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梁場鋼筋加工場建設方案2(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299
2023-12-18
11頁
75KB
1、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 (縱二線)琯頭嶺隧道連江側至琯頭互通A2段鋼筋加工場建設方案編制:復核:審核:104國道連晉段改線工程第一項目經理部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選址及規劃13.1場地選址23.2場地規劃2四、鋼筋加工廠建設24.1、主要人員和機械設備安排24.2、工期安排34.3、鋼筋加工廠總體規劃44.3.1、廠內布置44.3.2、鋼筋加工廠建設要求44.3.3、加工能力和要求54.4、基礎及主體建設54.4.1、場地平整54.4.2、排水溝修砌54.4.3、圍墻施工54.4.4、鋼筋頂棚的搭設64.4.5、場地硬化64.5、廠內各區建設7五、用水用電85.1、施工2、用水85.2、施工用電8六、文明施工措施8七、安全環保措施97.1、安全生產目標97.2、安全管理組織機構97.3、安全生產保證措施97.4、施工用電安全保護措施107.5、消防保證措施107.6、施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11鋼筋加工場建設方案一、編制依據1、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的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縱二線)琯頭嶺隧道連江側至琯頭互通A2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文件(文件編號:20120004)。2、企業質量保證、安全保證、環境保護三大體系標準文件。3、國家、交通部頒發的公路現行設計規范、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及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3、5、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6、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二、工程概況104國道連江至晉安段改線工程采用一級公路兼具城市道路標準建設,路線采用左右分離式,設計速度80km/h,第一段(即本標段)起于福州市連江縣琯頭鎮西興村,新建琯頭嶺大橋,沿沈海高速基本平行布設,上跨沈海高速琯頭互通匝道,終于琯頭鎮規劃的竹岐路,路線全長約3.6km,按80km/h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基寬度為32米,本路段全部位于連江縣境內。本工程是一個集路基、橋梁、涵洞綜合性較強的項目,橋梁占線路總長度的93%、路基占7%。其中路基為填方路基,挖方244m3,填方33518m3,借方33274m3,堆載預壓土4、方為12565.3m3。邊坡防護841m,路堤排水溝、引水溝總長1201.4m。全線特大橋2486.59米/1座、大橋879.49米/1座、中橋247米/2座、涵洞34.3米/1道。特大橋上部結構采用PC連續T型橋梁,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配樁基礎、板凳臺配樁基礎,基礎采用灌注樁基礎。大橋上部結構采用PC連續空心板、PC連續T梁,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配樁基礎、肋臺配樁基礎,基礎采用灌注樁基礎。中橋上部結構采用PC連續T梁,下部構造采用柱式橋墩,肋式橋臺,基礎采用灌注樁基礎。涵洞是采用RC箱涵。三、選址及規劃根據招投標合同和標準化建設要求,合同段內橋梁、結構物的鋼筋進行集中加工,需要設置一座大型鋼筋加5、工場。我合同段按照了“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的要求立即著手對鋼筋加工場建設用地進行了選址及規劃,明確了設置的規模和設置的位置,并確定了建設的方案。3.1場地選址1#梁場位于YK5+800右側臨時場地上,場地面積大。在梁場里面設立鋼筋加工場,與項目部相鄰,利于鋼筋加工場的建設與管理。此處地勢平坦、距主線近,且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進場及場內生產的半成品、成品運至施工現場。目前鋼筋加工場臨時用地各項手續已辦妥,場地規劃已完畢。鋼筋加工場位置圖3.2場地規劃場地規劃面積約2800m2,設原材存放區、鋼筋下料區、加工制作區、半成品堆放區、成品待檢區、合格成品區,廢料處理區等,各區域分開標識布置。四、鋼6、筋加工廠建設本鋼筋加工場負責供應的是琯頭嶺主線橋、山兜高架橋、軟基處理工程CFG樁樁帽以及梁場內的鋼筋構件加工制作和運送工作,本工程所需鋼筋加工約2.34萬噸。4.1、主要人員和機械設備安排主要人員安排及任務劃分和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見下表。