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水害預測預報、人員培訓、防治技術管理制度(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659
2023-12-18
29頁
61.67KB
1、煤礦水害預測預報、人員培訓、防治技術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防治水管理制度探放水制度一、各采掘工作面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的原則。 二、接近積水地區時,必須編制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三、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離,應根據水位高低,煤(巖)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四、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鄰礦井時。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溶洞時。3、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時。4、接近有可能出2、水的鉆孔時。5、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區時。五、探放水期間施工單位必須有一名單位主要負責人在現場協調指揮。六、探放水必須按照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執行。一、礦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一、一般規定1礦井必須繪制礦井地質和水文地質圖并將井上、下各種含水區域明確繪制在圖上,由生產技術科負責。2帶水壓采煤時必須制定相應技術措施,并編制開采設計,報上級管理部門審批,且必須試采,試采合格后重批。3礦井必須編制中長期防治水規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同時在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中詳細編制,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認真組織實施,并要求每年對中長期防治水規劃進行一次修改完善,每季對年度防治水計劃修改完善一次,由生產技術科負責。4礦井水文3、地質條件復雜區域,必須建立地下水動態觀測系統,水害預報,并制定相應的“探、防、堵、截、排,綜合防治措施。5礦井必須每年雨季受威脅的區域,制定防治水措施,并組織成立搶險隊伍,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設備,由防治水領導組負責。6礦井必須堅持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必須配備至少兩臺探水鉆,每臺鉆桿長度不少于100米,并定期檢修、保養、保管、安裝、調試、操作、培訓,確保能正常使用,由防治水領導組負責。7井下各工作地點必須規定水害避災路線和搶險救災預案,設置明顯路標,并使全體井下人員熟悉,由安監科調度室負責。8礦井探放水必須配備專職人員和部門,必須執行班報、日審制度,探放水人員應納入特殊工4、種管理,進行專門培訓,并持證上崗,由探放水領導組負責。各隊當班探水報表及時報送礦調度室,調度室匯編后表報送領導簽字。9探放水工程編制正規的探放水設計,內容包括探放水設計說明書,安全措施和工程圖紙;探放水鉆孔布置的位置、數量、角度、深度等。必須報分公司和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并做好探放水記錄,探放水地點必須設置專用調度通訊電話及警鈴,由探放水領導組負責。10礦井必須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即礦井必須設有主水倉,采區水倉。一個階段或一個水平必須設一個水倉,水倉容量及配電設施符合規程規定。二、地面防治水制度1防治水領導組對礦區內防汛工作進行排查,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夏季三防”計劃。2礦5、井必須查明附近地表河流等積水量、標高,查明上述體能否通過裂縫老空或相鄰礦井等通道進入本礦井下,查明鄰礦老空和廢棄井巷積水區位置、范圍、標高、積水時間和積水量并外推3060米,圈定探水警戒線,制定措施探放排水。接近探水警戒線時,一切采掘活動必須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原則。3使用中的鉆孔(含其它通往井下的管路)孔口,必須高出當地最高洪水位,并安裝好孔口蓋。報廢的鉆孔(含其它管路)必須及時封孔處理。三、井下防治水制度1開采水淹區域下的廢棄防水煤柱,必須按規程規定并采取措施,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則。2相鄰礦井的分界處礦井以斷層分界時,防水煤柱必須根據地質條件、圍巖性6、質、開采方法等因素,在礦井設計中規定,防水煤柱的變動,必須重新設計報省級煤炭管理部門審批。3編寫采區設計、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時,必須做好水文地質探查工作,查清構造發育情況及導水性,主要含水層厚度,巖性、水壓及隔水層巖性及厚度。4當井巷揭穿含水層,地質構造帶前,必須采用防水混凝土或設置隔水層。