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集團公司煤礦巷道頂板巡查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3790
2023-12-18
8頁
19.21KB
1、能源集團公司煤礦巷道頂板巡查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煤礦巷道頂板巡查制度為加強頂板管理,杜絕頂板事故,對礦井在用巷道開展巡查,及時掌握礦井巷道狀況,合理安排巷道返修施工,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煤礦巷道頂板巡查制度,請各單位遵照執行。一、組織機構為加強對巷道巡查工作的領導,礦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礦長副組長:總工程師安全礦長成員: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副總工程師、生產科室科長、井下區隊隊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科,具體負責巷道維修計劃的編制。辦公室主任:生產科科長(兼)二、巷道巡查的范圍礦井在2、用巷道(含立井)。三、巷道巡查的內容巷道變形情況,包括頂板下沉,片幫、聚幫,底鼓,水溝變形,巷道斷面變化情況;巷道支護完好情況,包括漿皮開裂,錨桿、錨索失效,鋼棚變形、扭曲、脫扣等。四、巷道巡查責任劃分和巡查周期各巷道管理責任單位對管理區域內的巷道按規定周期進行巡查,管理責任劃分按照“誰使用誰負責,就近管理”的原則。1、綜采隊、安裝隊頂板管理責任區:工作面及兩巷、兩巷車場及其所轄其他巷道(包括其管轄的巷道入口兩側各5m范圍內巷道)。巡查周期:每班巡查一次。2、各煤巷掘進隊頂板管理責任區:本隊掘進巷道、料場(配電點)及本隊所轄的其他巷道(包括其管轄的巷道入口兩側各5m范圍內巷道)。檢查周期:每班3、巡查一次。3、各開拓隊頂板管理責任區:本隊所施工巷道、料場(配電點)及獨自使用巷道(包括其管轄的巷道入口兩側各5m范圍內巷道)。檢查周期:每班巡查一次。4、機電一隊頂板管理責任區:井下變電所、絞車房、水倉通路、水泵房、猴車道等主要機電硐室及其附屬巷道、主副井及西進風井(包括其管轄的巷道入口兩側各5m范圍內巷道)。巡查周期:每旬巡查一次。5、機電二隊頂板管理責任區:本隊所轄的巷道、硐室。巡查周期:每旬巡查一次。6、運輸隊頂板管理責任區:本隊所轄的巷道、硐室。巡查周期:每旬巡查一次。7、通風隊頂板管理責任區:回風石門、回風繞道、瓦斯抽放硐室、瓦斯抽放鉆場及井下無軌道無設備的通風巷道(包括其管轄的巷4、道入口兩側各5m范圍內巷道)。巡查周期:每旬巡查一次。8、巷修隊頂板管理責任區:進行水倉清淤的水倉、水倉通路,進行零星工程施工的地點及料場前后,本隊使用的井下材料硐室。巡查周期:進行正常施工的地點巡查周期為每班,本隊使用的硐室每旬巡查一次。9、探防隊頂板管理責任區:料場、配電點、進行打鉆施工的地點、打鉆硐室、注漿硐室巡查周期:進行正常施工的地點巡查周期為每班,本隊使用的硐室每旬巡查一次。10、每月由總工程師牽頭進行一次頂板隱患檢查(可與其他安全檢查合并開展),檢查隱患按照整改單形式下發到責任單位,限期整改。11、每年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有關科室人員,對礦井在用巷道的失修情況進行一次普查,普查結果5、由生產科統一收集、匯總,按照附表一、附表二、附表三的形式,建立相應的巷修普查臺帳,并繪制在12000或15000的失修巷道專用工程圖上,將有關要素填到圖簽(附表四)中。12、根據礦井生產布局,對沒有進行生產活動可能存在隱患的偏遠地區,由各科室副科級以上干部進行重點檢查,生產科室副科級及以上管理人員對生產區域偏遠地區每月上崗次數均不少于1次,非生產科室副科級及以上管理人員根據本月規定的生產區域邊遠地區選擇2個崗點進行上崗,偏遠地區檢查發現巷道損壞要及時將失修情況按照責任劃區劃分填寫隱患整改單,錄入風險預控體系,由責任單位限期整改。13、由礦救護隊每月對回風巷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巷道頂幫開裂、變形、6、巷道底鼓等失修情況,并將檢查隱患匯總報送生產科。14、礦長每年對井下所有巷道巡查一遍,副礦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每半年對井下所有巷道巡查一遍,并將檢查問題記錄在巷道管理責任單位巷道巡查記錄本上。15、調度室組織,調度室、生產科、機電科、機電一隊參加,每季度對回風井筒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井筒變形、開裂、涌水情況和井筒裝備完好情況,對檢查出的問題落實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五、巷道巡查情況的匯報和處理1、各采掘單位每個工作面都要安排有經驗人員負責頂板的檢查工作;各輔助單位(運輸隊、機電一隊、機電二隊、通風隊)對所管轄的每條巷道都要指定專門的頂板檢查人員,負責頂板的檢查工作。2、各單位7、巡巷人員在巡巷時必須進行詳實記錄。記錄內容包括:巡查日期、巡查人員、巷道名稱、巷道破壞長度、具體位置、臨時處理結果等。巷道巡查記錄本必須存放在固定位置,記錄表存放位置改變前必須向生產科匯報,生產科定期對各單位巷道巡查記錄本存放位置進行公示,以便巷道巡查人員填寫記錄。3、各單位嚴格按照規定檢查周期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對屬于輕微性破壞的井巷由責任單位自行維護、處理,處理輕微失修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嚴格按照敲幫問頂規定進行。在巷道巡查過程中處理掉的漿皮,由文明衛生責任單位負責清理干凈。4、各區隊巡查人員對巷道巡查情況以書面形式記錄。屬于輕微性破壞的地段,由區隊做好匯總,隊內保存備查;屬于一般性破壞和嚴8、重性破壞的地段,區隊要在巷道巡查記錄上登記并上報生產科,當月巷道巡查記錄在每月20日前上報生產科。5、對于一般性失修和嚴重失修巷道必須及時已書面形式向生產科報告,生產科建立失修巷道記錄臺賬,核實破壞程度,根據失修井巷的失修程度,結合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巷修計劃,分輕重緩急編制月度巷修計劃,安排隊伍進行返修施工。巷修施工隊伍進入前,仍由原責任單位臨時維護,特別嚴重時要設置警戒,嚴禁人員進入。六、巷道巡查工作責任追究1、各巷道管理責任單位必須對管理區域內的巷道按規定周期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凡沒有按照規定對巷道進行巡查或無記錄、做假記錄,記錄與實際不符的,對巷道輕微破壞不及時處理的,每次罰責任人100元,不按時上報巷道巡查記錄的,每次罰區隊技術負責人100元,發現巷道嚴重失修情況不及時匯報的,責任單位隊長及責任人各罰款100元。2、脫落漿皮若造成設備、設施、管線損壞的,對責任人罰款500元,隊長書記各罰款300元;脫落漿皮若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生產影響的,除嚴格按照礦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外,對責任人罰款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