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華僑城現代辦公園區規劃設計方案(5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44188
2023-12-18
54頁
222.79MB
1、浦江華僑城122-5地塊項目方案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of 122-5 block project in OCT Pu Jiang,2014.9.15,08 立面設計,05 規劃愿景,CONTENTS,目錄,01 效果圖,02 華僑城解讀,06 規劃設計,Renderings,OCT Interpretation,Visions,Facade Design,Planning&Design,07 平面設計,Plane Design,03 宏觀解讀,04 微觀解讀,Macro Interpretation,Micro Interpretation,10 結語篇,Concl2、usion,09 大堂設計,Office Lobby Design,RENDERING&DESIGN SPECIFICATION,效果篇,效果圖,Renderings,01,經典案例Classic Case,華僑城解讀,OCT Interpretation,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PROJECT INTERPRETATION,項目解讀篇,02,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華僑城,BRAND CULTURE,華僑城城區建設與房地產開發,一開始就秉承“在花園中建城市”,的開發理念,為人們提供優質的生活享受和文化體驗,華僑城成為令人矚目的綠色家園,也成為優質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使命3、和愿景 通過獨特的創想文化,致力提升中國人的生活品質,成為中國最具創想文化和影響力的企業。,品牌文化|,項目概況項目類型:辦公項目區位:項目東臨浦星公路,南至江樺路,西至浦 曉路,北臨中心河。規劃規模:辦公面積約15萬,一期建筑面積4.6萬,二期建筑面積約9.6萬設計理念:延續意大利城市設計理念和形態,讓建筑 更賦豐富變化的形體感,營造一個全新的 大型綠色生態辦公環境。設計特色:以生態為主題打造三級式綠植布置、多層 次景觀環境:十字景觀中軸、圍合景觀院 落、屋頂花園;個性露臺、回字型陽光走 廊。充分營造出一個高端又富有親和力的 生態辦公環境。,SHENZHENOCT-LOFT,項目概況項目類型4、:商業、辦公項目區位:創意文化園位于深圳華僑城原東部工 業區內規劃規模:園區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約20萬平方米項目定位:通過對華僑城東部工業區的部分工業 建筑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營造一個 后工業時代特色的工作、生活空間。設計特色:創意園根據自身特點與周圍環境合理 組合,各部分之間相互依存、互補,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的綜合體。,OCT-PU JIANGECO CENTER,宏觀解讀,主要交通Main Traffic,區位分析Location Analysis,Macro Interpretation,資源分布Resource Distribution,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5、辦公園區,G1501上海繞城高速G1501High-speed Beltway,區位分析,上海浦江鎮122-5地塊項目建筑設計,主要交通,交通優勢|,TRAFFIC ADVANTAGE,基地主要交通,項目地塊通過浦星路與外環線相連,沿外環線向東直達浦東機場,向西直達虹橋機場與閔行主城區。,項目地塊通過地鐵八號線與城市中心相通,方便快捷地滿足各類辦公人群的出行。