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方案二設計說明地產規劃設計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254
2023-12-18
8頁
64KB
1、湖南永州德潤東海岸方案設計說明第一部分 建筑專業1.1 項目概況本項目地處永州市零陵區,位于零陵城區東邊,本案地塊形狀較不規則,西邊為陽明大道。用地面積:35713.4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7000平方米,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124250平方米,容積率為3.48,用地性質:居住用地(兼容商業用地)。地塊西側為陽明大道,東側為空地,北側為廉租房,南側為廢棄民房,臨近瀟水。南側和東側均無遮擋,景觀視線開闊,居住環境優越。臨陽明大道一側設人行主入口和車行次入口,并布有沿街商業,近小區主入口處設綜合管理用房。小區有2棟30層住宅、3棟18層住宅和4棟32層住宅。1.2 設計依據及原則 設計依據 (2、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GB 50180-93(2002版) (2)住宅設計規范GB 50386-2005 (3)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4)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 (5)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2010年修訂) (6)香零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7)永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8)建設單位提供的關于本項目的要求(9)其他國家相關規范 設計原則 (1)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精心設計、綜合開發的原則。 (2) 合甲方的設計要求和地方氣候特點,創造一個和諧、優雅、舒適的商業與居住環境。(3) 充分協調商業3、空間、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效益。 (4) 規劃布局綜合考慮日照、采光、通風、防災、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1.3 規劃構思與設計理念 規劃構思作為生態休閑小區,必然要結合周邊環境以及地方氣候特點來處理協調好小區內部各種各樣問題,如現狀地形高差的處理,內部環境、和諧問題、內部交通問題、空間景觀問題等,本規劃以此為出發點,力求在規劃設計中盡可能將不利因素減少到最少,而將有利因素予以充分的發揮。 設計理念本規劃秉承以人為本、綠色環保、健康休閑的設計理念,合理的對生態環境的規劃設計,以及小區布局與建筑形體的精心構造,營造出人與自然相融相合的社區生活氛圍。整個項目設計圍繞著“人與建筑、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和4、諧統一”的人文理念。 規劃布局布局總體上以景觀水系為規劃軸線,沿軸線排布住宅。從整體上看建筑呈圍合狀,通過建筑的空間圍合將小區分為三個空間區域,各區域間通過廣場連接。廣場節點結合水系成為小區的景觀主軸,沿景觀軸布置綠化,強化景觀軸線。小區建筑高層呈現南高北低的走勢,保證了良好的景觀視線。整提規劃布局呈圍合的形式,圍合之中有通透,使整個小區布局和諧統一。 景觀與綠化系統規劃 本項目在景觀設計時強調項目的自然環境、整體的大方簡潔、細部的精致到位。小區內以水系作為景觀的軸線,沿景觀軸布置廣場景觀節點。并在宅間空地布置綠化帶和景觀小品,使其與綠化廣場景觀相互滲透。在住宅內還有入戶花園景觀,整個景觀系統5、呈立體形式分布,組團布置合適的活動廣場,結合綠化、小品將人、景、自然結合起來,打造和諧舒適的商業與居住環境。 路交通系統與消防 根據現狀地形,在地塊西側,沿陽明大道設置一個人行主入口和兩個車行次入口,在地塊外圍布置一條環形車道。在離車行入口不遠處合理的設置三個地庫出入口滿足規范要求同時實現了商業車流與小區車流的分開,方便管理。商業入口沿陽明大道布置,并結合小區主入口做成一個廣場,既能增強小區入口的昭示性,又能帶動商業氣氛。消防系統:環形車道兼做消防通道使用。在緊急情況下,消防車可進入小區內,小區道路和硬質鋪地均可作為消防通道,滿足消防車通行。每棟建筑都有大于四分之一周長作為消防登高面,小區內消6、防車道和大面積的硬地可作為消防車操作場地使用,滿足規范要求。1.4 建筑單體設計 建筑風格 整體以歐式風格為基本思路,結合地方建筑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建筑材料,考慮地方的氣候特點,創造出輕松休閑,富有文化品味及歐式風格的新型形象。