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懷仁縣優質水果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44373
2023-12-18
14頁
104KB
1、2014年懷仁縣優質水果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項目申報單位: 懷仁縣農業局項目實施單位: 懷仁縣山大慶豐農業專業合作社項目責任人: 頊繼新項目編制人: 高建利編制時間: 2014年1月一、項目摘要1、項目名稱2014年優質水果示范基地建設項目2、項目主管單位及負責人懷仁縣農業局 頊繼新3、項目實施單位及負責人懷仁縣何家堡鄉山大慶豐農業專業合作社 魏國慶4、聯系人及電話5、立項依據懷仁縣優質水果種植初現規模,發展潛力大,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6、項目目標建設優質杏樹示范基地1個,為我縣優質水果的生產積累經驗。7、實施地點及規模懷仁縣何家堡鄉何家堡村,面積1500畝。8 投資計劃與補助標準(2、1)支持環節生產資料購置、技術培訓。(2)補助標準覆膜保墑集雨技術應用每畝補助54元;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綜合技術應用每畝補助126元。(3)總投資及主要支出內容(萬元)總投資2719.25萬元,其中田間工程15萬元,生產資料購置2667萬元,田間作業34.25萬元,技術培訓3萬元。9 項目效益評 價(1)經濟效益實現產值300萬元,農民畝均純收入3000元。(2)社會效益可為項目區農民提供就業機會,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化和農村生產結構調整。有利于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之路.(3)生態效益增加了植被,改良了土壤,減少了水土流失,對生態農業的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二3、立項依據(一)項目區自然條件優越1、地理位置懷仁縣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西緣,地理坐標在東經11326,北緯3949,全縣境內鐵路、公路縱橫南北,交通便利,而且項目區位于平川鄉鎮,距縣城5公里處,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非常適宜果樹的栽培。2、氣候條件懷仁縣地處北溫帶,屬內陸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3,年平均日照時數2786.2小時,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10毫米,有效積溫3000。3、土壤及水利條件項目區主要以淡栗鈣土、草甸土為主,土壤PH值在7-8之間。地表水有趙莊、磨道河兩大水庫,地下水資源豐富,現有井10眼,水質好。土壤排灌方便,非常適宜于果樹的栽培種植。(二)項目區4、社會經濟條件具備懷仁縣已經列入全省果樹27個先進縣之一,工農業發展較快,交通便利,北同蒲路、同太路、大運路二級公路、大運高速公路縱橫南北,左沙路橫跨東西,鄉級公路等級化,基本實現村村通油路,移動通訊、聯通通訊互聯網覆蓋全境。(三)項目區水果生產發展勢頭強勁何家堡鄉是我縣果樹種植大鄉,多年來一直有種植杏、李的傳統,近年來,我縣依托自身自然優勢條件,大力發展經濟林種植,不斷擴大經濟林栽植面積,狠抓技術培訓和宣傳引導,經濟林果業增收凸現。2011年以來,我縣圍繞“三區八園”建設,按照“山區抓林果,平川上蔬菜”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為突破口,著力打造西山10萬畝經濟林。截止2013年,全5、鄉各類果樹種植面積15000畝。主要栽植杏樹、李樹等。三、項目合作社基本情況懷仁縣山大慶豐農業專業合作社,位于朔州懷仁縣何家堡鄉何家堡村,成立于2009年5月2日,于2012年10月23日在懷仁縣工商局登記注冊。成立之初社員為5戶,現已登記注冊20戶,社員出資總額為500萬元,帶動懷仁縣何家堡鄉1200戶農民。合作社主要經營經濟林種植,現有設施果樹123畝,種植果樹種類有油桃、毛桃、葡萄、杏和草莓;露地果樹105畝,種植種類有杏、蘋果、李子等;社員種植面積0.2萬畝,帶動農戶果樹種植面積0.6萬畝。合作社成立以來,圍繞“一村一品”建設,狠抓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經濟林。2009年合作社種植杏、6、李子56畝,在縣農業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嚴格操作程序,加強管理,2010年已掛果。同時合作社加大投入力度,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在加強科技投入上下功夫,先后種植合作社骨干成員赴山東、遼寧學習果樹種植技術;聘用山西農大園藝系果樹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生產種植;與山西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合作,引進投入生物有機肥、果樹專用肥發展綠色經濟林種植;在發展露地果樹的同時,投資120萬元發展實施果樹種植,建成了全縣最大的設施果樹種植基地,并實現了頭年種植次年結果,畝收益超萬元的良好種植模式。