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頭肉牛最佳建設投資方案及牛舍設計圖(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298
2023-12-18
6頁
19.52KB
1、100頭肉牛最佳建設投資方案及牛舍設計圖養殖肉牛的最佳建設投資方案及牛舍設計圖希望給廣大的肉牛養殖戶有所幫助一:牛場建設1:每棟牛舍長60米、寬10米、中間過道1.5米,雙面牛槽,槽寬6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頭牛間隔1.2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風要好。2:這么一棟牛舍600平方米可以飼養100頭牛。根據07年最新物價,建設一棟簡易牛棚需投資三萬元。二:料棚建設用地(每100頭牛)1:需長30米、寬8米、高4.5米。共計240平方米的草料鵬,要求通風要好。2:需求資金約一萬元左右三:量糞池1:每百頭牛需11.5畝2:牛糞可以用來做沼氣,種植蘑菇等菌類。四:進牛成本1:短期育肥:2、如進400500斤肉牛,飼養45個月。每頭牛需成本25003000元牛款。(肉牛)2:長期催肥:如進250350斤小肉牛,飼養67個月。每頭牛需成本14002000元肉牛款。(肉牛)五:飼料分析1:粗飼料 每頭牛每天需干草610斤,如果鮮草1220斤,小牛均減。2:精料 肉牛斤料,也就是說500斤的牛每天兩次共計5斤精料。800斤的牛每天兩次共計8斤精料。3:精料的配比 60%玉米面,25%麩皮,15%棉豆簸或菜籽餅,5%豆簸。每斤精料預計0.8元左右。4:每30頭肉牛每天使用食鹽1斤,如使用酒糟需加少量蘇打粉、酵母粉。六:人工、水電每百頭小肉牛2名飼養員,1名管理員月工資每人在600元左右。3、水電因地適宜。七:市場行情分析1:目前肉牛成牛1000斤以上的活牛毛重價格在7.0元/斤左右。根據市場行情,專家分析35年內將會穩步上漲不會下滑。八:概況1:每百頭肉牛短期育肥需牛款投資25萬30萬元2:每百頭肉牛長期育肥需牛款投資14萬20萬元綜上所述,100頭肉牛如短期育肥需求牛款成本在2530萬元,需求草料、人工、水電費在10萬元左右。總計3540萬元。生長局勢達到10001150斤,按6.5元/斤計算,總計在65萬元以上。也就是說純利潤在25萬元以上。一、設計的原則。修建牛舍的目的是為了給牛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保證牛的健康和生產的正常運行。花較少的飼料、資金、能源和勞力,獲得更多的畜產4、品和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此設計肉牛舍應掌握以下原則:1、創造適宜的環境。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說來,家畜的生產力20%取決于品種,40-50%取決于飼料,20-30%取決于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生產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2、符合生產工藝要求,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生產工藝包括牛群的組成和周轉方式、運5、送草料、飼喂、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采精輸精、防治和生產護理等措施,修建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將會給生產造成不便,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流行性疫病對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范牛舍,為家畜創造良好環境,將會防止和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要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于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筑物布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置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污物處理設施等。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盡量降低工程創價和設施投資,為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因此欄舍修建應6、盡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盡量就地取材,采用當地施工建筑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是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二、場區的規劃。牛場場區規劃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一般牛場按功能分為四個區:即生產區、糞尿污水處理和病畜管理區、管理區、職工生活區。分區規劃首先從人畜保健的角度出發,使區間建立最佳生產聯糸和環境衛生防疫條件,考慮地勢和主風方向進行合理分區。1、職工生活區。職工生活區(包括居民點),應在全場上風和地勢較高的地段,依次為生產管理區、飼養生產區。這樣配置使牛場產生的不良氣味7、噪音、糞便和污水,不致因風向與地表徑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環境,以及人畜共患疾病的相互影響。