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頭pic肉豬項目建議書實施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307
2023-12-18
8頁
31.50KB
1、為了推進生豬產業發展,建設高標準、大規模、良種化現代生豬產業示范區和優質果品生產基地,促進果畜良性循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現提出永壽縣百萬頭PIC商品肉豬基地建設實施方案。一、項目實施的背景生豬產業具有“豬糧安天下”的戰略意義,在我縣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保障城鄉居民生活,帶動農民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之一。由于受傳統養殖方式束縛,我縣生豬良種化水平較低、良種供應能力不強、規模化養殖水平不高,已成為制約我縣生豬產業做大做強的主要瓶頸。以蘋果為主的果業是我縣農業的優勢產業,但長期以來形成的以化肥為主的生產投入模式,造成土壤養分結構失衡,肥力不足,尤其是有機肥投入不足,影響2、水果品質及果業生產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快以畜牧業為支撐的果園有機肥投入迫在眉睫。當前,畜牧業正處在由傳統養殖方式向現代化養殖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果業發展已全面進入以質量效益增長為主要特征的新階段,在我縣實施百萬頭PIC生豬基地建設項目,大力推進果畜結合,不僅是果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畜牧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對推進生豬產業向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和促進農民收入增長意義重大,還將成為我縣繼果業之后的又一個支柱型產業。PIC豬是由英國PIC種豬改良集團運用21世紀最前沿的分子遺傳學畜牧育種技術,利用全世界36個優良豬種的基因專門化培育的優良生豬配套系。3、PIC建立的五系配套技術,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品系(種)選育技術,該項技術比三元雜交多利用了外祖母的雜交優勢和終端公豬的父本雜交優勢,使雜交優勢的利用更加充分,使各個專門化品系中相對單一的優點得到更好組合,相比洋三元雜交,PIC種豬具有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肉質好、抗病力強、容易管理等優點。楊凌本香集團在我縣投資建設PIC曾祖代豬場,豬場從美國引進PIC曾祖代基礎母豬3500頭,支撐我縣百萬頭PIC商品肉豬基地建設,這對于提高我縣生豬良種化水平,促進生豬產業升級換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加快產業發展進程,優化生豬品種結構。PIC配套系是目前世4、界上最先進的品系(種)選育技術,可以進一步優化我縣生豬品種結構,提高生產效益,建立層次分明、功能齊全的PIC良種繁育體系。通過良種、良舍、良料、良法四配套提升生豬生產能力,可以實現生豬產業的良種化、規模化和標準化。2、實現果畜互動,拓寬增收渠道,實現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當前我國已進入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時期,要實現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必須建設強大的畜牧業,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種植業特別是蘋果生產,必須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走內涵式增長的道路,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才能實現果業生產超常規發展。從生豬生產自身發展來看,目前生豬生產飼養規模小,品種雜亂,飼養管理水平低,產品質量無法5、保證,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建設PIC商品肉豬育肥場,可以通過生產質量標準統一的無公害產地認證,產品認定,從源頭上保障肉品質量安全,使生豬生產的產量、質量、效益最大化。(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政策環境有利。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能繁母豬補貼、生豬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補助、生豬調出大縣補貼、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豬肉儲備補貼等一系列發展生豬生產的扶持政策。陜西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穩定生豬生產的意見,對生豬產業扶持力度空前加大,每年專項資金達1億多元,尤其是省農業廳對我咸陽市實施500萬頭PIC商品肉豬基地建設強力支持,這些都為本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證。2、資源優勢6、突出。項目區土地廣闊,丘陵溝壑縱橫,自然隔離條件良好,具有天然疫病保護屏障,是建設規模養殖場的理想場所。從飼料資源看,我縣每年玉米種植面積近5萬多畝,年產優質玉米1.75萬噸,玉米秸稈、小麥麩皮、油料、秋雜作物、優質牧草提供的飼料資源也非常豐富,還有果汁加工企業1個,年產果渣2萬噸,可為養豬業提供優良粗飼料。綜合考慮,飼料資源比較充足。3、市場優勢明顯。目前全國人均豬肉消費量39.6公斤,陜西省人均豬肉消費量只有21公斤,從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趨勢看,豬肉消費需求將有很大的潛力,目前,陜西天豪實業有限公司正在我縣實施年可屠宰及深加工生豬100萬頭項目,永壽雨潤、本香等屠宰加工企業尚有足夠的加工7、能力。