必須編制探放水和注漿堵水設計。四、井下排水1主要排水設備:(1)水泵:有工作、備用和檢修,且20小時內排出24小時正常涌水量;(2)水管:有工作和備用20小時內排出24小時最大涌水量;(3)配電設備:工作、備用電源要與水泵相適應。2主要泵房至少有2個出口,一個通往井筒一個往車場,應設置易于關閉的既能防水又7、能防火的密閉門。3主要水倉必須有主倉和副倉,主要水倉要能容納8h的正常涌水量。采區水倉容量能容納4h的采區正常涌水量,每年雨季前必須清理一次。五、探放水制度1礦井采掘工作面必須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所有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編制專項防治水措施。2所有采掘工作面必須建立探放水記錄板牌、班報、日報審閱制度和探放水驗收制度。3礦井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圈定探水警戒線并嚴格執行“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則,并制定措施執行。(1)接近淹井巷或小窯,老空區;(2)接近溶洞,導水斷層,含水層或接近積水區;(3)上層不積水,在下層進行采掘活動,兩層之間的距離小,即小于安全厚度的8、要求;(4)探水地區內掘進,一次掘進長度達到了允許掘進的長度,或探水孔的超前距已經達到規定的限度;(5)采掘工作面發現出水征兆;(6)采掘活動突然發現斷層,對另一盤的水文地質情況又不清楚;(7)打開隔離煤柱放水;(8)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鉆孔;(9)采掘工作面接近各類防水煤柱線,為確保煤柱尺寸,要提前探明情況;(10)在強含水層之上,工作面進行帶壓開采,對強含水層水壓,水量,裂隙等情況不清楚,對隔水層厚度變化情況胸中無數,這時也需提早對含水層進行打鉆,系統地了解含水層和隔水層情況。4探水前鉆機的安裝,鉆場的支護,應在工作面迎頭打好立柱攔板,與探水相適應的排水設備,要在措施中詳細說明;提前完成后探水9、。5放水前,必須估計積水量,根據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制定措施,控制放水量,水壓,做好記錄;并做好放水撤人措施。六、附則防治水制度中不盡事宜或與規程規定有抵觸的或本制度未到之處,參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礦井探放水措施編制、審批制度1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技術員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疑必探設計。2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3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4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探放水隊隊長、區隊負責人統一10、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5探放水措施一式六份,分別交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探放水隊隊長、隊保存。礦井探放水檢查制度1各隊隊長、各班班組長為探放水的第一責任人,并建立探放水班報、日報及探放水牌板。2各隊定期對探放班報、日報和探放水圖板進行抽查并保存好記錄。3安全員現場監督檢查探放水措施執行和記錄填寫情況。4調度室匯報審批班組,填寫日報。5生產技術科、調度室把領導審批后的日報建立臺帳。探放水獎懲制度1對在探放水設計和安全措施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人員罰款10元。2對在探放水過程中對險情的預測預報做出突出貢獻者獎勵100元。3在礦井組織的探放水檢查中,對不及時參加的人員罰款10元,包括技術員、安全11、員。4對探放水設計和安全措施不貫徹,不學習的單位罰款200元。5對在險情的處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獎勵300元。6對探放水圖板不及時填寫的個人、班報和日報不及時遞交的人員罰10元。防治水崗位責任制一、礦長崗位責任制1、礦長是是本礦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礦防治水負全面責任。2、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水文地質規程和煤礦防治水工作條例及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建立專門防治水機構,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3、經常聽取礦總工程師和業務主管部門對防治水工作規劃、計劃和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并保證人力、物力和相關資金的落實。 4、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負責制定每年的防治水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 5、負責組織實施每年夏季12、的礦井水災演習。 6、對煤礦水害隱患要及時組織處理。