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746
2023-12-18
10頁
31.50KB
1、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關于印發xx(xx)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的通知各單位、科室:為加強xx(xx)煤業有限公司機電設備和器材的驗收、檢驗和使用管理,保障設備安全運轉,促進機電質量標準化和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公司相關文件的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xx(xx)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現予以印發,望認真遵照執行。特此通知。xx年一月二十日xx(xx)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為加強xx(xx)煤業有限公司機電設備和器材的驗收2、檢驗和使用管理,保障設備安全運轉,促進機電質量標準化和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公司相關文件的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xx(xx)煤業有限公司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一、礦用設備使用管理1、一般規定1.1機電科是全礦機電設備主管部門,全礦所有機電設備由機電科統一管理,機電科負責全礦設備購置(租賃)計劃的編制、入庫驗收、調撥、使用、維護修理、監督檢查、回收、報廢等全過程的綜合管理工作。1.2設備的使用管理要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以及相關規定。1.3各單位負責管轄范圍內機電設備的使用管理,要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在本單位內實施設備包3、機制,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對多班制的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記錄,搞好日常檢修和運行工作。2、設備選型機電設備的選型要遵循技術先進、選型合理、生產適用、維修方便等原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2.1技術先進性; 2.2設備的生產效率;2.3設備的耗能水平;2.4設備的安全環保性;2.5滿足生產工藝程度;2.6設備的可靠性;2.7設備的維修性;2.8人機匹配操作方便。3、設備到貨驗收新增設備到貨驗收,由機電科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按照訂貨合同和技術協議的要求,檢查到貨數量、按設備裝箱單逐一清點主機、輔機、隨機附件、工具和各種技術文件(包括設備圖紙說明書、出廠合格證、產品合格證、煤安4、標志、試驗報告等技術資料),并填寫設備開箱驗收單,若驗收不合格,機電科負責反映查詢,并向有關單位聯系索賠事宜等。4、設備安裝驗收4.1機電科負責協同安裝單位制訂新設備安裝方案,經機電科長和機電副總審核同意,關鍵設備的安裝方案要由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4.2大型固定設備安裝后,經廠家與安裝單位對新設備進行調試,并經具有資質的機電裝備安全檢測中心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他設備由機電副總組織機電科、使用單位、安檢科、安裝等單位有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內容主要包括:4.2.1設備的空運轉、帶負荷實驗情況;4.2.2電氣控制狀況;4.2.3液壓系統狀態;4.2.4安全防護裝置和環保性能;4.2.5設備安5、裝正確性檢查。4.3設備安裝驗收合格后,由機電科負責辦理驗收及移交手續,填寫設備安裝驗收移交單、設備附件、工具明細表、隨機備件等,經參加驗收人員共同簽字后,正式移交給使用單位。5、設備使用管理5.1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的要求,對主提升機、主排水泵、主通風機、壓風機、鍋爐等按規定期限進行技術性能測試。對主要電氣設備要定期進行檢測并進行預防性試驗,不準超期或漏測使用。 5.2各單位要設立兼職設備管理員,負責設備出、入庫手續的辦理。并對設備的使用、完好、防爆性能等進行檢查。負責建立本單位的設備臺帳,并于每月1日前與機電科設備管理員核對設備臺帳,做到帳、卡、物、地點相符。5.3各單位要嚴格按6、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使用設備,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所有設備都必須嚴格按照xx(xx)煤業有限公司機電設備定期檢修(檢查)制度和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使用與維護。 5.4堅持使用與維護保養相結合的原則,誰使用,誰維護保養。對大型設備實行包機制,定人、定機,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多班生產的設備,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填寫好設備運行記錄。要求區隊必須建立維護電、鉗工分片包干、巡回檢查維護的機制。 5.5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要做到三知(知設備結構、性能和安全設施的原理),四會(會操作、會維修、會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設備維護工作要主要體現在提高維修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7、使用率等方面。