有水珠,氣味異常。8、打鉆時頂鉆、夾鉆、鉆機過負荷,鉆孔變型、塌孔、噴孔等。(五)、瓦斯噴出事故預兆1、有聲預兆:(1)、響煤炮。由于各礦區、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質條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質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預兆聲音的大小、間隔時間、在煤體中發出的響聲20、,有的象炒豆似的劈劈叭叭聲,有的象鞭炮聲,有的象機槍連射聲,有的似跑車一樣的悶雷聲、嘈雜聲、沙沙聲、嗡嗡聲以及氣體穿過含水裂縫時的吱吱聲等。 (2)、發生噴出前,因壓力突然增大,煤巖壁會開裂,支架會發出嘎嘎響、劈裂折斷聲。2、無聲預兆: (1)、煤層結構構造方面。表現為:煤層層理紊亂,煤變軟、變暗淡、無光澤,煤層干燥,煤塵增大,煤層因受擠壓而褶曲、變的粉碎、厚度變大、傾角變陡。 (2)、地壓顯現方面。表現為:壓力增大使支架變形,煤壁外鼓、片幫、掉渣,頂板出現凸起臺階、斷層、波狀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動和沖擊,炮眼變形裝不進藥,打鉆時垮孔、頂夾鉆等。 (3)、瓦斯涌出異常、忽大忽小,煤塵增大,空氣21、氣味異常、悶人,煤或空氣變冷、有時變熱,打鉆時噴煤、噴瓦斯等。三、事故信息報告1、當我礦井下所有人員發現以上事故預兆時,必須立即組織撤出人員,報告調度中心,調度室電話:。四、停產撤人程序1、井下作業及檢查人員發現事故預兆組織撤出人員撥打調度室電話向調度室報告調度室值班人員報告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停產撤人方案布置井下救災工作。(1)由調度室匯報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由應急總指揮發出撤人命令(緊急情況下可由調度值班人員發出),調度監控中心通過電話通知井下各作業地點。并同時通知入井檢身房、礦燈房、信號工、絞車司機做好準備。(2)各作業地點人員切斷與局部通風機、安全監測系統和排水系統無關的電源后,按規定22、撤退路線撤退。(3)調度監控中心通過人員定位系統,密切注意撤退情況。并保持與井底車場的聯系。(4)各作業地點人員組織統一撤退至地面,由帶班礦長、隊長、調度、安全人員統一組織出井。(5)全部上井后由入井檢身房、礦燈房、調度監控中心核對人數五、安全措施1、井下所有工作面作業人員及跟班領導在發現事故預兆時,必須立即組織撤出人員,報告調度室,嚴禁大膽蠻干,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2、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電話后,立即打電話到我礦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并要求應急救援指揮小組10分鐘之內趕到調度室,制定停產撤人應急方案。3、井下作業人員在發現事故預兆時,要沉著冷靜,不要慌張,有秩序地組織人員按照避災路線撤離。4、23、火災現場自救注意事項救火應注意自我保護,使用滅火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因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到傷害。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貪戀財物。必須穿越濃煙逃走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或濕布捂住口鼻,或貼近地面爬行。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5、燒傷人員現場救治在出事現場,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素脫離接觸,以免繼續傷害深層組織。傷員身上燃燒著的衣服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地上滾動,或用水灑撲滅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長火勢,防止手的燒傷。如附近有河溝或水池,24、可讓傷員跳入水中。如為肢體燒傷,則可把肢體直接浸入冷水中滅火和降溫,以保護身體組織免受灼燒的傷害。用清潔包布覆蓋傷面做簡單包扎,避免創面污染。自己不要隨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創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體或不清潔的粉和油劑。因為這樣既不能減輕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機會,并為下一步創面處理增加了困難。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轉送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等的變化。6、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救治創傷性出血現場急救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采取暫時性地止血,清潔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1)止血壓迫止血法 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25、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 按出血部分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顳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彈性止血帶止血法 當肢體動脈創傷出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當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嚴重創傷骨折時,常伴有動脈出血,傷情緊急,這時,就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以免扎緊止血帶時損傷局部皮膚。止血帶必須扎緊,要加壓扎緊到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同時記錄上止血帶的具體時間,爭26、取在上止血帶后2H以內盡快將傷員轉送到醫院救治,若途中時間過長,則應暫時松開止血帶數分鐘,同時觀察傷口出血情況。若傷口出血已停止,可暫勿再扎止血帶;若傷口仍繼續出血,則再重新扎緊止血帶加壓止血,但要注意如過長時間地使用止血帶,肢體會因嚴重缺血而壞死。(2)包扎、固定 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既可以保護創口預防感染,又可減少出血幫助止血。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3)搬運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不正確的搬運,可導致繼發性的創傷,加重病情,甚至威脅生命,搬運傷員要點如下。在肢體受傷后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畸形變化,就提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斷端因搬運震動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繼發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傷加重。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或戴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疑有脊椎受傷可能的,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屈曲或過分伸展,致使已受傷了的脊椎移位,甚至斷裂造成截癱,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