建筑色調以黃色為主高層建筑底部搭配以深色大理石,結合小區綠色環境,使得整個建筑沉穩內斂又不失大氣。建筑形態及通風朝向小區住宅主要為正南、東南、西南向的高層建筑以點式和板式相結合布置。小區戶型整體以南北通透為基礎,通過角度的偏轉來獲得更好的景觀朝向。在戶型設計時對Y型塔樓做了針對性的處理,根據紅線角度來調整建筑的夾角,有利于景觀資源的利用1.5經濟技術指標 建筑總用地7、面積:35713.47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157000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124250平方米其中:住宅:116950平方米 沿街商鋪:3800平方米 綜合商業:2500平方米 綜合管理用房:1000平方米 其中:物業管理:300平方米 配電房:200平方米 幼兒園:500平方米不計容建筑面積:32750平方米停車位:1130輛其中:地上停車位:130輛 地下停車位:1000輛(含機械停車)總戶數:1064戶綠化率:40%覆蓋率:20%容積率:3.48第二部分 結構專業2.1 設計依據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8、-2008)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JGJ3-2010)2.2 結構設計要求本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 50年,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2.3 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根據本項目工程的結構形式及周邊項目的經驗,本工程基礎形式采用獨立基礎或樁基礎。2.4 風荷載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本工程50年一遇風壓值取0.5KN/m2。2.5 地9、震作用本項目地處永州市零陵區,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的有關規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建筑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抗震設防烈度 6 度考慮。建筑場地類型為II類,場地卓越周期為0.35秒。2.6 結構選型本工程綜合商業抗震等級為三級,采用框架結構;地上2層商鋪抗震等級為二級,采用框架結構;地下車庫一層,采用框架結構;地上32層有4棟,抗震等級為三級,采用剪力墻結構;30層有2棟,抗震等級為三級,采用剪力墻結構;18層有3棟,抗震等級為三級,采用10、剪力墻結構。第三部分 給排水專業3.1 設計依據: 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自動噴水滅火設計規范 GB 50084-2005.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 GB 50140-2005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 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GB 50013-2006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4-2006 業主提供的項目設計任務書.3.2 設計說明 給水設計(1)水源:本工程供水水源為市政給水管網。(2)用水量總用水量:最高日680.36m3/d,最大時74.9m3/h。消防水量:室外消火栓311、0L/s,室內消火栓30L/s,火災延續時間3h;自動噴水:30.0L/s,火災延續時間1h。(3)給水系統地上3層及以下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給,地上4層及以上采用水泵水箱聯合供水。(4)消防系統(a)室外消火栓系統:該系統用水由市政給水管網、消防水池與加壓泵供給,由市政引入兩根DN200的給水管在紅線內布置成環狀,在環狀管上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間距不超過120m,保護半徑不超過150m。(b)室內消火栓系統:建筑物內部設消火栓保護,系統由室外的消防水池(140m3)、消防加壓泵、屋頂水箱(18m3)及增壓穩壓裝置組成,設3套DN150的水泵結合器,保證系統用水。該系統豎向分為1個區,保12、證每個區最低處消火栓口靜壓不超過1.0 MPa,動壓超過0.5 MPa的消火栓采用減壓穩壓消火栓。(c)自動噴水系統:地下室和商業除不宜用水撲救的部位外,均設自動噴水系統保護。系統由消防水池、自動噴水加壓泵、屋頂水箱(18m3)及增壓穩壓裝置組成,設3套DN150的水泵結合器,保證系統用水。按中危險II級設計,采用濕式自動噴水系統。