發生傷亡事故時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市委、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積極穩妥的措施,立即組織搶救,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禁遲報、謊報、瞞報各類傷亡事故。二、礦總工程師崗位責任制1、礦總工程師在礦長的直接領導下,對礦井防治水工作負直接責任。 2、對全礦防治水相關技術負責人的管理到位,確保技術管理體系暢順。 3、每月初組織召開一次防治水專項會議,協調和解決防治水工作方面初相的難點和問題,總結上個月全礦涌水量變化和防治水所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并對本月的防治水工作做好計劃。 4、組織編制和檢查防治水工程及防斷層水、防老空水煤(巖)柱的設13、計。 5、組織制定并審批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及時審批各種施工措施,為科學施工提供可靠依據。 6、負責主持制定煤礦防治水工作計劃和防治水工程作業規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者進行教育和處罰。 7、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認真檢查督促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止安全生產失控和漏管。 8、推廣應用防治水方面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把技術創新作為我礦技術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對專業技術工作重點跟蹤,組織技術攻關。 9、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防治水科技評比活動。每年底對本礦本年度的科技項目,優秀設計及做出發明創造的科技人員進行評比并表彰,調動廣大技術人員14、鉆研技術的積極性。三、分管副礦長崗位責任制 1、分管副礦長在礦長和礦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負責分管范圍內的防治水相關工作,并負領導責任。 2、負責學習上級下達的防治水方面有關技術政策、指令、細則、通報和措施等,并組織實施。 3、分管生產副礦長主要負責監督和落實防治水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并做工程的驗收和防治水精品工程的評比工作。 4、分管機電副礦長主要負責督察機電科做好機電排水設備的選型工作,檢查井上、下防治水設備的準裝情況及設備狀態,并保證防治水資金的落實,督促企管科對排水設備與探放水設備的購置工作。 5、分管安全副礦長負責監督防治水辦公室對礦井各掘進頭和采面的水害預報工作,負責督促培訓中心對15、探放水職工的安全培訓工作。四、生產技術科長崗位責任制 1、在礦長和礦總工程師的領導下,對對防治水工作負全面責任。 2、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的技術政策和規定,組織全科職工全面完成各項防治水工作任務。 3、組織編制全礦防治水長遠和年、季、月的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 4、組織分析礦井水文情況,掌握礦井涌水動態和變化規律,參加解決水患和供水水源的措施的制定。 5、負責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定期召開防治水水會議,定期組織全礦防治水專項檢查。 6、組織開展地表水體、降雨量的調查觀測工作,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涌水量觀測工作,并將觀測結果建立涌水量觀測臺帳。 7、組織礦防治水相關方面技術競賽,積極推廣先進經驗,開展16、技術革新,不斷提高職工素質。 8、經常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資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五、生產技術副科長崗位責任制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技術政策,組織防治水成員全面完成防治水日常任務。 2、參加編制全礦防治水的長遠規劃和年、季、月的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3、組織分析防治水工作情況與技術情況,制定技術措施,解決技術業務問題。 4、協助科長組織開展地表水體、降雨量的調查觀測工作,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涌水量觀測工作,并將觀測結果建立涌水量觀測臺帳 5、督促防治水技術人員做好防治水月度預測預報、月度礦井涌水量測量和其他防治水工作。 6、完成科長和其他領導交給的臨時任務。六、水文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17、1、在科長的領導下,負責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質技術工作。 2、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技術政策和規程,執行公司技術管理規范和防治水工作條例細則,分擔全礦水文地質技術或管理工作。 3、協助科長組織開展地表水體、降雨量的調查觀測工作,負責井下各觀測點的涌水量觀測工作,并將觀測結果建立涌水量觀測臺帳。 