工種人數工作內容負責人1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工作技術員2負責施工技術指導、技術交底安全員2負責施工安全、安全交底、教育材料員1負責材料購置、堆放、用量計劃試驗員1負責材料取樣及檢測電工3負責電路維護、供電保障電焊工6負責建設廠內焊接工作普工8負責場地施工建設表4.1主要人員安排表4.2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數控鋼筋箍曲機臺1鋼筋切斷機GQ40型7、臺2全自動數控液壓調直切斷機GT4-10型臺2全自動數控鋼筋切割機GT5-10型臺2全自動數控鋼筋彎曲機臺1鐓粗機GDCJ-40臺6滾絲機Z28-40B型臺5交流弧焊機BX6-315型臺8打磨砂輪機臺式砂輪機臺4視頻監控設備套14.2、工期安排根據工期要求及工程實際需要,鋼筋加工場施工進度安排如下:2015年7月1日2015年7月25日,完成場地硬化、鋼筋棚搭設及機械設施的安裝。2015年7月26日2017年02月05日,完成本標段鋼筋加工廠的加工任務。4.3、鋼筋加工廠總體規劃4.3.1、廠內布置鋼筋加工場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集中布置,宜采用封閉式管理。場內設原材存放區、鋼筋下料區、加工制作區8、半成品堆放區、成品待檢區、合格成品區,廢料處理區等,各區域分開標識布置。鋼筋加工廠內布置示意圖詳見下圖:4.3.2、鋼筋加工廠建設要求鋼筋加工廠是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采用“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的要求進行選址和規劃。1、鋼筋加工廠采用封閉式管理,設有2個大門,門采用鐵藝門,場地和道路均是采用20cm厚的C20砼硬化。場地硬化按照中間高,四周低的原則進行,面層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5%,四周設置有排水系統。2、鋼筋加工廠做硬化處理并做好散水,鋼筋加工棚面積滿足施工需要,頂棚采用鋼結構搭設。3、鋼筋墊高堆放,離地20厘米以上,下部支點應以保證鋼筋不變形為原則。嚴格按照規定對現場材料進行標識9、,標識內容包括材料名稱、產地、規格、檢驗狀態等,并根據不同的檢驗狀態和結果采用統一的材料標識牌進行標識。4、鋼筋加工廠內醒目位置設置工程公示牌、平面布置圖、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文明施工牌等標志牌。5、禁止標志和警告標志必須在焊接,切割場,安全通道,易爆場所,用電場所等設置。6、機械設備應懸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公示牌和設備標示牌。7、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應按其檢驗狀態與結果、使用部位等進行標識。8、在加工制作區應懸掛各號鋼筋的大樣設計圖,標明尺寸,部位,確保下料及加工準確。9、鋼筋加工場作業人員應統一制服,掛牌上崗。4.3.3、加工能力和要求1、進場機械設備必須能10、滿足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要求;安裝調試簡便,容易操作,維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和破壞,如油、聲污染。2、嚴格遵守持證上崗制度,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機的構造,性能及保養規程,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操作規程。3、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穿戴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前應按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檢查,作業中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相應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并做好設備使用、維護、保養記錄。4、金屬加工工作臺應穩固。5、各種氣瓶應有標準色,氣瓶間距不小于5m,距明火不小于10m且采取隔離措施。氣瓶使用或存放符合要求,應有防震圈和防護帽。6、施工現場各類試驗設備應定期檢查。4.411、基礎及主體建設4.4.1、場地平整根據規劃用地范圍,用挖掘機和推土機進行場地平整,同時測量人員進行跟蹤測量地面的標高,以保證地面的平整,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密實。4.4.2、排水溝修砌在場地周圍設置50cm50cm排水溝,排水溝采用12cm厚磚修砌,內壁抹2cm厚M10水泥砂漿,頂面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覆蓋。確保場內無積水。 4.4.3、圍墻施工施工順序:施工準備基礎夯實基礎砌筑墻體砌筑抹灰。圍墻采用24墻修筑,進行抹灰處理,修筑高度為2.5m。圍墻注意事項:1、控制每日砌筑高度;2、限制流水段間高差;3、墻體的自由高度在允許范圍內;4、隨砌隨劃縫或清掃墻面。4.4.4、鋼筋頂棚的搭設鋼筋頂棚采用12、鋼結構搭設,兩端存放區采用整體活動式,以方便機械吊裝作業。鋼筋棚由物質部到廠家訂購,由供應廠家進行現場安裝,項目部協助施工。