(d)對于柴油發電機房,日用油箱間,高、低壓配電室等不宜用水滅火的站房,采用七氟丙烷氣體滅火。(e)配置:在所有公共部位及消防控制中心等部位均應布置一定數量的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地上建筑為輕危險級A類火災。(1)水系統按雨、污水分流設計。其中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13、最終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雨水經雨水管匯合后最終排至市政雨水管網(2)地下室排水經潛水泵提升后再排除。用于排除消防電梯基坑內的積水的潛污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3)污廢水總排放量為612.3m3/d,雨水重現期:屋面取3年,室外取2年。(4)衛生間污水經室外化糞池處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網。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外排水系統。第四部分 電氣專業4.1 設計依據 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5); 住宅建筑規范GB50386-2005; 甲方提供的14、設計要求及市政有關部門的資料; 各專業提供的設計資料。4.2 系統 本工程設置兩座10KV變電所。由市政電網引來兩路10KV電源至地下室10KV變電所,兩路10KV電源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接線型式,母線間設置聯絡開關柜。經分配后為各臺供電變壓器供電。各個變電所內變壓器分列運行,為建筑內各個部位供電,滿足用電需求。 為保證消防設備,商業部分負荷在停電時正常運行,每個變電所設柴油發電機組一臺。4.3 用電指標住宅:1064戶x6000VA/戶=6384KVA商業:6300M2x100VA/M2=630KVA,設備房:500M2x12VA/M2=6KVA 地下車庫:32750M2x15VA/M2=49215、KVA,總用電量:7512 KVA 則:總裝機容量:7512KVA4.4 有線電視系統 本工程在地下一層預留有30 M2有線電視機房,信號由市政網引來,商業及住宅適當預留有線電視接口于弱電井內。以備裝修時各個區域需求。 本系統系統由前端部分、干線傳輸部分和用戶分配部分組成。本系統采用 750MHz鄰頻傳輸、雙向傳輸系統。前端設備設在地下一層有線電視機房內。 4.5 電話系統本工程在地下一層預留面積為50M2電話及網絡機房。電話光纖干線由市政電話網引至光端機室,再用銅纜配線至各層商業及住宅電話分線盒,商業部分適當預留。4.6 寬頻網絡系統本工程在地下一層預留面積為50M2電話及網絡機房。寬頻網絡16、光纖干線由市政網引至機房內。寬頻網絡的設備轉換室及配線室按有關規范設置。商業部分適當預留。4.7 閉路監控系統 為保證商業及住宅秩序,在各個商業及住宅主要出入口等處,設置閉路監控攝像頭。 系統由攝像、傳輸、控制、顯示四部分組成,它們可以完成對現場圖像信號的采集、切換、控制記錄等功能,因此應滿足控制區域覆蓋嚴密,監視圖像清晰,運行可靠,操作簡單,維護便利的要求。 通過對商業及住宅主要出入口、電梯橋箱等內部主要區域和重要部位進行監視控制,對人們無法或不宜直接觀察的場合,能實時、形象、真實地反映被監控對象的畫面,可以直觀地掌握現場情況和記錄事件事實,及時發現并避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為大樓的安全與17、管理提供事實依據。 監控機房設在消防監控中心(與消防監控中心合用),機房設置電視墻和操作臺。中心主機系統采用視頻全矩陣系統,所有攝像點應同時錄像,錄像機選用硬盤錄像機。按系統圖所示做時序切換,切換時間130秒可調,同時手動選擇某一攝像機進行跟蹤、錄像。4.8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本工程在負一層設安防監控和消防合用的值班室,按一級保護對象設置控制中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智能報警系統設備進行設計,系統功能如下:接收感煙.感溫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等設備的動作信號,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及安全疏散指令。 聯動控制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設備、電梯18、迫降、緊急啟動火災事故廣播、切斷非消防電源、記錄和顯示各種聯動設備的運行狀態。 按規定在各層設置手動報警按鈕,警鈴及消防廣播系統。消防控制室設有消防對講電話主機,在消防水泵防、通風機房、變配電室、電梯機房等重要站房設消防對講電話分機,各手動按鈕處均設消防對講電話插孔,消防控制室內設有市內直通電話。