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村一品專業村項目實施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336
2023-12-18
6頁
28.50KB
1、2011年一村一品專業村項目實施方案項目申報單位:南燕竹鎮大南溝村村民委員會項目責任人:張林虎項目編制人:張林虎聯系人及電話:張林虎 編制時間:2012年9月南燕竹鎮大南溝村2011年一村一品專業村項 目 實施方案一 、基本情況 大南溝村位于壽陽縣城以西20公里處,全村1170人,443戶耕種著3891畝土地。多年來圍繞農業調產、農民增收為主題,發展全新的農業生產。2011年全村以種植露天蔬菜,精細蔬菜為特色,充分發揮1200畝節水灌溉園區的優勢發展,以西紅柿、青椒為主導產品的精細蔬菜種植業,大力發展以茴子白為主的旱地蔬菜種植,種植面積達到2334畝,占到總耕地面積的61%,從事蔬菜種植農戶達2、280戶,占總農戶的63%,全村蔬菜總產值達到5835萬元,人均蔬菜純收入5260元,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71%,因而蔬菜產業成為全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二、項目提出的依據及有利條件和可行性(一)項目提出的依據 1、中共中央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2、省建設“一村一品”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文件精神。 3、大南溝村“一村一品”發展規劃。 (二)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可行性 1、充分利用地方交通、土地資源和發展蔬菜產業歷史悠久的資源優勢,為促進十二五農民人均翻翻,以實施蔬菜產業為主導產業,推進蔬菜產業化經營,按照面向市場、效益優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3、色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形成規模效應,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建成后,全村蔬菜產業銷售收入可達5835萬元,經濟效益明顯。2、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戰略性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農民收入的需要。以蔬菜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量和種植經濟效益,促進項目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項目區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態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3、建設優質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產品,增強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需要。近年來,我村蔬菜產業種植面積已達2451畝以上,發展日光節能溫室20座,全面啟動育苗暖棚120座,網棚60畝,但由于水利設施短缺,不能滿足蔬菜產業4、發展的需要,因此,建設優質蔬菜基地,實施標準化生產,建設一村一品專業蔬菜村,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增強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有利于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4、提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通過設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氣溫、地溫等條件適宜時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過育苗移栽技術達到一年兩茬種植,充分發揮設施蔬菜的設施功能,生產反季節蔬菜,提高經濟效益。三、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建設規模及內容1、建設地點:南燕竹鎮大南溝村王家垴村2、建設規模及內容:新建優質蔬菜基地1500畝。3、建設內容:蔬菜種植面積為1500畝,其中茴子白500畝,精細蔬菜1000畝,品種以西紅柿、西葫蘆、青椒、大白菜、豆角、西蘭花、白蘿5、卜為主。四、技術工程方案1、品種選擇:依據規劃地所處的地理、環境、生產條件、種植習慣、產品銷售情況等,選用抗病,適應性強,適銷對路的蔬菜品種種植。2、育苗:主要針對需要育苗移栽的蔬菜品種。如:西紅柿、青椒、西蘭花等。(1)育苗設施:根據季節不同選用露地、育苗暖棚等育苗設施進行育苗并對育苗設施進行消毒處理。(2)苗床設置:苗床地選擇通風好,排灌方便,土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塊,進行深翻曬地,播前細致整地,施足底肥。所用的有機肥應充分腐熟并經無害化處理后方可使用。床土應選擇生物農藥進行消毒。育苗床土應做到無病原菌、無蟲卵、無雜草種子。(3)種子處理: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嚴格篩選和處理。種子消6、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熱水燙種消毒。(4)適時播種:應根據不同的栽培季節,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蔬菜品種、外銷蔬菜上市時間推算適宜的播種時間,早春育苗時為提高地溫利用育苗暖棚育苗,夏季露天育苗。(5)苗期管理:早春育苗前期應以保溫為主,防止凍害發生,后期應逐漸通風降溫,尤其應控制夜溫,避免因夜溫過高而出現秧苗徒長現象。苗期應始終保持床土濕潤,滿足幼苗需要。定植前710天對幼苗進行低溫煉苗,加大通風量,控制澆水,以增強幼苗的抗逆性,夏季育苗應注意遮陽降溫、防雨。3、整地措施。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要合理整地,科學施肥,播前深翻、晾曬土壤及時清理田園。施肥應堅持以有機底肥為主,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有7、機肥應充分腐熟并經過無公害化處理后方可施用,用量為每畝3000公斤左右,可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肥料。并適當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和優質的葉面肥。但施用化肥必須在蔬菜作物收獲前30天完成,葉面肥在采收前20天噴施。4、加強田間管理。在栽培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要通過對環境條件的控制,創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如采用地膜覆蓋等標準化種植形式。大棚早熟栽培要預防低溫、高濕,采取多層覆蓋等增溫保濕技術,同時應加強通風透光。實行科學灌水。大棚延后栽培應在前期高溫多雨季節遮陽降溫,后期應注意防寒保溫。應加強中耕除草,以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增強保水能力。露地蔬菜栽培要8、及時間苗、定苗。加強水分管理并注意雨季排澇。6、病蟲害防治。無公害蔬菜的病蟲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綜合運用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機械物理防治等措施,并輔以正確的化學防治。在化學防治過程中必須做到合理使用農藥,遵循“嚴格、準確、適量”的原則,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嚴禁使用低效、高毒、高殘留以及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要講究防治策略,適期防治,對癥下藥,并要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五、組織及管理措施(一)組織管理為實施管理好設施蔬菜項目,村兩委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村委主任任組長,各村民小組長為成員,參與項目的實施工9、作,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強項目實施的指導。(二)資金管理嚴格按照山西省建設“一村一品”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實行專戶存儲、封閉運行,對項目資金的到位、管理、使用進行監督檢查,規范項目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報賬提款制度,保證用足用好項目資金,確保??顚S?,落實到項目,嚴禁截留、擠占、挪用和改變資金用途,違者按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三)技術培訓根據項目點建設的要求,聘請有關專家授課和咨詢。搞好對農戶的社會服務,在項目村開發科技示范建設,充分發揮科技示范點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四)項目后續管理 項目建成后要加強后續管理和跟蹤服務,制定管理制度和村規民約,充分發揮項目實施效10、益。村兩委對項目的運作情況進行跟蹤問效,確保項目發揮長久效益。六、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一)投資概算 蔬菜種植規模1500畝及配套水電設施共需投入資金15萬元,其中:水源工程投資10萬元配套機電設施5萬元(二)資金籌措項目計劃總投資15萬元,其中:申請上級補助資金 10萬元村民自籌投入5萬元。七、效益分析通過實施“一村一品”專業村項目建設,將促進蔬菜產業壯大,農民收入增加,逐步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增強村級的經濟發展后勁,使專業村群眾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該項目建成后,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一)經濟效益 1500畝綠色蔬菜按均產4000千克/畝、均價1元/千克和11、按%的商品率計算,將向市場提供優質綠色蔬菜6000噸;銷售收入達到6百萬元。(二)社會效益該項目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經濟效益明顯、長年受益的好項目,能有效地解決制約專業村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問題,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促進社會穩定。可帶動周邊群眾轉變觀念,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對對帶動農民形成區域性產業帶(群)、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增強專業村的自我發展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專業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群眾收入穩步提高,對活躍城鄉市場,保障蔬菜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發家致富,將起著重要的作用。(三)生態效益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保持水土,促進生態平衡,提高土地生產率,通過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可為專業村農戶經濟收入在十二五期間時間翻翻提高有力保障。同時又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肥料,促進了生態的有利循環和農業生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