2012年,合作社實現總收入85萬元,盈余63萬元,其中可分配盈余向社員返還48.6萬元,占到了可分配盈余的77%。社員人均7、收入比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高163%。進幾年,合作社參加了山西省農博會,董事長被選為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四、項目方案設計1.項目目標采用大苗木定植、快速豐產的辦法,通過項目建設, 可為項目區農民提供就業機會,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化和農村生產結構調整。有利于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之路;新增杏樹地面積1500畝,項目區種植戶年新增收入280萬元。2.項目實施地點及規模項目選擇在有種植基礎的何家堡鄉何家堡村新發展特色杏樹1500畝。3.技術措施.建設地點選擇的原則尊重農民意愿、符合農業生產標準化和無公害生產條件當地氣候和立地條件適宜發展杏樹集中連片,形成規模效應(2)8、.建設標準整地作畦本項目整地作畦規模1500畝,主要是地塊平整、打條帶及挖坑,由于需要平整的田面最大高差大于0.3米,所以地塊平整的主要工作是進行土方的挖填,通過平整土地,削高填低,達到滿足進行經濟林種植和灌溉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質量。種植標準在何家堡鄉趙莊村,適地適樹,因地制宜,新發展杏樹1500畝,選擇最具市場潛力品種,以金太陽、凱特為主。苗木具體種植要求:.新栽果樹按34 m株行距規劃,每畝55株。.采取“挖壕子、鋪被子、戴帽子”的栽植辦法,先挖80cm80cm的定植坑或條帶,再回填有機肥,同時測土化驗,配方施肥,施入有機復合肥料。.栽植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回填土混入復合肥料并9、拌勻。.定植時,用生根劑調成泥漿,蘸根定植。.地上鋪地膜,保水保墑。.苗木成活后,噴打生物農藥,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按照果樹生長物候期要求,定期舉辦果樹技術培訓班,編印技術宣傳資料,發放給果農,進行技術指導,確保技術到位,管理到位。五、項目建設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1.支持環節及資金補助標準覆膜保墑集雨技術應用,每畝補助54元;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綜合技術應用,每畝補助126元;2.實施內容及資金使用計劃建設內容項目農藝措施包含了果樹從苗木引進、挖坑、栽植、施肥到果園管理等環節的果樹種植全過程,實施規模1500畝,以栽植杏樹為主。資金使用計劃農戶自籌資金由農戶自行安排使用;省級補助資金共計30萬元10、,其中覆膜保墑集雨技術應用每畝補助54元,共計補助8.1萬元,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綜合技術應用每畝補助126元,共計補助18.9萬元,技術培訓費用3萬元。六、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1.投資概算項目2719.25萬元總投資中,其中申請省級補助30萬元,農戶自籌資金2689.25萬元。資金籌措方式見表1。2.資金來源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序號名稱規模單位單價(元)投資(萬元)資金來源(萬元)省級補助農民自籌一田間工程15151整地作畦1500畝1001515二生產資料購置26672726401種 苗82500株320264026402有機復合肥1500畝12618.918.93覆 膜1500畝548.11、18.1三田間作業34.2534.251挖坑作業82500個18.258.252補植補栽作業1500畝253.753.753果園管理1500畝8512.7512.754購置修剪器具及噴霧器0.50.55栽植澆水1500畝6099四技術培訓33合計2719.25302689.25七、項目組織及管理措施1.項目組織管理本項目建設關系到農村的穩定和發展,必須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相互協調,以保證項目建設取得實效。為明確職責,縣政府成立了領導組,組長由縣政府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農業、財政、項目實施所在鄉鎮領導擔任,農業局各有關站室負責人及項目實施村領導擔任成員。領導組名單:組長刁少波(懷仁縣人民政府副縣12、長)副組長頊繼新(懷仁縣農業局局長)劉興中(懷仁縣何家堡鄉長)楊福(懷仁縣財政局副局長)成員蔣潔(懷仁縣農業局副局長)魏國慶(懷仁縣山大慶豐合作社負責人)高建利(懷仁縣農業局果樹站站長)齊恒山(懷仁縣農業局技術站站長)張慧齊(懷仁縣農業局土肥站站長)張志高(懷仁縣農業局植保站站長)趙利軍(懷仁縣農業局科教信息中心主任)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果樹站,辦公室主任由高建利同志兼任。領導組職責:統籌人力、物力、財力,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從宏觀上調控實施。