第五部分 空調通風專業5.1 設計依據 甲方對本工程的設計要求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風及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 汽車庫、停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JGJ26-95 建筑專業提供的條件圖5.2 設計范圍 住宅空調設計住19、宅部分按分體空調設置,凝結水有組織排放,其電量由電專業預留。 全樓通風排煙系統設計。5.3 通風設計。 變配電等設備用房通風設計變配電等設備用房設通風系統,排風按實際設備散熱量要求而定(部分用房根據發熱量需提供分體空調),補風量為排風的80%。 衛生間通風設計衛生間設獨立排風系統,排風通過百葉風口排出室外。商業衛生間排風通過排風管道排入垂直豎井,由屋頂高位排出。 電梯機房排風經隔墻排氣扇直接排至室外。 制冷機房設置平時連續通風來消除室內余熱及事故排風。為防止制冷劑的泄漏污染,制冷機房設置制冷劑傳感器和事故報警器,事故排風量按系統制冷劑的總灌注量確定。 商場空調房間設新風熱回收系統,兼做排風系統20、。5.4 中央空調設計 制冷系統商業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新風采用熱回收機組。第六部分燃氣專業6.1 設計范圍及主要依據: 本專業設計范圍:本專業的設計范圍包括住宅燃氣庭院管網及各住戶燃氣供應系統設計。 主要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強制性條文房層建筑部份(2002年)(2)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版)(3)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33-20056.2 設計內容:本工程共有住宅1064戶,為其廚房灶具,衛生間熱水器提供燃氣管道。按每戶1灶具1熱水器的用氣量指標為1.6 m3/h計算,該小區總用氣量為1703m3/h。小區采用上環下行的供氣方式21、,分戶調壓、分戶計量。表具均安裝在工作陽臺或廚房內。考慮將來使用天然氣的可能,管道輸送能力按天然氣設計。但為了計量調壓精確,設備按液化石油氣選用。調壓器前為中壓管道,設計壓力為0.3Mpa(3Kg/cm)(表)。液化氣運行壓力為0.07Mpa(0.7Kg/cm)(表)。調壓器后為低壓管道,設計壓力為2800Pa。地上部分調壓器前采用無縫鋼管焊接連接,調壓器后采用鍍鋅鋼管螺紋連接。地下部分采用聚乙烯管材SDR11系列。管件選用燃氣用埋聚乙烯管件。氣源接市政燃氣管網。第七部分消防設計專篇7.1 建筑設計 總平面布局 (1)本工程消防道路寬度大于等于4M,路基承載不小于30噸消防車壓力。 (2)高層22、塔樓設有大于總周長1/4的消防登高面。 7.1.2 建筑設計 本工程為二類建筑,住宅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車庫耐火等級為一級。 (1)高層住宅塔樓設有通向屋頂的樓梯,塔樓到一層設有直接對外的疏散口。7.2 水消防設計 室外消火栓給水系統: 與室外生活給水管網合并,并按不大于120米間距設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保護間距不大于150米。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為30l/s。 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 (1)高層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 40l/s,由加壓泵加壓供水。 (2)住宅內設單栓式或雙閥雙栓式消火栓,以保證有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以滿足消防規范要求; (3)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水平、堅向均成環狀23、布置,以保證供水安全性,各消火栓系統及噴淋系統均由屋頂18 m3水箱向各管網供水,水 箱安裝高度保證最不利消火栓靜水壓力不小于7m。(4)消防用水采用地下不銹鋼板消防水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采用臨時高壓濕式系統,按中危險級考慮,設計噴水強度:8 l/minm2,作用面積:160m2;持續噴水時間:1h; 最不利點噴灑頭工作壓力0.05MPa。設計水量為28 l/s。由加壓泵加壓供水。(2)消防用水直接采用景觀湖水(不小于400 M3),及屋頂水箱(18 m3)與消火栓系統共用。(3)沿街商業單鋪面積小于300平方米的,采用室內消火栓滅火,單鋪面積大于300平方米的及商24、業中心采用自動噴淋系統。 按規范設置手提滅火器滅火系統。