,項目地塊通過浦星公路,與市中心幾乎連成一條直線,僅20分鐘車程即可到達。,15km,14km,16km,11km,8km,17km,29km,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上海火車站,上海南站,徐家匯,人民廣場,陸家嘴,上海第一個民用機場的上海虹6、橋機場,經過多年的擴建后,現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國際航空港之一。,資源優勢|,RESOURCE ADVANTAGE,地塊緊鄰浦星公路,外環線,八號地鐵線。通過浦星公路可以直達市中心。通過外環線可方便到達虹橋機場和上海南站等。,01虹橋國際機場,資源分布,微觀解讀,基地交通Surrounding Traffic,周邊資源Peripheral Resources,Micro Interpretation,基地認知Base On The Cognitive,基地現狀Present Use,04,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英業達集團 成立于1975年,主要從事計算機、消費性電子、電子詞典、通訊、資7、訊及網路應用等領域的研發和制造。,浦江華僑城住宅區 緊鄰目標地塊的是精品住宅區,以低矮、低密度為特質,大部分建筑34層,呈數十個方格矩陣。,商業分布,綠化景觀分布,高新產業分布,住宅區分布,周邊資源,浦星公路:位于奉賢、閔行區,經過金匯、浦江板塊。該道路設有大量的公交線路,交通便利,是緊鄰基地周邊的主要城市干道。,人流較多,此處應設次級出入口。,人流和車流量最大,對項目至關重要,應作為主要展示面,同時由于江樺路中央綠化隔離帶的存在,有必要設置廣場強調地塊可達性。,江樺路,江樺路:緊鄰基地北側,與主干道浦新公路相連。設有 城市道路隔離帶,對基地出入口和人流引入等有著重要影響。,浦曉南路:基地西側8、,緊鄰環東河,為朝位于南單行道,較為安靜。,江柳路:緊鄰基地南側,是進入浦江頤城主要道路。由于緊鄰住宅小區,環境并不吵雜。,浦康路:緊鄰基地東側,介于城市綠化帶與基地之間,較為安靜。,車流人流分析,SITE,基地交通,東側界面,北側界面:緊鄰江樺路,來往的車輛較多,是進入基地的主要道路。路中間有綠化帶,遮蔽基地北側視野。路北建筑為會所,建筑風格現代簡約,西側有部分餐飲商店。,東側界面:足夠寬的林蔭綠化帶,阻斷東側浦星公路的噪音污染,使得基地東側氛圍靜謐,環境優美。,西側界面:河道加上東側底層別墅建筑,形成 了良好的步行環境,是基地西側主要景觀界面。,主要景觀界面,環境清幽,有林蔭大道,濱河景觀9、,應合理塑造建筑形體,使得景觀面得以最大化。,主要人流主界面,該方向設基地主要出入口,并注意規避綠化帶帶來的視線遮蔽,增強前廣場的可達性和入口處標志性。,西側界面,南側界面,北側界面,南側界面:基地臨界柳江路,是進入場地的又一主要通道。路南為生活小區,氣氛較為活躍。,周邊環境分析,次要人流界面,與小區相鄰,環境較為安靜。呼應基地南北軸線,該方向設基地次要出入口。,基地現狀,江樺路,各地塊建筑指標地塊 用地 用地面積 建筑面積 建筑密度 容積率 建筑控制 綠地率編號 編號(公頃)(萬平方米)(%)高度(米)(%)5-1 C1C2 0.96 3.13 60 3.26 24 10 5-2 G1 0.10、45 100 5-3 C1 0.98 3.19 60 3.26 24 10 5-4 G1 0.45 100 5-5 C1 1.03 3.27 60 3.17 24 10 5-6 G2 0.30 100,浦泉路,浦曉南路,江柳路,浦康路,浦星公路,江樺路,地下建筑控制線,道路紅線,建筑控制線,圖例:,5-6,5-1,5-3,5-5,5-2,5-4,路寬9m,路寬30m,路寬6m,臨界道路12m(24m),建筑高度H24m建筑退道路控制線(3m)按規劃詳規退道路控制線(5m),臨界道路9m(24m),建筑高度H24m 建筑退道路控制線(5m),臨界道路30m(24m),臨界道路6m(24m),道路11、紅線,建筑高度H24m建筑退道路控制線(5m),臨界道路交叉口,建筑高度H24m建筑退道路控制線(3m)按規劃詳規退道路控制線(5m),建筑高度H24m 