5.6設備維護和定期檢查檢修要堅持預防為主、日常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有計劃的組織好設備的檢修工作,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5.7對大型固定設備實行月度強制性檢修和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每月各單位根據設備狀態,合理制定檢修時間和內容,并編制設備檢修計劃,在18日前報機電科,機電科負責根據實際需要并結合生產情況安排下達設備的年度和月度檢修計劃。5.8大型固定設備除月度和年度檢修外,各使用單位根據生產情況,設備狀態,合理安排好預防性檢修,使設備一直保持完好狀態。有備用的大型固定設備如:主通風機,壓風機及井下主排水泵,應在平時輪替檢修。 5.9各種設備檢修8、質量,必須嚴格按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的規定執行,檢修后要嚴格按檢修質量標準進行驗收。 5.10各單位要建立設備定期檢修檔案,對檢修內容、檢修時間、檢修人員及責任人都詳細記入設備定期檢修檔案。 5.11機電科必須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礦各單位所使用的設備進行二次機電運輸安全隱患大排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并落實整改情況。5.1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防爆合格證”及安全性能,并經機電科防爆檢查員檢查合格簽發入井證后方準入井使用。 5.13設備變更使用單位時,必須經機電科和交接雙方共同到現場交接驗收并辦理有關手續。 5.14各單位必9、須及時把井下閑置的機電設備和機電科下發回收單的設備以及其配套的部件一并回收升井及時送機運隊機修房修理。5.15庫房設備必須做到數量清,狀態明,帳物相符、設備不得私自拆卸使用,特殊情況下,必須經過有關礦領導簽字同意后,方可執行。6、設備更新改造和報廢 6.1設備更新改造應遵循性能優、能耗低、操作維護方便、經濟環保的原則,并有相關技術經濟論證報告。 6.2設備報廢可結合設備清查,作為日常工作進行。設備報廢必須符合以下條件:6.2.1已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設備,其主要結構和零部件已嚴重磨損,設備效能達不到工藝最低要求,無法修復或無修復價值的;6.2.2因意外災害或重大事故受到嚴重損壞的設備,無法修復使10、用的;6.2.3嚴重影響環保安全,繼續使用將會污染環境,引發人身安全事故與危害健康,進行修復改造又不經濟的;6.2.4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淘汰的設備;6.2.5雖未達到使用年限,但出煤量已超過規定,并提足折舊的。6.3設備報廢的申報、鑒定及審批工作,由集團公司統一組織安排,每年進行一次。礦將待報廢設備集中存放,由機電科組織有關人員成立報廢設備鑒定小組對照設備報廢條件,逐臺進行鑒定后上報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和財務部門負責辦理有關報廢手續。 6.4經集團公司鑒定同意報廢的設備,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有關報廢手續,不得無故拖延。已報廢的設備,必須妥善保管,不得動用或拆卸。 6.5報廢設備的回收由集團公司指11、定單位進行,其他單位不得留用或擅自處理。對回收的設備,回收單位與被回收單位及時辦理回收手續,并報集團公司機電部備案。 6.6回收單位對報廢設備中某些有使用價值的零部件,應先拆卸入庫,妥善保管,實行按質論價,公開銷售。 二、礦用器材管理 1、各單位在需要安全器材時,要首先申報詳細計劃,同時注明儀器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生產廠家等要求。經主管礦領導審批簽字后報供應科,供應科接計劃后要認真核實庫存情況、逐項落實,無庫存的及時編制專項計劃報龍宇國貿,并跟蹤落實。2、供應科在進貨渠道上要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井下使用,所購進的安全器材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并且對有防爆要求的產品隨貨要有“MA標志證12、書”、“防爆合格證”、“產品合格證”等,缺一不予驗收入庫。 3、礦成立安全器材驗收檢驗管理工作小組,由供應科負責,按驗收范圍分“一通三防”組:由供應科、安檢科、生產科負責通風副科長等相關人員組成;“支護材料、地質測量、礦壓產品”組:由供應科、生產科相關人員組成;“機電產品檢測”組:由機電科、供應科相關人員組成;“火工品”組:由供應科、保衛科、安檢科、機運隊相關人員組成。各驗收小組相關科室區隊必須抽出專人負責驗收工作,保證隨叫隨到,使驗收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各驗收小組驗收合格必須出具驗收單并簽字。4、對新增加的支護材料,使用單位必須拿出該產品的設計圖紙、技術要求,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供應科方可加工13、或購進。普通的支護材料由生產科設專人審批發放(預算內不用審批,超預算部分應由企管科、礦領導審批后發放),特殊情況下由生產礦長審批發放,否則供應科不予發放。 5、未經安全儀器驗收檢驗小組驗收的安全器材不得發放使用。 6、各相關使用單位,需領用安全器材時,必須經分管礦領導審批,方可領用。 7、供應科必須建立安全器材發放臺帳,并設專職人員及時填寫消耗臺帳。名稱、規格型號、領取時間、領用數量等必須齊全并由領用人簽字。 8、報廢的安全儀器,各單位必須寫出書面申請,經相關驗收檢驗小組鑒定、主管礦領導簽字后方可報廢,申請報廢的儀器必須符合以下條件:8.1儀器老化、超過規定的使用年限; 8.2雖經修理、仍無法校正存在的較大誤差,無修理價值的; 8.3失密、失爆損壞嚴重、無法修復的。 三、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xx年一月二十日主題詞:礦井 機電管理 礦用設備 制度 通知 主辦:xx(xx)煤業有限公司機電科 xx年1月20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