2、管理區。包括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有關的建筑物。在規劃管理區時,應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輸電線路,充分考慮飼料和生產資料的供應、產品的銷售等。在牛場,有加工項目時,應獨立組成加工生產區,不應設在飼料生產區內。汽車庫應設在管理區。除飼料以外,其他倉庫也應設在管理區。管理區與生產區應加以隔離,保證50米以上距離,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場外運輸輛牲嚴禁進入生產區。3、飼養生產區。飼養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對生產區的布局應給予全面細致的考慮。牛場經營如果是單一或專業化生產,對飼料、牛舍以及附屬設施也就比較單一。8、在飼養過程,應根據牛的生理特點,對肉牛進行分舍飼養,并按群設運動場。與飼料運輸有關的建筑物,原則上應規劃在地勢較高處,并應保證防疫衛生安全。4、糞尿污水外理、病畜管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外,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牛區應便于隔離,單獨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外理,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三、牛舍的建設牛舍應建在場內生產區中心,盡可能縮短運輸路線。修建數棟牛舍時,方向應坐北向南,以利于采光、防風、保溫。牛舍超過四棟時,可兩棟并列配置,前后對齊,相間 10米以上。牛舍應設牛床、牛槽、糞尿溝、通行道、工作室和值班室。牛舍前應有運動場,內設自動飲水器、涼棚和飼槽等。牛舍四周和道路兩9、旁應綠化,以調節小氣候。國內常見的牛舍有兩類:1. 拴糸式育肥牛舍拴糸式欄舍的類型:栓糸式育肥牛舍常稱常規牛舍,每頭牛都用鏈繩或牛枷固定栓糸在食槽或欄桿上,限制活動,每頭牛都有固定的槽位和牛床,互不干擾,便于飼喂和個體觀察,適合當前農村的飼養習慣、飼養水平和牛群素質,應用十分普遍。如能很好地解決牛舍通風、光照、衛生等問題,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飼養方式。拴糸式牛舍從環境控制角度可分為封閉式牛舍、半開放式牛舍、開放式牛舍和棚舍四種。封閉式牛舍四面都有墻,門窗可以啟閉,另一面為半截墻;棚舍為四面均無墻,僅有一根柱子支撐梁架。封閉式牛舍有利于冬季保溫,適合北方寒冷地區采用,其他三種牛舍有利于夏季防暑,造價10、較低,適合南方溫暖地區采用。半開放式牛舍,在冬季寒冷時,可以將敞開部分用塑料薄膜遮攔成封閉狀態,氣候轉暖時可把塑料薄膜收起,從而達到夏季通風、冬季保溫的目的,使牛場的小氣候得到改善。按照牛舍跨度大小和牛床排列形式,可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單列式:只有一排牛床 ,跨度小,一般5-6米,易于建筑,通風良好,但散熱面大。適合小型牛場采用。雙列式:有兩排牛床,分左右兩個單元,跨度10-12米,能滿足自然通風要求。在肉牛飼養中,以對頭式應用較多,飼喂方便,便于機械操作,缺點是清糞不方便。拴糸式牛舍的基本建筑要求:飼養頭數 50頭以上者,可修建成單列式,50頭以上者可修建成雙列式,在對頭式中,牛舍中央有個通11、道,為給飼道,寬約1.5-2米。兩邊依次為牛床、食槽、清糞道。兩側糞道設有排尿溝,微向暗溝傾斜,傾斜度為1-5%,以利于排水。暗溝通達舍外貯糞池。貯糞池離牛舍約5米,池容積每頭成年牛為0.3立方米,犢牛為0.1立方米,牛場應是水泥地面,便于沖洗消毒,地面要抹成粗糙花紋,防止牛滑倒。牛床尺寸為:長150-200厘米,寬100-130厘米,牛床的坡度為1-5%。牛床前設固定水泥飼槽,槽地為圓形,最好用水磨石建造,表面光滑,以便清潔,經久耐用。飼槽凈寬60-80厘米,前沿高60-80厘米,內沿高30-35厘米,每頭牛的飼槽旁離地面0.5米設自動飲水裝置.此外每棟牛舍的前面和后面應設有運動場,成年牛每12、頭為15-20平方米,犢牛5-10平方米。運動場棚欄要求結實光滑,以綱管為好,高度為150厘米。運動場地面以三合土或沙質為宜,并要保持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建牛舍時地基深度要達到80-130厘米,并高出地面,必須灌漿,與墻之間設防潮層。墻體厚24-38厘米,即二四墻或三七墻,灌漿勾縫,距地面100厘米高以下要抹墻裙。牛舍門應堅固耐用,不設門檻,寬高為2-2.2米,南窗規格100120厘米,數量宜多,北窗規格80100厘米,數量宜少或南北對開.窗臺距地面高度100-120厘米,一般后窗適當高一些。建舍要求:牛舍建筑,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牛舍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13、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建質量好的、經久耐用的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性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長。基本結構:1地基與墻體 基深8-100厘米,磚墻厚24厘米,雙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牛舍內墻的下部沒墻圍,防止水氣滲入墻體,提高墻的堅固性、保溫性。2門窗 門高21-22米,寬225米。門一般設成雙開門,也可設上下翻卷門。