4、協助科長組織每月的防治水專項檢查工作,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向分管礦領導及科主要領導匯報,確保礦井安全正常生產。 5、負責對礦井各采掘生產頭面進行水害分析的預測預報,對存在水害威脅的頭面提出整改意見。 6、負責編制探放水設計工作,并根據情況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7、協助科長做好水文地質補充勘探設計工作。 8、負責礦井18、充水性圖等各種圖表的填匯工作,及時繪制地下水等水位曲線動態圖,掌握地下水的水位變化。 9、不斷總結礦井水文地質變化規律,積極探索礦井防治水的有效辦法。 10、負責提供公司季度、半年、年度達標檢查所需的各種防治水資料。 11、積極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參與技術革新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七、探放隊人員崗位責任制 (一)探防隊長崗位責任制1、探防隊長在主管科長的領導下,對探放水方面工作負全面責任。 2、負責編制鉆探生產計劃,設備材料使用計劃,搞好鉆探銜接。熟悉本專業的各種施工設備性能和工作程序,能夠協調組織生產,按時完成任務。 3、搞好施工現場的隱患排查,杜絕重大事19、故的發生。 (二)探防隊技術員崗位責任制1、在主管科長和隊長的領導下,負責探防隊的技術工作。 2、根據施工設計編制好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做好宣傳、貫徹和落實工作。深入現場,及時解決鉆探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保證鉆孔施工質量,預防孔內事故。 3、做好職工的專業培訓和安全培訓工作。 4、搞好事故隱患排查,做好業務保安,防止出現重大工程事故。 (三)探水工崗位責任制1、在探防隊隊長和技術員的領導下,完成各項探水任務。 2、詳細做好鉆探進尺、涌水、巖心的記錄工作。 3、努力保證施工質量,保證原始記錄的準確性。 4、做好設備的正常維護修理工作,保證設備的完好。 5、積極學習新技術、新方法,改進鉆探工藝,提20、高鉆進效率。 八、相關科室人員崗位責任制1、機電科負責礦井各排水點、水平排水系統排水設備的選型、安裝、維護及主要排水系統的排水能力測試等工作。負責對各水平變配電、泵房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水泵正常運轉。 2、生產科負責防治水工程如水倉、水溝及泄水通道的設計。在進行工程設計時必須根據煤礦設計規程要求綜合考慮防治水工程及各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對水溝的斷面積及流水坡度進行優化設計,并根據涌水量大小在采掘巷道設計一定數量的沉淀池,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預留防治水工程施工時間及有突水危險采面防突水預案的制定。負責對各個工作面進行地質水位地質水情水害預報。 3、調度室負責協調井下生產運輸,保證防治水設備、材料運輸暢21、通,負責全礦公共區域內的水溝、沉淀池責任區的劃分,制定清倉計劃,并按時安排清倉隊伍,保證水倉的空倉容量經常保持在有效容量的50%以上,督促水溝的清理工作。 4、供應科負責防治水排水設備的購置,并配合機電科做好購置排水設備的選型工作。礦井水害預測預報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水害預測預報是煤礦生產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工作,也是提高地測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進一步加強礦井防治水工作,充分發揮地質“尖兵”作用,超前、準確地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結合礦井生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 職責劃分第二條 地質測量部職責1、負責水害預測預報日常管理工作,制定落實水害預測預報管理辦法。222、編制礦井年度、季度、月度、每周水害預測預報及臨時預報,并跟蹤驗證分析和總結。3、負責水害預測預報的審批及向集團公司資源管理局的上報(傳)工作。4、負責督促施工隊組按照水害預測預報或臨時地質預報編制作業規程或施工安全技術措施。5、負責施工隊組超前探放水、地質鉆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務的安排及報工工作。第三條 調度室職責1、負責井下開掘及回采過程中出現地質條件變化時信息的傳遞。2、負責地質構造、探放水、物探施工的有關協調工作。第四條 通風管理部職責負責提供各采掘開頭面實測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數據、分析預測結果,用來作為水文地質預測預報資料。第五條 施工隊組職責1、根據水害預測預報編制作業規程或施23、工安全技術措施。2、根據職能部門的指令安排,負責(配合)本單位作業頭面超前探放水、地質構造的鉆探施工。3、負責在掘進或回采過程中水文發生異常時,及時向礦調度室和地質測量部匯報。第三章 預測預報的主要依據第六條 水害預測預報的依據1、根據地質報告中已經查明的地質構造包括斷層、陷落柱、沖刷帶、褶曲、薄煤區,查明的水文地質情況等進行預測預報。2、根據現有三維地震勘探查明的地質構造,主要是落差3m的斷層、直徑25m的陷落柱、褶曲、沖刷帶、薄煤區和積水區等進行預測預報。