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業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礦山資源儲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758
2023-12-18
9頁
30.50KB
1、煤業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礦山資源儲量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礦產資源法和煤礦工業技術政策,合理開采和利用煤炭資源,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根據生產礦井儲量管理規程等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1.建立健全儲量保密制度,地質儲量資料技術報告審批制度,回采率分析檢查制度和儲量核減審批制度。2.參加審查水平延伸設計、開拓、采區及采掘作業規程,編制和審查年、季、月度生產計劃及回采率計劃等相關會議,其掌握情況,對開采部門進行業務監督。3.掌握礦井各類儲量的動態變化情況,并對資源的合理開采實2、行業務監督。加強邊角煤的回收,將邊角煤的回采列入正式計劃。4.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是緩和采掘接續緊張,延長礦井壽命,搞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各部門負責人要廣泛宣傳提高回采率的重大意義,教育職工珍惜國家煤炭資源,努力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5.回采率是煤礦主要技術指標之一,在計劃、設計、回采過程中,要按國家規定的回采率標準編制回采率計劃。在施工過程中還應對回采率指標完成情況經常進行督促、檢查。6.在制定計劃和生產過程中,不允許有采厚丟薄、采易丟難、吃肥丟瘦等浪費煤炭資源的行為發生。7.國家煤炭資源回收率標準:(1)采區回采率:薄煤層不低于85,中厚煤層不低于80,厚煤層不低于75。(2)工作面回采率:3、薄煤層不低于97,中厚煤層不低于95,厚煤層不低于93。8.煤層最低可采厚度0.8米,最高灰分40,凡超過該指標時,由地質組向總工程師匯報后,向上級辦理儲量注銷或報損手續。9.各種煤柱:(1)工業廣場煤柱要按設計標準嚴加控制,不得任意擴大,一般應在無煤帶建立居民區和其它建筑,塌陷區村莊需搬遷時,應遷建在無煤帶或標定的已采區,避免二次搬遷。如因特殊情況需要留設煤柱時,必須經上級批準。(2)對過去由多種原因丟棄的殘煤或煤柱,在確保安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應積極進行復采,以延長礦井壽命,減少資源損失。10.積極試驗和推廣沿空送巷、沿空留巷、對拉工作面等無煤柱開采方法,從而取消或減少溜子巷煤柱、采區隔4、離煤柱、上(下)山煤柱和大巷煤柱。11.回采工作面開采前必須有作業規程,并按測量組根據設計圈定范圍正規開采。在回采過程中,不得隨意縮短溜子。如確因條件變化需改變原來的采煤方案時,應由采煤隊技術員提出理由,經有地質組儲量管理人員參加的技術性會議確定,由總工程師和礦長同意后方可執行新的采煤方案,否則應追究責任,限期恢復原來采法。12.煤層必須一次采全高,不準丟底或留頂煤,在回采工作面內禁止留設小煤柱。如確因條件變化需留設時,應由采掘區隊技術員事先以書面形式提出,經有地質組儲量管理人員參加的技術性會議決定,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執行。13.地質組每年應根據補勘及生產中所獲資料,對儲量進行一次核實,并據此5、編制礦井儲量平衡表、生產礦井儲量動態表、生產礦井儲量損失量表報上級部門審批。還應及時做好儲量的報損、注銷、或列入地質損失等上報審批工作。在日常生產中還應建立、健全有關儲量管理的圖、表、帳、卡等填報統計工作。14.對生產過程中由于采煤技術原因,目前無法開采,需要報損儲量,由生產部門有關人員提出資料,地質組辦理上報審批手續。15.每年初對上年度的儲量圖、表、帳、卡及上級有關批復文件等資料整理成冊歸檔保存。地質儲量資料、技術報告審批制度1.