封閉式的窗應大一些,高15米,寬15米,窗臺高距地面12米為宜。3場地面積 肉牛生產,牛場管理,職工生活及其他附14、屬建筑等需要一定場地、空間。牛場大小可根據每頭牛所需面積、結合長遠規劃計算出來。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積為場地總面積的15一20。由于牛體大小、生產目的、飼養方式等不同,每頭牛占用的牛舍面積也不一樣。肥育牛每頭所需面積為16-46平方米通欄肥育牛舍有墊草的每頭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欄的每頭牛占162O平方米。4屋頂 最常用的是雙坡式屋頂。這種形式的屋頂可適用于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種規模的各類牛群。這種屋頂既經濟,保溫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5牛床和飼槽 肉牛場多為群飼通槽喂養。牛床一般要求是長16-18米,寬10-12米。牛床坡度為15,牛槽端位置高。飼槽設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適15、用,其上寬06一O8米,底寬035-040米,呈弧形,楕內緣高035米(靠牛床一側),外緣高0608米(靠走道一側)。為操作簡便,節約勞力,應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為好。即槽外緣和通道在一個水平面上。6通道和糞尿溝 對頭式飼養的雙列牛舍,中間通道寬1418米。通寬度應以送料車能通過為原米,深015一O3米,傾斜度1:50-1:100。2. 圍欄育肥牛舍圍欄育肥牛舍是育肥牛在牛舍內不拴糸,高密度散放飼養,牛自由采食、自由飲水的一種育肥方式。圍欄牛舍多為開放式或棚舍,并與圍欄相結合使用。開放式圍欄育肥欄舍:牛舍三面有墻,向陽面敞開,與圍欄相接。水槽、食槽設在舍內,刮風下雨天氣,使牛得到保護,16、也避免飼草飼料淋雨變質。舍內及圍欄內均鋪水泥地面。每頭牛占地面積包括舍內和舍外場地 5平方米。層頂防水層用石棉瓦、油氈、瓦等。一側應設活門,寬度可通過小型拖拉機,以利于運進墊草和清出糞尿,厚墻一側留有小門,主要為人和牛的進出,保證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門的寬度以通過單個人和牛為宜。這種牛舍結構緊湊,造價低廉,但冬季防寒性能差。棚舍式圍欄育肥牛舍:此類牛舍多為雙坡式,僅有水泥柱子作支撐結構,層頂結構與常規牛舍相近,只是用料更簡單、輕便,采用雙列對頭式槽位,中間為飼料通道。四、選址的原則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的考慮,統籌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今后修建住宅結合17、起來,必須適應于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 ,要有發展的余地,選址原則如下:1、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2米以下,具有緩坡坡度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的地方,絕不可建在低洼或低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2、地形:開闊整齊,正方形、長方形,避免狹長或多邊形。3、水源: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4、土質:土質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較適宜,粘土最不適,沙壤土土質松軟,抗壓性和透水性強,吸濕性、導熱性小。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18、。5、氣候: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如最高溫度、濕度、年降雨量、主風向、風力等,以選擇有利地勢。6、社會聯糸:應便于防疫,距村莊居民點500米下風處,距主要交通要道如公路、鐵路500米,距化工廠、畜產品加工廠等1500以外,交通供電方便,周圍飼料資源尤其是粗飼料資源豐富,且盡量免避周圍有同等規模的飼養場,避免原料競爭。符合獸醫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五、規模的選擇規模大小是場區規劃與牛場建設的重要依據,規模大小的確定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自然資源。特別是飼草飼料資源,是影響飼養規模的主要因素,生態環境對飼養規模也有很大影響。2、資金情況。肉牛生產所需資金較多。資金周轉期長,報酬率低。資金19、雄厚,規模可大,總之要量力而行,進行必要的資金分析。3、社會經濟條件的好壞,社會化服務程度的高低,價格體糸的健全與否,以及價格政策的穩定等。對飼養規模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應予以考慮。4、場地面積。肉牛生產、牛場管理,職工生活及其他附屬建筑物等需要一定場地、空間。牛場大小可根據每頭牛所需面積,結合長遠規劃計算出。牛舍及其他房屋的面積為場地總面積的15-20%。由于牛體大小、生產目的、飼養方式等不同,每頭牛占用的牛舍面積也不一樣。肥育牛每頭所需面積為平方米,通常育肥牛有墊草的每頭牛占平方米,有隔欄的每頭牛占平方米。5、架子牛的來源。規模飼養肉牛應選擇雜交良種牛。雜交改良牛增重快、肉質好、飼料報酬高。農區應積極推廣飼養魯西黃牛,西門塔爾牛和夏洛萊牛,利木贊牛等國內地方牛的雜交后代。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