7.3 電氣消防系統設計依據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GB50045-95; 汽車庫、停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J778-200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1998 建筑、空調、給排水專業提拱的電氣資料 供配電 本小區建筑含地下車庫、多層及一類高層住宅。地下車庫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火災自動報警設備、 應急照明等消防設備為一級負荷。 二類高層普通電梯、生活水泵,消防電梯、應急、疏散照明等消防設備為二25、級負荷。其他負荷均為三級負荷。高壓采用一路10KV電源進線,小區地下室設柴油發電機房。一、二級負荷采用雙電源供電,在最末級配電箱處自動切換。消防設備電纜(導線)選用耐火型。 應急照明 在樓梯間及前室、疏散走道、設備用房、車庫等場所設應急照明。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設疏散指示標志。 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 本小區按二級保護對象設集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負一層設安防監控和消防合用的值班室。車庫、發電機房設感溫探測器,其它場所按規范要求設感煙探測器。在走道、出口等處設手動報警按鈕。在消防電梯機房、消防水泵房、變配電房、防排煙機房等處設消防對講電話。火災報警確認后,消防聯動控制應實現以下功能:啟動消防水泵;26、停止有關部位的一般風機,啟動有關部位的防排煙風機;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控制電梯迫降首層。消防水泵 防排煙風機除總線控制外,消防控制室設獨立的手動控制線。第八部分節能設計專篇8.1 建筑節能設計說明 本項目中建筑規劃沿由西到東的軸線展開,保證了規劃與主導風向的協調性; 各單體盡量做到體形規則,減小建筑的體形系數;8.2 通風節能設計說明 積極配合建筑專業,確保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滿足節能設計的有關要求。8.2.2 機械通風系統選用能效比符合國家節能標準和低噪聲的設備。 采用符合國家規范要求的節能設備及材料。 室內設溫控器,以利于節能。 所有建筑均按有關節能設計標準要求設計。8.3 給排水節能27、設計說明節能與環保:所有設備、器材均選用建設部推薦產品,凡有對環境產生廢氣、噪音的設備,均設置相應的除廢氣、消聲等處理設施。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再外排,餐廳、廚房含油污水采用隔油池或隔油器處理。小區內的廣場噴泉等用水均采用循環工藝。采用節水衛生器具:坐便器采用6.0L兩檔沖水量水箱。每層管道井內設置分水表,分層計費。加壓設備采用變頻調速給水設備。8.4 電氣節能設計說明 主要場所照度、功率密度與顯色指數要求: (1)居住建筑每戶要求如下表:場所功率密度W/m2照度值起居室7100Lx臥室775 Lx餐廳7150 Lx廚房7100 Lx衛生間7100 Lx (2)商業配套照度約為300Lx,R28、a=80;功率密度值為 10W/m2 (3)配電房、發電機房等場所照度約為200Lx,Ra=60;功率密度值為7W/m2; (4)泵房等場所照度約為100Lx,Ra=60;功率密度值為4W/m2; (5)門廳、電梯前室等場所照度約為75100Lx,Ra=60;功率密度值為4W/m2;8.4.2 生活水泵采用變頻控制,以達到節能的目的。8.4.3 車庫采用細管徑節能熒光燈,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燈具控制分組采用節能的方法。8.4.4 住宅、公共場所、設備用房等均采用節能型燈具。8.4.5 住宅走道,樓梯間采用消防控制型節能自熄開關。8.4.6 采用新型節能變壓器。8.4.7 盡量減少配電級數。8.429、.8 配電盡量使三相平衡,減少損耗。第九部分環保設計專篇9.1 建筑環保設計 小區采用集中管理,減少機動車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干擾。9.1.2 住宅垃圾袋裝化,小區設垃圾收集點,由物業管理統一運至社區垃圾轉運站。9.1.3 日照:基地周邊沒有高層建筑對本小區日照影響。小區內各樓日照間距均滿足規范要求。9.2 給排水環保設計 住宅室內污廢分流,廚衛分流。9.2.2 所有鋼筋混凝土水箱內部刷無毒防菌涂料,溢流管采用濾網包扎,人孔蓋密封加鎖。9.2.3 陽臺雨水及空調器凝水采用有組織排放。9.3 通風環保設計 通風系統風機采用高效低噪音風機。 風機與管道連接處采用軟接頭。 柴油發電機排煙管經處理后高空排放。 住宅部分的廚房的排煙由排風扇排至豎向專用的排油煙道后至屋頂排放,排油煙道由建筑專業預留,排風扇由用戶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