3、根據巷道在掘進、回采過程中實際揭露水文地質情況,利用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的規律,對相鄰巷道或工作面進行預測預報。4、利用現有的物探設備24、,如坑透儀、直流電法儀在井下巷道進行超前物探,結合井田地質構造發育規律對富水等物探異常區進行預測預報。5、根據超前鉆探探查結果,發現地質構造或富水區,進行補充臨時水文地質預報。6、根據精查地質勘探查明井田水文地質情況進行預測預報。7、根據井巷施工過程中實際揭露巷道頂板淋水情況進行預測預報。8、利用有關水文地質科研成果進行預測預報工作。9、探查井田地質構造的導水性,總結地質構造的導水規律,預測預報礦井涌水情況。第四章 預測預報工作及程序要求第七條 預測預報工作要求1、地質測量部按礦井地質規程(試行)、煤礦防治水規定及地測防治水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的要求,收集當月礦井地質、水文地質等原25、始資料,作為開展預測預報的基本工作內容。2、地質測量部在年、季、月初根據礦生產銜接安排,編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預測預報,部門審核后經總工程師簽字,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個月3日前報送有關職能部門及礦領導,同時上報集團公司。3、地質測量部對上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預測預報進行總結,評價預報準確率,分析預測預報不準確的原因,于下一年度、季度、月度的第一個月3日前報送有關職能部門,同時月度總結上報集團公司。4、根據施工單位及調度室的反饋信息,施工現場出現地質構造時,地質測量部地質工程技術人員應及時深入現場觀測,編寫臨時地質預報并發放施工隊組及相關職能部室。5、各施工單位生產技術員要認真參照水害26、預測預報,并納入到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及時向職工學習貫徹,使生產作業人員了解工作面的水文地質情況。學習要有記錄、簽字。地質測量部要不定期檢查貫徹學習記錄。6、相關施工隊組在預報下發后要嚴格按水害預報執行,當工作面水文地質情況發生異常變化時,必須及時向地質測量部反饋現場情況。7、地質人員必須跟蹤收集水文地質資料,現場情況變化較大時,及時跟蹤補充預報。8、地質測量部要嚴格按地測防治水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及時收集編錄原始地質資料、涌水資料,并分析總結規律,做好預測預報工作。預報的結果應能保證煤礦正常生產,不因預報錯誤造成工程事故。9、地質測量部要積極與有關科研單位開展防治水科研工作,引進推廣先27、進的技術裝備和預測預報手段,提高預測預報的水平及準確度。10、水害預測預報必須在綜合分析各種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要做到及時、準確,能夠有效指導生產。11、水害預測預報可以與地質水文瓦斯預測預報合并,但重點防治水工作面必須加強預報。第八條預測預報內容要求(一)基本預測預報內容1、采掘工作面(巷道)名稱,現采掘位置,下月(季)計劃采掘范圍。2、頂底板巖性,頂板裂隙發育程度。3、地質構造情況。4、對影響采掘的斷層、陷落柱、沖刷帶等地質構造要進行專門臨時預報。5、根據預測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議或處理意見。(二)斷層預報預測內容斷層位置、性質、產狀、落差、影響范圍、含水性、導水性、建議或處理意見。(三)陷落柱28、預報預測內容陷落柱的位置、形狀、大小,陷落柱體與圍巖接觸部位的充填物性質和特征,陷落柱內巖塊的性質及充填物的密實程度。陷落柱裂隙和導水富水情況。(四)沖刷帶預測預報內容沖刷帶的位置,沖刷變薄帶方向和范圍,沖刷帶切割深度、范圍。富水情況。(五) 水文預測預報內容充水因素分析:預測積水范圍、積水量;預測涌水范圍及涌水量大小。根據預測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議或處理意見。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煤礦防治水工作,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現特制定我礦專項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認真落實水害防治責任增強做好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水害防治工作29、職責。各相關科室、部門要針對安全生產專項行動中查出的煤礦水害隱患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分析情況,提出措施,對重大水患立即整治除險。 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要承擔起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技術責任。要加強煤礦防治水工作,配備水文地質技術人員,設立專門的煤礦防治水機構、建立健全水害預測預報制度、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配備齊全的探放水設備和專業隊伍等,不斷促進礦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二、加強煤礦防治水基礎工作礦井要按照“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認真開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適合本礦井的物探、鉆探、化探等先進適用技術,查明礦井或采區水文地質情況;定期收集、調查核對本30、礦及相鄰煤礦的廢棄老窯情況,編制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等基礎圖紙和資料,準確掌握礦井水患危險的情況,對礦井生產區域的地質構造情況、水害類型等進行預測預報,提出預防和處理水害的針對性措施。