示意如下圖:4.4.5、場地硬化鋼筋加工廠場內硬化用混凝土,硬化標準為20cm厚C20砼。1、場地整平碾壓密實后,進行面層混凝土硬化的澆筑施工。在施工前根據現場實際尺寸劃分施工面,放出控制樁,按每5m間距設置一排控制樁,在控制樁上放出混凝土面的頂面標高。2、模板安裝時,根據控制樁的標高,拉線輔助模板進行安裝,沿著線條進行布置和加固,并保證模板安裝穩定與線條順直。3、安裝好模板后,進行混凝土澆筑,采用人工整平和振動器振搗。用平板振動器進行振搗收面,然后用滾筒架設在兩側的模板13、面來回滾動兩次,待表面初凝時,人工用灰刀進行壓光收面。另外,對需要拉毛的地方,在其表面抹面平整后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拉毛。4、施工縫的處理,在施工中由于其他原因而不能進行澆筑施工處,按施工縫進行處理。對地坪混凝土的伸縮縫,按10m長度進行設置,要保證通縫,縫間填塞泡沫板。當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及時按5m長度進行脹縫切割。伸縮縫和脹縫的施工要保證線條順直。4.5、廠內各區建設1、場內道路沿著場地中線布置,方便原材和成品及半成品出入,道路寬3m,地面基礎平整壓實后,上鋪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路面設2%排水橫坡,方便水排至排水溝,確保場地無積水。2、原材料存放區原材料存放分級鋼筋和級鋼筋存14、放區,總面積425m2,級鋼筋采用下墊方木存放,級鋼筋存放在澆筑的30cm30cm混凝土墩支墊上,支墊間距為2m一道。場地設置進場材料標示牌,嚴格按照現場材料進行標識,標識內容包括材料名稱、產地、規格、檢驗狀態等,并根據不同的檢驗狀態和結果采用統一的材料標識牌進行標識。3、鋼筋下料區鋼筋下料總面積425m2,兩區分開并設置標示標牌,在下料區懸掛鋼筋的設計大樣圖,標明尺寸、部位,確保下料及加工準確。在相關機械處懸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標示牌。4、加工制作區加工制作區總面積425m2,兩區分開并設置標示標牌,在相關機械處懸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標15、示牌。焊接、切割、使用氧氣、乙炔等易燃易爆場所設置禁止、警告標志。5、廢料處理區廢料處理區總面積85m2,用來處理下料加工制作后產生的費料。6、半成品堆放區場地規劃半成品堆放區面積340m2,對加工完成的半成品鋼筋,按其檢驗狀態、檢驗結果和使用部位等進行分類存放并標識。7、成品待檢區場地規劃成品待檢區面積340m2,對加工完成成品鋼筋,按其檢驗狀態、檢驗結果和使用部位等進行分類存放并標識。8、合格成品區場地規劃合格成品區面積340m2,對其使用部位進行分類存放并標識。五、用水用電5.1、施工用水施工統一采用自來水,經檢驗符合施工要求。5.2、施工用電鋼筋加工場考慮與1#梁場場共用一臺630KV16、A變壓器及配電房,供應生產用電。采用三相交流電路,用電線路全部埋于地下,設置兩級漏電保護,在配電箱和開關箱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確保用電安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符合現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規定,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低壓電力系統,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并做到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和“一機一箱一閘一漏”?,F場施工用電布線將從硬化地面下預埋管線穿越,并在用電位置預留接口,照明和動力合用一配電箱,但照明與動力分路設置,每一個配電箱照明部位安裝一個兩級漏電保護器和刀閘開關。六、文明施工措施1、各功能區設置明顯的分區標識牌。2、鋼筋制作區設置各種型號鋼17、筋大樣圖,數控鋼筋彎曲機、數控鋼筋彎箍機、門吊旁邊分別設置操作規程標識牌。3、鋼筋加工場各區在明顯位置必須設置檢驗標識牌。4、各安全標識標牌按相關要求設置。5、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穿插安排低噪音工作,減少接觸高噪音時間,并配備耳塞,同時注意機械保養,降低噪音的聲級水平。6、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盡量避開夜間車輛出入頻率,在夜間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機械。7、運輸車輛安裝消聲器并加強維修保養。8、機械運輸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應減速慢行,嚴禁鳴笛。七、安全環保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環保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確定安全目標,制18、定安全措施,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7.1、安全生產目標杜絕發生一般及以上安全責任事故。