建筑退道路控制線(3m)按規劃詳規退道路控制線(5m),地下建筑退道路控制線(3m)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地下建筑退界線,基地認知,路寬12m,規劃篇,Planning Vision,規劃愿景,設計愿景Design Of Vision,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PLANNING,05,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案例分析,奧地利英飛凌總部,Infineon headquarters,Pujiang high tec12、h Park,生產芯片為主的研發大樓坐落在菲拉赫郊區,以白色和銀灰色為主的建筑沿著街道展開,通過天橋相連接,幾座附樓在大樓背面形成了一個庭院。建筑內外透明,樓內所有通道都被用于員工交流休息。,浦江高科技園區,浦江高科技園位于上海浦東,通過盧浦大橋與市中心緊密相連。園區內包括輕型工業廠房,辦公室及服務性建筑。不同的建筑圍繞在一座中央廣場周圍,廣場上的服務中心內設有餐廳,會議中心和休閑空間。,建筑間用天橋相連接,U字形空間排布形成庭院,樓層通道用于員工休息交流,綠地和庭院創造舒適宜人的辦公環境,每個建筑都同時享有對外以及對內的環境,所有建筑圍繞中央廣場,形成有機的聯系,案例分析,德國Aachenm13、unchener總部,Aachenmun-chener Headquarters,Lake Flato Architects,占據著兩個街區的辦公大樓融入城市肌理,優雅的綠色公共庭院遍布期間。室外樓梯擴展成為城市廣場,樓宇之間通過透明的廊道聯系起辦公區域,最后形成鮮明的造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辦公樓,通過相鄰凸出結構寬大的屋檐遮陽。天然的材料、充足的自然光線、室內與景觀庭院之間的緊密聯系,這一切都有助于創造一個綠色健康的環境。,底層架空,創造更多的公共空間,樓宇之間通過廊道聯系,綠色可持續發展建筑,不拘形式的、創新性的互動交流,怎樣讓我們的項目脫穎而出?,主要界面的標志性和可達14、性,最大化利用東西兩側的景觀資源,建筑風格與周邊相匹配 在同類產品中獨樹一幟,戶型產品優勢明顯,布局合理 較同等規格辦公樓得房率更高,規劃設計,Planning Design,規劃亮點Planning Highlight,概念推導Concept Generation,總平面圖Site plan&Index,總圖分析Site Plan Analysis,地下車庫Underground Garage,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鳥瞰圖Site Plan Analysis,06,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根據基地原有綠化帶形成三塊體量。,引入斜軸,打開端頭引入人流的同時使得動線15、更有趣味性。,主入口處留出廣場空間。,建筑使用U字型,保持沿街面完整,創造庭院式辦公空間。,建筑沿柱網錯動,保證每個景觀面都有開闊的視野。,概念推導,標志物,場所感,點式底商設置,SOHO辦公設置,連廊系統,在主入口界面和內軸界面設置商業,商業承點式,輻射整個辦公區域。又做到商辦分離,對辦公環境的干擾減少到最低。,Business Points,樓體的錯動,使整個景觀面更加豐富,視野景觀更好。圍合型的建筑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觀,給人一種安全舒適的場所感。,作為沿街的第一棟建筑物,通過架空及體量錯位使建筑形體更醒目,成為區域的新地標。,SOHO辦公設置于基地的西南角,單獨設置于一隅,便于獨立管理,用16、呼應軸線的連廊系統將六棟建筑聯系起來,增加了建筑間的聯系的同時也豐富了空間。,入口廣場的設計有利于聚集的人群,使此處變得更具活力。結合靈動的軸線,使此地更富有活力。