三、加大重大水患排查治理力度 煤礦企業要認真排查治理礦井及其周邊受威脅的水害隱患,特別是安全生產專項行動中發現的重大水害隱患,要分類定級,建立檔案,按規定向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報告;同時要制定專門治理計劃,做到人員責任、整改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期限、應急預案五落實。嚴禁超層越界等違法非法開采,嚴禁采掘防隔水煤柱。凡存在嚴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生產,排除隱患。四、認真落實防治水措施 煤礦企業要認真落實“防、31、堵、疏、排、截”五項綜合治理措施。礦井開拓巷道過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等構造地帶時,必須探水前進。礦井如受底板承壓水威脅時,要進行疏水降壓,保證安全開采;無法保證安全開采時,必須進行底板加固注漿。水體下采煤必須按設計進行試采,確保安全。 礦井受老空水威脅時,要分析查明老窯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確定探水警戒線,并準確填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編制探放水措施,堅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專業人員使用專用探放水鉆機進行施工,保證探放水鉆孔的超前距離,探放水鉆孔必須打中老空水體,并要監視放水全過程,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探放水時,要撤出探放水點位置以下受水害威脅區域的所有人員,發現有突水預兆時,必須32、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脅區域的人員,并采取有效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繼續施工。五、加強煤礦職工安全培訓和教育 礦井要結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加強對職工水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制定并不斷完善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使職工掌握逃生的路線。特別是要讓職工牢記:當發現井下有突水征兆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并及時報告調度室。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及相關崗位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六、建立完善水害應急救援預案 礦井相關科室、部門要制訂完善水害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區域搶險排水基地建設和運行機制,增置排水設備,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保證設備完好,以提高搶險救災能力和效果。大型煤33、礦企業要儲備足夠的搶險物資和設備,確保搶險救災時能夠及時到位并發揮作用。 煤礦企業發生透水后,要立即啟動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并按規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救援工作。七、進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監管監察力度 煤礦安全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對煤礦水害的日常監管職責,加強對轄區內煤礦的監督檢查力度。礦井必須配備地質或水文地質專業技術人員,配備探放水設備和隊伍,制定落實防治水措施,開展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定礦井水害應急預案。對存在重大隱患的,對發生水害事故的礦井,要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落實防范措施。八、加強礦井水害預防的有關措施。 1、 加強礦井排水系統的管理,確保礦井排水系統暢通,排水設備運34、行可靠。必須杜絕由于排水系統故障造成采空區積水無法排出而導致礦井水災的情況。 2、 每年在洪水季節來臨前進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并聯運行試驗,在礦井水量突然增大時具備較強的排放能力,以延緩礦井水災,為災變時人員安全撤離提供盡可能多的時間。 3、 加強對周邊小煤礦的監測,取得準確的資料,為礦井后期開采的礦井水防治提供依據。 4、 加強對礦井周邊及井田范圍內已經關閉的老窯采空區的提防。在接近時必須制訂專門的措施在掘進工作面提前進行探放水。情況不明時,嚴禁采掘作業。 