領導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工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制定實施方案,規劃和作業設計,上傳下達,掌握工程進展動態,負責工程的計劃安排,資金管理,組織實施和13、檢查驗收等。全體人員在領導組的統一領導下,明確分工,明確責任,具體指導項目協調、實施、技術服務和監督。同時,領導組和相關鄉鎮、村簽定責任狀,明確責任,確保落實。2.項目實施管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嚴格遵守基本建設程序,嚴格按照批復的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確保項目的性質、內容、標準、規模和地點與實施方案一致,確保項目的進度、質量和效果。項目實施方案批復后,抓緊實施,實施過程中嚴把質量關。3.項目財務管理嚴格按照財政部惠農政策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建立資金管理帳戶,專款專用,專人管理,并嚴格按批復方案進行列支,杜絕擠占、挪用。除國家規定可以用現金支付的外,其余一律都要通過銀行進行轉帳結算。嚴格按照會計法和會計14、基礎工作規范等規定,指定專人負責基本建設財務會計工作,規范會計行為,嚴禁白條入帳,嚴禁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資料進行會計核算。縣農業局對該項目補助資金實行全程把關和監管。加強對資金使用的檢查和監督,同時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檢查。4.項目運行管理(1)圍繞把最大的實惠、利益讓給農戶,把效益留給社會的目的,采取激勵機制,引導農民在謀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也通過他的努力去實現社會目標。縣委、縣政府制定以下扶持措施:在全縣范圍內封山育林,實行全面禁牧,確保造林成效。多管齊下抓配套。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行動,集中資金,完成好任務。堅持“誰營造,誰所有、誰收益、誰經營、誰得利”的原則。實施科技化,增加科技含量。(215、)懷仁縣果樹站作為項目實施的牽頭組織單位和技術服務部門,要組織技術骨干,深入到項目區所涉及的鄉村,按照本實施方案制定的補助要求及標準進行詳細規劃,將品種、模式、物資落實到村、到戶、到地塊。 (3)加強技術培訓對承擔項目的村要組織技術人員進村進行專門培訓,保證每個項目戶有一名主要勞動力熟練掌握果樹種植技術。同時,要采取技術人員定點包村的辦法,根據不同的農時季節,進村入戶為農民搞好技術指導,隨時解決農民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4)設立專職檔案員,對各項技術資料,驗收資料及各種文件進行歸類存檔,合理管理,保證各種數據有據可查。農業局果樹站和各個負責規劃設計、組織實施的技術員及實施單位,都必須把各16、項技術資料的收集、積累,整理和應用作為工程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列入有關人員的職責范圍,明確建立檔案制度,對每一個工作環節,每一個技術資料都必須妥善保存,及時歸檔,不得丟失,不得私人據為己有,以確保檔案資料的完善。各負責工程規劃設計、組織實施的單位必須將工程實施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規劃設計,驗收的圖、表、文字報告,預算及實施過程中的各種資料分類整理、歸檔,交回農業局果樹站,由農業局果樹站匯總分類整編;項目負責人審查后及時歸檔。 (5)加強監督檢查項目實施過程中,領導組要定期組織人員,進村入戶對項目實施進度及質量進行檢查,對達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對弄虛作假、質量低劣的,取消扶持資格,追究相關人員責17、任。八、項目效益1.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后,新增杏樹面積1500畝, 盛果期平均株產達到50公斤,平均畝產達到2750公斤。總產量達到 4125噸。2.社會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可為項目區農民提供就業機會,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化和農村生產結構調整。有利于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之路,項目生產引導作用突出,社會效益顯著。3.生態效益通過項目的實施,增加了植被,改良了土壤,減少了水土流失,對生態農業的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懷仁縣2014年優質水果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資金使用計劃表資金單位:萬元一項目申報單位山西省懷仁縣農業局二項目實施單位懷仁縣山大慶豐農業專業合作社三項目實施地點山西省懷仁縣何家堡鄉何家堡村四實施規模建設優質杏樹示范基地一個,面積1500畝五省財政補助金額30萬元六省財政補助資金支出用途支出項目規模(數量)金額備 注1覆膜保墑集雨技術應用1500畝8.12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綜合技術應用1500畝18.93技術培訓3七實施年限1年