,辦公,商業,SOHO辦公,Sense of Place,Marker,SOHO Apartment,Corridor System,城市活力中心,City Energy Center,規劃亮點,總圖指標,車行流線,地下車庫出入口,人行流線,辦公入口,SOHO辦公入口,步行節點,開放空間,私密空間,半私密空間,車流分析,Traffic Analysis,人流分析,Walkways Analysis,視線分析,Views Analys17、is,景觀視線范圍,空間分析,Space Analysis,總平分析,B,A,B-B剖面,A-A剖面,場地剖面,地下車庫,防火分區示意圖,地下車庫空間透視圖,機動車出入口,特色1:實用,靈動柱網。,8200 x8200mm柱網1、進出車方便2、配合地上辦公商業,空間靈活,利用率高,對比方案1、進出車不方便2、柱網密,空間不靈活,特色2:采用誘導風機,降低車庫層高,提高經濟性,地下車庫層高計算:梁高(800)+設備高度(450)+車位凈高(2200)3450,地下車庫,采用8200 x8200柱網,預計層高3450mm考慮景觀及消防通道等荷載問題局部預留梁100150mm故設計層高3600mm,18、特色3:景觀車庫。,5300,5300,7800,入口下沉廣場,景觀節點意向,二層架空連廊,半私密庭院,景觀軸,沿街立面,私密庭院,0 2,0 2,0 3,0 1,0 4,鋪地、燈柱、花池,水池、草坡、燈帶,樹池、座椅,景觀平臺、步道,景觀小品意向,Plan Design,平面設計,一層平面First Floor Plan,平面推導Planning Generation,二層平面Second Floor Plan,標準層平面Standard Floor Plan,INDIVIDUAL BUILDING DESIGN,單體設計,07,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平面推導,回字型-最短路徑,19、U字型-沿景觀面展開,分散布置核心筒,集中布置核心筒,垂直交通,電梯廳居中布置,方便通達每間辦公室,水平交通,內庭院與外部景觀空間相連,豐富室內外空間層次,交通空間分側布置,面向景觀主軸布置敞開式辦公,交通空間集中布置,減少了走道長度,提高得房率,以辦公平面呈回字型結合電梯廳居中布置為基礎,連通電梯廳與每個辦公室之間的走廊距離相近,方便通達,電梯廳連通走道正對處辦公室商業價值高。面向景觀主軸一側敞開,使室內庭院與外部景觀主軸空間上相連通,沿主要景觀朝向布置辦公,面向內庭院布置走廊,解決了辦公空間對視的問題。提出兩種交通核布置的可能性:交通空間分側布置及交通空間集中布置。交通空間分側布置,面向景20、觀主軸布置敞開式辦公,景觀資源充分利用;交通空間集中布置,減少了走道長度,提高得房率。,VIEW,一層平面,空間意向,二層平面,空間意向,標準層平面,150,150-200,200-300,公寓 28戶,大于 300,標準層得房率 78.72%,Facade Design,立面設計,立面效果Facade effect,立面生成Faade Generation,材質展示Materials Show,08,創造一個將生活融入工作的辦公園區,U字型體塊,底部凹進,切割上半部體量,添加典型元素,立面元素,玻璃幕墻,橫向陽臺,豎條窗,Glass Screen wall,Horizontal Balcon21、y,Vertical Window,體塊生成,玻璃幕墻:簡潔大方的現代辦公形象,豎條窗:豐富立面層次,增加韻律感,橫向陽臺:利用景觀優勢面設置景觀陽臺,根據總圖形體生成U字形建筑體量,底層凹進,產生更多與外界景觀接觸的空間,二層進一步凹進,產生走廊,與壞境更進一步的融合。,進一步切割體量,活躍形體,不同樓棟之間有規律的變化從而形成韻律。,將三種立面元素加入到體量中,通過拼接和咬合豐富建筑表情。,淺藍色高透玻璃,淺灰色玻璃欄板,淺灰色LOW-E玻璃,淺灰色高透玻璃,淺米色石材(光面),深灰色鋁板,藍灰色LOW-E玻璃,銀灰色鋁板,材質展示,Office Lobby Design,大堂設計,09,大堂設計,大堂平面圖,大堂入口透視,電梯入口透視,景觀電梯間透視,電梯間透視,大堂空間意向,結語篇,Conclusion,CONCLUSION,結語篇,10,創造一個多樣化的怡人辦公環境,創造一個現代優雅的建筑形象延續經典,再創輝煌,浦江華僑城融合生活與工作的現代辦公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