5、在本礦井掘進巷道貫穿相鄰采空區時,必須制訂專門的探放水措施,或在貫穿措施內編制專門的探放水內容。 6、采掘工作面過鉆孔時,必須進行探35、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鉆孔后必須及時進行封堵。 7、 每年汛期前的地面“三防”檢查,對礦井五個井筒井口周圍地表的穩固情況、井口附近防洪溝渠的設置及其是否暢通等均要作系統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杜絕地表水形成的礦井災害。 8、 對井下職工進行礦井水災避災技術培訓,使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本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以及本區域或礦井受水災后自己的行動要求。 9、對掘進工進行探放水技術培訓,提高對老窯水危害的認識,在接近老窯采空區和本礦井采空區時提高警覺,遇到異常情況(煤、巖松軟、濕潤,或鉆孔內有水滲出)不能慌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鉆桿固定在孔內,將人員撤退到大巷內,向調度站匯報并聽從調度站安排。如36、果水沿鉆孔潰出,無法控制,則立即啟動救災程序,按發生礦井水災處理。 10、工程技術人員必須提高警惕,在預計可能出現礦井水害的區域,必須認真調查研究,及時制訂可靠的技術措施,確保礦井安全生產。11、 礦井防治水領導組要定期牽頭組織有關科室、單位參加礦井防洪設施的檢查,檢查資料報礦有關領導和部門,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限期整改。12、年雨季前對各水泵房水倉進行一次全面清掏,確保水倉有足夠的儲水容積。13、水泵房的供電線路、供電設備要在雷雨季節前停電檢修一次。所有零、配件均應補充齊全,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14、加強水文地質勘探工作,掌握較為準確的水文地質資料,要按期對礦井涌水量進行測定,并將資料報生產37、技術科。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制度(一)技術培訓登記制度 1、參加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每次完成培訓學習后,由工作人員為其填寫 好培訓情況登記表技術培訓證書和學員成績花名冊。 2、 培訓情況登記表裝入學員本人檔案,作為其職業資格任職的重要依據。 3、 技術培訓證書由參加培訓的本人保存。主要登記持證人員所參加的培 訓情況:學習時間、內容、考試成績等。 4、以上證、冊、表由金鳳煤礦統一填寫,報公司備案。 (二)培訓組織管理制度 1、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背課和講課。 2、對任課教師采取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嚴把備課環節,備課方案、 教案要經礦專業技術人員小組審核通過后方可上講臺。 3、科學安排課節與課38、時,保證提高培訓效果。 (三)學員考核管理制度 1、考勤制度 (1)不遲到、不早退、出滿勤; (2)實行課堂簽到與點名相結合的方式; (3)遲到3次記曠課一次。曠課3次,取消該培訓考試資格并進行處罰。 (4)請假需由領導小組組長批準。 2、考核制度 (1)學習態度端正,聽課認真,筆記詳細工整; (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課堂紀律; (3)對考試作弊者一經發現取消考試資格,學分不予承認。 (4)實行平時考核與結業考試相結合的原則,平時考核占總成績的30%。 (四)培訓收費管理制度 1、培訓費用由金鳳煤礦統一負責。 2、培訓的收費管理由礦專人負責,專用于技術培訓。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根據煤礦39、防治水規定,為了查明并完善本礦水文地質資料,了解礦井井田內及周邊礦井水文情況,掌握本礦井下涌水情況,進一步為煤礦安全生產服務,特制定本制度: 一、委托有資質單位對本礦及周邊礦井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編制水文地質圖,對本井田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地層構造、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詳細說明,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據。 二、加強本礦水文地質資料的收集,定期請資質部門對本礦水文地質圖及相關資料進行實地考察、編制、能夠指導安全生產。 三、了解并掌握礦井井田范圍內地面河流、水庫、水池、水井、機井、泉點等水體分布情況,及時測繪填寫水文地質圖,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資料。 四、掌握本礦井田周邊煤礦開采情況,了解其采空區情況,對周邊關閉廢棄煤窯進行調查,對其開采范圍、開采深度、積水積氣情況進行詳細掌握。 五、定期對本礦采空區地面裂縫進行觀察,對裂縫位置、走向、范圍、周邊水體、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況要詳細記錄。 六、定期對井下進行水文觀察,特別是雨季來臨前后,要加強對井下出水地點:如井筒、本礦及相臨煤礦采空區、可疑地點等的出水口進行詳細觀察,對涌水量進行定期測定并詳細記錄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