7.2、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成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領導和組織實施鋼筋加工場的施工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安全管理組織機構7.3、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上級有關部門法律法規及公司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2、對各工種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做好崗前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并定期進行安全教育。3、每月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積極配合上級進行專項和重點檢查。4、施工班組每日進行自檢、互檢、交接班檢查,并做好記錄,安檢工程師、安全員進行日常安全巡查,重點檢查用電設備、機械設備。5、針對施工現場的重大危險源19、特種作業安全、施工技術安全、大中型設備的使用、運轉、維修進行重點檢查。6、施工現場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一切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7、現場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安全帽進行區分配戴,安全監察人員佩戴袖標。8、施工現場及臨時設施內配備足量的消防設備。9、嚴格選用符合技術和安全規定的施工機具,并堅持安全掛牌制。10、起重機作業時下方嚴禁站人,待鋼材降落到距地面1m 以內方準靠近,就位支撐方可摘鉤。11、人工切斷工具牢固。切斷小于 30cm 的短鋼材,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挾,并在外側設置防護箱籠罩。7.4、施工用電安全保護措施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20、05的要求進行設計、檢查和驗收。2、臨時用電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及驗收表;建立健全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培訓檔案。3、施工現場用電實行三相五線制和雙級漏電保護措施,做到用電設備“一機、一閘、一漏電開關保護”;電器設備均設防雨棚防雨。4、施工現場電線采取架空、掛設方式架設,并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查,確保絕緣良好。5、電焊機的一次線長度不大于5m,二次線使用專用線纜,多臺電焊機同時工作時,禁止使用公用回路。施工現場變壓器,由專人定期檢查,并作記錄。施工現場電工值班室設有現場供電系統圖和值班記錄。施工現場的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非電工禁止私自亂動電器設備,電器設備出現故障由電工處理。721、.5、消防保證措施1、易燃易爆物品妥善存放,符合安全規定,并有專人保管、發放、回收。2、禁火區禁止動用明火;有焊割作業嚴格執行“焊割十不準”規定。3、電氣線路、設備經常檢查維修,非電工嚴禁安、拆、檢修電氣設備。4、場內各功能區必須在明顯位置設有防火措施,每個功能區的滅火器不少于10個,每個功能區至少設置一個消防池并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5、施工區域和生活區消防設施齊全有效,消防器材嚴禁挪作他用或隨意拆除,時刻保持消防道路暢通。6、項目部每月組織進行一次消防措施檢查,保證消防設施的合格性。7.6、施工機械安全操作規程1、使用刃具的機具,保持刃磨猁,完好無損,安裝正確,牢固可靠。2、使用砂輪的機具,22、應檢查砂輪與接盤間的軟墊是否安裝穩固。凡受潮、變形、裂紋、破碎、磕邊、缺口或接觸過油、堿類的砂輪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將受潮的砂輪片自行烘干使用。3、在潮濕地區、金屬構架等導電良好的場所作業時,必須使用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電動工具。4、非金屬殼體的電動機、電器,在存放和使用時不應受壓、受潮,并不得接觸汽油等溶劑;外殼、手柄不出現裂縫、破損; 電纜軟線及插頭等完好無損,開關動作正常,保護接零連接正確、牢固可靠;各部防護罩齊全牢固,電氣保護裝置可靠。5、機具啟動后,空載運轉,檢查并確認機具聯動靈活無阻;作業時,加力應平衡,不得用力過猛。6、嚴禁超載使用。作業中應注意音響及溫升,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在作業時間過長,機具溫升超過60時,應停機,自然冷卻后再行作業。7、作業中,不得用手觸摸刃具、模具和砂輪,發現其有磨鈍、破損情況時,應立即停機或更換,然后再繼續進行作業;機具轉動時,不得撒手掌管。8、機械設備懸掛機械操作安全規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規程)和設備標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