4、技術保障有力。全縣各鎮(區)都有畜牧獸醫站,編制技術人員4-5名,各種技術服務設備齊全,三級服務網絡健全。縣級設有畜牧獸醫局,下有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畜牧技術推廣站,技術力量強硬,服務功能健全。能為全縣所有養殖場(區)進行全方位服務。三、項目建設的指導思想以轉變生豬產業發展方式,果業提質增效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畜牧科技創新為動力,以PIC項目建設為重點,促進生豬生產向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逐漸建立果畜互動、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四、項目實施單位基本情況五、項目建設內容(一)標準化養豬場建設方案1、標準化養豬場總體布局項目建設包括生產區、生產輔助區、管8、理與生活區,各功能區相互隔離。生產區:包括各種豬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藥房、獸醫室、病豬隔離室、出豬臺、值班室、隔離舍、糞便處理區等。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廠及倉庫、水塔、水井房、鍋爐房、變電室、車庫等。管理與生活區:包括辦公、食堂、職工宿舍等。管理與生活區建在上風處,生產輔助區按有利防疫和便于與生產區配合布置。2、生產區布局生產區按夏季主導風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區的下風向處,污水糞便處理設施按夏季主導風向設在生產區的側風向處,各區之間用綠化帶隔離。生產區四周設圍墻,大門出入口設值班室、消毒池、人員更衣消毒室、車輛消毒通道和裝卸豬斜臺。豬舍間距為79m,豬舍排列順序依次為配種豬舍、9、妊娠豬舍、分娩哺乳豬舍、保育豬舍、育成豬舍和育肥豬舍。場區清潔道和污染道分開,利用綠化帶隔離,互不交叉。3、豬舍建筑豬舍建筑選用密閉式,磚混結構,屋頂彩鋼瓦封頂,保溫隔熱。豬舍內墻和地面水泥壓光,便于清洗消毒。 4、飼料加工房、原料庫、成品庫。建設結固、耐用、密閉性好,防鼠、防鳥。5、其它建筑結構辦公室、職工休息室、獸醫室、人工受精室、水、電、鍋爐設施用房、消毒更衣室等采用磚混結構墻體。沉淀池、沼氣池采用水泥混凝土結構。6、公用配套工程場地及道路硬化、綠化等。7、引種引進種母豬頭。(二)、項目建設內容1、建設規模存欄母豬頭、公豬頭;年出欄商品豬萬頭以上。2、建設內容(1)新建標準化豬舍 棟, 10、間, 平方米。隔離舍 平方米。(2)新建庫房 間, 平方米。 (3)新建消毒室 間, 平方米。獸醫室 平方米(4)場地及道路硬化、綠化等。(5)引進良種母豬 頭。六、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一)投資估算1土建工程費用(萬元)(1)新建標準化豬舍棟,間,平方米,每平方米元,需資金萬元。 (2)新建庫房間,平方米,每平方米元,需資金萬元。(3)新建消毒室間,平方米,每平方米元,需資金萬元。(4)場區道路硬化、綠化等共需資金萬元。其中綠化萬元,道路硬化平方米,需資金萬元3引進種豬費用(萬元)。購進基礎母豬頭,每頭元,需資金萬元。4.其他費用萬元。項目建設管理費萬元,技術培訓費萬元。以上合計萬元。11、(二)資金來源項目資金來源:總投資萬元,申請省市補助萬元,縣級補助萬元,自籌萬元.六、項目進度安排本項目建設期為1年,2013年月開始建設,2014年月完成建設任務。計劃進度如下:七、項目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1、直接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年出欄商品豬萬頭,按現價計算,每頭2000元,可實現生豬產值元,以每頭出欄商品豬400元純利潤計算,增加收入元,項目可解決萬農民就業,人員年工資收入元。 2、間接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我縣生豬可滿足畝果園的有機肥需要,年可節約化肥投資元,增加果品產量噸,增加產值元,果品品質提高收入達元。合計節本增效元。(二)社會效益項目建成后,我縣生豬良種供應能力和優良商品仔12、豬供應能力將大幅度提高,對于保障豬肉市場有效供應,豐富人民“菜籃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農民自主創業提供機會,對于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解決農村就業將產生重要作用;另外,還可帶動飼料、皮毛、醫藥、保健、獸藥、有機肥、果畜產品加工、流通、銷售等相關產業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形成一種全新的生豬產業鏈條和產業形態,建成現代農業技術集成的樣板,從而促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三)生態效益項目建成后,通過推廣“豬沼果”生態循環種養模式和沼氣池綜合利用技術,利用清潔能源,減少農業污染,沼渣沼液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因過渡施用化肥對土壤結構的破壞。支撐有機農業發展,提升果品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九、項目組織管理(一)成立組織機構。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成立 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建設實施確保各項任務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二)強化技術支撐。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專家,以及市、縣相關技術人員,保證項目實施(三)營造宣傳氛圍。制定宣傳計劃,編印宣傳資料、宣傳標語、電視片,宣傳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