地質儲量圖紙、資料都要經過逐級審查、簽字后方可復制、發放或上報。2.地質儲量資料必須有兩人計算,校對,并做到當日計算,當日繪圖。3.凡對外提供的各類地質儲量資料、6、圖紙必須有編制,科長、總工程師審查簽字后方能提供使用。4.生產補勘報告、工程或水文地質報告、采區地質說明書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后,報公司審批。回采、掘進地質說明書由科長審查后,報礦總工程師審批。5.儲量及三量月、季、年報必須經科長審核后,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查后方可上報。礦井儲量核實報告由礦總工程師、生產科審查后,報公司總工程師審批上報。6.煤炭儲量的注銷、報損、地質損失和儲量轉出,按國家現行規程規定的程序報批。7.各種礦圖必須由科長審核后,報礦總工程師審批。月驗收進尺報表須經科長審查后報出。煤場庫存量由科長審查后報礦長審批后報出。8.各階段及工作面,回采或掘進地質說明書,由科長審查后報礦總工程師7、審批。9.生產補充勘探報告,凡委托勘探隊施工補充勘探項目,由礦編制計劃報公司批準。礦自行施工的小型補勘項目,由礦總工程師批準。10.煤炭儲量的注銷、報損、地質損失和儲量轉出按儲量管理規定執行。回采率分析檢查制度 1.設計采區回收率必須符合國家規定標準:薄煤層不低于85%,中厚煤層不低于80%,厚煤層不低于75%。特殊情況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須經集團公司批準。各礦要嚴格按批準的采區設計進行開采,確保采區、工作面回收率達到規定要求。未經集團公司批準不得隨意降低回收率。 2.每年末礦總工程師組織地質、技術等部門及儲量管理人員,根據開拓開采安排,計算本年度采區回采率指標完成情況,測算下年度采區回采率8、指標,報請上級批準。 3.每季度按規定計算實際采區回采率報送天譽公司及集團公司審查,集團公司匯總并上報省局。其中采區動用儲量、采出煤量、損失量、采區攤銷煤量的計算應符合實際情況,并與圖表吻合。 4.加強工作面浮煤管理。單一煤層和底分層工作面在兩平方米內浮煤平均厚度不得超過30mm,分層的頂、中層工作面不超過60mm。各礦要制定浮煤管理獎罰制度。儲量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測定嚴格監督管理及執行獎罰制度。天譽公司和集團公司不定期進行現場核查。儲量核減審批制度 1.采區準備或生產過程中,當面積損失或地損超過相關規定時,礦井必須在停頭、停面、棄采前三天書面向天譽公司及集團公司匯報,天譽公司和集團公9、司在兩天內根據匯報資料或進行現場調研答復。 2.由于補勘或擴勘、采勘對比、井界變動、重算、修改礦井地質報告等原因引起儲量變動,地質部門依據有關技術資料,提出儲量變動報告,經礦總工程師審查,年底經天譽公司和集團公司儲量審查會議核實批準后,按一般增減處理。核實時,要有相應的補勘(或擴勘)報告、采后總結、井界變動批文、礦井地質報告批文等技術文件。 3.轉入、轉出、注銷、報損、地質及水文地質損失的主辦部門及各級批準權限嚴格按儲量管理規程執行。探煤厚制度 1.根據實測資料預測工作面內煤層厚度、結構的變化情況。 2.當巷道揭露煤層全厚時,每個觀測點應觀測煤層厚度、各煤分層厚度、夾石層厚度、巖性和堅硬程度,10、當巷道不能揭露煤層全厚時,應按表礦井地質規程規定的間距探測煤層全厚。 3.出現煤層變薄和分岔和尖滅時,應著重觀測煤層結構、煤質、煤和圍巖的接觸關系、圍巖巖性特征,為分析煤厚變化原因,預測變薄帶、可采邊界、分合區界線積累資料。 4.當開采煤層下部鄰近煤層為臨界可采薄煤層時必須利用工作面巷道,按規定間距用鉆探查明其可采性。預防丟煤制度 1.地測人員要采取各種手段搞清井田地質構造和煤層賦存條件,及時提供各種地質資料。 2.設計人員要根據地質條件,選擇合理的設計和采煤方法。 3.掘進隊組要嚴格按設計施工,如發現原設計將造成不合理損失時,應及時匯報。 4.回采隊組要嚴格按規程施工,頂煤、底煤、浮煤損失,煤柱損失不得超過設計規定。統計年報制度 1.地質測量人員做好煤炭資源合理開采和采區回采率實測計算。 2.生產技術部門落實好采區、工作面回采率的實際統計。 3.填制好礦山企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統計年報表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